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3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3-05-10T14:23:27.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包继英[导读] 防止剥离囊肿时破裂污染切口而引起种植,粘连重者不必强行剥离,先穿刺囊肿然后抽内液。
包继英(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人民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69-02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
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镜下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
与临床诊断相符。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并加强对腹壁切口的保护,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以25—45岁育龄妇女多见,发病率10%-15%[1],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
盆腔外较为少见。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在增多。
据不少文献报道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
现将我院6年来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患者,年龄24~40岁,平均30.5岁。
9例均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继发于足月妊娠子宫下段剖宫产6例;中期剖宫取胎并行输卵管结扎术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1例;发病时间为手术后10月—5年。
1.2临床症状 9例患者均主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腹壁切口附近触及结节或肿块,胀痛,经期增大,经后缩小,肿块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原因是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现在常见的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不治疗的话会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远远的避开它,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及医源性散播,目前内膜种植学说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
(1)经血逆流:1921年Sampson提出子宫内膜随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种植的学说。
至今,经血逆流的理论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子宫内膜组织具有异位生长的能力,是由于月经血中可以找到存活的内膜细胞。
Scott等于1953年成功地将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移植在猕猴腹腔内的实验,以及以后报道的将去势的狮猴的子宫颈异位在后穹窿内,使经血直接流入盆腔,通过外源性性激素的支持,使种植的内膜得以存活,剖腹或腹腔镜均发现腹腔内有经血逆流,同时在异位病灶内发现有逆流的经血成分。
内膜异位病灶多分布在盆腔内游离的部位,如子宫直肠陷窝等处,卵巢接近输卵管伞端,也是容易种植的部位。
月经过多和生殖道阻塞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增高。
但Sampson学说不能解释盆腔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同样有行经或手术病史的妇女为什么又不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2)医源性散播:医源性的散播即直接移植。
多见于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在该处种植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典型的例子是剖宫产术后的腹壁癍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刮宫取胎后的腹癍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更为多见。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占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90%左右,称为手术瘫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科小手术如官腔镜。
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宫颈电慰管均可能将子宫内膜送入盆腔,造成医源性种植。
2.血行-淋巴播散学说:1952年,由Javert提出认为子宫内膜组织可以像恶性肿瘤一样,通过血行的淋巴向远处转移,先侵入子宫肌层或肌束间的淋巴管及微血管,随后向邻近脏器、盆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如肺、胸膜、大腿、手、臂、淋巴结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很多女性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要了解这一病症,首先得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
从目前的医学研究来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那么其他女性亲属患病的风险相对会增加。
这可能与遗传基因导致的某些生理特点或者易感性有关。
内分泌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对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尤其是雌激素,当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者失衡时,可能会刺激子宫内膜的异常生长和迁移。
比如在月经周期中,激素的波动如果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细胞离开子宫腔,跑到其他部位“安家落户”。
免疫因素也不容忽视。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和清除异常的细胞和组织。
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免疫系统可能存在某种缺陷或者失调,使得子宫内膜细胞能够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从而在其他部位存活和生长。
另外,子宫内膜的逆行播散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在月经期间,经血中可能会携带子宫内膜细胞,如果这些细胞通过输卵管逆流进入盆腔,就有可能在盆腔内的其他组织上附着和生长,形成异位病灶。
