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信号采集模块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0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组合开关使用说明书执行标准:GB3836.1~4-2000Q/320583 ADBD 003-2005江苏八达真空电气有限公司二00八年十月1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组合开关使用说明书1、概述1.1 用途及适用范围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高压组合开关(以下简称组合开关)适用于含有爆炸性危险气体和煤尘的矿井中,在交流50Hz 、额定电压3300V 的线路中,对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停止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可在停止时改变相序。
1.2 型号及意义1.2.1组合开关的型号及其代号含义如下:Q J G 主回路数额定电压(V)总电流(A )真空式 高 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起动器 1.2.2防爆型式及防爆标志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防爆标志:Exd[ib]I1.3 使用环境条件1.3.1 海拔不超过2000m ;1.3.2 运行环境温度为-5℃~+40℃;1.3.3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 1.3.4 在有煤尘和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矿井中; 1.3.5 与垂直面的安装倾斜度不超过15°; 1.3.6 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振动的地方; 1.3.7 在无破坏绝缘的气体和蒸汽的环境中; 1.3.8 无滴水的地方; 1.3.9 污染等级:3级; 1.3.10安装类别:III 类。
1.4 产品特点1.4.1 组合开关的先导回路为本质安全型电路,能防止控制线路短路或接地时引起自起动事故的发生;1.4.2 组合开关控制与保护采用PLC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本公司自行研发应用软件,可灵活地对运行方式和短路、断相、过载、过/欠压、漏电闭锁等实施保护及绝缘监视,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动作可靠,设定方便简捷、保护准确可靠等优点;1.4.3 专门设计了和PLC配套的数据采集处理器,对组合开关的电压、电流、绝缘状态等大量数据信号的采集进行了扩展,并具有判断和处理等功能。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大、控制可靠、准确等特点。
FMC-DL1漏电检测仪原理及应用摘要:FMC-DL1漏电检测仪是太重煤机电气分公司为MGTY系列采煤机研制的漏电闭锁检测装置,并适用于煤矿井下及周围介质中含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在AC50~60Hz ,电压小于6kV 的电气控制回路中作为漏电闭锁检测单元。
漏电检测仪为煤矿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文介绍该仪器设计原理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漏电闭锁;窄脉冲信号;漏电系数;信号衰减引言:漏电保护是保证煤矿井下安全供电的三大保护之一,是防止人身触电的重要措施。
漏电的后果,可能导致人身触电、瓦斯煤尘爆炸,此外如果大量的漏电电流长期存在,还有可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进一步恶化,以致损坏,从而造成相间短路、电气火灾及其它危害矿井安全的事故。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漏电保护措施,及时将漏电故障排除,方能使上述事故得以预防。
所以对于漏电闭锁检测装置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设计原理:如图1所示,信号发生器产生60V、5Khz高压窄脉冲信号,脉冲宽度2us,脉冲信号通过高压继电器触点与负载连结,AD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窄脉冲信号,控制器处理AD转换结果,如果窄脉冲信号衰减超出安全范围,则驱动控制输出单元。
电源模块:单电源输入DC24V,双路输出5V、3.3V。
AD采集:取样保持电路选用AD585,AD转换选用AD7822,片上基准源2.5V,采样速率1MHz。
高压输出:选用GT62高压继电器,耐压25KV,驱动电压DC24V。
信号发生器:CPLD控制IR2110输出PMW信号。
IR2110开通延迟为120ns,IR2110关断延迟为94ns。
控制器:CPLD型号EPM240Z ,主频100MHz。
控制输出:继电器输出,负载能力AC250V/10A。
程序流程:工程应用:典型应用,太重煤机MGTY系列采煤机截割电机漏电系数检测,如下图所示:电机外壳接地,电机线包其中一相接入FMC-DL1信号输入端子,KM1吸合之前PLC先检测电机漏电系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否则安全闭锁,KM1不可吸合。
漏电模块工作原理漏电模块是一种用于检测电路中漏电情况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和建筑物电气系统中,能够有效地预防漏电事故的发生,保护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介绍漏电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一、漏电模块的工作原理在解释漏电模块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漏电。
当电器绝缘受损或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导致电流从正极或负极泄漏到接地或其他有漏电隐患的地方,这种情况称为漏电。
漏电的存在会对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和隔离。
漏电模块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流平衡原理,它通过检测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电流是否平衡来判断是否存在漏电情况。
具体来说,漏电模块会将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进行比较,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时,漏电模块会判定为漏电事件,并自动切断电源,以避免漏电事故的发生。
漏电模块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漏电检测单元、比较电路和触发电路。
漏电检测单元通常采用变压器和传感器等元件,用于检测入口和出口电流的差异;比较电路则用于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漏电;触发电路则负责在检测到漏电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二、漏电模块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漏电模块在电气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气设备和使用者的安全,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家用电器中的应用:漏电模块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中,例如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它可以监测电器的漏电情况,及时切断电源,避免漏电事故对用户造成伤害。
2. 工业设备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漏电模块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设备和生产线中,可以有效地监测设备漏电情况,避免因漏电而引起的停机和生产中断。
