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一、压腿

这是少儿民族舞基本功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分为压前、旁、后腿。

压前腿:少儿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

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然后将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吸后

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

压旁腿:在压前腿的基础上,少儿的直立腿旁转90度即变为压旁腿;

压后腿:少儿在前面两个动作基础上,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手扶

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

建议:少儿压腿训练时建议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把杆训练

把杆练习是实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协

助少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分为双手扶把和单手扶把两种方式。因为

少儿年龄较小,手部的力量较小,因而少儿在做把杆训练时适合双手

扶把的方式。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此外,少儿在实行把杆训练时能够与其他动作组合实行训练,比如下腰、脚尖点地、蹲姿、压脚跟等。

三、踢腿训练

踢腿训练是训练少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分为小踢腿训练和大

踢腿训练。

在踢腿时,少儿上体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两腿

外开,重心在主力腿上。而当向前做小踢随时,动力腿有速度地经过

擦地绷脚面,向前踢出35。或45。,然后,经过脚尖着地收回。需要

注意的是,在做小踢腿训练时要注意绷直膝盖。

少儿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

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要绷紧,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踢时要对准耳根。踢起和落

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控制力,轻轻落地。

民族舞蹈教程: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民族舞蹈教程: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 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 的民间舞蹈,因为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 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 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 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第一节:准备活动 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 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 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 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腰部练习:注意呼吸,腰一定要正。(前腰、胸腰、旁腰、涮腰) 5、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 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6、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 向旁压。 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7、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8、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9、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 注意立腰、收腹。 10、下前腰(体前屈):上身前弯曲和腿平行,双手扶地,然后 起身。 注意腿要直,腰部放松。 11、双屈膝:双腿全蹲的同时,双手扶膝,起身。 注意注意腿要直,腰部要放松。 12、腰的软度练习:腰要放松、注意韵律。(前腰、旁腰、后腰、涮腰) 13、胯部的练习:左、右胯向上方提起,落下,双胯向前顶,左 右摆胯,注意不要坐胯。 14、膝部的练习:双膝弯曲半蹲,起身。注意腰立直,膝盖打开。 15、脚腕练习:脚尖向里转成正步,再打开成小八步,半脚尖立 起落下。注意立腰,腿紧夹。 16、手腕练习:绕手。注意收腹手臂要直。提压腕。(绕手、提 压腕) 17、仰卧、举腿、压胯:双腿向上抬起到九十度,位置向旁打开。注意腿要直,胯要正。

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民族舞蹈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一课程名称:民间舞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练习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练习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四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五设置宗旨: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方面得到有效的练习。 六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躲族 教学宗旨:通过对躲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躲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正确地把握躲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抖或屈伸。 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 2.膝关节颤抖、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 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步位

二脚形:1绷脚2勾脚 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体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第二节踢踏 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2摆手 二动律1“8”字晃动2摆3颤膝 三步伐 1 基本步(一二三)2退踏步3连三步4抬踏步5嘀嗒步6后退步(七点连续)7摆步8悠踢步9胯悠步10跳分步11二三步 四短句1开头步2结束步3悠踢步4胯悠步5跳分步 第三节弦子(6——10周完成) 一动律1曲伸 二步伐1靠步2靠点步1)靠点靠2)靠点悠3平步4收步5撩步6三步一撩7二步踏步9刨步10颤点步 第四节组合(11——15周完成) 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2恰地宫保组合3青稞丰收组合4快乐青年组合 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2牧羊女组合3弦子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 教学宗旨: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把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

少儿舞蹈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章东东)

章东东,中国舞蹈家协会高级教师 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附属、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硕士 所学专业:舞蹈教育 主修: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 辅修:舞蹈编导 个人证书: 全国优秀舞蹈教师资格证书 舞蹈教师等级考级证书(十级) 中国舞蹈家注册教师证书 少儿芭蕾舞教师资格证书 少儿舞蹈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章东东)

