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他、潘氏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2.02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1.全血细胞计数中,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参考范围是:(C)A. (5~8)×109/LB. (8~10)×109/LC. (4~10)×109/LD. (8~12)×109/LE. (3~6)×109/L2.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基本相等的年龄段为:(D)A.1~2天,1~2岁B. 2~3天,2~3岁C. 4~6天,6~9岁D. 4~6天,4~5岁E. 8~10天,4~5岁3.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的疾病是:(C)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流行性感冒4.判断早期急性大失血,下列何项检查有意义:(B )A.血红蛋白下降B.白细胞上升C. 血细胞比积下降D.网织红细胞上升E.核左移5.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E )A. 溶血性贫血B. 恶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巨幼细胞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6.患者,男,40岁,因乏力,头晕就诊。
实验室全血细胞检查:RBC3.2×1012/L,HGB94克/L,WBC3.8×109/L,PLT130×109/1L,RDW16%。
以上指标中,临床常用于判断贫血程度的指标是:(B )A.RBC B.Hb C.WBC D.PLT E.RDW7.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10%常见于:(A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病毒性感冒C.病毒性肝炎D.缺铁性贫血E.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主要测定的是哪一阶的白细胞: (D)A. 分裂池B. 成熟池C. 贮存池D. 循环池E.边缘池9.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是:(C)A 尿毒症B肺吸虫病C脾功能亢进 D 骨髓纤维化症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下列疾病中,哪种不引起血沉增快: (C)A. 严重感染B. 结核病活动期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 恶性肿瘤 E 贫血11.与血小板减少无关的疾病是(E)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 D.DIC E.溶血性贫血12.血浆凝血酶原的测定是检查:(B)A.内源性凝血途径B.外源性凝血途径C.血小板的质和量D.组织因子是否缺乏E.纤维蛋白原是否缺乏13.甲型血友病是患者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B )A. ⅦB. ⅧC. ⅨD.ⅨE. vWF14.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是(A)A.BT、PLTB.CT、PLTC.PLT、APTTD. PT、APTTE. PT、PLT15.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下列哪组因子减少(D)A.因子I、Ⅱ、V、ⅦB.因子Ⅱ、Ⅵ、V、ⅣC.因子Ⅲ、Ⅵ、Ⅸ、XD.因子Ⅱ、Ⅶ、Ⅸ、XE.因子Ⅱ、V、Ⅸ、X16.适合于尿管型、细胞等有形成分检验的防腐剂是(B)A.甲苯B.甲醛C.浓盐酸D.麝香草酚E.叠氮钠17.不可能出现酮体尿的是:(D)A.糖尿病B.严重腹泻C.妊娠反应D.输血反应E.全身麻醉18.尿液有烂苹果味的疾病是(D)A.慢性膀胱炎B.有机磷中毒C.糖尿病高渗性昏迷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苯丙酮尿症19.镜下血尿是指尿沉渣镜检红细胞超过:(A)A、>3 个/HP B 、>5个/HP C、>6 个/HP D、>8 个/HP E、>10 个20.一般不会引起少尿的是:(E )A. 休克B. 大面积烧伤C.高热D. 前列腺肥大E.输注大量葡萄糖21.急性肾盂肾炎最有可能出现的尿液外观改变是(D)A.血尿B.血红蛋白尿C. 胆红素尿D.脓尿E.乳糜尿22.若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血糖浓度应超过:(C)A.6.1mmol/L B.7.8mmol/L C.8.8mmol/L D.9.0mmol/L E.11.2mmol/L 23.尿蛋白定性(++++),定量检查8g/24h,伴有低蛋白血症及水肿,肾功能损害不明显,患者为哪种疾病:(B )A.隐匿性肾小球疾病B.肾病综合症C.肾盂肾炎D.浆细胞病E、急进性肾炎24.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报告单上GLU指的是:(A )A.葡萄糖B. 蛋白质C. 胆红素D. 潜血E. 尿胆原25.尿液干化学法测定白细胞是主要检出的是:(B)A.淋巴细胞B. 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26.霍乱粪便的特点是:(E)A.陶土样便B.黄色水样便C.柏油样便D.脓血便E.米泔样便27.患者,男,48岁,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就诊。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 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
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11.粒红比值:骨髓中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参考值为2~4:1。
12.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 缺乏使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13.Ph 染色体:Ph 染色体典型的核型为t(q:22)(q34:q11),是慢粒的遗传标志。
14.急性白血病MICM 分型:指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Iosmunology,I)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分型。
临床检验医学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写出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及变异系数的符号、公式及意义.均数:符号为 X .均数代表一组观察值的集中趋势。