3. 建筑物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在建筑物的电气系统中,漏电模块可以监测整栋建筑物的漏电情况,及时切断电源,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漏电模块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了解漏电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重要性并加强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
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原理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原理的文章中,引言部分扮演着为读者提供整体概述的角色。
在本部分,我们会对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原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在逆变器的正常运行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漏电流的存在。
漏电流是指电流在回路中以非预期的方式流失的现象,它可以导致电能的浪费、电路的损坏甚至是人身安全的隐患。
因此,对逆变器漏电流的检测和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主要介绍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
漏电流检测电路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测电路中的漏电流并及时做出响应的装置。
它通过采集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并进行精确的测量与分析,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漏电流,并在漏电流超出安全范围时触发保护措施。
反演器漏电流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涉及到电流传感器、信号处理和保护控制等关键技术。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流传感器并采用恰当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对漏电流的准确检测和分析。
在检测到漏电流异常时,保护控制系统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切断电源或报警提醒,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原理,本文将对其基本原理、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对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介绍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的原理。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逆变器漏电流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目标。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
首先,在2.1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的重要性。
我们将讨论为什么逆变器漏电流检测对于逆变器运行的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以及漏电流检测的意义。
其次,在2.2节中,我们将详细解释逆变器漏电流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
基于ARM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研制摘要: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是避免电气火灾的关键部分。
设计以ST公司的ARM芯片STM32为控制器,通过剩余电流式传感器,红外测温传感器以及离子式感烟传感器在线监测漏电情况、温度及烟雾浓度等参数并实时显示。
一旦发生漏电立刻报警,并将时间、地点等信息保存到SD卡中,同时通过CAN总线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监控终端。
关键词:漏电测温烟雾火灾STM32预防漏电火灾,及时报警是关键。
在漏电检测方面,仅对单一参数进行检测,灵敏度低,易受环境干扰。
本文针对这一缺点,采用多参数复合探测,分别对剩余电流、烟雾、温度等参数进行检测分析,这对于提高检测灵敏度,准确对漏电火灾进行分析报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漏电火灾系统的检测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传统的8位单片机自身的I/O口,RAM,ROM,总线接口等资源有限,数据处理速度不高,无法满足多传感器系统的要求。
STM32系列的32位闪存微控制器是使用ARM公司的Cortex-M3内核,它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实时应用的优势。
内含两个16通道的12位A/D转换器,支持SPI、USART、IIC、USB2.0等丰富的外设。
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快速的处理多传感器探测到的火灾信息,并容易实现FFT(快速傅里叶变换)等高性能识别算法。
[1]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对剩余电流、烟雾、温度的检测并与不同参数所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当参数超过合理阈值时报警,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存储到SD卡中。
并通过通信接口发送到控制主机,LCD液晶实时显示当前状态。
探测器每隔固定时间自检,如果系统运行正常则将正常信息存储到SD卡中,便于以后查询。
1 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检测部分、控制部分、显示存储部分以及通信部分。
检测部分的核心是漏电检测,并配合烟雾检测及温度检测,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单片机;控制部分采用单片机控制整个系统,其中包括:设置各参数报警的阈值并与采集数据比较分析,如果超出预设范围,同时进行处理动作;显示存储部分采用LCD液晶实时显示当前状态,存储部分采用SD卡记录各参数状态便于查询;通信部分的功能是实现终端与主机数据通信。
漏电模块原理
漏电模块是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它能够检测并切断接线中存在的漏电流,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回路:漏电模块通过内置的差动电流变送器来监测电源回路中的电流流动情况。
将两根相互耦合的电流变送器引线分别接入电源的相线和零线上,通过电流的变化来实时检测接线中是否存在漏电。
2. 差动电流计算:漏电模块会不断监测通过电源回路的电流,并计算出电流的差值。
当电流变送器引线上的电流不对称(即有漏电)时,差动电流会产生一个非零值。
3. 漏电保护:一旦检测到漏电情况,漏电模块会迅速切断电源供电,以避免漏电电流引发的安全隐患。
通常,漏电模块会通过控制内部的电磁继电器或开关来实现断开电源回路。
4. 报警功能:一些漏电模块还具备报警功能,当检测到漏电时,它会通过内部电子线路发出声音或者触发外部报警系统,以提醒用户存在漏电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漏电模块不同于传统的漏电保护器,它能够检测并处理更小的漏电电流,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能。
此外,漏电模块还具备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适应工业环境下的电磁干扰和温度变化。
总的来说,漏电模块通过不断监测电流的差异来检测漏电,一旦发现漏电情况,它会迅速切断电源供电,以保障人身安全。
它在各种电气设备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供电电网、建筑物和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
