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毕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84.00 KB
- 文档页数:11
基于plc的毕业论文基于PLC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展示,更是对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考验。
在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
因此,基于PLC的毕业论文是一个有趣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选题。
第一章:引言在引言部分,我将简要介绍PLC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同时,我还会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PLC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在这一章节中,我将详细介绍PLC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首先,我会解释PLC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输入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
然后,我会阐述PLC的工作流程,包括输入信号的采集、逻辑处理和输出信号的控制。
最后,我会介绍PLC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例如Ladder Diagram和PLC编程软件。
第三章: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在这一章节中,我将讨论如何基于PLC设计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
首先,我会介绍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包括对控制对象的理解和系统性能指标的确定。
然后,我会详细描述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PLC的选型和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
接着,我会介绍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PLC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最后,我会讨论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方法,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基于PLC的工业生产优化在这一章节中,我将探讨如何基于PLC实现工业生产的优化。
首先,我会介绍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例如生产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等。
然后,我会提出基于PLC的优化方法,例如生产调度的优化和能源管理的优化。
接着,我会详细描述这些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方法。
最后,我会讨论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第五章:实验与结果分析在这一章节中,我将介绍基于PLC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我会详细描述实验的目的和步骤,以及实验所用的设备和材料。
plc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常用的控制设备,
其毕业设计的参考文献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选择。
首先,可以选择
一些经典的PLC技术书籍,比如《PLC原理与应用》、《PLC技术与
应用》等,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你建立对PLC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全面
理解,为毕业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可以选择一些与你毕业设计主题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作
为参考文献,这些论文可以帮助你了解当前PLC领域的最新研究进
展和技术应用,为毕业设计提供前沿的理论支持。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PLC厂家的官方技术手册或者应用案例
作为参考文献,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了解不同厂家的PLC产品特点
和应用场景,为毕业设计提供实际案例支持。
最后,还可以选择一些相关领域的参考文献,比如自动控制、
工业控制等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这些文献可以帮助你从更广泛的角
度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选择PLC毕业设计的参考文献时,可以从理论书籍、
学术期刊论文、厂家技术手册和相关领域的文献多个角度进行选择,以确保毕业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都得到充分的支持和论证。
毕业设计plc毕业设计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控制设备。
它能够通过编程来实现各种自动化任务,如流程控制、机器人控制、生产线控制等。
因此,PLC在工业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许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必备的工具。
一、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PL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输出和逻辑运算来实现控制。
它的结构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通信模块等。
中央处理器是PLC的大脑,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执行程序并发送输出信号。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如传感器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控制外部设备,如执行器。
而通信模块则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二、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1. 流程控制:PLC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流程控制,如液位控制、温度控制、压力控制等。
通过编程,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流程的精确控制。
2. 机器人控制:PLC可以与机器人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工具切换、路径规划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生产线控制:PLC可以用于控制整个生产线的运行。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生产线上各个设备的协调工作,如输送带的启停、机器的开关、产品的检测等。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4. 数据采集和监控:PLC可以用于采集和监控各种数据。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对各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并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样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三、PLC的优势和挑战PLC相比传统的控制设备有许多优势。
首先,PLC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
其次,PLC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程和配置。
此外,PLC还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易于维护等优点。