如观察值较多,可用频数表计算法标准差:符号为 S。
标准差代表一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标准误:符号为 S X或 SE。
标准误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接近程度。
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符号为 CV.变异系数是相对数,没有单位,因此更便于资料之间的分析比较.CV 常用于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或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
2、如何计算抗体的平均滴度?采用几何均数法:G= n X 1⋅ X 2⋅ X 3⋅⋅⋅ X n3、如何进行两均数的显著性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可用 t检验法,不同类型的资料可用不同的方法。
常用样本均数与总体(理论)均数的比较、配对资料的比较、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及两样本含量较大时的比较.两个样本均数比较使用 t检验,如两样本方差相差太大,则应先检验两组方差的差别是否有显著性;如差别有显著性,须用校正 t检验,即t’检验代替 t检验。
4、何谓真值、定值、准确度及精密度何谓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医学决定水平、允许误差?真值是用最可靠的决定性方法,即没有偏差或只有已知偏差的最佳条件下定量测得的数值。
在生化检验时,真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确切测得的.定值是指标定的质控材料的已知值。
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和真值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对同一样品多次测定,每次测定结果和多次结果均值接近的程度,也就是对同一样品重复分析的结果间的符合程度.决定性方法:这类方法的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不准确性的原因和不明确的方面。
测定结果为确定值,与真值最接近。
参考方法:指精密度与准确度稍微低于决定性方法,其各种轻度干扰因素为已知的分析方法。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某项待测成份的某一浓度,围绕该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对确定疾病的诊断或治疗起帮助甚至关键的作用。
精品文档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有什么缺点?【参考答案】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试剂容易保存,能测定除SHb以外的所有血红蛋白,并易于建立质量控制。
主要缺点是血红蛋白转化液中,KCN为剧毒试剂,使用时应严加防范,严禁用口吸转化液,比色废液应妥善处理。
2.简述血小板的病理性变化【参考答案】(1)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药物影响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后及脾切除手术后等。
简记为:血小板病理性变化分为减少与增多;减少有生成减少、破坏过多以及消耗过多;生成减少急性白血病再障,及药物影响;破坏过多继发性减少性紫癜和脾亢,MIC及血栓性减少性紫癜。
3.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参考答案】生理性增多:见于机体缺氧如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相对性增多见于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生理性减低:主要见于生理性贫血,造血功能衰退的老年人、血容量增加如孕妇、长期饮酒、生长发育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如婴儿。
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屡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病理性减少:(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
2)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李凡他试验,又称为李凡他氏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浆膜腔积液是否为渗出液的方法。
该试验的原理基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在纯水和纤维素渗出液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通过检测积液的折射率,可以判断积液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
在进行李凡他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和试剂清洁、无污染,以避免误差。
2.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对于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李凡他试验的结果可能不准确,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4. 对于患有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李凡他试验的结果也可能不准确。
5. 在进行李凡他试验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以避免误诊。
