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银行信贷管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26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教学设计1客户管理系统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训教学如实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一样,把客户维护和管理放在首要的位置,奉行“客户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对公司客户、小企业客户、个人客户、集团客户、同业客户、灰名单管理、本行股东、关联客户、客户操作权限、客户移交、合作中介机构等进行全流程管理和服务,将客户管理贯穿到信贷的各项业务过程中,全方位地征集和完备客户信息,并与模拟银行其他非信贷业务系统对接共享。
客户管理系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客户服务水平,丰富学生客户服务手段。
2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训教学建立内部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征信系统是信贷业务开展的基础和风险控制的基石,能有效约束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并提高信贷业务开展的效率。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训教学将征信过程贯穿到信贷业务的全过程,通过信贷的发放和清偿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征信信息。
个人征信系统实训内容主要有报文管理、生成删除报文、个贷信息查询、本地校验错误数据查询、人行反馈错误数据查询、贷款信息纠错处理、纠错报文生成等;企业征信系统实训内容主要有生成报文、报文下载、S Q L查询、节假日控制、日常查询、反馈报文登记、借款人信息查询、信贷信息查询、批量删除管理、批量删除打卬中请、交易库查看、交易库管理等。
3对公评级系统对公评级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实训系统内建对公评级模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模型的规则和规则库定义,配置系统指标和评级模型,进行样木库管理和模型验证等,以及查询评级结果和评级分布。
学生通过对公评级系统的实训学习,了解对公评级的原理,理解细化评级客户类别,使评级更具针对性,对于公司客户、小企业客户、集团客户等不同的客户类型适用不同的评级方式,理解评级触发规则、评级模型判断规则、评级报表选择规则、评级模型的级别计算以及评级调整的全流程,通过对公评级建立风险控制和盈利预判,为信贷业务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银行信贷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信贷: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行为。
它具体是指债权人贷出货币,债权人按约定期限偿还,并支付给贷出者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
2.信贷资金:是由银行以信用方式在信贷活动中聚集和分配的资金,是社会资金的一部分。
3.银行信贷管理:指为了提高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用,运用各种方法或手段对国民经济过程中的资金借贷关系进行组织、疏导、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4.银行信贷管理目标:a.充分发挥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b.合理确定贷款投向;c.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用;d.管理、控制信贷资金运用风险5.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主要是指银行组织和管理信贷资金的基本模式,包括信贷资金管理权限的划分和对信贷资金管理的方式的选择。
6.(实贷实存)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
消除和减少风险的一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7.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后,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8.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对商业银行实行风险监管的基准,是评价、监测和预警商业银行的参照体系。
9.银行存款:是指以信用方式聚集起来的社会在生产过程中间歇的闲置货币资金和货币资收入。
10.企业存款:是指企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支付准备和积累基金形成的存款。
11.储蓄存款:是指城乡居民个人货币收入的节余款或生活待用款形成的存款。
12.存款稳定率:是指存款平均余额与存入总额的比率。
13.存款运用率:指贷款平均余额与存款平均余额的比率,也称存款比率。
14.活期存款:是指客户不需要预先通知即可随时存取和支付的存款。
15.定期存款:指客户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是客户获取利息收入的重要金融资产,也是银行筹集中长期信贷资金的重要渠道。
16.定活两便存款:指不确定固定的存款期限,可以随时续存和提取,其利率随存期长短而自动升降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