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联考试卷.doc
- 格式:doc
- 大小:318.50 KB
- 文档页数:12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24题共48分)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③④①②D. ③①④②2. 下列有关四个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和②B. 沟通两大洋的是③C. 两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②和④D.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①和④【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由经纬网与轮廓可判断①为直布罗海峡,②英吉利海峡,③为马六甲海峡,④为曼德海峡。
由香港到鹿特丹港最近的肯定是③④①②。
【2题详解】图中属于两大洲界线的是①④,沟通两大洋的只有③,两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③④,消亡边界的是①。
④为生长边界。
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下列各题。
3. 下列有关四个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B. 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C. 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D.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4.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C.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D. 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3. D 4. B【解析】【3题详解】通过经纬度和轮廓信息判断①为亚平宁半岛(意大利)、②为朝鲜半岛(朝鲜、韩国)、③为雷州半岛(中国广州)、④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等)。
③不在板块交界处,位于亚欧板块内部,A错;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海洋性弱,B错;①在地中海沿岸,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C错;④西部沿海多峡湾,峡湾为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D对。
【4题详解】①半岛多数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为高山气候,A错;②半岛35°N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B对;①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②③夏季多雨冬季少雨,C错;④西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3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满足题目要求)1. 如图,四棱锥中,M ,N 分别为AC ,PC 上的点,且平面PAD ,则 A. B.C.D. 以上均有可能2. 在空间中,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的平面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 边长为4的正方体,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B.C.D.4. 已知三个平面,,,若,且与相交但不垂直,a ,b 分别为,内的直线,则γα⊥⊆∃a a A ,.γα∥a a B ,.⊆∃ γβ⊥⊆∀b b C ,. γβ∥b b D ,.⊆∀5. 给出三个命题:若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所成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若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都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不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6. 如图所示,平面四边形ABCD 中,,,,将其沿对角线BD 折成四面体,使平面平面BCD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平面平面ABDB.C. 平面平面ACDD. 平面ABC7.在正方体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为A. B. C. D.8.如图,用小刀切一块长方体橡皮的一个角,在棱AD、、AB上的截点分别是E、F、G,则截面A. 一定是等边三角形B.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C.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9.三棱锥的所有棱长都相等,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 平面PDFB. 平面PAEC. 平面平面ABCD. 平面平面ABC10.如图,正方体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M为棱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平面B. 平面MACC. 异面直线与AC所成的角为D. MO⊥平面ABCD11.如图,圆锥的底面直径,母线长,点C在母线长VB上,且,有一只蚂蚁沿圆锥的侧面从点A到点C,则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 B. C. D.12.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2,E是棱AB的中点,F 是侧面内一点,若平面,则EF长度的范围为(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βα⊥αβ,aa若,⊆⊥则;若,,则;若,,则;若,,则.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14.已知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如图所示,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对。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3月联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 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D.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2.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B. 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C. 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D. 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3. 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大A. B. C. D.4. 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A. 4瓶B. 50瓶C. 56瓶D. 60瓶5.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保险丝的电阻为2Ω,熔断电流为2A。
若原线圈接入如图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B. 为了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3ΩC. 电压表的示数为15V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6.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有天然的规则外形B. 冰有固定的熔点,一定是晶体C. 晶体的物理性质一定表现为各向异性D. 水晶片和玻璃片都是透明的,故它们都是晶体7. 如图所示,灯泡L1接在变压器初级电路中,灯泡L2、L3、L4接在变压器次级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交变电流电源电压为U,L1、L2、L3、L4都是额定电压为U0的同种型号灯泡,若四个灯泡都能正常发光,则()A. B.C. D.8. 如图所示,a、b、c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一端封闭,管内各用相同长度的一段水银柱封闭了质量相等的空气,a管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管竖直向上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c管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下滑,若空气温度始终不变,当水银柱相对管壁静止时,a、b、c三管内的空气柱长度L a、L b、L c间的关系为()A. L b=L c=L aB. L b<L c<L aC. L b>L c>L aD. L b<L c=L a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如果()A. 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将减小B. 温度升高,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C.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D.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的势能一定减小10.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 A→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C. 