6. 对于高度怀疑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即使李凡他试验结果为阴性,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7. 在使用李凡他试验时,要注意与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总之,李凡他试验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鉴别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对于高度怀疑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验科三基培训一、选择题一)临床检验1、不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参数的是A.HGBB.RDWC.MPVD.Hct 答案:C2、下列哪个是血细胞分析仪首先抗凝剂A.枸橼酸钠B.EDTA-k2C.肝素D.草酸盐答案:B3、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7B.瑞氏染料中含酸性染料美蓝和碱性染料伊红C.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D.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答案:D4、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介于晚幼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DNAC通常比红细胞稍大D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答案:B5、经治疗后,网织红细胞不升高的贫血是A蚕豆黄B营养不良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铁粒幼贫血答案:C6、通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A.贮备池B.循环池C.成熟池D.边缘池答案:B7、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血沉减慢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心肌梗死C.动脉粥样硬化D.肺结核答案:A8、常用作尿液有形成分检验的防腐剂是A.浓盐水B.冰醋酸C.甲苯D.甲醛答案:D9、在正常尿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A.不可见B.少见C.极为少见D.<5个/HPF答案:C10、关于尿蛋白质试带法检验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A.黄疸尿对结果有影响B.尿液pH对结果有影响C.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均敏感D.混浊尿不影响比色答案:C11、正常尿液中的白细胞主要是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答案:A12、尿液检常一般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A.2hB.6hC.8hD.12h13、下列疾病CSF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的是A.病毒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隐球菌性脑膜炎D.结核性脑膜炎答案:B14、正常精液液化时间不超过A.5minB.10minC.20minD.60min答案:D15、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A.FⅧB.FⅪC.FⅨD.FⅦ答案:D16、血友病甲是缺乏凝血因子A.某IB.ⅧC.ⅨD.Ⅶ答案:B17、粪便中最小的寄生虫卵是A.钩虫卵B.蛔虫卵C.鞭虫卵D.华枝睾吸虫卵答案:D18、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多少才能使大便变黑?A50-80mlB100mlC150mlD500ml答案:A19、直肠癌病人出血,粪便颜色为:A蓝绿色B紫色C红色D黄色答案:C20、新鲜脑脊液混浊,最常见的原因是含大量A.葡萄糖B.细胞C.蛋白质D.氯化物答案:B二)临床化学1、体液是一种缓冲溶液,它的缓冲作用是:A.维持PH值不变B.增加阴阳离子的浓度C.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D.扩大PH的范围答案:A2、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把血清蛋白分成五条带,由正极数它们的顺序是:A.A、αB.A、βC.A、αD.A、α1、β、γ、α2、α1、α2、γ1、α2、γ、β1、α2、β、γ答案:D3、下列对血清蛋白质叙述错误的是: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为1.5~2.5∶1B.白蛋白参考范围为35~50g/LC.总蛋白参考范围为60~80g/LD.白蛋白和球蛋白均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答案:D4、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A.营养不良B.消耗增加C.水份丢失过多D.肝功能障碍答案:C5、含LDH1丰富的组织是:A.肝细胞B.心肌C.肾组织D.E.脑组织答案:B6、急性胰腺炎时,血中下列哪种酶升高?A.谷丙转氨酶B.淀粉酶C.胆碱酯酶D.碱性磷酸酶答案:B7、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最好指标是:A.AKPB.γ--GTC.ALTD.AST答案:C8、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下列那组检测最恰当:A.CKGTALPAMYB.ALTASTALPGGTC.AMYLDHα-HBDGGTD.ACPASTLipaeLDH 答案:B9、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最重要的酶是:A.LDHB.CKC.ALPD.ACP答案:C10、心肌梗塞病人血清CK值在发病几小时即开始升高:A.2--4B.4--8C.6--10D.6—12答案:A11、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是:A.葡萄糖B.糖原C.淀粉D.庶糖答案:A12、调节血糖的最主要器官:A.肾脏B.肌肉C.脑组织D.肝脏答案:D13、有关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抵抗B.胰岛素绝对不足C.常见于青少年D.常检出自身抗体答案:A14、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β细胞的功能减退B.胰岛素相对不足C.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D.常检出自身抗体答案:D15、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HDL答案:D16、乳糜微粒中含最多的成分是:A.甘油三酯B.胆固醇C.蛋白质D.磷脂答案:A17、酮体是指:A.β-羧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B.β-羧丁酸、乳酸、丙酮酸C.草酰乙酸、β-羧丁酸、丙酮D.β-羧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答案:D18、尿素生成的主要意义是:A.促进糖代谢B.利于氨基酸的合成C.解氨毒D.便于氨的运输答案:C19、当严重创伤时,血钾:A.无改变B.明显降低C.明显升高D..变化随尿量而定答案:C20、能增强心肌兴奋性,又能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的离子是:A.钠离子B.