少儿舞蹈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 一切外部信息向大脑的输入都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的接受和转换这两种机能来完成的。训练感觉器官,也就训练了大脑,也就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形体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使幼儿的形体得到健全的发育,并促进其大脑、智力的发展。那么在观看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也了解下幼儿的形体训练的益处吧。 1.形体训练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这种迅速的发育成长使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幼儿形体训练配有音乐,包括大量的身体动作,并要求集体的协同合作。从理论上分析,它应当有利于儿童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注意力、表现力、模仿能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体操活动的兴趣。 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形体训练过程中,幼儿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产生,有利于幼儿心理能力的发展。幼儿心理能力全面起动又带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2.形体训练有利于启发幼儿的求知欲。 形体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以幼儿喜爱的游戏做穿插,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启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对形体训练的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地投入,努力地去追求。幼儿形体训练实践使我们感到,幼儿对动作的掌握,准确、标准,精力集中,能专心听讲,发言积极,思维灵活,有一定自觉性,并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老师,这叫什么动作?”“老师,我长大能当解放军吗?”“老师,这个动作我想这样做行吗?”老师立刻表扬并采纳他的动作,这就启蒙了幼儿的求知欲。

民族舞蹈课程纲要

《民族舞蹈》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民族舞蹈 开发者: 课程类型:音乐特色类选修课程 教学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课时安排:30课时 课程安排:一是利用每周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进行专门学习,二是通过社团活动和特色班级建设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学习。 课程目标: 1. 通过民族舞蹈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色彩斑斓的民族艺术世界,使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参与舞蹈表演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程实施建议: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通过长期的舞蹈训练,可使学生拥有匀称的体形、高雅的气质,从中受到美的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启发空间想像和创造力、提高舞蹈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国众多的民族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各自语言、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独具特色的人文状况与景观,使我国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国家”。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技能与信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

练就扎实幼儿民族舞基本功的方法—简单易学

民族舞基本功包含以下几项: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把杆训练组合、踢后退、劈叉跳、大踢腿、下腰、劈叉等动作。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而幼儿在学习民族舞时更多侧重于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等的最基础的训练。 通过民族舞基本功的训练,幼儿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态,使其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灵活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幼儿民族舞基本功主要包含如下几项: 一、压腿 这是幼儿民族舞基本功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分为压前、旁、后腿。具体动作为: 压前腿:幼儿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然后将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吸后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 压旁腿:在压前腿的基础上,幼儿的直立腿旁转90度即变为压旁腿; 压后腿:幼儿在前面两个动作基础上,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手扶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 建议:幼儿压腿训练时建议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把杆训练 把杆练习是进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分为双手扶把和单手扶把两种方式。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手部的力量较小,因而幼儿在做把杆训练时适合双手扶把的方式。具体动作为: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此外,幼儿在进行把杆训练时可以与其他动作组合进行训练,比如下腰、脚尖点地、蹲姿、压脚跟等。 三、踢腿训练 踢腿训练是训练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分为小踢腿训练和大踢腿训练。 小踢腿具体动作为: 在踢腿时,幼儿上体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两腿外开,重心在主力腿上。 而当向前做小踢随时,动力腿有速度地经过擦地绷脚面,向前踢出35。或45。,然后,经过脚尖着地收回。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小踢腿训练时要注意绷直膝盖。 大踢腿具体动作为: 幼儿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要绷紧,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踢时要对准耳根。 踢起和落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控制力,轻轻落地。 四、下腰 幼儿在做下腰时,由于手脚缺乏力气,往往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通过下腰训练,找的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要领,能很好的锻炼幼儿腰部的柔韧性。具体动作为: 双脚打开至肩宽,双臂向上伸直,五指打开,手心朝前。下腰时,上半身向后仰,头抬起来向后找自己的脚后跟,身体和手都向脚后跟靠齐并往里卷.下好腰以后,手臂和膝盖都尽力撑直,眼睛看脚后跟。 五、劈叉

