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这儿真美》 (2) 人教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这儿真美》的大意,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模仿和创作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模仿,加深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这儿真美》的文本创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内容1. 课文理解通过让学生跟读、感受、理解课文《这儿真美》,增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课文创作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创作,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表达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二)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10分钟)老师在课前让学生看过课文,让他们先花10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口头说出自己对《这儿真美》这篇课文的感受。
2. 课文理解(20分钟)让学生跟读完整篇课文,理解全文大意。
老师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发问,引导学生思考。
3. 课文分析(20分钟)分析课文的文学特色和语言艺术,让学生深入理解《这儿真美》中所表达的思想,掌握作者运用语言手法进行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课文创作(30分钟)在分析完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方法后,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文本的组合和创作。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和自然景色的基础上,构思适当的描述,表达自己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保护。
5. 朗读分享(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自己创作的文本,并进行点评,让学生对于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6. 课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程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文本的创作等方面。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主要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创作表现评估。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培养学生运用部首和词语进行创作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美好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选取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相关课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丽景色的感受。
难点: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回顾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相关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3 写作指导教师示范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美丽的景色,让学生模仿并展开想象。
3.4 学生习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认为最美的景色。
3.5 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周围的美丽景色,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总结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5.2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美丽景色和原因。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悟。
6.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观察和体验美丽的自然景色。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写作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七章:教学评价7.1 学生习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细致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方面。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运用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进行写作。
3.在写作的时候,适当运用好词好句和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美丽风景的图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猜人物游戏〕1.课件出示美景图片。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2.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的身边的美景。
3.既然大家发现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你愿不愿意把这些美景分享给别人呢?4.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身边的美景吧!二、写法指导1.选取一张美景图画为例,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这副图画,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同桌交流,说一说看到的美景。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点拨,是按什么顺序说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5.我们如何将刚刚所说的美景写下来呢?6.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如何写?回忆学过的课文。
7.指名说一说,教师指导。
8.总结。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可以用上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还可以用上积累的优美词语和修辞方法,让语言更生动。
三、自由习作1.学生自由习作。
可以写刚刚图片上的美景,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美景。
2.写完以后自己读一读,修改错别字,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第二课时一、小组交流1.在小组内交流,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所写人物特点是否突出,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在全班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仔细听,你猜出是谁了吗?你是根据哪些信息猜出来的?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帮助他描写得更准确吗?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习作例文:这儿真美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该习作位于教材第五章“多彩景物”中,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描绘一个美丽场所,通过丰富词汇、生动比喻和形象描绘,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美景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语言描绘美景。
2.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习作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美景特点。
2.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习作《这儿真美》,讲解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美景,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描绘。
4. 学生展示与评价(15分钟)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内容: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美景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家乡”为题,运用所学描绘美景方法和技巧,写一篇习作。
2. 答案示例:我家乡位于一片美丽山水之间,这儿真美!春天,满山遍野桃花如粉色云霞;夏天,碧绿稻田像一块块翡翠;秋天,金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宝石;冬天,白雪皑皑,仿佛进入一个银色世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学会如何描绘美景,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描绘不同季节美景,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
重点:观察自然景物,发挥想象,完成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作文本、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美景的向往。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描绘自然景物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和描绘景物的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美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课文《这儿真美》为例,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景物进行描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6.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到的景物,展开想象,完成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7. 互评互改: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大《这儿真美》习作指导2. 副观察自然景物,描绘身边美景3. 主要内容:a. 观察方法:看、听、闻、触、想b. 描绘手法:比喻、拟人c. 写作要点:发挥想象,表达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描绘身边美景的作文。
2. 答案示例:例文:我眼中的美景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黄山。
这里的风景如画,让我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
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洒在山间,云雾缭绕。
