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缩短轨及配轨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2
曲线缩短轨的计算与配置
一、曲线里股缩短轨计算与配置
(一)、缩短量计算
1、缓和曲线任意一点里股缩短量ΔL=SL2进/(2RL0);缓和曲线里股总缩短量ΔL总=SL0/(2R)。
2、圆曲线里股缩短量ΔL=SL c/R。
3、曲线总缩短量ΔL=S(L0+L c)/R。
式中S——曲线两股轨顶中线间距离,一般按1500mm计;
L进——钢轨进入曲线长度(m);
L0——缓和曲线全长(m);
L c——圆曲线全长(m);
R——曲线半径(m)。
(二)、缩短轨根数计算
缩短轨根数按下式计算:N=ΔL/K
式中K——里股每股根缩短轨的缩短量。
(三)、曲线里股缩短轨配置
曲线缩短轨排列顺序计算见下表:
里程:ZH=28+885.840 HZ=29+219.276
曲线:R=1000m L0=120m L c=93.436m 第一缓和曲线第一根钢轨伸入直线部分长度X L=4.200m 标准缩短轨长度24.960m 轨缝a=0.012m
注:①表中“Δ”代表标准长度钢轨,“×”代表缩短轨;②第二缓和曲线的累计计算缩短量,由缓和曲线终点倒求;③计算“累计计算缩短量”与“实际累计缩短量”之差值为“+”时,外股落后于里股,“—”时相反。
二、标准缩短轨与使用条件
(一)、标准缩短轨长度的规定:见下表
(二)、缩短轨使用条件:
见下表。
说明:设计依据:3、缩短轨的数量及其配置原则:计算出整个曲线的总缩短量后,选用缩短量为k的缩短轨,即可求出整个曲线上所需的缩短轨根数N : N=Δl Z /k N值不能大于外轨线上铺设的标准轨根数N O ,否则应改用缩短量更大的缩短轨。
考虑到曲线和圆曲线的缩短量计算不同,故需要分段计算。
(1)第一缓和曲线(ZH~HY):将坐标原点置于ZH点,则任一接头处内轨累计缩短量计算如下:Δl =1500l 2/(2RL O )(mm) 式中:l-第一缓和曲线上任一钢轨接头至缓和曲线起点(ZH)的距离(m );R-圆曲线半径(m);LO-缓和曲线全长(m)。
(2)圆曲线(HY~YH):坐标原点仍在ZH 点,则任一接头处内轨累计缩短量为:Δl =1500l O /(2R)+1500l /R (mm)式中:l -圆曲线上钢轨接头距离圆曲线起点(HY)的距离(m)。
(3)第二缓和曲线(HY~HZ):将坐标原点置于缓和曲线的终点(),算出每个钢轨接头的内轨缩短量,在由总缩短量减去该值,则得该钢轨接头至缓和曲线起点的内轨累计缩短量为:Δl =Δl z-1500l 2/(2R l O ) (mm) 式中:Δlz-曲线总的缩短量(m); l-第二缓和曲线上任一钢轨至HZ点的曲线长(m)。
这样,即可从曲线起点开始,计算每个接头的对应的累计缩短量,当由于曲线内侧铺设缩短轨而产生的实际累计缩短量小于累计缩短量,且其差值大于所用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时,就该在该处布置一个缩短轨。
每个接头计算的累计缩短量与实际的累计缩短量之差即为接头错开量。
3、单位:中铁十三局工程集团公司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4、请把它的缺点反馈给我,把它的优点介绍给需要它的人!5、只需要在红色区域内填写即可,根据实际情况,如果计算内容,在表格内不完全显示,请继续往下复制表格即可。
1、铁路曲线地段外股轨线比内股线长,为了保证钢轨接头采用对接方式,内股钢轨宜采用厂制缩短轨,为此需进行缩短轨计算。
《铁路轨道》作业及参考答案作业一 缩短轨缩短量的计算及其配置1.已知某曲线,其圆曲线半径R=600 m ,圆曲线长c l =119.73 m ,两端缓和曲线各长100 m ,铺设标准长度25 m 的钢轨。
试计算缩短量及配置缩短轨。
解:(1)计算曲线内股轨线的总缩短量:()()54960010073.119150001=+=+=∆l l R S l c (mm ) (2)计算缩短轨的根数0N :选用缩短量为80 mm 的缩短轨,则:9.6805490==N 采用7根缩短轨。
外轨标准轨根数(轨缝为8 mm ),079.12008.25100273.119N N >=⨯+=可见,上述选用的缩短量满足要求。
(3)配置缩短轨配置缩短轨以列表计算为宜。
这样计算工作简单明了,也便于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修正。
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缩短轨在内股轨线上的布置见下图。