中国民族民间舞 级理论试题

中国民族民间等级考试 7-9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12-13岁儿童 授课舞目:八级舞目——花棍飞舞(东北秧歌)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 《花棍飞舞》 教案内容:打花棍是我国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舞者手持花棍,击打自己的肩、背、手、膝、足等身体部位潇洒作舞。该舞运用了民间绕、打花棍的动作,结合汉族民间舞中常用的“十字步”等,使学生初步掌握花棍的基本打法。 教学准备:花棍、8级DVD、CD碟等 教学目标:通过击打花棍,训练学生们手腕灵活性和花棍的基本打法 教学重点:绕棍踢跳、横打肩转身、磋步打棍短句 教学难点:1、绕棍时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 2、绕棍踢跳踢出出和绕棍在同一拍完成,重拍在外 3、磋步注意不要上下窜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辅导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1、学习绕棍,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 2、学习绕棍踢跳 3、学习横打转肩、磋步打棍短句 4、舞蹈教学: 前奏 [1] —[2] 四人体对8点于台左后区准备,右手持花棍。 第一遍音乐 [1] 1—4 右脚先起踩踏步两次向2点行进,右起双摆手两次,眼随手动。 5—8 快一倍做1—4动作两次。 [2] 1—8重复[1] 1—8动作。 [3] 1—2体对2点,绕棍踢跳,左手身侧随摆。 3—4左后踏步左转体,肩前持棍,左背手,头左倾。 5—8 横打肩两慢三快。 [4] 1—8重复[3] 1—8动作。 [5] —[6] 体对一点,原地做[1]1—8动作两遍成横排。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少儿民族舞基本功怎么练 一、压腿 这是少儿民族舞基本功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分为压前、旁、后腿。 压前腿:少儿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 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然后将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吸后 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 压旁腿:在压前腿的基础上,少儿的直立腿旁转90度即变为压旁腿; 压后腿:少儿在前面两个动作基础上,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手扶 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 建议:少儿压腿训练时建议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把杆训练 把杆练习是实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协 助少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分为双手扶把和单手扶把两种方式。因为 少儿年龄较小,手部的力量较小,因而少儿在做把杆训练时适合双手 扶把的方式。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此外,少儿在实行把杆训练时能够与其他动作组合实行训练,比如下腰、脚尖点地、蹲姿、压脚跟等。 三、踢腿训练 踢腿训练是训练少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分为小踢腿训练和大 踢腿训练。

在踢腿时,少儿上体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两腿 外开,重心在主力腿上。而当向前做小踢随时,动力腿有速度地经过 擦地绷脚面,向前踢出35。或45。,然后,经过脚尖着地收回。需要 注意的是,在做小踢腿训练时要注意绷直膝盖。 少儿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 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要绷紧,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踢时要对准耳根。踢起和落 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控制力,轻轻落地。

学跳民族舞的方法

学跳民族舞的方法 怎么学民族舞 1、了解各民族的地理人文知识 了解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与人文地理,明白自己跳的是什么,有了明确的概念才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到各个民族舞 蹈的特点,思想观念里对该民族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例如,在演绎藏族舞蹈时,应该首先了解藏族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了 解藏族民间舞的体态是怎么形成的,进而明确舞蹈的要领。 2、教师精炼的语言与标准的动作示范 舞蹈不似其他的技能,它必须要通过老师的口传身授来进行学习。这时学习就离不开老师的标准动作示范。教师在讲解舞蹈动作时语 言要精炼、到位;教师的动作示范地道、纯正。 3、优质音乐 舞蹈是一门视觉与听觉并存的艺术。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舞蹈是“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优质的音乐伴奏是民族舞蹈演 绎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音乐是有灵魂有感情的,它可以 辅助舞者把舞蹈的情感释放出来,好的音乐甚至可以提升舞蹈的效果。 4、丰富的情绪 在民族舞蹈的演绎中,并不是针对一个民族的舞蹈演绎,一种机械的肢体重复,而是演绎各个民族不同的舞蹈特点、表现形式。更 重要的是,在具有地道的风格、体态的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情绪, 能将不同民族的动作特点很好的诠释出来。因为民族舞蹈的演绎不 仅是肢体的表达,更是情感的宣泄,要让舞蹈完全成为感情发泄的 渠道。 民族舞的基本功练习

四位转翻:点翻,串翻身,踏步翻身,探海翻身,刺翻身。 答转:双脚转,平转。 串翻身跳:大跳(凌空越),小跳,中跳。 简氏变身跳其他:吸伸腿,开胯,勾绷脚,前、后倒立,前桥,后,前桥脸,后桥脸,胸腰,弹腿,端腿,腋腿,横叉,竖叉,前 后滚翻,风火轮,腕花,摇臂,盘手,碎抖肩,笑肩,倒踢,旁提,冲靠平原,台步,卧鱼儿,探海,压腿,大踢腿,小踢腿,扳腿, 掰膀子,扳腰,弯腰,大环动。 民族舞的特点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 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 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 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和民族舞术表 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节生动,形象鲜明。中国的民间舞蹈很着重于内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人物形象鲜明、人物性格突出。虽 然有的舞蹈仅是表现某一种情绪,但它也多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情节的片断而出现的。如广东的《英歌》是表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攻 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是表现郑成功抵御外寇练 兵的活动。