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 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1. 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烧杯的水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改变温度或改变外界大气压强.则试管(不考虑烧杯中水面的升降及试管壁的厚度)()A.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上升,h不变B.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下降,h增大C.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不变D.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减小12. 如图,在水平放置的刚性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两部分气体A和B,质量一定的两活塞用杆连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3月联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 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D.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2.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B. 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C. 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D. 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3.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大A. B. C. D.4.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A. 4瓶B. 50瓶C. 56瓶D. 60瓶5.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保险丝的电阻为2Ω,熔断电流为2A。
若原线圈接入如图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B. 为了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3ΩC. 电压表的示数为15V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有天然的规则外形B. 冰有固定的熔点,一定是晶体C. 晶体的物理性质一定表现为各向异性D. 水晶片和玻璃片都是透明的,故它们都是晶体7.如图所示,灯泡L1接在变压器初级电路中,灯泡L2、L3、L4接在变压器次级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交变电流电源电压为U,L1、L2、L3、L4都是额定电压为U0的同种型号灯泡,若四个灯泡都能正常发光,则()A. B.C. D.8.如图所示,a、b、c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一端封闭,管内各用相同长度的一段水银柱封闭了质量相等的空气,a管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管竖直向上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c管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下滑,若空气温度始终不变,当水银柱相对管壁静止时,a、b、c三管内的空气柱长度L a、L b、L c间的关系为()A. L b=L c=L aB. L b<L c<L aC. L b>L c>L aD. L b<L c=L a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如果()A. 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将减小B. 温度升高,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C.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D.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的势能一定减小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 A→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C. 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 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1.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烧杯的水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改变温度或改变外界大气压强.则试管(不考虑烧杯中水面的升降及试管壁的厚度)()A.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上升,h不变B.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下降,h增大C.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不变D.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减小12.如图,在水平放置的刚性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两部分气体A和B,质量一定的两活塞用杆连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3月联考试题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Fe:56 Cu:64Ⅰ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 用漂白木耳制成银耳B. 用漂白粉稀溶液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 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2.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
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是,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 干燥的气体Y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其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C. Z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 等物质的量的X与Y同时通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上,有色布条褪色时间变短,漂白效果增强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 第二周期VIA 族B. 第二周期VA 族C. 第三周期VIA 族D. 第三周期VA 族5.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图所示转化的是( )6. 如图,A 处通入Cl 2,关闭B 阀时,C 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 阀后,C 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 瓶中盛放的是( ) A. 浓盐酸 B. 饱和NaCl 溶液 C.浓硫酸 D. NaOH 溶液7.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8.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 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脱水性9.硅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B. 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 硅在地壳中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B. C. D.11.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12.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表中第16个纵行为ⅥA族B. ⅦA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C. 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D. 0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元素化合价为013.实验室制备氨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A. 用手扇动收集的气体,有气味则已收集满B. 将润湿的淀粉KI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C. 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瓶内,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D. 用玻璃棒一端蘸取浓盐酸,接近瓶口,产生大量白烟,证明已收集满1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在敞口容器中将金属钠投入到FeC12溶液中②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③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④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15.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FeOB.C.D.16.将装有60mL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40mL,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A.5:3B. 2:3C. 1:1D. 2:1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17.