新型低压配电系统阻性漏电电流检测装置研究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6T08:12:43.91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17期作者:张鹏邓焜筹揭开媛冯旭林李英杰[导读]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漏保”)安装率逐年提高,张鹏邓焜筹揭开媛冯旭林李英杰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北流供电局广西 537400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漏保”)安装率逐年提高,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漏电导致的停电现象有所增加,很多用户由于专业知识不强等原因,一旦漏却就很难找到漏电点,为了能继续用电,只能将“漏保”退出运行。
本文对新型低压配电漏电排查装置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利用该装置提高现场人员快速查找漏电点,从而提高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新型低压配电系统;阻性漏电电流检测装置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漏保”)安装率逐年提高,但运行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漏电导致的停电现象有所增加,很多用户由于专业知识不强等原因,一旦漏电却很难找到漏电点,为了能继续用电,只能将“漏保”退出运行。
但随着“漏保”退出的数量增加,用户漏电电流逐步上升,最终导致变压器总保护动作。
有句俗语讲得好“前脚走、后脚跳”就是变压器漏保频繁跳闸的真实写照;而且此类停电现象具有随机性、间隙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当此停电现象发生时,很难快速知晓停电原因,如果是总漏保跳闸,又很难快速定位漏电点、隔离漏电点并恢复供电。
新型低压漏电排查装置主要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路的漏电排查工作,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及供电故障排查工作;方便现场携带及安装布防。
当总漏保或干线漏保出现跳闸情况后,将该产品布设到相应变压器输出的干、支路节点,就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到将可能存在漏电的一个或多个支线,提高抢修效率。
该设备将漏电流测量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各个监测点快速布设,对线路漏电情况实现在线监测,工作人员利用移动App随时随地及时并准确地查看变压器出线端总漏电电流、用户端分支漏电电流和供电线路中漏电电流,并以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形式呈现,甚至在漏电跳闸前,就可以根据漏电曲线中出现的漏电峰值,定位漏电支线,定位并排除故障。
一般是在电源进线箱处安装漏电信号采集模块,通过485通讯总线或信号二总线将漏电信号传送至值班室的漏电报警控制器。
漏电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没有直接的电气联系,有漏电时不一定就引发火灾,设置漏电报警系统是为了将漏电引起的火灾防患于未然。
有漏电时漏电报警系统报警,有火灾时火灾报警系统报警。
这两种系统在一个建筑物里也不一定同时存在,根据规范的要求配置。
我们现在在做一个高层项目,高层项目在我们这刚刚兴起.设计图纸中终端箱内有漏电报警器与消防联动,但去承装公司做的时候他们都是统一不做这个漏电报警器的,只有终端箱应有的一些配件,不知道如何解决?如果不做的话会不会影响验收?控制线已经到位.DDB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要点1)主机设计型号: DDB-05XT-1023容量:最大支持 1024个现场漏电报警器2)区域监控器设计型号: DDB-05XT-1023Ⅱ设计说明:一般情况下, DDB主机通过485总线直接连接现场漏电报警器构成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可以不配置区域监控器。
如果指明要求设置区域监控器用于区域监控管理,则可以考虑设置区域监控器。
容量:一个主机,建议配置区域监控器的数量不超过 20个,这些区域监控器所连接的现场漏电报警器的总数不超过1024个。
3)漏电报警器设计型号: DDB-2003DLW、DDB-2003DHW、DDB-2003DHW600、DDB-2003DHⅢ、DDB-20 03DLⅢ主要区别:各型号漏电报警器功能区别型号工作电流范围断路器及电动机构互感器地址编码器监控内容DDB-2003DLW 100A以下内置内置外置短路、过载、漏电、电压DDB-2003DHW 100A~225A 内置内置外置短路、过载、漏电、电压DDB-2003DHW600 225A~630A 内置内置外置短路、过载、漏电、电压DDB-2003DHⅢ 1250A以下外置外置内置短路、过载、漏电、电压DDB-2003DLⅢ 1250A以下外置外置内置漏电电流设计说明:(1)根据回路的额定工作电流情况选择漏电报警器的型号。
(2)对于现场需要内置断路器的情况下,则选用DDB-2003DLW、DDB-2003DHW、DDB-2003DHW600,如果断路器已经存在或者型号已经确定,则可以选用DDB-2003DHⅢ或DDB-2003DLⅢ。
(3)DDB-2003DHⅢ配合不同容量的漏电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可以工作在不同额定工作电流的回路中。
(4)DDB-2003DLⅢ配合不同容量的漏电互感器可以工作在不同额定工作电流的回路中。
(5)如果仅仅要求对漏电情况进行监控,则配置DDB-2003DLⅢ即可满足要求。
4)485总线设计DDB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建议采用RVVSP8×0.75屏蔽双绞线,按照消防要求敷设。
5)地址编码收发器在选用 DDB-2003DLW、DDB-2003DHW、DDB-2003DHW600时,地址编码收发器是外置,在设计时,可以认为地址编码收发器属于漏电报警器的功能,可以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摘要:根据“高规”修订条文要求,并结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关产品标准和安装使用标准的升级,针对工程中设计、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这一新型电气防火装置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漏电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居高不下,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积极呼吁尽快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政府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
可以说,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将越来越多。
目前,熟悉这一新型报警设备的设计、施工技术人员亦较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也较多,本文就此作一肤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有关定义现行国家标准《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GB 14287—93定义: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简称“漏电报警器”):当主回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给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它由漏电互感器和漏电报警控制器组成。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分散设置的单个漏电报警器逐渐演变为网络化集中管理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国家有关部门及时修订了标准,新颁发了GB 14287-2005标准,将于2006-06 -01实施。