浅谈成年人舞蹈基本功如何训练

浅谈成年人舞蹈基本功如何训练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五踢后退 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

民族舞蹈风格与手势的关系

探析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 论文摘要:在中国舞蹈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中,民间舞始终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内在所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分析研究民间舞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是完成民间舞教学及其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也是民间舞教学的特定性与本色、教学目的要求所决定的。 论文关键词:民间舞教学规格风格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几千年优秀灿烂的文明史,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各民族民间舞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进程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其风情醇厚、绚丽多彩的民间舞蹈生动而鲜明地表达了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构成了我国传统艺术丰富的内容之一,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舞蹈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一、民间舞教学目的和意义 在中国舞蹈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中,民间舞始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舞蹈课堂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训练课,也是培养民族舞蹈或舞剧演员、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理论研究工作者的专业必修课程。民间舞这门课程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及目的是:通过系统规范化的教学内容,配合相适应的、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民间舞基础知识、技术运用方法、基本能力(形态技能、心智技能)等诸多方面得到培养开发和训练,以适应掌握各种民间舞所特有的节奏、动律和风格,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为学生在舞台艺术实践和将来从事民族舞蹈教学科研创作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民间舞的课堂教学,是以中国各民族独具风格特点、生活气息浓郁、个性特点突出、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训练价值的教材为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不能解决的技术技能问题。同时,通过民间舞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基本技能、美学思想和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其教学目的和训练意义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 二、民间舞教学特点

学习民族舞蹈基本功

学习民族舞蹈基本功 外在条件是指人的基本条件,包括身高、体重、比例、外形等先天素质条件和要从事舞蹈专业动作学习的基础条件—“软开度”这个先天或后天素质条件;内在条件是指单纯从外表、外形看不出来的舞者所具有的水平。具体包括:肢体形态的协调水平、动作理解与控制水平和基础的弹跳水平。前者是对专业门面的一种要求;而后者是对从事舞蹈专业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必备的条件。 一,先天条件 [测试目的]选拔具有良好身体外形条件的考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资教育形象。 [测试内容]身高、体重、比例、外形。 (1)身高:一般在1.60米以上(允许向下浮动1~2厘米),如有特殊条件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2)体重:应低于或接近与身高相符的标准体重,以保证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 (3)比例:要求头、颈、肩及上下肢的比例要协调,不低于标准身体比例要求。 (4)外形:要求五官端正,气质较好。这是从事教育专业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软开度 (1)前腿 [测试目的]考查考生的前腿部韧带开合和柔韧水准。 [测试内容]前腿的搬、控、踢。 [训练方法]压腿、踢腿。

[训练步骤] 压腿,其一:地面训练:此方法便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实行前腿的韧带训练。因为此训练方法的特性所致,使训练方法简便而且规范,是行之有效的基础训练方法。 姿态: A 坐卧在地面上、双腿伸直并拢、膝关节下压、脚背绷紧外旋,要求绷脚压前腿,主要是针对前腿韧带、大腿外侧肌肉的训练。首先按照规定的姿态做好准备动作。脚背绷紧,脚后跟并拢大脚趾外旋,向下绷紧。用手抓住两只脚的脚心位置,手背相对。靠上半身的上下运动拉伸前腿韧带。每十次为一组,用上半身去贴服前腿,拉控韧带一次。 B坐卧在地面上,双腿伸直并拢,膝关节下压,勾脚,脚跟离开地面,要求勾 脚压前腿,主要是针对前腿韧带中间区域的肌肉训练。 按照规定的姿态,做好准备。双脚先并拢,然后从脚后跟开始努力上抬,勾脚离开地面,同时脚掌、脚趾部位也要勾足。

舞蹈基本功集训技巧训练教(学)案

舞蹈基本功基训技巧训练教案 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一年学习,应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2.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 3.能够准确地讲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纠错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正确方法。 第二章学习内容 地面训练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胯部:横叉、竖叉、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杆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一位擦地: 规格与要求: (1)不准脍脚且膝盖要伸直 (2)胯打开且小屁股往里包收紧 (3)肩膀放松沉下来且微微打开 组合: 右腿: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前边四个八拍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旁边四个八拍 1234擦出去,5678收回来后边四个八拍左腿和右腿是一样的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民族舞初级班舞蹈教学计划