(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该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18.在一支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注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再给试管加热,充分反应。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3月联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 当r=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为零D.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2.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B. 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C. 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D. 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3.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图象,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大A. B. C. D.4.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A. 4瓶B. 50瓶C. 56瓶D. 60瓶5.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保险丝的电阻为2Ω,熔断电流为2A。
若原线圈接入如图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B. 为了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3ΩC. 电压表的示数为15VD.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有天然的规则外形B. 冰有固定的熔点,一定是晶体C. 晶体的物理性质一定表现为各向异性D. 水晶片和玻璃片都是透明的,故它们都是晶体7.如图所示,灯泡L1接在变压器初级电路中,灯泡L2、L3、L4接在变压器次级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交变电流电源电压为U,L1、L2、L3、L4都是额定电压为U0的同种型号灯泡,若四个灯泡都能正常发光,则()A. B.C. D.8.如图所示,a、b、c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一端封闭,管内各用相同长度的一段水银柱封闭了质量相等的空气,a管竖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管竖直向上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c管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下滑,若空气温度始终不变,当水银柱相对管壁静止时,a、b、c三管内的空气柱长度L a、L、L c间的关系为()bA. L b=L c=L aB. L b<L c<L aC. L b>L c>L aD. L b<L=L a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如果()A. 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将减小B. 温度升高,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C.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与斥力都减小D. 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的势能一定减小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状态B变化到状态C,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A→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B. A→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C. B→C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D. A→B→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1.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烧杯的水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改变温度或改变外界大气压强.则试管(不考虑烧杯中水面的升降及试管壁的厚度)()A.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上升,h不变B.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下降,h增大C.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不变D.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减小12.如图,在水平放置的刚性汽缸内用活塞封闭两部分气体A和B,质量一定的两活塞用杆连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高中等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若,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A .22ac bc >B .C .D .2. 若0a b <<且1a b +=,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A .12B .bC .2abD .22a b + 3.在△ABC 中,4:2:3sin :sin :sin =C B A ,则cosB 的值为( ) A .41-B .78C .41D .11164.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若1155S =,则279a a a ++=( ) A .15 B .27 C .18 D .12 5.中,若2cos a b C =,则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6.在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中,137161,,,a a a a =成等比数列,则公差d =( )A .34 B .15- C .56D .1 7.在 ABC ∆中,10,9,45a b A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有( ) A .无数个B .2个C .0个D .1个8.若不等式0ax b ->的解集为(,1)-∞,则关于x 的不等式305bx ax +>-的解集为( ) A .(-5,3)B .(,5)(3,)-∞-+∞C .(-3,5)D .(,3)(5,)-∞-⋃+∞9.在等比数列中,6124146,5a a a a ⋅=+=,则255a a = A .94或49 B .32 C .32或23 D .32或9410.设0,0.a b >>若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1a b +的最小值为( )A .12B .4C .34D .4311.在△ABC 中,已知b =1,cos sin 0c A A b a +--=,sin 2sin AB=,则C A C B ⋅=( ) A .1或1-B .2C .1D .2或2-12.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201920201a a >-且n S 有最小值,则使前n 项和0>n S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为( )A .4038B .4039 C. 4040 D .404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不等式2131x x ->+的解集为 14.已知数列{}n a 中,11a =-,且131n n a a n +=+-,则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15.不等式2(1)3(1)0m x m x m -+--<对任意的x R ∈恒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为 16.下列说法中:①若,0x y >,满足2x y +=,则22x y +的最大值为4; ②若12x <,则函数1221y x x =+-的最小值为3; ③若,0x y >,满足25x y +=④若,0x y >,满足3x y xy ++=,则x y +的最小值为2; ⑤函数2214sin cos y x x=+的最小值为9.正确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全部写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题应根据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7114,6a a == .(1) 求通项公式n a ;(2) 设等比数列{}n b 满足13431,b a b a ==,求{}n b 的前n 项和n T .18.(本题满分12分)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cos 2cos cos a C b A c A =--(1)求角A 的大小; (2)若4a =,求周长的最大值19.(本题满分12分) 如图,D 是直角斜边BC 上一点.1若AC =,,求的大小;2若AC =,,且,求AD 的长.20.(本题满分12分)解关于的不等式:2(24)80ax a x +-->21.(本题满分12分)2018年10月19日,由中国工信部、江西省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VR (虚拟现实)产业大会在南昌开幕,南昌在红谷滩新区建立VR 特色小镇项目.现某厂商抓住商机在去年用450万元购进一批VR 设备,经调试后今年投入使用,计划第一年维修、保养费用22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所需维修、保养费用比上一年增加4万元,该设备使用后,每年的总收入为180万元,设使用x 年后设备的盈利额为y 万元.