图 缩短轨在内股轨线上的布置续上表作业二 轨道结构竖向受力的静力计算公式的工程应用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只是:(1)将50kg/m 钢轨换为60kg/m 钢轨后,max y 、max M 、max R 有何变化? (2)将道床清筛后,max y 、max M 、max R 有何变化?(3)将木枕换为砼枕后,max y 、max M 、max R 有何变化?解: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对max y 、max M 、max R 计算公式的应用。
当某条件变化后,只要分析出钢轨基础弹性系数u 及刚比系数k 的变化情况,既能马上从max y 、max M 、max R 计算公式中得到答案。
作业三 轨道静力计算1.某60kg/m 钢轨轨道上运行韶山Ⅲ型电力机车。
轨枕间距54.5cm 。
机车轴重225kN 、轴列式30-30,转向架固定轴距230+200cm ,机车全轴距1580cm 。
试计算钢轨位移、钢轨弯矩及枕上压力的最大值。
解:选取重型轨道的钢轨支座刚度,计算钢轨位移和弯矩时D 取为300kN/cm ,计算枕上压力时D 取700kN/cm 。
第一节曲线超高的计算一、曲线超高的确定线路曲线地段,因列车沿曲线运行而产生离心力,车体被向外推甩,外股钢轨承受较大压力,旅客感觉不舒适,离心力过大能影响行车安全。
为抵消离心力作用,需要将外股钢轨抬高,即设置超高。
设置超高的基本要求:保证两钢轨受力比较均匀;保证旅客有一定的舒适度,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
在满足前两项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第三项要没有问题的1•保证两股钢轨均匀受力条件的超高计算(1)超高的理论计算为了平衡离心力而设置超高,使离心力与车辆重量的合力为作用于轨道中心点,从而使两股钢轨所受压力相等如下图所示J 与G的合力作用于0点时,两股钢轨中心距离1500 mm代入离心力计算则相应的超高为H,将g=9.8m/s式,则计算超高的理论公式为:= 11.8V2HR(2)平均速度的计算通过一个曲线的列车种类、列数、重量和速度各不相同,为了合理地设置超高,在实际计算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采用平均速度。
在一般条件下,客车速度较高,列车质(重)量较小;货车速度较低,列车质(重)量较大。
考虑列车质(重)量计算出的超高,往往比不考虑列车质(重)量计算出的超高要小,能使两股钢轨的垂直磨耗比较均匀。
为此采用列车速度平方及列车质(重)量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平均速度,依此计算设置超咼11.8V J2H = -R实测各类列车速度,宜在列车按运行图比较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
为使测得的列车速度具有普遍性,如一昼夜的车次很少,可实测几个昼夜的车速。
每类列车质(重)量为牵引质(重)量加上机车质(重)量,可由各区段的统计资料中查得,或按列车运行图牵引质(重)量及机车质(重)量计算确定。
在城市地铁里是以每公里通过列数计算的,如“列?公里/公里”来计算通过量的。
可从客运部门查来一个阶段如一个月的通过量,也按这种列车速度平方及列车质(重)量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平均速度,并以此设置超高,能使乘客乘坐舒适又安全。
为便于管理,超高h按5m的倍数设置。
曲线缩短轨布置(区间左)一、铺入缩短轨的原则:凡内外股钢轨接头错开量达到缩短轨标准缩短量K的一半时,即应铺入一根缩短轨。
二、缩短轨适用范围:表1-1注:每处曲线应选用同一种表列缩短量较小的缩短轨。
三、曲线缩短轨设置缩短量计算:1.圆曲线内股钢轨缩短量εy=S1*L y/R (1-1)式中εy—圆曲线内股缩短量(mm);S1—内外轨中心距(1500 mm);R—曲线半径(m);L y—圆曲线长度(m)。
2.缓和曲线内股钢轨缩短量εH=S1*l2/2Rl0 (1-2)式中εH—缓和曲线始点至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内股应有的缩短量(mm);l—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至始点的轨长;R—曲线半径(m);l0—缓和曲线长(m)。
3.曲线全长内股钢轨缩短量ε总=2εH +εy =2*S1*l2/2Rl0+ S1*L y/R= S1*(l0+ L y)/R (1-3)4.缩短轨根数确定N=ε总/K (1-4)式中N—缩短轨的根数;K—缩短轨的标准缩短量(mm)。
外股轨所需要标准轨的根数N0为N0=(2 l0+ L y)/l标+a (1-5)式中l标—标准轨长度(m);a—轨缝(m)。
缩短轨根数N应不大于曲线外股铺设钢轨总根数,即N≤N0 (1-6)否则应选用缩短量更大的缩短轨。