民族舞初级班舞蹈教学计划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的兴趣、律动和柔韧性。 2、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其名称,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4、教授2—3个多元化舞蹈组合,包含民族舞蹈、现代舞蹈和芭蕾基本要素。 第一周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 基本功训练:(1)开胯练习(2)地面压腿(3)芭蕾手位、脚位(4)波浪柔手组合训练(5)律动练习 第二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律动性和柔韧性。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吸腿训练(3)勾绷脚练习( 4 ) 后弯腰的训练(5)波浪手练习《小白船》(6)复习芭蕾手位 第三~四周培养幼儿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吸腿、抱腿练习(3)勾绷脚练习( 4 ) 腰组合《天亮了》(4)手位练习:兰花指、旁按掌、穿手(5)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6)复习芭蕾手位、脚位(7)新授现代舞组合《我爱洗澡》(第一部分) 第五~六周培养幼儿丰富的感情、想象力、即兴表演能力。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前抬腿、后抬腿练习(3)勾绷脚综合练习( 4 )腰组合《天亮了》(5)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6)提沉、呼吸训练(7)现代舞组合《我爱洗澡》(第二部分) 第七~八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简易技巧训练。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正、旁踢腿练习(3)勾绷脚练习( 4 )腰组合《天亮了》(5)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6)提沉、呼吸训练(7)前滚翻训练(8)现代舞组合《我爱洗澡》(第三部分) 第九周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正、旁踢腿练习(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 4 )腰组合《天亮了》(5)波浪手组合《花与蝴蝶》(6)小碎步练习(7)现代舞完整组合《我爱洗澡》(9)手位练习:兰花指、提腕、压腕 第十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正、旁踢腿练习(3)腰组合《天亮了》(5)小碎步练

民族舞蹈教学设计.

第14周第1次课教案 一、主备人:程博 二、授课年级:八年级 三、课题:民族舞蹈——组合1-4 四、授课时间: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项目的介绍和对民族舞蹈明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让学生积极的去学习掌握基本手型和手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步法并能熟悉的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表演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教学重点:动作协调、到位。 七、教学难点:动作有力度、有节奏感 八、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提问法、分层练习法、指导纠错法等 九、课的类型:新授课 十、课时:1课时 十一、场地器材:室外田径场、录音机一台。

基 本部 分30分 钟1、民族舞蹈的介绍 教师组织集合,向学 生们介绍舞蹈这个 项目规则及其发展的 状况,和我们国家的 一些舞蹈的名流让 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舞 蹈,并激发学生的 学习的积极性。 2、基本步伐练习: 踏步、并步、 交叉步、“V”字步、 开合跳、吸腿跳、 后踢腿。 3 分 钟 1 次 中 组织:如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教法: 1、向学生介绍舞蹈在我 国的发展状况,和一些舞蹈的规 则. 2、教师讲解示范。 3、教师进行动作分解教师、 学生更正模仿练习。 4、教师口令学生练习,学 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完整动作练习。 6、分组小组练习,每组由 一名体育骨干负责,同时 教师巡视知道。 7、小组展示。 8、师生互评。 要求: 1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做动作 并给老师看。 2认真听教师对其动作 的改正,纠错。动作要有 力度、连贯协调。

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

星舞社教你如何练好舞蹈基本功 10-04-20 15:06 发表于:《星舞社》分类:未分类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 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 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 4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 5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 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幼儿民族舞基本功

幼儿民族舞基本功 民族舞基本功包含以下几项:压腿、压肩、推脚背组合、把杆训 练组合、踢后退、劈叉跳、大踢腿、下腰、劈叉等动作。幼儿因为年 龄较小,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因而幼儿在学习民族舞时更多侧 重于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 等的最基础的训练。通过民族舞基本功的训练,幼儿能够从小养成良 好的坐、走、站等姿态,使其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灵活等素质 得到全面的发展。幼儿民族舞基本功主要包含如下几项: 一、压腿 这是幼儿民族舞基本功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分为压前、旁、后腿。具体动作为: 压前腿:幼儿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然后将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 吸后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 压旁腿:在压前腿的基础上,幼儿的直立腿旁转90度即变为压旁腿; 压后腿:幼儿在前面两个动作基础上,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 手扶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 建议:幼儿压腿训练时建议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把杆训练 把杆练习是实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协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分为双手扶把和单手扶把两种方式。因 为幼儿年龄较小,手部的力量较小,因而幼儿在做把杆训练时适合双 手扶把的方式。具体动作为: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 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 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 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此外,幼儿在实行把杆训练时能够与其他动作组合实行训练,比 如下腰、脚尖点地、蹲姿、压脚跟等。 三、踢腿训练 踢腿训练是训练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分为小踢腿训练 和大踢腿训练。 小踢腿具体动作为: 在踢腿时,幼儿上体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 两腿外开,重心在主力腿上。 而当向前做小踢随时,动力腿有速度地经过擦地绷脚面,向前踢 出35。或45。,然后,经过脚尖着地收回。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小踢腿训练时要注意绷直膝盖。 大踢腿具体动作为: 幼儿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 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 要绷紧,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 踢时要对准耳根。 踢起和落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控制力,轻轻落地。 四、下腰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民间舞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训练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训练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 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四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五设置目的: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等 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藏族 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准确地把握藏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 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或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动或屈伸。 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 2.膝关节颤动、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 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步位 二脚形:1绷脚2勾脚 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身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