钾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答案:C三)免疫学1.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A、超抗原B、变应原C、半抗原D、耐受原答案:C2.抗体一般是A、单价的B、双价的C、三价的D、四价的答案:B 3.对健康人和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是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答案:A4、抗体主要由下面哪种细胞产生A、嗜酸性粒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吞噬细胞答案:B5、下列细胞属于CD4+亚群的是:A、抑制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D、以上均是答案:B6、免疫系统包括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免疫分子D、以上均是答案:D7、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诱导潜伏期长B、最先产生IgGC、抗体滴度低D、维持时间短答案:B8、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答案:B9、免疫球蛋白A、有抗体作用,但也可作为抗原B、不能做抗原,只有保护作用C、是抗原和球蛋白的产物D、都是抗体答案:A10、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征是A、个体发育中最晚合成的免疫球蛋白B、能通过胎盘C、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的抗体D、比IgG移向阳极快答案:C11、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A、酶标记A抗体B、未标记的抗A抗体C、未标记抗原A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答案:B12、血清学试验的后带现象是指A、抗体过量B、抗原过量C、凝集明显D、沉淀物显著答案:B13、黏膜表面的黏液,含量最多且具保护性的抗体是:AIgABIgECIgGDIgM答案:A14、过敏性气喘患者,下列何种免疫球蛋白会升高?AIgABIgDCIgEDIgG答案:C15、下列疾病中,何者不具有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A类风湿性关节炎B乾燥症候群C全身性红斑狼疮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斑症答案:D16、与脊椎关节病变最有关系之人类白血球抗原为:AHLA-B27BHLA-B60CHLB-DR5DHLA-DR4答案:A17.婴儿血中IgG浓度在那一个时期最低?A刚出生时B出生4天後C 出生4个月後D出生4年後答案:C18、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A.组织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细胞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答案:D19.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答案:C20.抗原必需具备的基本特性是: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B.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C.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D.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答案:D四)微生物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是:A.革兰染色法B.抗酸染色法C.普通琼脂培养法E.半固体培养法答案:D2、观察细菌物形态和动力,一般常用悬滴法或压滴法,而这种方法需要如何染色A、单染法B、复染法C、不染色D、革兰氏染色答案:C3、革兰氏染色中结晶紫溶液是起什么作用的溶液A、初染剂B、复染剂C、脱色剂D、媒染剂答案:A4、革兰氏染色中卢戈氏碘液是起何作用的溶液A、初染剂B、复染剂C、脱色剂D、媒染剂答案:D5、染色标本时第一步是涂片,一般方法是A、在戴玻上直接将菌苔涂上B、在戴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将菌苔在盐水中均匀涂布C、在戴玻片上加一滴蒸镏水,涂布D、在戴玻片上加一滴酒精,涂布答案:B6、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A、支原体B、放线菌C、立克氏体D、螺旋体答案:A7、一般的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多少A、PH3.0-3.6B、PH5.0-5.6C、PH7.0-7.6D、PH8.0-8.6答案:C8、痰标本检查结核分支杆菌,行涂片与抗酸染色,如镜检找到抗酸杆菌,报告时“阴性”代表A、多数视野能发现1-9个以上的抗酸杆菌B、多数视野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C、全片发现10个或10个以上的抗酸杆菌D、全片未发现抗酸杆菌答案:D9、细菌生长繁殖中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胨等属于哪一类物质A、碳原B、氮原C、无机盐类D、维生素类答案:B10、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培养时,菌落产生特殊的气味,以下何种为典型气味A、大蒜味B、生姜味C、恶臭味D、氨水味答案:B11、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浆D.细胞器答案:D12、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是:A.mmB.μmC.nmD.pm答案:B13、质粒是细胞的:A.染色体以外DNAB.核质RNAC.储存高能的胞浆颗粒D.胞浆中rRNA答案:A14、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因为:A.形态不同B.营养需要不同C.生理功能不同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E.致病性不同答案:D15、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答案:B16、显微镜高倍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口径是A、20某0.65B、40某0.65C、40某0.5D、10某0.65答案:B17、自病人新分离出的霍乱弧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A、短杆状B、长杆状C、逗点状D、球形答案:C18、鞭毛染色是属于什么染色法A、单染法B、复红染色法C、革兰氏染色D、特殊染色法答案:D19、用显微镜检验已染色的标本最合适的亮度是A、很强B、稍强C、减弱D、稍弱答案:A20、属于细胞毒素的外毒素是:A.