新标准将“防火漏电电流动作报警器”更名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并细分为3部分,第1部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第2部分: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第3部分: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相关定义如下: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设定值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它由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的探测器。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能接收来自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号,指示报警部位,记录并保存报警信息的装置。
“漏电”在国际上的通用术语是“剩余电流”,其它有关国家标准也称“剩余电流”,因此新标准统一称“漏电”为“剩余电流”。
与此对应,《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 13955-92也升级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自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中对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定义是: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用监测剩余电流的互感器、剩余电流探测器、报警器或控制器构成的电气火灾实时监测并实施报警或切断电源的装置。
可见,GB 14287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探测器不仅仅包括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还包括近年新出现的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版)中有关条文要求设置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就是GB13955定义的“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也就是仅由GB 14287.2: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构成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2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2.1 规范中有关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相关条文目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主要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 005局部修订条文:9.5.1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此外,报批中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2.7条:商店、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新制定并已在报批中的《建筑电气火灾预防要求和检测方法》有关条文也明确要求“应在电源进线端设置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规范条文用词为“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表明应该是一个联网的整体装置,是一个完整系统,是对应GB 14287-2005标准的要求,而不是以往分散设置的单个漏电流报警器或传统漏电开关可以胜任的。
高规条文说明中,也特别强调“这些设备要采用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以确保质量安全”,可见并非是使用普通漏电开关就可以的,许多电气设计人员往往有此错误倾向。
关于“宜”字的把握,规范用词说明指出: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
可见,“宜”原则上是首先要考虑设置的,没有特殊情况,没有经消防主管部门同意,是不能随便选择取消设置的。
2.2探测控制器具体点位设计问题由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建筑设计规范,并非漏电火灾报警系统产品国家标准,也并非专门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因此,条文要求比较粗,造成目前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验收没有明确条文依据,各自凭自己的理解执行,五花八门,势必影响到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工程的顺利施工和运行,影响其电气火灾监控功能的正常发挥。
2.2.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是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和安装使用的重要标准笔者以为,从长远看,制定专门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是有必要的,或将有关内容加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中,但目前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面临上述“混乱”。
目前,以国家最新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为标准,并参照GB14287 -200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有关内容执行,是比较可行的。
因《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要求设置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就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中的“剩余电流动作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本身属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的管理范围浅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简介:根据“高规”修订条文要求,并结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关产品标准和安装使用标准的升级,针对工程中设计、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这一新型电气防火装置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漏电报警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剩余电流2.2.2剩余电流探测控制器的布点根据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中关于分级保护的规定,安装剩余电流火灾监控装置时,应对建筑物内防火区域作出合理的分布设计,确定适当的保护范围、预定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和动作时间,并应满足分级保护的动作特性要求,缩小故障切断电源时引起的停电范围。
因此,设计时首先应对被控配电系统的相关参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研究有关被控配电线路的相关图纸,并将建筑电气的分布情况调查清楚,确定配电设备(配电箱、盘、柜)的位置,把每一个探测控制器分配到相应的配电设备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控制探测器数量配置。
为避免重复设置,配置有剩余电流探测控制器的配电箱,一般只使用普通带脱扣的空开,不再使用带漏电保护的空开。
点位分配原则如下:根据建筑用电负荷和线路具体情况,确定采用二级或三级保护模式;一般所有的二级开关处都要安装剩余电流探测控制器;三级开关是否安装应根据负荷实际情况和建筑用途、火灾危险性等实际情况确定。
在确定了探测控制器安装位置后,统计探测控制器的安装总数再根据产品资料选择相应的壁挂、立柜、琴台式集中控制器构成完成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集中控制器一般设置在消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