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两个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3
离岸与在岸的一些介绍一、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离岸金融市场是相对于在岸金融市场来说的。
在岸金融市场就是指本国的居民间利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
离岸金融市场上,是非本国居民利用外国货币进行交易,比如说美国的银行和英国的银行利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在香港进行交易,这时,香港就是个离岸金融市场。
而如果汇丰银行和揸打银行利用港币作为结算货币在香港进行交易的话,那香港是在岸金融市场。
离岸服务的是非居民,也就是非国内公司和个人。
在岸就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国内公司和个人的银行服务。
二、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关系在岸人民币汇率:指中国大陆的人民币即期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
由于在岸市场实施的强制结汇制度,以及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扮演的特殊角色,在岸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反映市场供需,而是一个受管控的汇率。
离岸人民币汇率:所谓离岸人民币市场,是指中国大陆之外,可经营人民币存、放款业务的市场。
目前最活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其他如新加坡、伦敦、台湾也在积极争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角色。
香港人民币市场存在即期汇率、远期可交割合约(DF)与远期不可交割合约(NDF)三种汇率,这里主要研究的是即期汇率。
6月27日香港正式推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定盘价,关于定盘价的详细介绍可见上篇博文。
定盘价推出后,在岸与离岸日人民币汇率的对比如图1:在定盘价推出之前,我们以彭博社每日公布的离岸汇率为准,对比如图2:从图1和图2分析,可以看出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非常相近,汇率差非常小,只是在2010年9月-10月期间两者走势有较大的偏离。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位于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进行浅析。
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与国内金融市场相对立。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较低的监管约束,为跨境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
离岸金融市场通常以离岸金融中心为核心,通过特定的金融业务和制度安排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对外融资的窗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陆续设立了上海、深圳等离岸金融中心,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1. 开放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
在离岸金融中心,国内外投资者可以自由进行资金流动和跨境投资。
此外,离岸金融市场还提供了一系列离岸金融工具,如离岸人民币、离岸公司、离岸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2. 创新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在离岸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创新企业可以受益于宽松的监管环境,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权威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通常是主权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澳门金融管理局。
这些监管机构具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能够有效监督离岸金融市场的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其次,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扩大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分析与研究作者:安宇超来源:《商》2016年第07期摘要: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经过了而是多年的发展,从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因为各种原因,存在诸多的问题。
未来中国应利用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济,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地位,实现对外资本的扩张,最大限度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赚取客观的收益。
同时离岸金融市场也是一把双刃剑,只要系统地设计监理措施,保证良好的信誉,中国也可以成功打造一个发达健全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一、离岸金融市场概述(一)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离岸金融市场是本土货币自由化和国际化的产物。
最早的离岸金融市场出现于英国伦敦,即由美国各境外的银行或境内银行的境外机构在英国伦敦联合发起的“欧洲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主要发达国家看到了离岸金融的优势,也逐渐加入到这一市场中,离岸市场不再仅限于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而是辐射到全球。
对于离岸金融市场是指,由银行或其他机构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业务。
它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市场基础:1、机构多。
比起单一机构的业务结算,多机构联合、归并,继而由同一个清算行统一结算,无疑会节省更多的人工费用,进而节约业务成本。
而且,机构之间的联网协作,也将使得同行业之间的拆借更为简单便捷,资金的流动更加顺畅。
2、规模大。
离岸金融的产生,本身就是基于一个巨大的国际资本供需流动的空缺。
大量的国际游资需要一个利润更高,收益更快的市场,这是简单的储蓄或是实业投资所无法做到的。
恰恰离岸金融市场正满足这些要求。
3、税率低,甚至无税率。
由于离岸金融是基本脱离本币市场政府的监管,这使得这些借贷、储蓄、期货等等的交易行为,无需付出太多额外的税费。
这也是众多国际投资者和企业家们偏爱在离岸金融市场运作资金的原因。
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现状(一)中国离岸金融发展的现状1989年初,招商银行率先提出利用深圳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依托境外股东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设想,并得到了国家外汇局的批准。
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及启示(X 丹)摘要:国务院批复XX金融、航运“两个中心”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离岸金融业务”。
本文阐述了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从区域选择的视角,归纳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并借鉴国际经验,比较分析了XX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对XX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路径;启示一、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一)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组成部分。
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欧洲,七十年代后它在许多国家与地区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形成了以境外美元市场为主的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亚洲美元市场等。
离岸金融市场提升了金融城市在全球各国际金融中心成长中的竞争力,促使有些非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或使已有的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成为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如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的再度振兴,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在七、八十年代的崛起等。
目前,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当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离岸金融市场是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一国在全面开放在岸金融市场的条件尚未成熟时,可通过开设离岸金融市场来实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并且,对于一些本币尚未国际化或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来说,它也为之提供了在其境内开展国际性金融业务、发展跨国性外币金融市场的机会。
因此,它是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离岸金融市场的这一特性,既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之前,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可能途径;也为非世界货币国家在本币缺乏国际化条件之下,建设国际金融市场甚至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市场业务的基础。
(三)离岸金融市场将有效增强一国防X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往往具有超国界特征,甚至超出单个国家或者国际性金融机构所能预测控制的X围。
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发展市场环境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设立的离岸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交易的重要平台。