医源性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比如在进行一些妇科手术,如刮宫术、剖宫产手术时,可能会将子宫内膜细胞带到手术切口或者其他部位,从而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
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可能会影响激素的代谢,进而对子宫内膜的正常生理过程产生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二噁英等,可能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是遗传、内分泌、免疫、逆行播散、医源性因素以及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科普正常情况下,女性子宫里面有一层内膜,即我们所说的子宫内膜。
该膜在女性青春期至绝经期,会随排卵而发生脱落、分泌、增加,最后形成月经排出体外。
若机体内其他位置也存在子宫内膜,且也会随着排卵发生改变,其就是我们所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该疾病不仅会增加患者不适感,还会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基于此,本文给各位读者科普一下关于EMT知识,以供各位读者借鉴。
一、EMT会引起哪些临床症状?(1)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促使卵巢功能失调时,会引起排卵异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等症状。
(2)痛经:其是EMT疾病的一种典型症状,常出现在腰骶部、下腹深部,有时也会放射到大腿、肛门或者会阴等部位。
多是因病灶里面出血对局部组织炎症造成刺激而引起的,若病灶分泌过多前列腺素,还会引起子宫肌肉挛缩,进而加重痛经。
常表现为进行性继发性加重,多在月经来潮前出现,来潮第1日最为严重,随之痛经会逐渐减轻,月经结束后痛经也会彻底消失。
此外,痛经严重时,则难以忍受,甚至使用止痛剂也无法有效缓解。
(3)性交疼痛:有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还会出现性交痛。
此外,经期还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加现象。
(4)不孕:约有4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伴有不孕症状,其是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输卵管周围组织粘连或卵巢病变所引起的。
(5)其他症状:病灶处于膀胱部位的病人会出现血尿、尿痛、尿频等症状。
病灶处于脐部与腹壁瘢痕的患者会出现周期性疼痛、周期性局部肿块等症状。
病灶处于肠道的患者会出现便秘、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有少量的周期性便血。
此外,异位内膜压迫、侵犯输尿管时会引起血尿、腰痛等症状,但该症状比较罕见。
二、引起EMT的病因有哪些?(1)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胚胎期体腔上皮分化出的盆腔腹膜、卵巢表面上皮,在慢性炎症、经血、激素等反复刺激下会被激活,进而变成子宫内膜样组织,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遗传因素:EMT存在家族聚集性,若母亲患有EMT,那么其女儿患该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五大措施*导读:积极预防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的疾病及时发现处女膜闭锁、宫颈狭窄、生殖道梗阻及无阴道等畸形,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矫治,以免月经血积淤于子宫中并逆流进人输卵管和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工作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出现疾病后呈现的症状会让女性朋友非常的痛苦,如果疾病较为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女性发生不孕情况,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做好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的预防护理工作呢?1、预防高危因素有异位症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位症,及早治疗。
提倡晚婚,但宜适时生育。
2、积极预防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的疾病及时发现处女膜闭锁、宫颈狭窄、生殖道梗阻及无阴道等畸形,一经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矫治,以免月经血积淤于子宫中并逆流进人输卵管和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3、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对不想怀孕的妇女有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对已患病者也有减轻症状的作用。
4、减少医源性创伤的机会,期间不要做妇科检查,人工流产最好不做或少做,月经过多者尽量不要用宫内节育器避孕。
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宫颈冷冻、电烙、钳切和整形术禁止或避免在经前进行,而应在月经干净后2-5天实施。
人工流产吸宫后亦不宜再用手挤压子宫。
以上注意事项可以避免将破碎的子宫内膜残片带人损伤的组织中去,避免手术操作所引起的子宫内膜种植。
5、讲究经期卫生和性卫生月经期尽量避免登山、骑自行车、长跑等加重腹压的运动。
要绝对禁止在经期过性生活,杜绝多个性伙伴。
注意以上问题可以避免经血倒流。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危害很大因此女性朋友要格外的重视,毕竟疾病的治疗难度也是很大的,尽量通过合理的预防让自己不容易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疾病,为了健康您要做好相关工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护理措施周智维;林叶青【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2页(P964-965)【作者】周智维;林叶青【作者单位】316000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316000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03%~0.47%,大多数于剖宫产术后6个月~3年发病[1]。
近几年来随着胎儿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因素的干扰,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由此引起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甚至因此引起医患纠纷。