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间的松树挺拔苍翠,如同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习作:这儿真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培养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的习惯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 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 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部首查字法: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美丽的图片、音乐和文字。
2. 字典:为学生提供部首查字法的工具。
3. 练习纸:用于学生练习写作。
4. 课时安排:共40分钟。
【导入】1. 展示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课导入】1. 讲解部首查字法的方法和步骤。
2. 引导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学习生字词。
【课堂讲解】1. 讲解如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的美好感受。
2. 示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练习与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大家共同点评、学习。
【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布置作业】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写一篇习作,题目为《这儿真美》。
2. 要求运用部首查字法查找字典,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案:习作——这儿真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发现身边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身边的美景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 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4.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观察身边的美景,发现美的元素。
2. 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身边的美景写具体。
3.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4. 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美景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 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身边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美景,发现美的元素。
3.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身边的美景写具体。
4. 写作: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突出重点,初步运用描写景物的方法。
5. 修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六、板书设计1. 这儿真美2. 描写景物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突出重点、运用修辞手法3. 修改作文的方法:检查语法、用词、句子结构、表达是否清晰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美景,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修改,提出修改意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导入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目标: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观察,说出景物的特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3.能自已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清楚,写具体,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美1.暑假里,同学们游玩了很多地方,有谁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景吗?生1.我暑假跟随着爷爷一起到青海省,游玩了青海湖。
青海湖很大,一望无际就像大海一样,湖面的颜色也变化多端: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蓝色,一会儿是黄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你的描述真美!一望无际不断变化颜色的湖水,真的是美不胜收!生2.我暑假和妈妈一起去了北京,登上了万里长城。
长城真的是雄伟壮观,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生3.我暑假和爸爸一起去世界之窗游玩,里面有世界各地的建筑,还看了有民族特色的歌舞。
师:世界之窗集世界奇观、自然风光与一体,对人们了解世界历史和文化很有帮助。
生:暑假里,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回湖南老家,房子前面的大池塘里长满了碧绿的荷叶,开满了白的、粉红的荷花。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到处都是美景。
有闻名遐迩的青海湖,有雄伟壮观的长城,有广阔无边的大海,还有集世界奇观、自然风光与一体的世界之窗。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3.板书课题。
(这儿真美)【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分享看到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明确要求,分享美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身边的美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体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内阅读:课文《这儿真美》。
2. 写作练习: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身边美景的作文。
3. 课外拓展:欣赏其他描写美景的文章,进行交流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身边的美景,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愿意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课内阅读:学习课文《这儿真美》,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和描述美景。
3. 写作指导: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身边美景的作文。
4. 写作实践: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
6. 课外拓展:推荐其他描写美景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丰富写作素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习作:这儿真美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身边美景的作文。
2. 欣赏其他描写美景的文章,进行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体验身边的美景,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愿意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的写作形式,如诗歌、散文等,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习作:这儿真美(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修改错误内容。
2.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重点1.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错误内容。
2.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难点乐于和同学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本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
我们先留出10分钟的时间,没有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习作完成;完成的同学再读读自己的习作,进行补充、润色。
(学生完成习作。
)探究新知合作探究(一)探究一:自改习作。
教师:请大家默读自己的习作,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出示:(1)默读文章,检查句子是否通顺。
(2)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学生先自己修改习作,改后同桌间互相交流,互相修改。
)教师:修改完成后,自己再从头到尾读一遍,看修改的是否合适。
(二)探究二:小组交流评改,分享展示习作。
1.四人一组,交流互改。
教师:请组内的四个人,轮流把自己的习作读一读。
组内进行评价,找到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地方,或者向同学提出修改建议,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组员围绕一个意思写按一定顺序写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修辞手法组员一组员二组员三组员四(小组交流互改。
)2.小组展示习作情况。
教师:完成的小组请上台展示你们组的习作情况。
好的作品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并介绍一下好在哪里;有问题的作品可以交流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汇报。
)教师:刚才大家的展示非常精彩!现在请根据大家给你提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评析了同学们的习作,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了修改。
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多读一些优秀的习作,开阔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了积雪,就像铺上了白色的地毯。
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孩子们却不怕冷,跑出家门,奔向枣树林,在枣树下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地玩耍、嬉戏。
家乡的枣树林一年四季都美丽,真是个好地方。
这儿真美
假期,爸爸妈妈和我去郊外游玩,郊外的景色可真是美不胜收呀。
蔚蓝色的天空一碧如洗,如同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那么湛蓝、透亮。
不时飘来朵朵白云,它们在悠闲的散着步,这些云朵一会儿像小白兔,一会儿像小绵羊,一会儿像棉花糖……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啊!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大合唱,又像是在赞美这风景优美的地方。
树林里一棵棵树木如大伞般高耸入云、郁郁葱葱,茂盛的树叶密密麻麻、青翠欲滴,强劲有力的树枝铺散开来、正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生机勃勃呢!
树林边一朵朵娇艳的花儿竞相开放。
花儿有红的、白的、粉的、紫的……百花齐放、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好看极了!路旁绿油油的小草铆足了精神,正在微风中伴舞,好像在为花儿的选美比赛呐喊助威呢!
弯弯曲曲的小路指引着我们去探访寻觅,空气中不时飘来的桂花香味真的沁人心脾,让我们忍不住地深深吸上几口,妈妈说我们就命名这条路为“香路”好不好?我们一起拍手赞成。
这里的小河清澈见底,不时还有几条小鱼快活地游着,它们有时转圈圈有时停下来,摇着尾巴、吐着泡泡,也显得异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