然而,PLC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PLC的编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任务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知识链接1 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总体要求1.毕业设计性质本毕业设计是在学习了PLC基本指令、PLC功能指令和工业控制的人机界面这三门核心毕业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毕业设计设计的实践,系统地掌握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及计算机控制的设计和应用的知识,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毕业设计目的本毕业设计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主,设计由一些工业自动化设备组成的生产线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整体控制方案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控制方案,也可以采用链式分散控制方案。
目的是使整个生产线保持节拍、协调作业,能够高效、稳定的工作,形成现代化的生产规模。
3设计内容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是由自动化设备组成的,每一台设备在生产线中完成一部分工作,产品加工时通过运输工具在各台设备之间传递,因此这种自动化生产线也称为流水线。
本毕业设计要求通过PLC实验装置模仿这种生产线的工作,一个PLC实验装置仿真一台生产设备,几台PLC实验装置组成整个生产流水线。
根据要求,整个班级分成几个项目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每个学生完成其中一台设备(一台实验装置)的编程和调试。
毕业设计仿真生产线是一条零件加工流水线,主要由6台设备组成6个工作单元,中间有一些辅助设备和环节,可供6~8名学生组成项目组进行毕业设计设计。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这些设备的加工过程。
第1单元:由传送带运输毛坯零件通过一个长度检测和分类的辅助设备。
正常规格予以通过。
超长的零件也可以通过,但要加以记号。
以便进行2次加工,短的零件则报废剔除。
可以加工的零件到达加工设备后,首先经过定位、夹紧、端面加工,然后再释放到传送带上输送到先一个工位。
有记号的超长零件,则在完成上述加工后,再进行第二次加工进入下一工位。
第2单元:输送来的零件进入一个三工位设备的上料工位(一工位),零件在上料工位排队,当有加工信号时,送料器同时将该零件送到卸料工位(三工位)。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设计学校:函授教学站点:年级专业:姓名: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设计要求:(时间自至)指导教师:下达时间: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评语设计说明(论文)摘要:一、设计题目基于PLC控制的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的设计(PLC在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二、题目来源亚龙自动生产线AL335型号实验实训装置的使用三、设计的目的1)掌握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其控制操作方式。
2)掌握电气控制元件的选择与计算方法。
3)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4)掌握用PLC改造电气设备的方法选择。
5)掌握PLC控制的设计方法以及编程方法。
6)掌握系统调试方法以及故障检测及排除方法。
四、设计要求结合所学内容根据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PLC,用于实施系统的PLC 控制操作。
1)完成系统的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调试任务,能够按照要求实施电气控制操作。
2)完成PLC对自动供料及加工系统实施控制操作的设计任务,并进行程序编写以及调试,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控制操作。
注意:(1)机械手各项动作的先后顺序。
(2)各种动作间联锁关系。
(3)相关动作的工作状态指示。
3)能够进行现场组态监控操作。
五、完成的任务(1)完成电气元器件的选择,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位置分布图及安装接线图的设计及绘制。
(电气绘图软件的使用,如PCschematic 7.0,或AOTCAD2008电气绘图软件)(2)选择PLC型号,分配IO端口,设计IO电路、选择元件,绘制梯形图、编织语句表。
(3)组态软件的选择、应用,系统设计、程序编写及通讯调试工作的完成。
目录第1章绪论 (6)1.1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6)1.2 亚龙自动生产线概述 (6)第2章生产线简介 (9)2.1 生产线基本情况 (9)第3章电器元件、设备的选择 (11)3.1 PLC机型的选择 (11)3.2 传感器 (12)3.3 电磁阀 (14)第4章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15)4.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5)4.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30)第5章设计小结 (38)参考文献 (40)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专用纸第1章绪论1.1 设计目的及要求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因此PLC 在控制领域取得广泛应用。
plc控制的毕业设计PLC控制的毕业设计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的控制设备,PLC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为生产过程提供了高效、精确的控制。
在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中,PLC控制的毕业设计成为了热门话题。
一、PLC控制的毕业设计的意义PLC控制的毕业设计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展示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机会。
通过设计一个基于PLC控制的项目,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PLC控制的毕业设计的选题与设计过程1. 选题在选择PLC控制的毕业设计题目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常见的选题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控制、机器人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等。
选题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挑战性,能够体现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 设计过程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软硬件实现和测试验证等环节。
首先,学生需要对所选题目进行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功能要求。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方案设计,包括PLC的选型、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程序设计等。
接下来,学生需要进行软硬件实现,包括PLC编程、电路设计和设备安装等。
最后,学生需要进行测试验证,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三、PLC控制的毕业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在进行PLC控制的毕业设计时,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PLC编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硬件的选择和配置也需要考虑到成本和可行性等因素。
最后,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测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
