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三历史综合练习(七)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XX年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综合测试题(含答案)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一、选择题.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A.原因B.进程c.影响D.局限性.1765年,织布工出身的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
“他”指的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门的技术变革。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的产生.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B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
“旅行者号”机车的动力来自于A.牛力和马力B.蒸汽机c.内燃机D.电动机.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网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铺展开来。
下列关于“火车”和“铁路”的表述有误的是A.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B.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c.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D.严重破坏了整个社会生活.1801—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手工工场的普及A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伟大的友谊》这本书从生活和事业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你知道他们的友谊是从哪座城市开始的吗?A.柏林B.里昂c.巴黎D.伦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A.工人运动的兴起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0.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四位历史伟人的共同点描述正确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B.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c.共产主义运动的引路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1.“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7--8)单元综合测试题检测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1.二战结束后,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A.苏联B.美国C.英国D.法国2.美苏冷战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偕尔计划实施D.北约建立3.华约组织的首要国家是: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波兰4.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美苏争霸开始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约、华约建立D.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5.右图漫画的作者表达对导弹危机的观点是:A.美苏对抗剧烈B.美苏较量实力C.美国必胜,苏联必败D.美苏间会同归于尽6.有关古巴导弹危机表述不正确的是:古巴导弹危机A.发生在1962年 B.美术产生了直接的军事冲突C.互相作出让步D.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7.1979年12月出兵侵占阿富汗的是:A.美国B.苏联C.以色列D.阿拉伯国家8.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C.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 D.中国和平崛起9.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的方面来说主要有:①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②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③直接面临竞争的风险④化解意识形态的争端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10.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在: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③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④许多国家成为世贸组织成员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②③11.1995年成立的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 B.欧洲经济共同体C.世界贸易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12.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个国家?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13.在人类由电气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无线电报的出现C.无线电话的普及 D.国际互联网的使用14.基因工程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是:A.病毒学 B.克隆技术 C.微生物学 D.分子学15.《等待戈多》的作者是法国著名荒诞派作家:A.德莱塞 B.罗曼·罗兰 C.贝克特 D.毕加索16.爵士乐源于:A.英国乡村音乐 B.美国黑人音乐C.非洲黑人音乐 D.欧洲古典音乐17.被称为世界电影业中心的美国影城是:A.嘎纳 B.好莱坞 C.奥斯卡 D.拉斯维加斯18、“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地区冲突 B.民族矛盾 C.霸权主义 D.国际组织19、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20世纪以后只需3-5年。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7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这场不流血的政治变动终于把困扰英国近100年的“主权在民”还是“主权在君”的问题解决了,在世界上破天荒地改变了王权的性质。
这里的“政治变动”指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B.克伦威尔独揽大权C.“光荣革命”D.雅各宾派掌握政权2.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
这一斗争()A.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B.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推动了《大宪章》的颁布3.《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国王在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
”据此可知《权利法案》()A.剥夺了君主的行政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C.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D.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4.钱乘旦教授在论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为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而制定的文献有()A.《查士丁尼法典》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时间轴空格处应填入()A.波士顿倾茶事件B.发生约克镇战役C.颁布了美国宪法D.发表《独立宣言》6.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都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们()A.都用暴力方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障碍B.都通过战争的方式C.引起战争的经济原因都与英国有关D.都改变了美国的社会制度7.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家的立法机构是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
总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国会也可弹劾总统。
由此可见,该宪法的设计原则是A.分权制衡B.三权分立C.中央集权D.地方分权8.“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综合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写道:“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以英国为例,与其政治制度改变相关的事件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工业革命C.宪章运动D.殖民扩张2.下面是小华同学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所做的笔记。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历史背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C 开始标志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D 历史影响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3.英国的宪政体制加强了国家实力,并开创了一套新的政治框架,促使商人之活跃程度超过了欧洲以往任何时期。
由此可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C.是一次重大商业革命D.使英国成为头号强国4.1775年,北美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对手下将士们说:“我们拿起武器是为了捍卫我们的自由和财产,保护我们的妻儿,决定他们的生死,希望有朝一日美利坚人可以分享共同的情感,充分享受由政府带来的福祉。
”华盛顿意在阐述( )A.北美独立战争的必要性B.南北实现统一的正当性C.美国联邦政府的民主性D.制定联邦宪法的重要性5.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下面时间轴中,与②对应的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拿破仑建立帝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6.美国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保护各州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反对贵族和专制,又害怕混乱无序的“暴民政治”。
为此,1787年宪法采取了( )A.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C.分权制衡D.人民主权7.“独立战争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旧制度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奴隶制契约也基本上被废除。
一、选择题1.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重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仗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稳定了法国的政局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3.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是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下列信息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的是A.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B.人们怀念过去的田园生活C.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之一是住房条件差D.1850年,英国煤铁产量居世界第一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5.1825年9月英国伦敦各报以大量篇幅报道:“英国掌握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将开始商业营运。
”文中的交通工具是指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6.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世界上没有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最能体现拿破仑“伟大”之处的是A.建立帝国,实行独裁B.颁布法典,加强法制C.发动政变,执掌大权D.发动战争,横扫欧洲7.下面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
