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基因位置的确定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8
高考生物热点:基因定位的规律总结基因定位的规律总结关于基因的位置,有以下几种关系:①确定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忽略)②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③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同源区段④确定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⑤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思维方法:②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方法1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若F1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均为3:1,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F1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则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方法2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正反结果一致→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同源区段。
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3显性纯合♂×隐性♀结果全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同源区段。
子代中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③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同源区段若确定了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需要确定该基因在几号染色体上。
④确定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方法1利用已知基因定位举例,已知基因A与a位于2号染色体上(转基因定位)2020山东卷2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 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
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 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
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雄雄同株约为2:1:1。
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巧用逆推法,判断基因位置1.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1)主要位置:细胞核内(即染色体上),包括(2)次要位置:细胞质内(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遗传时只能随卵细胞传递,表现出“母系遗传”特点。
2.实验法确认基因的位置(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②未知性状的显隐性(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①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②结果推断⎩⎪⎨⎪⎧a.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3.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除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分析如下:(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 遗传。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典例】(2016·北师大附中考试)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种。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1.遗传连锁法:遗传连锁法是通过观察遗传突变或多性状同时遗传的情况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当两个或多个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时,它们可以独立地遗传给子代。
而当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会同时遗传给子代。
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的相对位置。
2.插入突变法:插入突变法是一种将外源DNA序列插入到已知基因上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定位该基因的位置。
例如,科学家可以将一个反义DNA片段插入到已知基因上,并观察插入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确定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染色体映射法:染色体映射法是一种利用特定染色体标记或可识别的DNA序列,将基因定位到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方法。
例如,通过比较有缺陷染色体的DNA序列与正常染色体的DNA序列之间的差异,可以确定染色体上承载缺陷基因的特定区域。
4.非连锁分析法:非连锁分析法是一种独立于遗传连锁法的方法,用于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微卫星标记等多态性基因标记,通过复杂的数学和统计模型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5.相对物理位置法:相对物理位置法是利用不同种群中的同源染色体达成互换片段,通过比较基因重组频率计算出基因的相对物理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逐渐构建染色体图谱,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总结起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包括遗传连锁法、插入突变法、染色体映射法、非连锁分析法和相对物理位置法。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准确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而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和与其相关的疾病。
基因位置的确定及遗传实验类试题解题技巧巧用逆推法,判断基因位置1.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1)主要位置:细胞核内(即染色体上)(2)次要位置:细胞质内(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遗传时只能随卵细胞传递,表现出“母系遗传”特点。
2.实验法确认基因的位置(1)判定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中若有“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则可以判定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位于细胞质内;正交、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细胞核内,正交、反交结果不同且与母本性状相同,则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 染色体上 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②未知性状的显隐性正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一致→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基因在X 染色体上(3)是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只位于X 染色体上(4)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 ①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②结果推断⎩⎪⎨⎪⎧a.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3.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除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分析如下:(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 遗传。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典例】(2018·北师大附中期末)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试验设计”高考考点精析
作者:刘世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上)》 2017年第1期
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试验设计涉及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基因分离定律以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细胞质遗传、减数分裂等多项高考生物重点内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判断、推理、组织语言等多种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一、明确基因的三种位置基因在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基因在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
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1. 主要位置:细胞核内(即染色体上),包括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时与性别无关。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基因的位置是指基因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确定基因的位置对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方法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1. 遗传连锁分析(Genetic Linkage Analysis):遗传连锁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基因在家族中的分离方式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家系研究的理论,结合家族基因型和表型信息,分析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通过观察特定基因在家族中的遗传方式,可以大致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2. 分子标记连锁分析(Molecular Marker Linkage Analysis):分子标记连锁分析是一种利用分子标记(如多态性位点)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检测和比较家族成员之间的分子标记,来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最常用的分子标记是DNA上的多态性位点,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简单重复序列等。
3. 遗传图谱绘制(Genetic Mapping):遗传图谱绘制是一种通过构建遗传图谱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基因重组的原理,利用不同基因座之间的重组频率,建立基因座之间的距离和顺序,从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遗传图谱绘制常用的手段有连锁分析和重组分析等。
4. 排序(Sequencing):排序是一种直接测定基因序列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现代测序技术(如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等)对基因进行测序,得到基因的具体序列。
通过比对已知的染色体序列,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5. FISH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将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染色体特定区域的DNA序列结合,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
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方法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段,它们负责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基因会被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
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因如何传递和表达,科学家需要研究基因如何在染色体上定位。
本文将介绍10条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
1. 遗传连锁分析法遗传连锁分析法是通过检测两个或多个遗传标记(即基因)在一定数量的家庭成员中的共同遗传来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通过检测一些遗传标记和某种疾病之间的联系,科学家可以确定这些遗传标记与疾病的相关区域。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家族基因数据和分析技能,因此通常用于遗传病的研究。
2. 遗传连锁破裂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生物体中染色体交换的过程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研究多个家族成员的基因型,并对某些人种间的交叉策略进行研究,以找出基因重组的位置。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基因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工具,因此仅在一些基因家族研究中使用。
3. 突变法染色体的突变可以揭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染色体的突变包括缺失、重复、翻转和倒位。
这些突变通常是自然发生的,但有时也可以通过化学和放射性等物质的影响引发。
由于每个位点的突变是随机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确定较小区域上的基因。
4. 染色体分析法通过每个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点(常用的是Sanger测序法)来确定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
这种方法对于染色体异常和结构变化的检测非常有效,例如染色体异常,例如三体或四体染色体,因为它可以对每个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进行分析。
5. DNA杂移法这种方法通过将已知位置的DNA片段与未知位点的DNA片段混合,以确定未知位点与已知位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
双杂合点是DNA杂交的结果。
这种方法依赖于适当的DNA引物和酶切酶的使用,因此需要复杂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物种间的基因笛片测序,是一种确定线虫、果蝇等物种基因位置的有效方法。
6. 荧光原位杂交法这种技术使用荧光探针定位基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