首先,加强对PLC编程的学习和实践,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参与实际项目,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参照文献(含开题汇报和文献综述)[1]王海, 李洪奎, 刘晓.基于PLC旳多轴控制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 6(4):470-472.[2]王海涌, 张为玮, 王卫.多轴运动控制器在转台控制系统中旳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 , (3): 97-99.[3]范文利, 姜洪奎, 陈继文, 李凡冰.基于PLC旳平面曲线焊接控制系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22(4): 131-133.[4]杨东, 黄永红, 张新华, 吉敬华.用PLC基本指令实现自动运动定位控制旳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 26(2-1): 62-64.[5]张强, 文怀兴, 陈婵娟.数字量I/O卡在迅速成型机多轴控制中旳应用[J].控制与检测, , 4(64): 64-70.[6]薛开, 王平, 王文斌.基于多轴运动控制器旳二轴转台控制系统[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 27(4): 570-573.[7]刘建峰.基于PAC旳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旳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6):125-127.[8]朱华征, 范大鹏, 庞新良.基于可编程多轴控制器旳三轴转台控制系统[J].兵工自动化, , 23(01): 55-57.[9]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utomation Control Group.FPOprogramming manual [EB/OL].(-10-05)[-09-10].[10]秦琴, 王忠庆.运用PLC旳高速计数功能实现轴旳精确定位控制.电气技术.(3).[11]陈婵娟, 薛恺.基于PLC旳步进电动机单双轴运动控制旳实现.机械设计与制造.(3).[12]张立广, 王丽娟.PLC在汽车传动轴涂敷系统中旳应用科技广场., 4[13]H e yong yi.A Control System of Material Handling in FMS.Journal ofshanghai university.Vol.1.No.1.1997.[14]R en Sheng-le.Development of PLC-based Tension Control System.ChineseJournal of Aeronautics20 () 266-271.[15]魏大忠, 徐健, 吴任东等.基于MCT运动控制器旳迅速成型机数控系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4).[16]高军礼, 郑时雄, 陈玮等.基于DSP技术旳多轴运动控制器旳应用研究[ 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0): 32-34.[17]北京九易思自动化有限企业.通用组态软件易控使用手册.[18]三菱电机.MR-J2S-B伺服驱动器旳技术资料[M.上海: 三菱电机自动化上海有限企业, , 07.[19]邓则名, 邝穗芳等.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02-199.[20]北京九易思自动化有限企业.通用组态软件易控使用手册.[21]严烈.最新Master cam车削加工实例宝典[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2]北京: 九易思自动化有限企业, , 5.[23]M.Paredes, M.Sartor, C.Masclet.An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extensionspring 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1(8): 783-797.[24]杨涛, 王启江等.基于PLC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8): 58-59.[25]赵万生, 李论, 李志勇.六轴联动电火花加工数控系统旳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0): 1263-1268.[26]刘电霆, 麦范金, 周德俭等.PC及PLC主从式监控系统在卷制机中旳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 , 20(5): 40-42.[27]任晓宏, 周启炎, 孟丽荣.步进电机闭环控制旳研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2(2).[28]严良文.应用运动控制模块PP41实现位置闭环控制[J].电气自动化., 2.[29]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吕光, 喻莉莉等.用PLC实现运动板材旳精确定长切割[J].微计算机信息, , 8-1: 99-102.[1]刘小庆.基于PLC控制旳变频调速在桥式起重机中旳应用[D].武汉: 武汉科技大学, .[2]冯树旭.矿井提高机控制系统设计[D].长沙: 中南大学, .[3]卢燕.矿井提高机电力拖动与控制[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4]余发山.国内外矿井提高机旳现实状况与发展[J].太原: 煤矿机电, 1995.[5]黄仰金.矿山副井提高机计算机控制系统旳设计及应用[D]长沙: 中南大学, .[6]徐德.孙同景.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7]谢克明等主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M]. 电子工业出版社..[8]王兆义.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9]钟肇新编.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10]郁汉琪.机床电气及可编程序控制器试验指导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李明河.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12]Siemens AG.Working with STEP7 V5.2 Getting Started.。
毕业设计plc选型一、选型前的准备工作1.1 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PLC产品。
1.2 确定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在选择PLC产品前,需要明确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例如:控制对象、信号类型、输入输出点数、通讯协议等等。
1.3 了解市场上常见的PLC品牌和型号市场上常见的PLC品牌有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不同品牌的PLC产品性能特点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二、选型方法2.1 根据项目需求确定选型指标根据项目需求确定选型指标,例如:输入输出点数、通讯协议、运行速度等。
2.2 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性能通过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产品性能参数,如运行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点数等,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项目需求的PLC产品。
2.3 考虑PLC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选择PLC产品时,需要考虑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选型注意事项3.1 根据项目需求确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在选型时,需要根据项目需求确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以确保能够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3.2 考虑PLC产品的通讯协议在选择PLC产品时,需要考虑其通讯协议是否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如果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则需要选择支持相应通讯协议的PLC产品。
3.3 考虑PLC产品的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在选择PLC产品时,需要考虑其运行速度和存储容量是否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如果控制系统对响应速度有较高要求,则需要选择运行速度较快、存储容量较大的PLC产品。
