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案【复习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知道了它们的名称、大小、分布以及洲界线,请同学们从大到小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边说边指出它们的位置)。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洲的分界线大家还记得吧,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
那么大洲表面和大洋底部的外貌形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请大家翻到书的33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地形。
【讲授新课】1.让同学们看一组照片引出地形的概念,接着提问地表的高低用什么来表示来引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仔细观察噢。
第一张是青藏高原的照片,第二张是亚马孙平原的照片,第三张是东北平原的照片,第四张是喜马拉雅山脉的照片,第五张是江南丘陵的照片,第六张是江南丘陵的照片。
这六张图片都是我们地球表面的照片,通过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地方比较平坦,有的地方崎岖不平,我们就把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简单的来说就是地表的形态,而形态是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
我们刚刚了解了地表是高低起伏的,那地表的高低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呢?岳麓山的高度是300m,这个高度就是指岳麓山的海拔高度,我们就用海拔来表示地表的高低,可能一些同学会提出疑问,我爬过那么多次岳麓山,也没觉得岳麓山有这么高呀,我们只要弄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这个疑问就会得到解决。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它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垂直距离,所不同的是一个是高于海平面,一个是高于另一个地点。
岳麓山的海拔是300m,山脚也是有海拔高度的,山脚的海拔是115m,那么山脚和山顶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呢?185m。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
(二)认识陆地地形结合第一章的内容进行复习,将知识进行串联。
(三)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出示世界地形图1.认识山地: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山地的分布较为醒目。
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称为山脉。
出示世界著名的山地景观图。
2.认识高原: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 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世界上高原的分布较广。
出示世界著名的高原景观图。
3.认识平原: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
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4.列举我国著名的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5.请在图中找到世界主要盆地。
塔里木盆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四)自主学习,交流展示:(五)归纳整理,交流纠正:欧洲:以平原、山脉为主;非洲:以高原为主南美洲: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海洋底部与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一)认识海底地形类型出示海底地形示意图(二)了解海底地形的特征1.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补充认识:(1)我国是拥有大陆架最多的国家2.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坡度,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世界上最陡的大陆坡是斯里兰卡岸外大陆坡,其坡度达35°—45°。
3.洋盆:是指宽广而又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4.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一)读图辨认,互动交流从海底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互动交流1.认识大陆架的位置2.从图中找出大陆架的位置,从模型图中认识其特征。
3.读一读,图中指认。
4.读一读,观看视频,了解洋中脊的底山脉。
大西洋中脊亦称中大西洋海岭,是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
它位于洋盆中部,在一系列延伸到大陆岸边的平坦的深海平原之间。
《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下节课内容。
陵和盆地,海底世界也很奇妙,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中脊、洋盆等,那么这些地形在地图上如何表现出来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梧桐山风景区位于深圳中南部,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主峰海拔943.7米,为深圳第一高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A.9792.56米B.9893.16米C.7709.56米D.7905.16米答案:D解析: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海拔相减,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而梧桐山主峰海拔943.7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848.86-943.7=7905.16米。
故选项D符合题意。
3.读图,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形名称排列正确的是()A.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B.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C.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D.①山地②高原③盆地④丘陵答案:B解析:解:依据地形图特点可以看出:①海拔较高,边缘陡峻,地面起伏小,应为高原;②海拔较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应为山地;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应为丘陵;④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应为平原。
故选项B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5.读“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世界有两大山脉带:一是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大陆南部和西北部山脉带。
(2)A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山脉,该山脉东部有世界最大的平原平原和最大的高原高原。
(3)B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山脉,该山脉北部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们充分实践了“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灵活使用示意图和地图进行教与学,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扩大了教学广度和深度。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视频与各种资料的运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带给学生更多直接的感官刺激,增加了情感体验。
《世界的地形》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了解世界陆地两火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陆地地形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_____________。
2.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
3.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________;而高原海拔较________,边缘比较________;世界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平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________。
不同的是,山地较高,坡度较________,沟谷较________;丘陵较______,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______米。
5.盆地四周多被________环绕,中部相对________。
有些盆地内部分布着起伏的丘陵。
6.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一是________山脉带,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________山系。
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________方向延伸,主要有________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世界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世界最高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
二、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起伏不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沟等地形。