自由贸易港拥有自主税收政策、自主贸易政策和开放金融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和机构进驻,成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金融支撑。
一、市场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借助中国国家政策支持,通过自由贸易港政策等举措,提供了更广泛的金融产品、更多元的金融服务、更便捷的金融监管,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开放的监管环境。
离岸金融市场在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监管政策等方面获得了更加灵活、便利的处理,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
2.资金流动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在引进国际资本的操作上更加便捷,对跨境资金流动放宽了限制,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引进国际资本更加顺畅。
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离岸金融市场引入的技术和服务也是让离岸金融市场更加具备国际竞争力,这些都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离岸金融市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监管环境海南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在监管环境上获得了更加完善的体系,完善的外汇管理制度、合规合约制度、风险防范制度等,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了全方位监管,同时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国际金融行为规范进行金融交易,这些都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形成更为透明规范的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投资环境。
4.服务水平目前,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市场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能力越来越强,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引进各类金融业务,包括远期外汇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跨境融资租赁等,提供越来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1.国际视野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不断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也在不断融入国际视野,引入了一大批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提升了离岸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拓展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国际市场空间。
2.金融科技未来,离岸金融市场将继续深化与金融科技的融合,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离岸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在跨境资金流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监管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关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思考王方宏(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海南海口570102)摘要:本文从账户体系和金融产品的角度回顾了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轨迹,发现当前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呈现多个具有离岸功能的账户体系并行、监管规定分散化、地域分散化、数据分散化特点,而国外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有统一账户体系、监管要求、统计体系和地域相对集中及最初的内外分离特点。
随着我国金融扩大开放和融入全球化,建议我国借鉴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经验,建立离岸金融统计体系、探索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走集中发展的道路、制定离岸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等,以此促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
关键词:离岸金融;账户体系;监管政策DOI :10.3969/j.issn.1003-9031.2021.02.010中图分类号:F830.3;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21)02-0081-07收稿日期:2020-12-29作者简介:王方宏(1972-),男,海南海口人,经济学博士,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根据IMF 的定义,离岸金融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非居民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作为中介向非居民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离岸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
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开放的扩大,诸多离岸金融的研究文献均提出加快发展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议。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目前呈现分散化发展的特点,与我国扩大金融开放的形势、强化金融监管的要求不相适应,故有必要针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厘清发展思路,加强顶层设计,以加快发展和防范风险。
一、从账户和产品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在人民币尚未自由兑换的背景下,走的是一条多领域并进的发展道路,相当一部分业务没有冠以离岸金融之名、但实质上具有离岸功能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措施均不是对原有政策进行改进,而是另起炉灶,原有政策措施(除了1989年在深圳的试点)继续实施。
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两个原因
税收是各国政府的立足之本,然而,税率的制定却成为令各国政府一直头疼的原因。
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本国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尽可能多的征税,而在开放经济环境下,一个国家税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
除去战争原因,欧美国家的重税和严格监管促成了现代离岸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纳税人的沉重负担为离岸市场创造出机会,在高税收和严监管的重压下,企业和个人纷纷逃离,在离岸金融市场安营扎寨,获得一丝喘息机会。
战争让大多数工业化国家财政紧张,国家没钱又何谈重建。
打仗需要钱,重建需要更多的钱,一些国家的政府除了借债外,只要挖掘国内资源,制定超出常人仍受能力的税收政策,如在20实际50年代,英国所得税曾一度高达80%,这就迫使一些心怀恐惧的富人们外出寻找财富保值之地!
除了高税收政策,促使离岸金融市场兴旺的还有严监管。
把握监管的力度是一门艺术,过严的监管会束缚企业和个人的手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过宽的监管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造成市场的动荡以及危机的爆发,当然,很多政府难以掌控这个度,并不是所有的监管措施都是合理的,监管过严、规定过滥同样对经济起到相反作用。
大萧条后,欧美各国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措施,旨在制止金融机构用储户的钱去冒险,维
护正常的经济和金融秩序,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国际组织也推出相关政策,从技术上限制银行冒险。
从政府和国际机构角度看,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高税收和严监管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削弱,因此,跳出本国的视角看税收与监管,人们就会发现竞争市场并不平静,而税收的高低有时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逃离与接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供需关系,需求方是千方百计逃离高税收和严监管的企业与个人,而供应方正是那些凭借着立法优势提供了极具竞争力服务的离岸金融市场,没有发达国家的高税收和严监管,也就不存在离岸金融市场的竞争优势。
让我们看看牙买加政府实施外汇监管后引发资金外逃的极端案例。
20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地牙买加宣布独立后发行本国货币,当时1牙买加元相当于1.2美元。
由于牙买加政府在治理经济方面缺少经验,外债负担承重,经济发展停滞。
为了稳定局面,政府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经过30年的外汇管制,牙买加元严重贬值,1牙买加元只值2美分。
新总理上台后,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决定实施更加严厉的外汇管制。
牙买加开始效仿英国式的外汇管制,即所有牙买加人只能使用牙买加元,没有央行允许,不得持有外币。
另外。
当地人购买外汇需要交纳很高的手续费。
严格监管的结果是,很多牙买加人不愿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成废纸,纷纷投奔离岸金融市场。
许多人使用小型飞机从牙买加的田间小路上运走成捆的牙买加元。
然后穿越大洋
来到塞舌尔,并将牙买加元迅速的换成其他硬通货。
当时,这种运输方式在牙买加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
由于这一做法非常流行,导致牙买加银行的钱几乎全部被运空,牙买加央行不得不向塞舌尔群岛的代理行紧急求援,要求退还牙买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