四、选型案例分析以某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涉及到多个设备之间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我们可以确定以下选型指标:- 输入输出点数:至少32个输入点和32个输出点;- 通讯协议:需要支持Modbus RTU协议;- 运行速度:响应速度要求在10ms以内;- 存储容量:需要至少128KB的存储容量。
plc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毕业设计1. 引言1.1 概述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它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在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控制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出发,对其优势和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具体应用案例展示其在数控机床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将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以使读者对数控机床有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在第三部分中,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PLC在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用情况。
第四部分将讨论在PLC与其他控制方式之间进行比较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思路。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PLC在数控机床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深入了解其优势和作用,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加深读者对其在实际生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理解。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PLC与其他控制方式进行比较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PLC在数控机床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并为相关研究和改进提供参考。
2. PLC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1 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在开始讨论PLC在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
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事先编程来自动化地进行加工的装置。
它使用计算机来精确地控制工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并实现复杂的加工操作。
其核心组成部分是由电脑、传感器、伺服驱动器和执行器等组成的数控系统。
2.2 PLC在数控机床中的优势和作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可编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领域,包括数控机床。
PLC在数控机床中具有以下优势和作用:高可靠性:PLC具有稳定可靠的硬件结构和工业级别的软件设计,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一、概述在机械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中,PLC控制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于PLC控制的机械类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启发。
二、PLC控制技术在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的应用1. PLC基础知识在进行PLC控制的机械类毕业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PLC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包括PLC的概念、特点、结构、工作原理等内容。
只有对PLC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项目中。
2. 机械类毕业设计中的PLC应用案例在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中,PLC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例如自动化装配线、液压系统、气动系统、传感器控制等。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一些成功的机械类毕业设计项目,阐述PLC在其中的应用细节和效果。
三、基于PLC控制的机械类毕业设计的实施步骤1. 项目选择在进行机械类毕业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项目。
可以从实际的生产制造中寻找灵感,也可以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确定项目方向。
主要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和实用性。
2. 设计方案基于选择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设计方案编制。
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设计、PLC编程设计等内容。
要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并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
3. 实施与调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施与调试工作。
包括机械结构的制作与安装、电气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连接、PLC程序的编写与调试等。
需要注意安全与稳定性,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四、基于PLC控制的机械类毕业设计的相关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1. PLC程序设计在进行机械类毕业设计时,PLC程序的设计往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环节。
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控制逻辑,比如各种传感器信号的获取、各种执行器的控制,以及各种故障的处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模块化设计思路,将整个程序分解为多个小模块,并逐一进行设计与调试。
plc控制洗衣机毕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PLC(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洗衣机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传统的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洗衣机的智能化、便捷化需求。
因此,本设计采用PLC 对洗衣机进行控制,以提高洗衣机的自动化程度和用户体验。
二、设计要求1.实现洗衣机的自动控制,包括洗涤、漂洗、甩干等过程;2.具备故障检测和保护功能,如水位传感器、电机过载保护等;3.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操作;4.考虑节能和环保问题,采用合理的电机转速和洗涤剂投放量。
三、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PLC型号,搭配适当的水位传感器、电机、洗涤剂/消毒剂等组件;2.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包括主程序、传感器检测程序、用户交互界面等。
四、系统组成及功能实现(1)主控制器:采用S7-200系列PLC,通过编程实现洗衣机的各项功能。
(2)水位传感器:检测洗衣机内水位,将水位信号传送给主控制器,以控制洗涤剂/消毒剂的投放量。
(3)电机:控制洗衣机的洗涤、漂洗和甩干过程。
(4)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电源。
(5)故障检测和保护: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洗衣机的工作状态,如电机异常、水位异常等,及时切断电源,保护洗衣机和用户的安全。
