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用部位分类表口诀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解表之药重发散, 表邪风寒与风热, 虚症要慎免伤元,能利水肿止咳喘,2: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 外感恶寒兼疼痛, 麻黄细辛和桂枝, 紫苏生姜和藁本, 胡荽香薷西河柳, 3: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 头痛目赤苔黄薄, 葛根柴胡和升麻, 牛旁子与蔓荆子, 后有木贼闹自在,4: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食少便溏要慎用, 5:清热泻火药- 泻火用于气分热,高热烦汗脉大洪, 味辛对症寒热痛; 不宜久煎莫久用; 温初毒解热也清; 个别止痛又透疹。
性味辛温能发散; 浮紧薄白及诸汗。
荆芥防风与白芷; 葱白羌活苍耳子; 通鼻开窍须辛荑。
热重寒轻口咽渴; 脉相浮数和干咳。
蝉蜕菊花与桑叶; 浮萍豆豉与薄荷; 古用豆卷清湿热。
泻燥解毒凉血退; 寒凉易损脾和胃。
各类脏腑是实证; 身体虚损要扶正;清热解毒之最一---银花;芳香化湿之最---—藿香;安神之最一枣仁;重镇安神之最朱砂;温里之最----- 附子。
利水渗湿之最- 茯苓芳香开窍之最- 麝香;清热之最-石膏泻火之最黄连降气之最沉香生津之最-—石斛;温痰之最-—半夏;平肝之最——羚羊角辛凉之最---- 薄荷;止痛之最 --- 元胡;止血之最---- 三七;补阳之最 --- 鹿茸;补阴之最 --- 女贞子;攻下之最---- 大黄;凉血之最---- 犀角;理气之最---- 枳实;舒肝之最----- 有E金;活血之最---- 丹参;补气之最---- 人参;补血之最---- 当归;消食之最---- 神曲;清痰之最----- 贝母;退黄之最 ---- 茵陈;祛风之最---- 独活;安神之最----- 枣仁;血分有热凉血药, 吐衄便血热入营, 凉血生地与玄参, 牛角牛黄地骨皮, 13:清退虚热药- 虚热骨蒸主伤阴, 肝肾阴虚内火旺, 舌红苔少用此药, 银柴胡与胡黄莲, 14:泻下药通利方便泻下药,攻下之药多苦寒, 芒硝较猛玄明缓, 16:润下药润下火麻郁李仁, 决明蜂蜜瓜蒌仁, 锁阳苁蓉生首乌, 17: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性猛, 药到剧泻除水肿, 有毒易损伤正气,甘遂大戟和芫花, 18:祛风湿药 除却风寒与湿邪, 神昏妄行夜难眠; 滋阴甘苦和咸寒。
中药鉴定学口诀一、药材性状“习称”1.“云锦花纹”何首乌2.“罗盘纹”商陆3.“珍珠盘”银柴胡4.“车轮纹”防己5.“菊花心”甘草、黄芪6.“疙瘩丁”白芷7.“朱砂点”羌活苍术8.“蚯蚓头”防风9.“狮子盘头”党参10.“金包头”知母11.“鹦哥嘴”“红小辫”天麻12.“过桥”黄连13.“起霜”茅苍术14.款冬花15.“钉头”赭石16.“怀中抱月”松贝17.“通天眼”羚羊角18.“铁线纹”“珍珠疙瘩”山参19.“马牙柱”合成朱砂20.“乌金衣”“挂甲”牛黄21.“虎牙”砍茸22.“莲花”马鹿茸23.“血片”“蛋黄片”鹿茸饮片24.“当门子”麝香二、药用部位:块茎:两天三泻胡半白。
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芨。
块根:何太草块根,二冬百地金。
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天冬、麦冬、百部、地黄、郁金。
根及根茎:皖西虎杖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
紫苑、茜草、虎杖、大黄、;龙胆、山豆根。
藁本。
甘草。
徐长卿、羌活、威灵仙、丹参。
【根茎及根:虎杖、藁本、羌活】根茎:山药、知母。
莪术、射干、姜黄。
三、常见药物科属:伞形科: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蒿芎。
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伞形科中药的共同特征是: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体外),都含有挥发油成分。
菊科:二香二术牛蒡子,红花菊花款冬花,茵青北紫蒲公英。
(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牛蒡子、红花、菊花、款冬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紫菀、蒲公英)四、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1.方晶(18种):(麻辛苦参石菖蒲,厚壳红栀鸡血藤,砂地防商洋金花,黄柏甘陈补骨脂。