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1865年美国“全国劳工同盟”美国第一个全国性工会联合会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B.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运性增加8.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B.美利坚合众国C.巴黎公社D.法兰西第一帝国2.1848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著作是A.《人权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共产党宣言》3.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B.巴黎公社成立C.《共产党宣言》发表D.《资本论》发表4.2020年12月30日,连接盐城与南通的盐通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而在这类交通运输线上,最早的运输工具发明者是()A.富尔顿B.瓦特C.莱特兄弟D.斯蒂芬森5.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马克思的学说”诞生标志是()A.宪章运动的开展B.成立第一国际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6.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中,旧城市的快速增长也产生很多在传统制度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为卡尔・马克思的观点提供了基础。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进行B.工人运动的发展C.先进理论的奠基D.马恩的共同努力7.某校的“历史名人墙”上,有一位历史人物的简介(如下图)。
他是A.恩格斯B.拿破仑C.马克思D.亚当·斯密8.2019年11月26日,随着5865次复兴号列车从临沂北站缓缓驶出,连通日照-临沂-曲阜的鲁南高铁日曲段正式开通,自此临沂交通从普客时代迈入高铁时代。
请问高铁时代源于下列哪位发明家的发明()A.瓦特B.本茨C.富尔顿D.斯蒂芬森9.《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第六.七单元检测卷(70分60分钟)也- ••• •四111 fr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也1234567S91()%■A C I)C I)BC p>D•\1.下列与“查理一世杠重开议会^内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拿破仑称帝2.“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这个国家应该是A.意大利B.葡萄牙C.英国D.法国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文献,它成为当吋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旗帜。
它是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4.美国独立战争与屮国抗日战争的相同点有①都是正义战争②都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③都有国际上的援助④都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某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
在该历史短剧的台词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砍掉查理一世的头!B.雅各宾派万岁!C.坚决镇压王党叛乱!D.打到巴士底狱去!6.某同学在做单元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图)。
根据卡片内容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主题是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性资产阶1质1级邯促进1了资本主义发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封建吋代的世界7.法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马克思称他为“英雄”,他的政敌称他为“嗜血狂”,我国史学家陈崇武教授称他为“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但因采取过于激进的恐怖政策而被推上断头台,酿成了历史的悲剧。
上述的“他”是A.查理一 |比B.路易十六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8」力7年,英国国民收入中农业占45%,工业占24%o 1850年,工业上升到34.3%,农业下降为20.3%o这表明工业革命A.使英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B.使英国由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变为工业为主体的国家C.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D.导致农业生产荒芜,工业、农业发展比例失调9.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C.工业革命D.第一国际10.下面这首歌把巴黎公社的斗争精神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五六七)单元练习题附答案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1、“三角贸易”能够盛行的客观便利条件是A、买卖奴隶利润很大 B、美洲种植园急需奴隶 C、欧洲殖民国家造船业发达D、新航路的开辟2.“英特耐雄纳尔一定要实现!”欧仁·鲍狄埃德《国际歌》唱遍了全世界,它的创作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联()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工业革命 3..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 D.马克思主义诞生 4.世界历史上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
你认为俄国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改革B.民族独立 C.革命 D.统一战争 5.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C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D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6.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B.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D.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7.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是( ) A.美国内战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8.右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其决定因素是( ) A新航路地开辟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9.石油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资源。
你知道下列哪项重大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石油得以广泛的开采( ) A.改良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火车机车1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的重大革新是( ) A.轮船、飞机B.汽车、飞机C.火车、轮船D.汽车、火车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新课标初三历史综合练习(七)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将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是为了纪念:()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下列曾作为国民政府都城的城市是:()
①广州②武汉③南京④重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揭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序幕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开始
B、渡江战役开始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①淮海战役②平津战役③辽沈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6、我们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武力统一
7、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不同是:()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
C、革命过程中出现反复
D、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已用)
8、国际歌的词曲作者是:()
①马克思②欧仁·鲍狄埃③狄盖特④恩格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采用了国有化的形式
B、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C、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
D、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0、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的趋势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和平与发展
D、信息化
二、组合列举题(10分)
11、一战后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请依据条约写出会议名称。
(2分)(1)《凡尔赛和约》:
(2)《九国公约》: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战败而结束,请写出下列两个法西斯国家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时间及影响。
(4分)
(1)德国:
(2)日本:
13、中共的历史上很多次影响重大的会议,请写出下列会议的历史意义。
(4分)
(1)中共一大:
(2)中共七大:
(3)遵义会议:
(4)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三、历史诊断题(10分)
14、下面是善于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段评价,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依据历史知识加以诊断和改正。
(6分)
1954年,国家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5、下面关于冷战政策的一段叙述,在两处错误,请诊断并加以纠正。
(4分)
冷战政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实行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四、情境说明题(15分)
16、材料一:“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
材料二:沈阳北郊上空穹月高悬,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被炸,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城。
材料三:1937年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3000多人,被日军解往南京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
(1)材料一出自何人之口?说说他的事迹?(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果怎样?(1分)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史实用一句话谈谈感受。
(1分)
17、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念。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
(1)这是谁发给谁的电报?陪都是哪?(2分)
(2)电报是八月十四日发出,你认为应该是哪一年?(1分)(3)发电报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分)
(4)收电报者是怎样做的?为什么?(2分)
18、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遭到袭击的是什么地方?
这一事件发生在何时?(2分)
(2)发动袭击的是哪一国家?(1分)
(3)遭到袭击的国家作出了什么
反映?有何影响?(2分)
五、分析探究题(15分)
19、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如何?这一社会性质完全形成、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中共为改变这一社会性质,经历了哪几个斗争时期?你有什么认识?(9分)
20、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如何?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