四、计算:JD188(交点号)曲线要素: az=93°3′36″(夹角); R=500(曲线半径);l=120(缓和曲线长);T=593.32(切线长); L=936.47(曲线总长);ZH=213+651.09 HY=213+771.09 YH=214+467.56 HZ=214+587.56;216+100至216+650段坡度为10‰;215+700至216+100段坡度为11.5‰;214+600至215+700段坡度为12‰;212+850至214+600段坡度为11‰;轨缝宽8mm,从直线段顺序铺入75型25m标准轨。
解:1.标准轨进入曲线直缓点的长度2号道岔(75 1/12 右开 SC559)中心里程:改SDK216+118.65;技术参数:岔前a=16.592m 岔前里程:216+118.65-16.592=216+102.058直线段铺轨长度计算式:l′=l(1+i2)1/2(1-7)式中:l′—铺轨长度(m);l —坡段长度(m);i —线路坡段的坡度(‰)。
铁路配置曲线缩短轨
一、曲线名称:
二、配置曲线缩短轨要求
1.质量要求:符合《维规》第5.2.1条之规定,即曲线接头错差不能大于40mm 加缩短量的一半。
缩短轨应选用正确。
(1)25m 钢轨的缩短量为:40mm 、80mm 、160mm 。
(2)12.5m 钢轨的缩短量为:40mm 、80mm 、120mm 。
曲线JD 半径R = m ,两端缓和曲线长各为L h = m ,圆曲线长L y = m ,每个轨缝为δ= mm ,曲线起点至第一根钢轨进人曲线的长度为 m ,铺设标准轨长度为L 标= m 。
其中S1为1500mm (两股钢轨中心线间距)
①选用缩短轨;②计算缩短量;③计算缩短轨根数;④对HY 和YH 两点校核(计算应写明公式)。
三、
根据给定资料R = m 、L h = m 、Ly= m ,代人各公式计算可得:
圆曲线内股缩短量△L y =
R
L S y 1=
⨯= mm
缓和曲线内股缩短量△L h =
R L S h 21=
⨯⨯= mm 总缩短量△Lz=△L y 十2△L h = mm
半径为 m 的曲线,当外股铺设25m 标准轨时,根据《维规》的规定,缩短轨应选24.920m ,缩短量为80mm 。
则该曲线需缩短轨根数N=
K L z ∆=
= ,取 根。
2.缩短轨配置及接头相错量计算。
说明:设计依据:4、请把它的缺点反馈给我,把它的优点介绍给需要它的人!5、只需要在红色区域内填写即可,根据实际情况,如果计算内容,在表格内不完全显示,请继下复制表格即可。
1、铁路曲线地段外股轨线比内股线长,为了保证钢轨接头采用对接方式,内股钢轨宜采用厂制轨,为此需进行缩短轨计算。
我国厂制缩短轨,对于12.5m标准轨有缩短量为40、80、120mm的三种类型缩短轨,对于25m标准轨有缩短量为40、80、160mm的三种类型缩短轨。
选用缩短轨类型时,缩短轨的长度可以参照下式确定:L O<L(1-S1/R) 式中L O-标准缩短轨长度(m),按计算结果选用缩短量较小的缩短轨; L-标准钢轨长度,25m或12.5m; S1-两股钢轨中心距离,一般用1.5m; R-曲线半径(m)2、缩短量计算:Δl Z=S1*(L O+L C)/R 式中:L O-缓和曲线长度;L C、R=圆曲线的长度和半径。
3、缩短轨的数量及其配置原则:计算出整个曲线的总缩短量后,选用缩短量为k的缩短轨,即出整个曲线上所需的缩短轨根数N: N=Δl Z/k N值不能大于外轨线上铺设的标准轨根数N O,否则应改用缩短量更大的缩短轨。
考虑到曲线和圆曲线的缩短量计算不同,故需要分段计算。
(1)第一缓和曲线(ZH~HY):将坐标原点置于ZH点,则任一接头处内轨累计缩短量计算如下:Δl=1500l2/(2RL O)(mm) 式中:l-第一缓和曲线上任一钢轨接头至缓和曲线起点(ZH)的距离(m);R-圆曲线半径(m);LO-缓和曲线全长(m)。
(2)圆曲线(HY~YH):坐标原点仍在ZH点,则任一接头处内轨累计缩短量为:Δl=1500l O/(2R)+1500l/R (mm)式中:l-圆曲线上钢轨接头距离圆曲线起点(HY)的距离(m)。
(3)第二缓和曲线(HY~HZ):将坐标原点置于缓和曲线的终点(),算出每个钢轨接头的内轨缩短量,在由总缩短量减去该值,则得该钢轨接头至缓和曲线起点的内轨累计缩短量为:Δl=Δl z-1500l2/(2R l O) (mm) 式中:Δlz-曲线总的缩短量(m); l-第二缓和曲线上任一钢轨至HZ点的曲线长(m)。
轨排表编制公式
半径
圆曲线长
圆曲线里股总缩短量⨯=
1500
半径
一端缓和曲线全长
短量一端缓和曲线里股总缩⨯⨯=
21500
一端缓和曲线全长
半径长度的平方
缓和曲线起点至计算点短量缓和曲线里股任一点缩⨯⨯⨯=
21500
半径
曲线长(圆曲线长+一端缓和曲线总缩短量)
1500⨯=
量
一根标准缩短轨的缩短总缩短量
缩短轨根数=
1)若两端缓和曲线长度不等,可取平均值作为一端缓和曲线长;对于复心曲线,根据不同半径分别计算; 2)正线直线接头相错不超过40mm ;
3)曲线地段不超过40mm 加里股钢轨缩短量的一半; 4)
缩短轨使用范围
注:每处曲线应选用同一种表列缩短量较小的缩短轨。
道岔数据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