)麻黄、细辛、苦参、石菖蒲,厚朴、枳壳、红花、栀子、鸡血藤,砂仁、地黄、防己、商陆、洋金花,黄柏,甘草、陈皮、补骨脂2.针晶(13种):(龙巴肉商半苍白,天山香麦白及儿)龙胆草、巴戟天、肉桂、商陆、半夏、苍术、白术,天麻、山药、藿香、麦冬、白及、儿茶,(商陆加含方、簇晶)3.砂晶(8种):(牛膝肉麻枸杞子,秦皮细钩洋金花)牛膝、肉桂、麻黄、枸杞子,秦皮、细辛、钩藤、洋金花。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一、7个历代本草代表作:1.《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2.《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4.《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5.《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6.《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二、道地产区及药材:道地产区药材关药人参(吉林)、鹿茸、哈蟆油、(辽)细辛、(辽)五味子、关防风、龙胆、甘草(内蒙古)、黄芪(内蒙古)北药党参(山西)、金银花、阿胶(山东)、板蓝根、青黛、大青叶、黄芩(河北)怀药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地黄【口诀】牛山菊花遍地黄西北药大黄(青海)、软紫草(新疆)、当归(甘肃)、枸杞子(宁夏)、秦艽、秦皮、猪苓(陕西)藏药炉贝母、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花【口诀】母虫藏雪川药黄连、黄柏、附子、金钱草、丹参【口诀】二黄付钱买丹参贵药杜仲、吴茱萸、朱砂、五倍子、黄精、天冬、天麻【口诀】杜仲与沙悟净跪两天华南药泽泻(福建)、薄荷(江苏)、牡丹皮、木瓜(安徽)、枳实、枳壳(江西)浙药杭菊花、杭麦冬、白术、白芍、延胡索(元胡、玄胡)、玄参、山茱萸、浙贝母【口诀】二杭,二白,二玄,加茱贝广药又称“南药”阳春砂、广藿香、槟榔、穿心莲、肉桂、桂枝、蛤蚧、巴戟天“四大南药”为槟榔、巴戟天、益智仁、砂仁云药木香、茯苓、三七、重楼【口诀】香菱晕七楼三、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目的适用范围拣、洗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适用:大多数药材不适用:具芳香气味,如薄荷、细辛、木香等;含多量黏液质的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等切片利于干燥适用: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如大黄等;坚硬的藤木类,如鸡血藤等;肉质的果实类,如木瓜等不适用: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宜切成薄片,如当归、川芎等蒸、煮、烫易干燥、使酶失活(1)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如白芍去皮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延胡索煮至恰无白心(2)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发汗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剌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揉搓使干燥过程中皮、肉易分离的药材皮、肉紧贴,达到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玉竹、党参、三七等明的目的干燥除去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不适用:要求鲜用的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四、根及根茎类药物的药用部位:1.药用部位是块茎的中药是: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及。
中药鉴定学口诀双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木栓形内层,皮层韧初次,形次初木层根射线达中,有髓是根茎。
单子叶根及根茎横断面(从外向内依次单无形栓有表层,辐射为根散为茎,根茎无不见线,皮大木小最常见。
药用部位:块茎(两天三泻胡半白)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芨。
块根)何太草块根,二冬百地金)何首太子参、草乌、天冬、麦冬、百部、地郁金。
根及根茎(皖西虎杖黄龙胆,山高草长仙丹)紫苑、茜草、虎杖、大黄、;龙山豆根。
藁本。
甘草。
徐长卿、羌活、灵仙、丹参。