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使用若干年后,当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时,求该厂商的盈利额.22.(本题满分12分)已知正项数列}{n a 的首项11=a ,前n 项和n S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为n T ,若对任意的*N n ∈,不等式25n T a 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联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分×12=60分)二、填空题(5分×4=20分)13. (4,1)-- 14. 2352n n na -=15. 9,113⎛⎤⎥⎝⎦16. ③④⑤三、解答题(共70分)17.解:(1)由7111164106a a d a a d =+=⎧⎨=+=⎩得1112a d =⎧⎪⎨=⎪⎩,---------------- 4分故{}n a 的通项公式11122n n n a -+=+=.---------------- 5分 (2)由(1)得134312,16b a b a ====. 设{}n b 的公比为q ,则3418b q b ==,从而2q =,---------------- 8分 故{}n b 的前n 项和12(12)2212n n n T +-==--.---------------- 10分 18.解析:(1)因为cos 2cos cos a C b A c A =--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cos 2sin cos sin cos A C B A C A =--sin cos sin cos 2sin cos A C C A B A +=-,sin()2sin cos A C B A +=-即sin 2sin cos B B A =-,因为sin 0B ≠,所以1cos 2A =-即23A π=.---------------- 6分(2)由(1)可得23A π=,则2221cos 22b c a A bc +-==-22()()16162b c b c bc +∴+=+≤+,即b c +≤分当且仅当3b c ==时取最大值故当为等腰三角形,周长最大为4---------------- 12分 19.解:1,,,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2AC ADC DAC DC ∠=∠=, 3sin 4ADC π∴∠=---------------- 6分2,,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可得:,,,,令,由余弦定理: 在中,,在中,,可得:,解得:,可得:---------------- 12分20.解:2(24)80ax a x +-->可得(2)(4)0ax x +->, 当0a =时,不等式的解为4x >;---------------- 2分当0a >时,不等式的解为4x >或2x a<----------------- 5分当0a <时, 即2()(4)0x x a+-<(1)当24a -<即12a <-时,不等式的解为24a a -<<,(2)当24a ->即102a -<<时,不等式的解为24a a <<-,(3)当24a -=即12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 12分21.解 :(1)依题得: ()2118022445021604502x x y x x x x -⎡⎤=-+⨯-=-+-⎢⎥⎣⎦(x ∈N *) ---------------- 6分 (2)4504502160160(2)160100y x x x x x =-+-=-+≤-= 当且仅当4502x x=时,即x =15时等号成立. ∴使用15年后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该厂商盈利额为1500万元.-------------- 12分 22.解:(1)当2n ≥时即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2n ≥),分(2)当2n ≥121n +++ 又∵25n T a a <-,∴212a a ≤-,解得3a ≤-或4a ≥.即所求实数a 的范围是3a ≤-或4a ≥.---------------- 12分。
Word文档,精心制作,可任意编辑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3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判断其中的①—⑤分别是什么结构或体液,并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被其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若内分泌腺为胰腺中的胰岛,饭后,下丘脑将通过③、④调节,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 若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④、⑥的含量都会增加3.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抑制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B.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D.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较体液调节广泛5.下图是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6.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参与的过程是()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C.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7.如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记忆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 可分别代表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B.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和生长激素C.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降低D.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8. 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英语3月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get to the sports meeting?A. 7:45.B. 8:00.C. 8:15.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tea?A. Bad.B. Expensive.C. Cheap.3.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weekend probably?A. Go to a concert.B. Have a rest at home.C. Prepare for the exam.4.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 Buy a new washing machine.B. Get parts for the machine from Japan.C. Have the old washing machine fixed.5. Why does the nurse want the man to leave?A. Because she needs to rest.B. Because visiting hours are over.C. Because he didn't hear the bell.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联考试题时间:150分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题,共9分)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被人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能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是()A. 使用耒、耜等生产工具B. 犁壁的发明C. 铁农具的使用D. 曲辕犁的发明2.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3. 与“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与全面的肯定”的历史人物活动相关的是()A. 在秦国改革“废井田,民得买卖”B. 在齐国改革实施“相地而衰征”C. 灭六国,统一天下D.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4. 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的原因之一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在中国逐渐消失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5.葛剑雄在《中国人口史》中指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全国总人口达0.727 亿,明末全国总人口达1.525亿,清乾隆时全国总人口突破3亿大关。
同一时期的耕地增幅却不足50 % 。
这些现象主要有赖于A.对传统步犁进行革新B.开始推行租佃制经营C.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6.明清时期的太原县城周边,各村、镇的集和会一直在定期轮流进行,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也许一年只赶一次集或会就满足了全年的商品需求。
这种贸易方式A.因交通条件而受阻B.是农耕经济落后的表现C.是自然经济的补充D.促进北方商业高度发达7.魏孝文帝初年,因“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有李安世上疏倡均田之议。
……使贫微得洫,贪欲可抑。
”这一政策的实行在当时A.解决了北魏的社会矛盾 B.有利于北方小农经济的重建C.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D.缩小了贵族和庶民的经济差距8.18 世纪初一位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参观了一个赶制皇家订货的瓷窑,他看到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并要牵涉 70 人之多。
