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
- 格式:docx
- 大小:18.46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1、小鸡有38只,母鸡比小鸡少6只,母鸡有多少只?一共有多少只鸡?2、二班有45人,一班比二班多6人,一班有多少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3、小云写了25篇日记,小兰比小云多写8篇,小兰写了多少篇?两人一共写了多少篇?4、一共要做了多少朵红花?如果再做30朵白花,红花和白花一共要做多少朵?5、小兔拔萝卜,上午拔了18筐,下午拔了25筐。
一共拔了多少筐萝卜?如果再拔35筐白菜,萝卜和白菜一共多少筐?6、学校舞蹈小组有女生36人,男生比女生少17人,男生有多少人?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我们两人做了28朵红花 还要做20朵红花打球的比跑步的多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2、 我采了35个 , , 他们一共采了多少个 ? 比 少采多少个?3、足球是58元,篮球比足球多8元,篮球有多少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元?4、果园里共收了80箱苹果,李大爷运走25箱,王叔叔运走28箱,还剩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答)5、红星小学有男教师38名,女教师54名,红星小学共有多少名教师?育英小学有62名教师,育英小学比红星小学少多少名教师?6、二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有56人,一年级的比二年级的少18人,问一年级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我采了26个7、第一单元语文测验中,小明的成绩是93分,小明比小红多8分,小红的成绩多少?8、在一次数学比赛中,小明做对了27道题,做错了4道题,还有19道题没做,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9、车上有42人,到东门车站下了17人,又上车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0、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11.桔园里收桔子,运走了58筐,还剩35筐。
桔园里一共有多少筐桔子?12.书架上有57本书,借走29本,还剩多少本?又买来20本,现在有多少本?13.动物园有25只猴子,狼狗比猴子多25只,狼狗有多少只?14.花店运来75束玫瑰花,卖掉28束,?(先提出问题,再解答.)15、育红小学二三班有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12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例5《解决问题(连续两问)》教学设计说明教学内容:32页,例5一、教材分析与解读:解决问题(连续两问)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小节例5,课本32页。
教材是结合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熟悉、具有相关练习的学习素材——美术兴趣小组为背景,一次提出了两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材以小朋友对话的形式,突出了整个分析的过程。
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
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
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为老师教学连续两问的知识奠基了学习基础。
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还不习惯于连贯地思考,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连贯地思考,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作准备,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加法,减法解决连续两个问题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掌握在连续两问中将第一问的结果作为条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尝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解决问题(例5)》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目标分析:在学生学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基础上,初步接触连续两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为学生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2)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接下来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创设一种现实情境,从中提炼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结构,体会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1、小鸡有38只,母鸡比小鸡少6只,母鸡有多少只?一共有多少只鸡?2、二班有45人,一班比二班多6人,一班有多少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3、小云写了25篇日记,小兰比小云多写8篇,小兰写了多少篇?两人一共写了多少篇?4、一共要做了多少朵红花?如果再做30朵白花,红花和白花一共要做多少朵?5、小兔拔萝卜,上午拔了18筐,下午拔了25筐。
一共拔了多少筐萝卜?如果再拔35筐白菜,萝卜和白菜一共多少筐?6、学校舞蹈小组有女生36人,男生比女生少17人,男生有多少人?舞蹈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我们两人做了28朵红花 还要做20朵红花打球的比跑步的多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2、我采了35个 , , 他们一共采了多少 个 ? 比 少采多少个?3、足球是58元,篮球比足球多8元,篮球有多少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元?4、果园里共收了80箱苹果,李大爷运走25箱,王叔叔运走28箱,还剩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答)5、红星小学有男教师38名,女教师54名,红星小学共有多少名教师?育英小学有62名教师,育英小学比红星小学少多少名教师?我采了26个6、二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有56人,一年级的比二年级的少18人,问一年级有多少人参加兴趣小组?7、第一单元语文测验中,小明的成绩是93分,小明比小红多8分,小红的成绩多少?8、在一次数学比赛中,小明做对了27道题,做错了4道题,还有19道题没做,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9、车上有42人,到东门车站下了17人,又上车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0、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11.桔园里收桔子,运走了58筐,还剩35筐。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为什么需要解决问题- 研究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 工具: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问题解决的概念,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解决问题。
2. 呈现:呈现《解决问题例5》的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
3. 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记录下来。
4. 演示:选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具体操作。
5.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6. 结果分享:学生将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结果分享给全班。
7.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强调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延伸- 学生可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应用所学的解决方法。
- 鼓励学生比较不同问题解决方法的优缺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问题解决活动,提高创造力。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
- 检查学生的记录和分享,评估他们对问题解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设计参考了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的内容。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并通过分组活动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案还提供教学延伸和评估方法,以帮助学生在更广泛的应用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备注:此文档为教学设计文档,根据题目内容进行了简要描述,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连贯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应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能够连贯地思考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铺垫,巩固旧知1.列竖式计算。
28+35=44-19=65+26=82-59=67-35+16=47+37-56=2.解决问题。
(1)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去郊外写生,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2)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去郊外写生,有14名女生,9名男生,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操作指导:在复习导入阶段将例题分解为两道学生熟悉的题,为学习新知作铺垫,自然过渡。
板块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32页例5情境图)师提问:这是美术兴趣小组去郊外写生的画面,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图意,结合我们刚刚做过的两道题,编一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呢?(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生: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去郊外写生,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尝试解答。
师提问:这道两问的题你们会做吗?大胆尝试一下。
(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2)汇报解题过程。
生:要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求比14少5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14-5=9(人);要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即9+14=23(人)。
师追问:题里没有给出男生人数,你是怎么知道男生人数的?生:虽然题里没有给出男生人数,但是第一个问题求的就是男生人数,所以男生有9人。
师小结:这道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已知条件,我们把求出的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叫做中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