五、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设计简单易用的用户交互界面,包括启动/停止按钮、洗涤模式选择、水位选择等。
用户通过界面选择合适的洗涤模式和水量,系统自动控制洗涤剂/消毒剂的投放量。
同时,界面上显示洗衣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和剩余时间,方便用户观察和控制。
六、节能和环保设计采用合理的电机转速和洗涤剂投放量,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电机转速和洗涤剂投放量,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同时,采用低能耗的LED照明和低噪音的吸音材料等环保措施,提高洗衣机的环保性能。
七、实验与测试为了验证PLC控制洗衣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和测试。
包括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抗干扰测试等。
摘要关键词: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械手作为一种自动化设备,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具有可靠性高、编程灵活、易于维护等优点,成为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首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提高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研究,掌握机械手和PLC的基本原理,分析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一个高效、可靠的控制系统,为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机械手与PLC的基本原理2.1 机械手的基本原理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模拟人手进行抓取、搬运等操作的自动化设备。
其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等部分。
机械手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抓取、搬运等动作,驱动系统提供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传感器检测机械手的运动状态。
2.2 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可编程的存储器来存储用户编写的程序,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逻辑运算,输出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PLC具有可靠性高、编程灵活、易于维护等优点。
第三章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3.1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1)抓取、搬运、放置等基本动作;(2)运动轨迹控制;(3)速度控制;(4)位置检测与反馈;(5)故障诊断与报警。
3.2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性能需求(1)响应速度快;(2)控制精度高;(3)稳定性好;(4)易于维护。
第四章机械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4.1 系统总体设计根据机械手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一个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由PLC、驱动器、传感器、机械手等组成。
PLC作为控制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机械手的控制。
plc毕业设计题目PLC(可编程控制器)是现代工业控制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具备灵活性高、可靠性强、易于维护等优点。
因此,PLC的毕业设计题目需要结合其特点与实际需求,以下是一个关于PLC毕业设计题目的示例:题目:基于PLC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设计内容和要求:1.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的选择与布局、PLC程序设计等。
2. 系统需要实时监测指定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光强等环境参数,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
3. 设计界面友好的监控中心,能够远程实时显示传感器数据,并能够对传感器进行远程控制。
4. 实现报警功能,当监测到某一参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报警系统,通过声光报警装置等方式进行警示。
设计步骤:1. 确定远程监控区域范围,并选择合适的温度、湿度、光强传感器进行布局。
2. 对PLC进行编程,通过读取传感器的模拟量输入,将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指定的通信接口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
3. 在远程监控中心,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用于实时显示各个传感器的监测数据。
4. 设计报警系统,当某一参数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进行警示,并在界面上显示报警信息。
5. 实现远程控制功能,能够对传感器进行远程校准、设定等操作。
设计成果及评估指标:1. 完成基于PLC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制作。
2. 实时监测并显示传感器的温度、湿度、光强等参数。
3. 实现报警功能,并能够及时进行警示。
4. 实现远程控制功能,能够对传感器进行远程校准、设定等操作。
5. 系统可靠性高,能够稳定运行,并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6. 界面友好、操作简洁、易于维护。
通过完成以上设计任务,毕业生能够熟悉PLC编程和应用、传感器的选择与布局、网络通信和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工控系统设计任务。
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设计
设计目标: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机械手对物体的抓取和放置操作。
设计内容:
1. 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根据机械手的结构和控制需求,设计电路和连接方式,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驱动器等硬件组成部分。
2. 软件设计:编写PLC程序,实现机械手的控制逻辑。
包括对机械手运动轨迹的规划、抓取力度的控制、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功能。
3. 通信设计:如果需要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设计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和通信协议。
4. 安全设计:考虑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设计安全机制,如急停按钮、防碰撞装置等。
5.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简明易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对机械手进行操作和监控。
6. 系统测试和调试: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性能评估和改进: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分析系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8. 文档编写:编写毕业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实施过程、测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预期成果:
1. 完整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抓取和放置物体。
2. 可靠的硬件设计和稳定的软件程序。
3. 安全可靠的系统设计,能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
5. 毕业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