【根茎及根:虎杖、藁本羌活】根茎:(马狗连川芎二术,香石北玉知药,莪术射死姜黄精)绵马贯众,狗脊黄连,胡黄连,川芎,苍术,白术,香石菖蒲,北豆根,玉竹,知母,山药,术,射干,姜黄,黄精根类中药:(二牛找三胡商量:二防在戟紫草妹,二芍在觊觎(地榆)板蓝根北党西人苦远志,三续二香归芩氏)牛川牛膝,银柴胡,柴胡,前胡,商陆。
风,防已,巴戟天,紫草,白芍,赤芍地榆,板蓝根,北沙参,党参,人参,洋参,苦参,远志,三七,续断,木香川木香,当归,黄芩,黄芪常见药物科属:伞形科:都有香气,分泌组织是分泌腔无草酸钙晶体(除川芎含有草酸钙晶外),含有挥发油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蒿芎。
(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菊科:川木二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紫。
苍墨艾佩雪,蓟旋鹅(木香、川木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菀、苍耳子、墨旱莲、艾叶、佩兰、雪花、大小蓟、旋覆花、鹅不食草)唇形科:丹紫藿香、夏枯芩荷、益半支(丹参、紫草、广藿香、香薷、夏枯草黄芩、薄荷、益母草、半枝莲、荆芥)显微:方晶:梵蒂冈,后房黄沙山,红参芝麻鸡场。
(苏木苦恋槐花葛,栀子合欢桑枳)方地甘,厚防黄砂山,红参脂麻洋菖。
地黄、甘草、厚朴、防己、黄柏、仁、商陆、红花、苦参、补骨脂、麻黄洋金花、鸡血藤、石菖蒲。
中药专业记忆口诀1、中药学发展概况中医中药历万年,百草针石神农传;先秦二礼1和诸经,文字记载三千年;两汉晋唐《本草》多,举国研教宋金元,更有明朝李时珍,清代著作确可观,当代《汇编》《大辞典》,《中华本草》更全面;秦地自古无闲草,人人种了能挣钱;努力学习中医药,保护瑰宝重于天。
2.中草药种植中药种植有方法,掌握科学是方向;喜阴喜阳是本性,耐旱喜湿不一样;优良品种把家当,再看地势和土壤;翻耕整耙地要细,氮磷钾农好营养;药材要选当地有,产品地道好生长;繁殖方法一串串,管理措施多样样;种子育苗速度快,乱撒不如种行行;分株压条也能繁,插枝插叶有商量;水肥修剪病虫害,杂草多了地要荒;药材绝对无公害,低毒农药用来防;各种特点记得清,啥时种植心里亮;按照标准搞生产,规模种植销路畅。
3、中药采收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动物入药也讲法,捕虫秋季与春夏,初春与秋桑螵蛸,蝉蜕最多秋交夏; 蛇蜕皮在五六月,鹿茸春天未角化; 麝香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质最佳; 矿物入药随时有,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4、中药存放加工中药加工也有规,按章进行再入方;除去杂质和泥土,阴干烘干按样样;日晒之法最简便,长短粗细按等放,防虫防鼠防霉变,防潮通风莫见光;芳香油多防挥发,双层薄膜来包装。
5、经营销售价格循环三两年,市场规律细端详,高出低进多种植,不随大流是内行,掌握科学会经营,多快好省奔小康。
6、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有方法,酒醋蜜汁水为辅;稻麦土石皆可用,水火修制有技术;液体固体辅料全,保证疗效去毒副;发芽发酵制曲霜,生熟怪味都可除。
7、中药药性:中药讲性又讲味,四气寒凉兼温热;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沉浮要掌握;诸药归经有讲究,五脏六腑莫弄错;毒性剂量要弄清,望闻问切细选择。
8、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更讲究,内服外用煎散丸;寒凉病症用温热,辩证施治才全面;男女老幼各不同,须使畏杀恶和反;饭前饭后及妊娠,应用之法说不完。
中药鉴定药用部位总结汇总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中药可以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皮、树脂、树胶、树叶、树根、菌丝、菌体、菌核、虫类、鱼鳞、骨骼、角、胆、甲壳、毛发、芽、干燥细胞、蕨类、苔藓植物等各种药用部位。
根类药材主要包括白术、白茅根、党参、石斛、升麻、天冬、天麻、土茯苓、穿心莲、大血藤、大戟、茯苓、山药、山茱萸、青黛、石菖蒲、三七、茜草、首乌、木贼、木香、木通、木瓜、木蝴蝶等。
这些中药的根部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茎类药材主要包括桑枝、头孢、曼荼罗、秤砣、沉香、人参、人参果、人参果梗、芍药、棕榈梗、龟蒿茎、康定乌头、钩藤茎、巴豆茎、玫瑰、赤石龙、龙胆、菱藻、冬葵、陆英、地骨皮、地黄、地龙、地榆、海藻、海金沙等。
这些中药的茎部常用于治疗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叶类药材主要包括透骨草、仙茅、同风、芦荟、枸杞叶、枸杞丝、鼠尾草、五味子、牡丹、太子参、天门冬、宫苏草、灯心草、华山碎米草、半夏、厚朴、天南星、古吉、扶桑、黄莲、白蔹、鸽肝菜、培养等。