白喉毒素B.破伤风痉挛毒素C.肉毒毒素D.链球菌红疹毒素答案:A五)输血学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答案:A2、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A0.85%NaCl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1.9%尿素溶液D20%甘露醇溶液答案:A3、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A血浆蛋白含量B渗透压的高低C红细胞数量D白细胞数量答案:C4、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答案:B5、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DK+含量高答案:B6、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A纤维蛋白B纤维蛋白原C凝血因子D血小板答案:B7、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B雌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答案:D8、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A肾、肝B脾、肝C肾、脾D胸腺、骨髓答案:B9、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A纤维蛋白溶解B纤维蛋白的激活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答案:C10、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AA抗原BB抗原CO抗原DH抗原答案:D11、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AC抗原;BA抗原;CD抗原;DE抗原;答案:C12、急性失血输血合理的是:A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20%,输浓缩红细胞及全血B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35%,只输浓缩红细胞C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输浓缩红细胞D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20%可考虑不输血答案:D13、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D输血后血袋要里保留2小时答案:B14、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A溶血反应B发热反应C过敏反应D循环超负荷答案:A15、健康人一次失血量不超过多少毫升可不输血:A500mlB800mlC1000mlD1200ml答案:B二、填空题一)临床检验1、目前国际推荐测定Hb方法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2、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预后不良;3、潘氏试验用的试剂是苯酚,李凡他试验的试剂是:冰醋酸。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一、选择题1、外周血全血细胞计数中,成年男性红细胞的正常值范围是a、(3.5-5.0)×1012/lb、(4.0-5.5)×1012/lc、(3.8-5.0)×1012/ld、(3.5-5.0)×109/le、(4.0-5.5)×109/l2、以下哪种疾病可以引发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相对性激增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b、肺原性心脏病c、阻塞性肺气肿d、轻微灼伤e、真性红细胞激增症3、以下哪组指标可用于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a、wbc、hb、hctb、rbc、hb、pltc、rbc、hb、hctd、mcv、hb、rbce、rbc、hb、rdw4、属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的就是a、再障b、白血病c、巨幼细胞性贫血d、慢性感染引起的贫血e、缺铁性贫血5、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a、溶血性贫血b、再造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急性出血6、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10%常见于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病毒性感冒c、病毒性肝炎d、缺铁性贫血e、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7、以下哪种疾病常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减少a、急性中毒b、急性大出血c、痢疾d、化脓性病毒感染e、急性甲状腺8、血小板增加发生于以下哪种疾病a、急性出血b、脾功能失调c、溶血性贫血d、真性红细胞激增症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9、以血红蛋白为推论标准,极重度贫血就是a、hb<120g/lb、hb<110g/lc、hb<90g/ld、hb<60g/le、hb<30g/l10、再生性核左移常见疾病是a、败血症b、痢疾c、Leveillulad、金葡菌引发的病毒感染e、恶性贫血11、嗜酸性粒细胞多寡常见于a、大手术后b、烧伤c、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药物过敏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血浆凝血酶原测定的筛查目的是a、内源性心肌途径b、外源性心肌途径c、血小板的质和量d、非政府因子与否缺少e、纤维蛋白原与否缺少13、用作普通肝素化疗用量监测的新宠指标就是a、ptb、apttc、ttd、fdpe、fg14、凝血酶原就是a、ⅰ因子b、ⅱ因子c、ⅳ因子d、ⅶ因子e、ⅸ因子15、isi值是a、国际敏感度指数b、国际标准化比值c、病人pt值d、国际标准化指数e、国际脆弱比值16、以下哪组与指标可以用作dic的确诊a、pt、aptt、plt、fdpb、tt、aptt、dd、pltc、bt、aptt、dd、3pd、bt、pt、dd、fge、pt、aptt、plt、dd17、血尿出现对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意义不大a、肾结石b、尿崩症c、肾小球肾炎d、肾结核e、肾肿瘤18、