plc的毕业设计题目PLC的毕业设计题目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PLC作为一种集成电路,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和输出控制,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因此,PLC的设计和应用成为了工程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毕业设计中选择一个PLC相关的题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PLC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一、PLC在某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过程,研究和设计PLC在该过程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生产线,通过PLC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考虑如何设置传感器来获取输入信号,如何编写PLC程序来实现逻辑控制,以及如何通过输出模块来控制设备的运行。
通过这个设计,可以全面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和优势。
二、PLC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能源管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个建筑或工厂,研究和设计PLC在能源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PLC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能源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优化管理。
例如,可以利用PLC来控制灯光和空调系统的开关,根据实时的能源消耗情况来调整设备运行模式,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这个设计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PLC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选择研究和设计PLC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的应用。
通过PLC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开关和时序,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智能调控。
例如,可以通过PLC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情况来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这个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
四、PLC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选择研究和设计PLC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PLC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环境参数,并根据设定的阈值进行报警和控制。
plc类毕业设计范文English Response:Introduction.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LCs) are industrial computers used for automation control in various industries. PLC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handle complex processes efficiently and reliably, making them essential for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facilities. This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 aims to develop a PLC-basedcontrol system for a specific industrial process, demonstrat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LC technologyin a real-world scenario.System Design.The PLC system design involves selecting appropriate hardware components, configuring the PLC program, and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with other devices.The hardware components include a PLC unit, input/output modules, power supply, and necessary wiring. The PLC program is developed using ladder logic or a 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defining the control logic fordesired system behavio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enablethe PLC to exchange data with sensors, actuators, and other equipment via protocols such as Modbus or Ethernet.Process Simulation.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ed PLC system, a process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his involves creating a virt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dustrial process and connecting it to the PLC. The simulation allows for testing the control logic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identifying potential issues, and fine-tuning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system's reliability, efficiency, and response time.System Implementation.Once the design is validated through simulation, the PLC system is implemented in the actual industrial environment. This involves installing the hardware components, wiring the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downloading the PLC program. The system undergoes thorough testing and commissioning to ensure proper operation and compliance with safety standards. Maintenance procedures are established for regular troubleshooting and preventative maintenance tasks.Data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The implemented PLC system generates valuable data that can be used for ongoing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The collected data is stored in a database and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o identify patterns, trends, and potential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used to refine the control logic, adjust system parameters, and implement predictive maintenance strategies, maximizing system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downtime.Conclusion.The