这些中药的叶部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花类药材主要包括红花、菊花、牡丹花、黄连花、巴戟天、丹参花、连翘、连钱草、麦冬、葡萄柚花、苦参花、都柏林、当归、木犀草、玫瑰花、金银花、金钱草、金樱子、金线莲、百合、百合花、紫茉莉等。
这些中药的花部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抗菌消炎等。
果实类药材主要包括柴胡、乌梅、乌荊子、王不留行、王家渡、王瓜子、裸地黄、黄芪、七叶木、李子、厚朴果、白术果、马齿苋、连翘果、生地、生石斛、青皮、囊萼藤、囊萼双芒、榧子、金鱼藻、铁皮石斛、芡实等。
这些中药的果实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种子类药材主要包括豆蔻、豆科植物种子、茺蔚子、广藿香、三七花、墨子、防己、五加科植物种子、厚壳桂、昆布、海藻、冬虫夏草、木香果、四叶正中子、植物群种子等。
中药专业记忆口诀采收同样讲季节,冬春收根熟收果;全草宜在花前采,早打尖尖产量多;用花要按品种来,全开菊花与红花;确保疗效收未开,金银月季土槐花;根皮收获在冬春,树皮要在初夏刮;动物入药也讲法,捕虫秋季与春夏,初春与秋桑螵蛸,蝉蜕最多秋交夏;蛇蜕皮在五六月,鹿茸春天未角化;麝香要在八月取,冬季驴皮质最佳;矿物入药随时有,不论季节只管挖。
野生药材循古法,勤快门第早发家。
3妊娠禁忌药歌蚖班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和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28 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1.2 28 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披金①戴银②一天仙③,半升半降④黄白钱⑤。
川南狼⑥,闹粉娘⑦,遂草⑧炒豆⑨熬酥⑩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
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
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
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
⑩酥:蟾酥。
1 4 种一级、17 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二级: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士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1 4 种一级、17 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速记歌诀及注解:一马①牧草射蟾②涂,二黄③双蛤④穿厚杜⑤。
三蛇⑥狂饮人熊血⑦,虎豹羚羊梅花鹿⑧。
分享9种类型中药“口诀”1,辛温解表类荆芥、防风、麻
黄、桂枝、
分享9种类型中药“口诀”
1,辛温解表类
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幕、白芷、羌活、细辛、辛夷、苍耳子
2,辛凉解表类
墓荆子、牛蒡子、薄荷、蝉蜕、淡豆豉、菊花、桑叶、葛根、升麻、柴胡
3,清热泻火类
石膏、芦根、知母、竹叶、淡竹叶、决明子、栀子、天花粉、夏枯草
4,清热燥湿类
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苦参
5,清热凉血类
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紫草、牡丹皮、赤芍
6,清热解毒类
白头翁、白鲜皮、板蓝根、金银花、金荞麦、青黛、大青叶、鱼腥草、败酱草、秦皮、半边莲、半枝莲、穿心莲、射干、马齿苋、马勃、白花蛇舌草、熊胆、鸦胆子、木蝴蝶、连翘、蒲公英、土茯茶、重楼、山豆根、紫花地丁、大血藤
7,清虚热类
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8,攻下类
大黄、泻叶、芒硝、芦荟
9,润下类
火麻仁、郁李仁。
中药归类歌诀1、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麻黄发汗治伤寒,利水痹痛与咳喘。
桂枝温胃善助阳,温经通络化水强。
紫苏散寒兼中宽,气胀解毒胎能安。
荆芥祛风解肌表,痒疹出血及感冒。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痛痉。
羌活祛风寒湿气,太阳头疼上肢痹。
白芷通窍阳明疼,燥湿止带消痈脓。
细辛祛风通鼻窍,诸班寒痛肺饮消。
2、辛凉解表药3、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
栀子泻火除烦湿,凉血解毒肿痛止。