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见于下列何种情况a、急性肾小球肾炎b、尿崩症c、糖尿病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慢性肾小管功能衰竭19、镜下尿血是指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数超过a、>10个/hpb、>8个/hpc、>5个/hpd、>3个/hpe、>1个/hp20、并无尿就是指24小时尿量多于a、0mlb、50mlc、100mld、150mle、200ml21、鼠臭味的尿见于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慢性膀胱炎c、苯丙酮尿症d、白化病e、有机磷中毒22、若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血糖浓度应当少于a、10.88mmol/lb、9.88mmol/lc、8.88mmol/ld、7.88mmol/le、6.66mmol/l23、尿蛋白定性(++++),定量检查8g/24h,伴有低蛋白血症及水肿,肾功能损害不明显,患者为哪种疾病a、隐匿性肾小球疾病b、肾病综合症c、肾盂肾炎d、浆细胞病e、招怡纯性肾炎24、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的结果,不可能将发生的就是a、透明管型0-1/lpb、颗粒管型0-1lpc、上皮细胞0-1lpd、红细胞0-1/lpe、白细胞1-3/hp25、阻塞性黄疸时尿中胆红素a、阴性b、正常c、增加d、减少e、不定26、阿米巴痢疾粪便的特点就是a、陶土样便b、黄色水样便c、柏油样便d、脓血便e、果酱样便27、用作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指标是a、便外观为柏油样便b、便开裂细胞密至癌细胞c、便镜检试验间断阳d、便镜检试验持续阳性e、便中搜到大量红细胞28、发生浆膜腔积液时,清蛋白通常高于a、15g/lb、20g/lc、25g/ld、30g/le、35g/l29、下述腹水常规检验,哪项结果不符合结核性腹膜炎的改变a、草黄色b、比重>1.018c、rivalta试验(+)d、白细胞数30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e、一般细菌培养阴性,浓缩找结核杆菌阳性30、脑脊液氧化物明显增加载于a、病毒性脑炎b、脑肿瘤c、脑膜白血病d、结核性脑膜炎e、脑血栓31、用以检测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的为a、李凡他试验b、潘氏试验c、酶试验d、转铁蛋白试验e、杜-南试验32、某患者粪便呈圆形粘液脓性,镜检,红细胞(-),脓细胞(3+),并可知巨噬细胞,最可能将的确诊就是a、伪膜性肠炎b、急性细菌性痢疾c、急性肠胃炎d、霍乱e、阿米巴痢疾33、某患儿12岁,咳嗽,呕吐7天,咽喉发炎,脾轻度肿胀,wbc1.2×109/l,分类淋巴细胞激增,异型淋巴细胞占到0.15.最可能将的确诊a、细菌性扁桃体炎b、上呼吸道感染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4、女,35岁,尿频、尿急、尿痛相伴咳嗽2周,辅助检查,wbc9.8×109/l,hgb110g/l,尿蛋白(+),Vergt尿镜检:白细胞八十视野,红细胞3-5和hp,最可能将的确诊就是a、急性肾炎b、慢性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肾病综合症35、结合胆红素是胆红素和下列哪个物质结合而成的a、γ蛋白b、葡萄糖酸c、6-磷酸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e、6-磷酸果糖36、脑脊液外观呈圆形脓性浑浊,蛋白定性试验(+++),葡萄糖为1.0mmol/l,氢化物为115mmol/l,细胞数为10×109/l,分类以中性分叶粒细胞居多载于a、正常脑脊液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膜炎e、脑肿瘤37、在下列试验中,哪项试验能相对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a、内生肌酐清除率b、尿渗量c、血清尿素d、血清肌酐e、血尿酸38、下列哪项试验可用来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指标a、ccrb、bunc、crd、kt/ve、ua39、内生肌酐的主要来源为a、肌肉b、肉类c、海鲜d、肝脏e、蔬菜40、脂肪管型常见于a、肾盂肾炎b、尿路结石c、高脂血症d、肾病综合症e、尿毒症41、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断意义的检测物为a、hbsagb、altc、ggtd、afpe、alp42、某男,45岁,右肋苦三个月,巩膜轻度黄染,食欲高,肝肋下1cm,质中等,未跌破结节,肝读取见到肝存有大小不等的斑块放射性坏死区,边缘不整齐,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540μg/l,hbsag(+),最可能将的确诊就是a、乙型肝炎b、阿米巴肝脓肿c、肝硬化d、原发性肝癌e、淤胆型肝炎43、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新陈代谢主要特点就是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b、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c、尿胆红素阳性d、尿内尿胆原增加e、融合胆红素/非融合胆红素>0.244、充分反映肝细胞变性和发炎的酶存有哪些a、转氨酶b、碱性磷酸酶c、醛缩酶d、乳酸脱氢酶e、单胺氧化酶45、诊断ami特异性最好,且持续时间最长的物质是a、ckb、astc、ldhd、ckmbe、ctn46、人体中含alt最丰富的组织是a、肝细胞b、心肌c、骨骼肌d、肾脏e、脑组织47、当慢性肝脏疾病时,肝细胞受损时,下列哪种蛋白生成增加a、白蛋白b、血红蛋白c、α1球蛋白d、γ球蛋白e、m蛋白48、血清蛋白电泳后在醋酸纤维素膜上蛋白从阳性开始依次为a、aα1α2βγb、γβα1α2ac、aα1α2γβd、α1α2γβae、aβγα1α249、下列哪种蛋白质不是由肝脏合成的a、清蛋白b、脂蛋白c、α1蛋白d、γ蛋白e、糖蛋白50、常见于慢性肾衰竭少尿期,提示信息预后不当的管型就是a、颗粒管型b、宽幅管型c、红细胞管型d、脂肪管型e、透明管型51、一个病人中性粒细胞低于多少,可被认为是粒细胞减少症a、2.5×109/lb、3.5×109/lc、1.5×109/ld、3.0×109/le、4.0×109/l52、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a、胎儿及新生儿b、轻微的心肺疾病c、大面积灼伤d、高原生活e、肝细胞癌53、甲型血友病是患者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a、ⅶb、ⅷc、ⅸd、ⅸe、vwf54、推论早期急性小出血,以下何项检查存有意义a、血红蛋白上升b、白细胞下降c、血细胞比积上升d、网织红细胞下降e、核左移55、网织红细胞减少载于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急性失血56、不合乎巨幼细胞性贫血确诊的就是以下哪一项a、中性粒细胞左移b、mcv110~160flc、mch33~