PLC-based control system developed in this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 demonstrates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PLC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 system effectively controls the industrial process,ensuring reliabl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The simul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data analysis processe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framework, enabl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enhanced system performance. The project showcases the practical skills and knowledge acquired in the PLC domain, provi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 successful career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中文回答:引言。
基于PLC的机器人控制智能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简介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机器人控制智能系统。
通过该系统,机器人能够实现复杂的自主运动和任务执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目标本论文设计的目标包括:1.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2. 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操作者能够轻松输入指令和监控机器人的状态;3. 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自动避障功能,以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安全性;4. 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
方法本论文采用以下方法设计基于PLC的机器人控制智能系统:1. 确定机器人的控制要求和功能需求,包括运动范围、动作规划和交互能力等;2. 设计PLC的硬件结构,选择适合机器人控制的控制器和传感器;3. 开发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对机器人运动和动作的控制;4. 设计用户界面,使操作者能够方便地输入指令和监控机器人的状态;5. 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自动避障功能,通过传感器数据和算法实现;6. 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预期结果通过本论文设计的基于PLC的机器人控制智能系统,预期实现以下结果:1. 实现精确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2. 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操作者输入指令和监控机器人的状态;3. 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自动避障功能,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安全性;4. 验证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际测试和性能评估。
结论本论文设计基于PLC的机器人控制智能系统,旨在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和工作效率。
通过实现精确控制、用户友好界面以及自主导航和自动避障等功能,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有关PLC毕业设计的流程
有关PLC毕业设计的流程
1、找到一个感兴趣的被控对象;
2、分析对象的工艺流程,画出工艺流程图;
3、分析系统控制要求,分析连接和非连接PLC的输入/输出量,确定总体硬件配置表;
4、分析主电路(控制方式,电动,气动,液压,元器件型号比较选择)
5、连接PLC部分分析I/O点数,写出I/O分配表;
6、外围设备的选择(通信方式、主令设备(开关、按钮等)、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
7、PLC选型(电源、CPU、输入/输出模块、特殊模块);
8、画出PLC外部接线图;
9、画出系统程序框架图,编写子程序,调试(重点);
10、人机界面设计应包含如下画面:
(1)用户登录;(2)使用说明;(3)设备状态;(4)操作指示;(5)参数设定;(6)动作流程;(7)数据统计;(8)报警信息等等。
9、撰写毕业论文
一般包含如下内容: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硬件设备的选型,模块类型,地址范围;(3)软件介绍;(4)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5)系统I/O分配表,PLC外部接线图;(6)程序的重要梯形图;重要使用指令的介绍(一般是对功能指令);(7)人机界面设计(8)整体调试说明;(9)系统使用说明;(10)总结;(11)致谢(12)参考文献(期刊、书籍,15篇以上,每一次参考都在正文中以上标形式出现)。
(13)主要程序附录(如需要的话)。
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任务1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知识链接1 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总体要求1.毕业设计性质本毕业设计是在学习了PLC基本指令、PLC功能指令和工业控制的人机界面这三门核心毕业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毕业设计设计的实践,系统地掌握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及计算机控制的设计和应用的知识,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毕业设计目的本毕业设计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主,设计由一些工业自动化设备组成的生产线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整体控制方案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控制方案,也可以采用链式分散控制方案。
目的是使整个生产线保持节拍、协调作业,能够高效、稳定的工作,形成现代化的生产规模。
3设计内容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是由自动化设备组成的,每一台设备在生产线中完成一部分工作,产品加工时通过运输工具在各台设备之间传递,因此这种自动化生产线也称为流水线。
本毕业设计要求通过PLC实验装置模仿这种生产线的工作,一个PLC实验装置仿真一台生产设备,几台PLC实验装置组成整个生产流水线。
根据要求,整个班级分成几个项目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每个学生完成其中一台设备(一台实验装置)的编程和调试。
毕业设计仿真生产线是一条零件加工流水线,主要由6台设备组成6个工作单元,中间有一些辅助设备和环节,可供6~8名学生组成项目组进行毕业设计设计。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这些设备的加工过程。
第1单元:由传送带运输毛坯零件通过一个长度检测和分类的辅助设备。
正常规格予以通过。
超长的零件也可以通过,但要加以记号。
以便进行2次加工,短的零件则报废剔除。
可以加工的零件到达加工设备后,首先经过定位、夹紧、端面加工,然后再释放到传送带上输送到先一个工位。
有记号的超长零件,则在完成上述加工后,再进行第二次加工进入下一工位。
第2单元:输送来的零件进入一个三工位设备的上料工位(一工位),零件在上料工位排队,当有加工信号时,送料器同时将该零件送到卸料工位(三工位)。
零件到达加工工位后,加工机构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再等待送料器将该零件送到卸料工位,同时在送入下一个新零件:零件到达卸料工位后,卸料推杆将该零件推入传送带,向下过一个工位输送。
第3单元:该零件的下一步加工是一台四工位旋转工作台,零件要安装到四工位旋转工作台需要通过机械手来完成,机械手负责该四工位旋转工作台的零件的安装和取走。
机械手控制程序是本步工作的重点。
机械手的底座是一个旋转台,可以停留在上料传送带、四工位工作台的卸料工位、下料传送带三个方向,机械手还可以进行升降、伸长缩短、夹紧放松运动。