夏枯草清肝散结,高压消瘿珠痛解。
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
决明益肾又清肝,明目润肠通大便。
4、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
苦参燥湿又杀虫,疮疹癣麻痢尿淋。
5、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
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凉血活血有紫草,解毒消斑水牛角。
6、清热解毒药7、清虚热药虚热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黄连。
青蒿透散阴份热,凉血解暑又截疟。
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生津血妄行。
白薇清热效全占,疳热银柴胡黄连。
8、攻下药大黄、芒硝、泻叶、芦荟大黄止血祛积瘀,火毒湿热一并驱。
芒硝软化便燥结,咽喉口疮及痈结。
芦荟杀虫能泄便,内服清肝外疗癣。
9、润下药润下麻仁郁李仁,蜂蜜苁蓉与当归。
10、峻下逐水药京戟芫隧牵牛豆甘遂大戟泻水饮,消肿散结风痰峻。
巴豆峻下冷积水,祛痰利咽疮疥癣。
11、祛风湿药12、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化湿呕,霍佩砂仁二豆蔻。
苍术燥湿兼健脾,明目发汗风寒宜。
厚朴降气除湿痰,行气消积又平喘。
砂仁化湿行滞气,温中止泻胎动宜。
霍佩化湿又解暑,发表止呕寒闭暑。
豆蔻行气又温中,草豆止泻白止呕。
20种常见中药鉴定顺口溜,花5分钟记一记,以后就懂得分辨中药了!中药鉴定学属于重点内容,内容杂知识点多,许多朋友都在抱怨中药多不好记忆,我整理了20种中药鉴定顺口溜,帮你一招致胜!(1)人参顶有芦头盘节状,味苦带甘气清香,假货商陆味淡麻,断面还有同心环。
(2)三七体有瘤凸质坚实,击碎面平皮木离,皮部散生棕色点,味苦有甘尝后知。
(3)天麻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春空冬实心有别,松香断面要牢记。
(4)巴戟天形似鸡肠巴戟天,心细皮厚色紫蓝,伪品肉薄木心粗,虎刺易断勿受骗。
(5)白前根茎细长节明显,折断中空似鹅管,节上须根弯而细,勿与白薇相混乱。
(6)当归主根粗短支根长,质地柔软色棕黄,断面油点显棕色,味甘带辛气浓香。
(7)黄连黄连有节外皮粗,节间膨大似连珠,须根丛生硬刺手,断面色黄味极苦。
(8)番红花柱头如线番红花,泡水膨胀似喇叭,气香味苦红棕色,染水发黄不会假。
(9)八角茴香果实八瓣似星芒,瓣端纯尖鸟嘴样,若还不识不识真八角,再尝气味甜而香。
(10)沙苑子形似扁肾沙苑子,一边凹入具种脐,种皮泡水易除去,嚼之微有豆腥气。
(11)鸦胆子鸦胆椭圆网纹凸,外皮棕里内有核,核内种子黄白色,种仁味苦独特臭。
(12)泽兰单叶对生叶柄短,叶腋开花茎四方,叶背密生小腺点,莫与佩兰相混乱。
(13)鸡骨草藤茎从生鸡骨草,主根粗壮皮粗糙,小叶矩形约十对,叶背疏生巾伏生。
(14)金钱白花蛇蛇身缠卷成圆盘,蛇背黑环间白环,黑白宽度三比一,闻之气腥味微咸。
(15)鹿茸鹿茸本是雄鹿茸,柱状分枝被茸毛,茸毛红棕或青灰,锯口表面呈蜂窝,鹿茸片薄显透明,中间多孔蜂窝形,色近黄白或焦黄,体轻质韧气微腥。
(16)山参马牙雁脖芦,下伸枣核艼,身短体横灵,环纹深密生,肩膀圆下垂,皮紧细光润,腿短二三个,分裆八字形,须疏根瘤密,山参特殊形。
(17)圆参圆参形态欠伶俐,芦碗稀疏长圆体,须多质脆如扫帚,肩纹不密皮不细。
(18)朝鲜红参朝鲜别直黄棕栓,油盏芦头将军肩,体长腿短上下匀,香气特浓味苦甜。
中药口诀2011-04-25 20:06:52| 分类:医疗|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995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四部委公布了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和4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名录。
作为一名专业药师,特别是作为一名执业药师,掌握国家公布的28种毒性中药材及4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是基本要求。
在药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考试及执业药师执业资格准入考试中,毒性中药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药材方面的知识也是常考的基本题目之一。
这就促使专业药剂人员必须像掌握中药“十八反”、“十九畏”那样熟练掌握28种毒性中药及4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药材品种名录。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很容易记忆,是因为其有非常通俗好记的速记歌诀。