对这种手工业生产形式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B.技术水平始终最高C.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D.规模经营分工细致9. 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剧最早反映哪个朝代的史实()A. 汉朝B. 隋唐时期C. 秦朝D. 明朝后期10.明朝中期,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乳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
这反映出上海县当时A.纺织业发展改变了劳动分工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C.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D.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11.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A. 城市B. 都市C. 草市D. 夜市12.下列各项叙述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13. 某班同学在对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讨论出现了以下四种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已经没落B. 鸦片战争前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C. 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顺利发展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1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各地。
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游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
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④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15.《林居漫录》中记载:明中后期“奴富致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以下表述与材料意思相近的是A.“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B.“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C.“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商人“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为“邦之蠹也”16.在断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已达极限后,亚当•斯密又发现,至少从他那个时代上溯 600 年,中国的农具并没有什么革新,这的确是个发人深思的现象,说明古代中国社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即使存在,也不能用于底层的自耕农。
这段话意在强调A.中国古代农具长期落后 B.中西经济相比差距明显C.中国农耕经济潜力有限 D.英国工业革命成果显著17.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其主要含义有( )①体现出欧洲探险家们的传教热情②现实目标指的是追求黄金、香料等财富③反映出海外探险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动力④说明达·伽马和哥伦布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世界知识画报》曾刊载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近代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国家(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9.右图为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发行的一枚12欧元哥伦布纪念银币,以纪念历史性旅程——发现美洲大陆。
马克思认为这次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这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殖民扩张活动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殖民地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新航路的开辟使近代商品交易产生20.1773 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透露了东印度公司从孟加拉攫取超过 200 万英镑(相当于今天的数百亿英镑)的财富。
此举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
财政崩溃使东印度公司的股票被大量拋售。
为了应对危机,英国颁布《茶叶法案》。
当东印度公司的运茶船抵达波士顿港口时,发生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这一材料表明A.殖民主义罪恶引发了经济危机B.孟加拉危机直接导致了美国革命C.东印度公司是最早的跨国公司D.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1.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的表现包括①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②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③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2.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 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B. 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C. 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D. 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23.右图是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著作《根》的书影。
书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
下列历史事件能直接说明上述事情确有发生的是( )A.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B.黑奴贸易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24.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0分,第27题28分,共52分。
)25.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
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
岁代处,故曰代田。
……用耦犁,二牛三人。
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
……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
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
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
其勤极矣。
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
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
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
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材料三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
……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
……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
……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
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2分)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2分)体现了怎样的特点?(1分)(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2分)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分别指什么?(4分)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2分)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 (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
(2分)“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是什么?(2分) (2)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该时期的英国殖民政策有何显著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殖民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7.(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封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型都城,它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