机械手的控制程序设计中要注意,对四工位旋转工作台,开始加工的1~4零件都是先装料,不必卸料,把这种工作要求定位为第一种控制模式。
但是从第五个零件开始,必须先卸料再装料,以后连续工作也是这样要求。
这是第二种控制模式。
当有了停止信号后,要执行只卸料不装料的第三种控制模式。
第4单元:机械手将零件装到四工位旋转工作台的装卸料工位(一工位)后,旋转工作台转动90°,将零件送到钻孔工位(二工位)进行加工。
完成钻孔加工后,等待机械手将下一个零件装到工作台的装卸料工位后,旋转工作台90°,将该零件送到镗孔工位(三工位)进行加工,同时钻孔工位也对下一个零件进行加工。
一、二、三工位都完成后,旋转工作台再转动90°,将第一个零件送到倒角工位(四工位)进行加工,4个工位都完成后,旋转工作台再转动90°,将这个零件送到装卸料工位(一工位)完成全部加工,等待机械手将这个零件取走。
注意,四工位旋转工作台控制二、三、四工位的加工,也要有3种工作模式,既工位上有零件时才加工,没有零件就不加工。
第5单元:机械手将旋转工作台的零件卸料后,通过卸料传送带将零件传送到吊篮,吊篮上有一个计数器对进入吊篮的零件进行计数。
满设定值后吊篮起吊,进行三个槽的化学处理过程。
吊篮上升到顶后,向前移动到一号槽(去除表面油污)下降,在一号槽停留设定时间后,吊篮再次上升然后向前移动到二号槽(化学处理)下降,在二号槽停留设定时间后,吊篮再次上升然后向前移动到三号槽(清洗干燥)下降,停留设定时间后,吊篮再次上升到中间位置停留设定时间,再升到顶后向前移动到卸料工位下降,吊篮倾翻,将零件倒入振动盘。
第6单元:零件在振动盘中排队到出口,出口处的光电传感器判别到有排列整齐的零件,立刻启动两轴自动装箱机到出口处夹住零件,将零件放入箱中的指定位置,自动装箱机不断的将出口处的零件依次放入箱子的各个部位,直到该箱子放满,再执行盖箱盖,换新箱子后,再进行装箱。
上述设备组成一条生产流水线,每个单元由一个学生设计、编程。
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编写了自己单元的控制程序,整个生产流水线就能够正常工作了,这里还有一个流水线的生产节拍的问题,流水线如果采用链式控制,每个学生都需要编写和前后单元相关的程序。
如果整个生产线采用集中分散控制方式,则需要一个总体设计,从而控制系统,协调生产节拍。
这样可以产生另外两个设计项目,如下所述。
(1)生产线的总体设计和控制,通过工业控制网络或I/O口与其他PLC交换信息。
(2)人机界面,可以对整个生产线进行监控。
设计方案分为整条生产线和每台设备单独的监控界面。
4.设计要求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毕业设计设计,使学生对书本知识进一步深化为实践知识,以便今后在工作岗位能够担当起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
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毕业设计设计的题目和基本要求,然后进行分组,如果是要求完整条生产流水线的程序设计,可以由6~8名学生组成一个设计小组,建议6人一组。
也可采用取消流水线中的几台设备,组成较小的设计小组。
在设计小组中,要推荐一名组长,以负责协调流水线中相关的工作节拍等问题。
每个人的设计题目必须独立完成,结合人机界面毕业设计,每个学生可以设计自己设计课题的人机界面作为补充。
在完成本人PLC控制程序的基础上,补充的人机界面设计可以对毕业设计设计成绩进行加分。
5.实施方案要实现毕业设计要求,必须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合,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1)明确毕业设计设计题目的要求。
指导老师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毕业设计设计的要求,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毕业设计设计的时间安排。
毕业设计设计尽管是开设一学期,但要求学生集中时间,争取在8~10周的时间内完成。
1~2周的时间用于每个组设计方案的讨论和对每个人设计要求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2~3周时间进行基本程序的设计,在此期间注意和同组同学的协调;2~3周时间进行程序调试和修改;1~2周时间进一步完善程序调试;1周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设计报告。
在毕业设计期间。
每人应保证每周8个学时以上用于毕业设计设计;指导老师应负责督促和检查。
(3)实验设备的保证。
在程序调试阶段,实验室要保证提供PLC实验设备供学生使用,具体的使用时间,应统一安排,错开使用时间,保证每个人一台实验装置进行调试。
6.毕业设计考核毕业设计的程序调试完成后,应将结果演示给指导老师看,指导老师确认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设计报告交给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根据该学生的程序演示效果和毕业设计设计报告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所述。
(1)能够独立完成本单元PLC控制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满足加工所要求的基本工艺过程,通过毕业设计设计的环节,可以获得成绩。
基本工艺过程的要求是指完成成本单元加工零件过程的各种工步(动作)要求,详见每个工作单元(设备)的具体设计要求。
(2)在完成工艺要求的程序设计和调试的基础上,如果能够进一步完成相应的设备维修。
调整时的手动程序,可以获得毕业设计设计的良好成绩(3)在完成工艺要求的程序设计和调试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结合实际,例如机械上的某些特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编程实现,可以获得毕业设计设计的优秀成绩。
对毕业设计中能够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能够超工作量完成毕业设计设计的,即在完成本单元设计后再完成其他单元或者完善设计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并适当加分。
例如,完成人机界面设计的学生,可以考虑加分,以鼓励学生多学、好学。
知识链接2 可编程控制器毕业设计选题1.基本原则在学习了PLC基本指令、PLC功能指令和工业控制的人机界面这些毕业设计后,PLC 毕业设计设计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和实践的平台。
因此,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参加,保证每周的毕业设计设计的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设计作为一个真实的工程来完成。
毕业设计一般以6~8名学生为一组,设计一条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程序,在一个组内,同学之间要相互配合,根据分工,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
每个学生不仅要完成分工的控制程序的编写,而且要将控制程序在PLC实验装置上调试成功,才能通过毕业设计设计的考核,取得学分。
2.设计任务PLC毕业设计以一条生产流水线为样本进行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生产线加工一种套筒类零件,要求完成端面加工、外圆加工、钻孔、镗孔、倒角、电镀、装箱等工艺过程。
这些加工过程按照工艺要求,分配在几台专用组合机床上进行加工以及传送,按照生产线的前后次序分为6个单元,分别采用PLC进行控制。
毕业设计设计中,这6个加工单元由6名同学分别进行程序设计。
另外,整体协调和人机界面这两个单元,根据需要增加。
任务2 长度判别和端面加工单元如图12.1所示,毛坯零件在传送带上运输时,由一个长度检测和分类的辅助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一可以采用三个光电开关;检测方法二可以采用光电编码器;检测方法三可以采用激光长度测量仪。
正常规格的毛坯零件可以通过长度测量仪传送到端面铣加工设备;超长的零件也可以通过,但先要锯短,再进行端面铣,即需要进行二次加工;而短的毛胚零件则被长度测量仪的挡板剔除报废。
可以加工的毛坯零件到达端面铣加工设备后,首先经过定位、夹紧,然后进行端面铣加工,完成后松开夹紧,输送到传送带上进入下一个工位。
超长零件,经过定位、夹紧后,再进行上述加工,然后进入下一工位。
图12.1 长度判别和端面加工单元长度判别的步骤:第一,毛坯零件离开A;第二,B、C长度判别;第三,若短料,挡板转1S;第四,挡板返回;第五,超长零件进行记录。
其中,传送带正常情况下保持转动。
端面加工的步骤;第一,毛坯零件进入端面加工定位块;第二,夹紧;第三,超长零件锯片进;第四,锯片退;第五,端面铣刀进;第六,端面铣刀退;第七,夹紧松开;第八,零件出;第九,定位居中。
按PLC实验装置上编程端口的分配,上述工艺过程执行程序的情况是:启动(X6)→传送带转(Y16)→检测到A=1时,B=1、C=0,短的毛坯零件,挡板转(Y4),毛坯掉入废品筐,1S后挡板返回。
零件通过传送带送入端面铣的定位块(X7)→夹紧(Y11)→(X11) →若超长零件锯片进(Y12)→(X12)→锯片退(Y13)→(X22)→端面铣刀进(Y14)→(X14) →铣刀退(Y15)→(X15) →夹紧松开(Y10)→(X10) →零件出(Y17),1S后停→定位块居中(Y11)→(X20)→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