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共行剖宫产术4 737例,术后随访3年,由于我们采取了严密的预防护理措施,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现将我们在剖宫产术中的具体护理措施及经验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4 737例产妇。
年龄21~36岁,平均27.3岁。
其中初产妇4 258例,经产妇479例。
采用腹壁纵切口3 948例,腹壁横切口789例。
足月剖宫产术4 650例,非足月剖宫产术87例。
术后随访3年,无一例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2.1 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剖宫产术,不因为剖宫产是常见手术,简单易操作,从而引起思想上麻痹大意。
不片面追求手术速度和切口美观,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手术的质量及良好的预后,重视剖宫产术中细节的护理。
2.2 加强宣传教育,鼓励母乳喂养向产妇及家属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积极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哺乳期卵巢功能恢复延缓,不利于散落于切口子宫内膜生长[2],以降低本病的发生。
2.3 建立有效的手术切口保护腹壁皮肤切开后及时配合手术医生用2块无菌纱布保护切口,进腹后即用盐水纱布垫围住腹壁切口四周,尽可能仅暴露子宫体下段,以防宫腔内容物溢入并种植腹腔和腹壁切口,减少医源性种植。
第七套单选题 1.不属于患医患沟通的基本技能是A、让病人主动表达B、用说理方式C、采用开放式交流D、用非语言交流正确答案 B单选题 2.产妇郑某住院分娩,分娩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错误,造成郑某大出血死亡。
此后其家属进行的下列哪项行为是不恰当的A、要求医院方就患者死亡给出合理解释B、要求死者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C、要求将死者尸体冻存在医院停尸房,待5天后进行尸检D、要求死者生前的主治医生先行赔付E、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正确答案 D单选题 3.当医生告知患者一个坏消息,在沟通中进行信息交流时,最为重要的是A、核对患者的病情B、了解患者对病情的理解C、评估患者对病情的希望D、尽量用医学术语让患者认为你很专业E、简洁、诚实地提供关于疾病的基本信息,并强调重点内容正确答案 E单选题 4.法律行为是指基于人们的意志表示并可以发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A、合法行为或违法行为B、只有合法行为C、只有违法行为D、自然灾害E、社会现象正确答案 A单选题 5.法律行为是指基于人们的意志表示并可以发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内心信念D、行政律令E、卫生法规正确答案 D单选题 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A、应急处理指挥部B、调查控制领导小组C、医疗救治指挥部D、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E、信息通报制度单选题7.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购进药品时,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几种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正确答案 B单选题8.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几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A、2次B、3次C、4次D、5次E、6次正确答案 B单选题9.患者,男性,25岁。
5年来一直以购买收藏女性的高跟鞋而感到满足,而且晚上要抱着高跟鞋睡觉,在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恋物癖”。
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最好选择A、人本主义B、厌恶治疗C、自由联想D、系统脱敏E、梦的分析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患者,女,18岁。
浅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作者:杨松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预防的方法。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人行药物治疗,B组24人行手术治疗。
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58.33%,B组治疗有效率为91.67%,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结论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预防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1.24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11-01随着妇科检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生育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不孕的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但目前其病因、病理生理尚未阐明,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积极地采取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人行药物治疗,B组24人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A组:给予抑制卵巢分泌的GnRH—a3.6mg,1次/月,共3个月。
B组:手术治疗,进行常规消毒后,对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或局部麻醉结合静脉麻醉,用电刀分离并切除内异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切除病灶范围大于其边界平均5cm,缝合组织缺损后关闭腹壁,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3d。
2结果由表1可见,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手段。
3结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并不理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方面有各种不同学说:经血逆流、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播散学说。
但上述学说并非适合所有的病人,一些学者应用流行病学手段探索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如下:3.1年龄因素可发生在初潮后至绝经任何年龄,20-40岁为好发年龄,妊娠期疾病可停止进展,绝经后异位内膜逐渐萎缩吸收,说明子宫内异位内膜的生存主要依赖雌激素的存在。