50pgd、mchc320~360g/le、外周血涂片发现大量巨大红细胞57、引起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a、水解血液铀b、轻微的心肺疾患c、轻微的非政府受损d、急性大出血e、大面积灼伤58、血小板减少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a、急性失血b、脾功能亢进c、脾切除术后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59、红细胞沉降率男性参考值是a、0-20mm/h末b、0-10mm/h末c、0-25mm/h末d、0-15mm/h末e、0-15cm/h末60、病理性血沉减慢常见于a、心绞痛b、dic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良性肿瘤e、心肌梗死61、成年男性红细胞参考值为a、4.0-5.5×109/lb、3.5-5.0×1012/lc、4.0-5.5×1012/ld、3.5-5.0×109/le、6.0-7.0×1012/l62、以下何种疾病引起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绝对性的增多a、大面积烧伤b、甲亢危象c、肺心病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严重呕吐、腹泻63、红细胞大小不均,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恶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64、以血红蛋白为推论标准,重度贫血就是a、hb<120g/lb、hb<110g/lc、hb<90g/ld、hb<60g/le、hb<30g/l65、急性大出血1~2小时内,外周血中变化最显著的就是a、红细胞减少b、血红蛋白浓度升高c、单核细胞激增d、血小板增加e、中性粒细胞激增66、引发淋巴细胞激增的疾病,最常用的就是a、病毒感染b、化脓性菌病毒感染c、银屑病d、铅中毒e、小手术后67、核左移多见于a、巨幼细胞贫血b、急性化脓性感染c、支气管哮喘d、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e、多发性脊髓瘤68、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a、大面积灼伤b、再生性贫血c、轻微呕吐d、真性红细胞激增症e、慢性心肺疾患69、下列可引起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疾病,不包括a、恶性肿瘤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结核病活动期d、慢性肾炎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70、血小板减少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a、急性失血b、脾功能亢进c、脾切除术后。
A型题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红细胞增多,哪项不是由于血液浓缩引起的(B)A 连续呕吐B 高山居民C 反复腹泻D 出汗过多E 大面积烧伤2、化脓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不会出现(C)A 白细胞总数增多B 中性粒细胞中度左移及毒性变化C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D 淋巴细胞减少E 中性粒细胞增多3、周围血液中不可能发现(A)A 血吸虫B 弓形虫C 微丝蚴D 疟原虫E 回归热螺旋体4、不被用作尿液防腐剂的是(E)A 二苯甲B 麝香草酚C 甲醛D 盐酸E 硫酸5、混浊尿液加热后消失的是(C)A 磷酸盐B 碳酸盐C 尿酸盐D草酸盐E 无定形磷酸盐6、作为尿液生化自动分析仪的人工指控液不含(B)A 葡萄糖B 尿胆原C 蛋白质D 酮体E 血红蛋白7、属于生物源性的人体寄生线虫是(D)A 蛔虫B 钩虫C 蛲虫D 丝虫E 鞭虫8、尿蛋白质定量测定不能用(C)A 丽春红S法B 考马斯亮蓝法C 艾氏法D 双缩脲比色法E 磺柳酸硫酸钠法9、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患是(B)A 急性出血后B 脾功能亢进C 脾切除术后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 急性化脓性感染10、欲配置0.1mol/L HCL溶液1000ml,应取12mol/L浓HCL多少毫升(E)A 10B 12C 120D 83.3E 8.3311、0.1000 mol/L H2SO4标准溶液滴定20.00ml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此H2SO422.00ml,该NaOH溶液的浓度是(C)A 0.2200mEq/LB 2.200mol/LC 0.2200mol/LD 22.00mol/LE 1.000 mol/L12、NAD在340 nm处的豪摩尔消光系数为(C)A 6.22 X 103B 6.22 X 10-3C 6.22D 6.22 X 106E 6.22 X 10-613、下列哪些不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特点(C)A 所有实验操作步骤都由仪器自动完成B 提高了工作效率C 减少了系统误差D 减少了认为误差E 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试剂等优点14、下列哪项不是VIS特点(E)A 是室间质评最常使用的计分方法B 又称为变异指数得分C VI≤400时,VIS=VID VI>400时,VIS=400E 无论VI多大,VIS都等于VI15、甲胎蛋白(AFP)增高在下述哪项中最多见(C)A 生殖细胞肿瘤B 胰腺癌C 原发性肝癌D 肝硬化E 胃癌16、β2-微球蛋白最主要的临床意义是(C)A 肿瘤时增高B 炎症时增高C 检测肾小管功能D 急性白血病增高E 淋巴瘤有神经系统浸润时脑液中增高17、癌胚抗原的看法哪项不对(C)A 为糖蛋白B 恶行肿瘤时增高C 特异性高D 可用于手术后随访E 可用于监测化疗进展18、急性胰腺炎的生化检查指标为(D)A 肌酸激酶B 肌酸激酶同工酶C 乳酸脱氢酶D 淀粉酶E碱性磷酸酶19、血脂和脂蛋白测定常用于(A)A 心、脑血管疾病B 泌尿系统疾病C 肝脏疾病D 心肌梗死E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基准物质不要求(C)A 纯度高B 组成恒定C 低温储存D 性质稳定E 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21、静脉血的血浆(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为(D)A 15-20mmol/LB 20-25mmol/LC 30-40mmol/LD 23-27mmol/LE 40-45mmol/L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是 (C)A ALTB GPTC ASTD 丙酮酸氨基转移酶E 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23、下列哪种不属于17-OHCS (C)A 皮质醇B 