28种毒性中药、42种保护药材品种因为没有速记歌诀就显得特别难于记忆掌握。
笔者在记忆的过程中,归纳了三首速记歌诀,载录于后供药学同仁们记忆时参考。
1.1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线、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山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1.228种毒性中药材品种名录速记歌诀及注解披金①戴银②一天仙③,半升半降④黄白钱⑤。
川南狼⑥,闹粉娘⑦,遂草⑧炒豆⑨熬酥⑩糖。
注:①披金: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洋金花、生千金子。
②银:水银。
③一天仙:雪山一支蒿,生天仙子。
④半升半降:生半夏、红升丹、斑蝥、白降丹。
⑤黄白钱:生藤黄、雄黄、生白附子、生附子、生马钱子。
⑥川南狼:生川乌、生南星、生狼毒。
⑦闹粉娘:闹阳花、红粉、轻粉、青娘虫、红娘虫。
⑧遂草:生甘遂,生草乌。
⑨豆:生巴豆。
⑩酥:蟾酥。
2.14种一级、17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品种名录一级:虎骨、豹骨、羚羊角、梅花鹿茸。
二级:马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片、蟾酥、蛤士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
中药分类趣味记忆
中药分类趣味记忆法可以根据不同中药的特性,采用联想、形象、重复等方法来帮助记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分类趣味记忆法:
1. 记忆宫殿法:将中药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厨房、书房、卧室等,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这些位置与中药的特性联系起来,形成有趣的画面或故事,以帮助记忆。
2. 口诀记忆法:将中药的名称或特性编成口诀或歌曲,通过反复诵读或歌唱来帮助记忆。
例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五药养气神”,“麻黄桂枝解肌表,葛根羌活祛风湿”等。
3. 归类记忆法:将中药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归纳整理,如按照功能主治、药用部位、药材性状等分类,通过归纳和总结来帮助记忆。
4. 形象记忆法:将中药的形态或名称与某些形象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记忆。
例如,将红花想象成一朵盛开的花朵,将茯苓想象成一块切开的面包等。
5. 故事记忆法:将中药的名称或特性串联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情节,通过故事的情节来帮助记忆。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故事,描述一个人在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路上遇到了各种草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这些趣味记忆法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记忆效果。
中药药用部位分类表口诀
药用部位是块茎的中药是: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及。
记忆口诀:“两天三泻胡半白”。
药用部位是块根的是:何首乌、太子参、草乌、天冬、麦冬、百部、地黄、郁金。
记忆口诀:“何太草块根,二冬百地金”
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的是:紫苑、茜草、虎杖、大黄、;龙胆、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活、威灵仙、丹参。
记忆口诀:“皖西虎杖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
常见的伞形科中药:北沙参、小茴香、当归、南鹤虱、蛇床子、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白芷、藁本、川芎。
记忆口诀:“北回归,南蛇风,两活两胡芷蒿芎。
”
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
记忆口诀:川木二术冬菊红,茵陈青,北公牛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