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血透常用药物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56
血透常用药物知识讲解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衰竭等疾病的重要方法,在血透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辅助治疗、缓解症状以及预防并发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血透常用的药物。
一、磷结合剂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血磷升高。
长期高磷血症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磷结合剂的作用就是在胃肠道中与磷结合,减少磷的吸收。
常见的磷结合剂有碳酸钙、醋酸钙等含钙磷结合剂,以及司维拉姆、碳酸镧等非钙磷结合剂。
使用含钙磷结合剂时,需要注意血钙水平,避免高钙血症的发生。
非钙磷结合剂则相对较少引起血钙升高,但价格可能较高。
二、铁剂血透患者常常会出现贫血,补充铁剂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
口服铁剂包括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一般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对于口服铁剂吸收不良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静脉铁剂,如蔗糖铁、右旋糖酐铁等。
使用静脉铁剂时,需要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血透患者贫血的重要药物。
它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增加红细胞的生成。
EPO 通常通过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
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血红蛋白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肾衰竭患者由于活性维生素 D 合成减少,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
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可以调节钙磷平衡,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但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防止出现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等不良反应。
五、降压药很多血透患者伴有高血压,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厄贝沙坦)、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选择降压药时要考虑患者的肾功能、血钾水平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
六、抗凝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为了防止血液在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中凝固,需要使用抗凝药。
急救药品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肾上腺素Adrenaline[别名] 副肾素。
[药理] 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使皮肤粘膜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但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则扩张,此外,松弛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作用。
[适应症] 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制剂] 注射剂:1ml(1mg).[护理要点]1、高血压. 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洋地黄中毒、外伤及出血性休克等慎用,心脏性哮喘忌用。
2、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震颤、尿潴留。
3、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注射时必须回抽无回血后再注射,以免误入静脉,注射时密切观察血压和脉搏变化,以免引起血压骤升和心动过速。
4、用本药可增加心肌和全身耗氧量,故必须充分给氧,注意酸中毒发生。
尼可刹米Nikethamide[别名] 可拉明。
[药理] 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适应症] 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阿片类药物中毒。
[常用制剂] 注射剂:1.5ml(0.375g),2ml(0.5g)。
[护理要点]1、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2、应用本品出现惊厥应及时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
山梗菜碱Lobeline[别名] 洛贝林。
[药理] 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对植物神经先兴奋后抑制。
[适应症] 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吸入麻醉剂及其他中枢抑制药物中毒,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常用制剂] 注射剂:1ml(3mg)。
[护理要点]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2、观察有无大汗,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滴速要缓慢.去乙酰毛花苷Deslanoside[别名]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甙丙。
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急救用药是指在血透科常见急症情况下,为了迅速控制病情和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所使用的药物。
下面是血透科常规急救用药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药物名称:肾上腺素1. 通用名称:肾上腺素2. 英文名称:Epinephrine3. 化学名称:(R)-4-[1-Hydroxy-2-(methylamino)ethyl]-1,2-benzenediol4. 份子式:C9H13NO35. 份子量:183.2 g/mol6. 药物分类:肾上腺素类药物7. 适应症:用于血透科急性过敏反应、心跳骤停等急症情况下的紧急处理。
二、药物特性:1. 外观性状:肾上腺素为无色结晶或者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和乙醇。
2. 药理作用:肾上腺素能够刺激α和β肾上腺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效应,从而迅速提高血压和血流量。
3. 药代动力学:肾上腺素经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肝脏代谢,半衰期约为2-3分钟。
三、用法和用量:1. 急救指征:血透科急性过敏反应、心跳骤停等急症情况。
2.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3. 成人用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普通起始剂量为0.1-0.5 mg,可根据需要每5分钟重复给药。
4. 儿童用量:根据患者体重和年龄,普通起始剂量为0.01-0.03 mg/kg,可根据需要每5分钟重复给药。
5. 给药速度:缓慢静脉注射,注射速度约为0.1-0.5 mg/min。
四、不良反应:1. 常见不良反应:心悸、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
2. 严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五、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详细问询患者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避免对肾上腺素过敏的患者使用。
2.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3. 肾上腺素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药物活性。
4. 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肾上腺素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六、禁忌症:1. 对肾上腺素过敏的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