四氢皮质醇C 雄酮D 皮质素E 四氢皮质素24、下列哪项不是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的特点(E)A 1是警告规则,并启动Westgard多规则误差检查程序2s是失控信号,提示存在较大的随机误差B 13sC 2为失控信号,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2sD 4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1s和10 X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E R4s25、下列哪项不正确(A)A 误差是测量值与均值之间的差异B 均值是所有测量值的平均值C 标准差是指测定值与均值的离散程度D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E 误差有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3类26、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E)A 电场强度B 溶液PH值C 溶液离子强度D 电渗强度E 溶液的氧饱和度27、需要用高渗低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的是(E)A 厌氧菌B 真菌C 淋球菌D 螺旋体E L型细菌28、下面哪个方法或试验不是凝集反应(C)A 抗球蛋白试验B 肥达试验C 琼脂单项扩散D 交叉配血E 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29、能引起志贺样腹泻(黏液脓血便)的大肠埃希菌是(C)A 产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B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D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E 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30、MRS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E)A 产生β-内酰胺酶B 产生钝化酶C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D 抗菌药物渗透障碍E 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X型题31、可引起妊娠试验阳性反应的有(ACE )A LHB VMAC TSHD 17-KSE FSH32、脑脊髓液中淋巴细胞增高可见于(ABC )A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B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C 结核性脑膜炎D 急性脑膜白血病E 化脓性脑膜炎33、能使尿中HCG增高的疾病有(ABCDE )A 恶性葡萄胎B 绒毛膜上皮癌C 妊娠D 睾丸畸胎瘤E 异位妊娠34、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常用的血清酶为(ABC )A 肌酸激酶B 肌酸激酶同工酶C 乳酸脱氢酶D 淀粉酶E 碱性磷酸酶35、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有(ADE )A 电解质B 渗透量C 振荡D 温度E PH值36、下列哪些是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特点(ABDE )A 所有实验操作步骤都由仪器自动完成B 提高了工作效率C 减少了系统误差D 减少了认为误差E 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试剂等优点37、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是(ABCDE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流感嗜血杆菌C 淋病奈瑟菌D 革兰阴性厌氧菌E 肺炎链球菌38、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有关(ABCDE)A 微生物感染B 环境因素C 基因缺陷D 遗传因素E 激素水平异常39、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 ADE )A 电解质B 渗透量C 振荡D 温度E PH值40、L型细菌的培养特点有( ABCDE )A 高渗B 低琼脂C 生长缓慢D 菌落呈“油煎蛋”状E 传代返祖二、填空题1、最适于血液常规检验的抗凝剂是乙二胺四乙酸(EDTA)。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李凡他试验
原理李凡他氏试验,又称李凡他(Rivalta)反应,李凡他(Rivalta)试验,即浆液粘蛋白定性实验。
原理是浆液粘蛋白是多糖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其等电点是PH3-5,亦称为酸性糖蛋白,当其在大量稀醋酸中时,呈白色沉淀,即为阳性。
正常值阳性(+)表示积液为渗出液,阴性(-)表示积液为漏出液。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阳性和阴性分别有不同的病症,阳性时渗出液由炎症引起,常见于感染性、非感染性因素,有时可见于恶性肿瘤。
阴性是漏出液属非炎症性,基本形成原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压力增高,淋巴管阻塞等。
操作步骤过程是在100ml的量筒内装入100ml的蒸馏水,在水表面滴加2滴冰醋酸。
滴入1~2滴浆膜腔穿刺液,看有否白色云雾状混浊下降到50ml 刻度以下。
如是则为阳性。
是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的一项指标。
渗出液多为阳性。
潘氏试验
原理潘氏试验,又称Pandy试验,是指脑脊液中的蛋白测定,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其原因是脑脊液在病变时,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多为球蛋白增加,在潘氏试验中球蛋白遇酚而变性,出现沉淀而成阳性。
配制在热的200ml蒸馏水中加入10ml苯酚(石碳酸),强力混合后,放置37℃48小时。
操作方法使用时放置室温,吸取其上清液10ml于12X100mm的试管中,滴入一滴脑脊液,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其是否有白色沉淀,而判定阴阳性。
临床意义正常脑脊液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其中以白蛋白为主,潘氏试验为阴性反应。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颅内出血等,均见蛋白质增加,且多为球蛋白增加,潘氏试验呈阳性反应。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