60例医源种植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对比研究目的:研究医源种植性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特点。
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60例医源种植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对所选的60例患者进行检查,最终均诊断为医源种植性EM,所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同时辅助各项综合治疗措施,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伤口良好愈合出院,随访过程中未见切口部位存在肿块,未见复发。
结论:腹壁或者会阴切口EM是医源性种植的主要诱发因素,通过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医生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医源种植性EM的出现。
标签:医源种植;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实施剖宫产术后及阴道侧切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育龄妇女,是说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之外的位置,多见于盆腔脏器,主要出现在术后1~5年,多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随着最近几年,剖宫产产妇的数量增多,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60例医源种植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诊治的60例医源种植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为(30.1±2.3)岁;孕次1~3次,平均为(1.3±0.2)次;分娩孕周在39~40.8周,平均为(39.3±1.6)周;36例实施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手术分娩,24例实施会阴侧切术阴道分娩;术后发病时间为分娩后6个月~6年,平均为(2.8±2.6)年。
1.2临床表现存在与月经周期同步的周期性切口胀痛而且逐渐的加重,切口处可触及痛性包快或结节,同时包块或者结节随着经期有所增长,经期后自行缩小,叩诊可发现包块或者结节质地较硬,活动度不良;超声检查可见切口处有肿块,肿块位于皮下,呈卵圆形或者圆形,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较弱,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可见棒状或者点状血流信号。
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文章目录*一、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特点*三、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因1、化生内膜浆膜上皮,化生内膜。
人体在胚胎发育时期,卵巢表面上皮、腹膜、阴道直肠膈、脐部均由体腔上皮化生而来,这些组织在性腺激素、炎症、机械因素的刺激下能够转化,形成另一种组织,同样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
2、良性转移血液、淋巴良性转移。
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发病原因。
出现在肺部、脑膜、心包、四肢及其他远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将子宫内膜碎屑转移停留在某脏器或组织上而发病。
3、医源性的内膜移植这是一种人为造成的使子宫内膜移植到某些部位,多见于剖宫产术,早期中期妊娠行刮宫术,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人工流产术等过程中。
4、免疫防御功能缺陷随经血逆流至腹腔的子宫内膜,如同一种异物,会激活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动员出大量的免疫细胞及体液围歼消除,假如体内免疫功能缺陷,就会发展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5、遗传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特点如病变仅限于卵巢表层,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囊肿。
囊肿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的,最大的可大于10cm直径,在囊肿中含有褐色糊状液体,故也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囊肿表面常有出血或破损,以致整个囊肿与邻近器官发生粘连,并固定于阔韧带后叶,或嵌入子宫直肠陷凹内。
此外子宫直肠陷凹部腹膜及子宫既骨韧带亦是常发生的部位,病变部位呈紫褐色出血点或小结节。
镜下则可见到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组织。
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增生、剥脱、出血的“本性”难改,因此,在移位处仍每月反复出血,越积越多,相互粘连,结为一硬块,形成“子宫内膜瘤”.异位在卵巢的内膜,周期性出血、积聚形成含巧克力样液的肿物,医学上叫“卵巢巧克力囊肿”.这较大的巧克力囊肿被认为来源于卵泡或黄体囊肿的间变。
也可能是卵巢表面异位内膜向下生长的结果。
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1、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最重要是注意经期保健,严禁在经期过性生活。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指女性朋友在手术时所引起的内异症疾病。
通常都是因为医生操作所引起,要想预防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输卵管通水、通气检查必须在月经之后进行,压力不要过大,负压吸引进行人工流产操作中要避免出现正压现象。
2、在进行手术时应该关闭切口前应该严密保护切口,正常应以纱垫覆盖,缝完后腹膜还应该使用生理盐水反复的冲洗,以免子宫内膜种植。
3、一定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症,剖宫产尤其是子宫体切口最容易引发,所以现在很多患者都采用子宫下段切口的方法,同时中期妊娠引产也已经不在使用剖宫手术方法而代之以药物引产。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主要本源在于医护人员,如果医护人员不负责或者粗心大意就会使导致此病的发生。
所以提醒广大女性朋友,看妇科疾病一定要到正规大医院。
这样才能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推荐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禁忌有哪些
生活中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专家支招: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曾祥斌中医诊所/ 编辑:duu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