世界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海沟。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拓展阅读】世界地形之最世界陆地的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且山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000米以上包括海拔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最长的陆上山脉:安第斯山脉(长7500千米)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万千米)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非洲东部 6400千米)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巴西)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总面积约7万千米²)最寒冷的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平均气温-45℃,最低达-71℃)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纳罗亚火山(夏威夷岛,海拔4 169米,火山体积达75000千米³)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最高峰)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海拔6893米)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周长100多千米,日本)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已达210次,意大利)地势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地球上最大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峡谷长达496.3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最长的海底山脉:中洋脊(长80000千米)最浅的海:亚速海(平均8米)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最大的独立岩石: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周长约为9.4千米)。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 .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3 .了解海底地形特征。
能力目标: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
情感目标:关注当地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 .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1 .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 .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运用数学上接触过的知识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实际形态也较熟悉,但是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具体特征,统计数字需要强调,尤其是山地与丘陵、平原与高原之间的差异,可以利用剖面示意图辅助。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创设情境法。
海拔高度(米).平原:<2001 .高原:>500.山地:>500坡度较陡2 .丘陵:<500相对高度<200.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最高高原一一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面积最大的高原一一巴西高原面积最大的平原一一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盆地一一刚果盆地最深的海沟一一马里亚那海沟了解海底地形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总结知识点,强调读书、学习的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世界地形图”从中找出世界著名的高原、平原、盆地、山脉,熟读名称,记清位置。
陆地地形海拔、相对高度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海底地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 .比照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它在使用时有哪些优点以及如何使用及如何阅读地形图。
能力目标:1 .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2 .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区分方向、量算距离、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 .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世界的地形》教学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在地图中找出世界两大山脉带,并记住主要山脉名称及其分布。
了解海底地形结构。
3、联系当地地形特征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1、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
2、世界两大山脉带,海底地形结构。
教学方法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几幅图片: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等世界著名的地形区,同时教师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的高度与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的高度相渲染,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到世界陆地高低不平,相差太大了!教师及时导出:不仅世界陆地相差很大,就是海底也是高低不平的。
这节我们就共同学习世界的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陆地地形1:自主学习读教材第27、28页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哪五种?(2)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注意: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在地图中标注的高度应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为什么?(3)课文中A、B、C三点的海拔各是多少米?你会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吗?(海拔和相对高度是描述某地高度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4)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山地和丘陵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盆地具有怎样的特征?【学法指导】五种地形特征的比较应从海拔、相对高度和地表特征两方面来分析。
(5)读地图册中的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两大山脉带:一是环太平洋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山脉带。
它们各有哪些著名山脉组成?各自又呈什么走向?个性化修改分布在哪个大洲?(6)在填充图册上填出下列山脉名称: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
(7)你能够说出下列世界之最吗?①世界最大的平原②世界最大的高原③世界最高的高原④世界最大的盆地⑤世界最长的山脉⑥世界最深的海沟,在地形图中找出它们吧,看看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大洲或大洋?2:小组交流小组内合作交流,你们小组内的疑难问题是。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平面。
这个海平面相当于标尺中的 0 刻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简单来说就是两地海拔的差。
起算点可以是任一地点。
学生:完成练习读图进行计算:① A、B、C、D、E各点的海拔大约是多少?A: 1220米 B:620米 C:220米 D:300米 E:50米② A、B两点和D、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A、B 相对高度:1220620=600(米)D、E 相对高度:30050=250(米)拓展:教师展示题目:已知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的高度为592.5m,华润大厦的高度为392.5m,求两座大厦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答。
592.5392.5= 200米【设计意图】帮助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定义,并且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
(3)陆地五种地形教师讲解: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教师:展示图片带领学生认识地表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学生:认真观看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分析不同的地形海拔高低和地面起伏的特点。
师生一起总结: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B、C、D、E所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展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更加轻松掌握五种地形类型。
后用表格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图,带领陆地地形的分布特点,识别世界著名的地形区。
①山地的分布特征: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
②平原的分布特征:平原占陆地总面积的1/4以上,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③高原的分布特征:世界上的高原分布面积较广。
④盆地的分布特征: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设计意图】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查找各种地形的位置和分布,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海底地形教师提问:海洋底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后回答:现代海洋探测结果表明,海洋底部和陆地表面一样,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