第二节踢踏 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2摆手 二动律1“8”字晃动2摆3颤膝 三步伐 1 基本步(一二三)2退踏步3连三步4抬踏步5嘀嗒步6后退步(七点连续)7摆步8悠踢步 9胯悠步10跳分步11二三步 四短句1开头步2结束步3悠踢步4胯悠步5跳分步 第三节弦子(6——10周完成) 一动律1曲伸 二步伐1靠步2靠点步1)靠点靠2)靠点悠3平步4收步5撩步6三步一撩7二步踏步9刨步10 颤点步 第四节组合(11——15周完成) 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2恰地宫保组合3青稞丰收组合4快乐青年组合 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2牧羊女组合3弦子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 教学目的: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掌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稳中艮”的动律特征;准确地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 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要突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难点:“艮劲儿”步、上肢“扭”、手腕“花”的协调把握,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要点,“点紧促,线延伸”“稳中浪浪中艮艮 中俏”的节奏处理。

如何练舞蹈基本功

如何练舞蹈基本功 一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三推脚背组合 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

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四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

少儿中国舞有哪些基本功

少儿中国舞有哪些基本功 一、压腿 这是少儿民族舞基本功训练中最基本的训练,分为压前、旁、后腿。 压前腿:少儿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然后将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吸后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 压旁腿:在压前腿的基础上,少儿的直立腿旁转90度即变为压旁腿; 压后腿:少儿在前面两个动作基础上,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手扶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 建议:少儿压腿训练时建议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二、踢腿训练 踢腿训练是训练少儿腿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分为小踢腿训练和大踢腿训练。 在踢腿时,少儿上体要保持正直,收腹挺胸立腰,收臀、收背,两腿外开,重心在主力腿上。而当向前做小踢随时,动力腿有速度地经过擦地绷脚面,向前踢出35。或45。,然后,经过脚尖着地收回。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小踢腿训练时要注意绷直膝盖。 少儿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要绷紧,腿踢得

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踢时要对准耳根。踢起和落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控制力,轻轻落地。 三、把杆训练 把杆练习是进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帮助少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分为双手扶把和单手扶把两种方式。由于少儿年龄较小,手部的力量较小,因而少儿在做把杆训练时适合双手扶把的方式。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此外,少儿在进行把杆训练时可以与其他动作组合进行训练,比如下腰、脚尖点地、蹲姿、压脚跟等。 四、劈叉 劈叉是舞蹈训练时训练韧带柔韧性的高级阶段,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 将腿左右分开成一字形,双手在体前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左右分开成一线并坐于地下方为合格即为横劈叉;将腿前后分开成1字形,双手撑地,使上身正直,而后努力使身体向下振压,至两腿前后分开至一条线坐于地下为合格则为

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项目

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项目 地面训练 一、上肢训练: 1.头部: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部:压肩、环动、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弯腰、疗腰、涮腰。 二、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 3.够部:横叉、竖又、压又 三、训练要求: 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扶把训练:(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带半脚尖、压脚跟 2.踏步蹲与胸腰及前旁、压腰、组合 3.小涮腰、横拧组合 4.各民族舞姿组合:大掖步、卧点、扑步 5.丰富节奏。加强节奏变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带勾、绷脚、及与半蹲组合 3.前后摆动并环动 4.与争位、转头、压脚组合 5.与五位并立转组合 6.丰富、加强节奏变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带点地小踢腿

3.前后摆动、单腿变身 4.节奏处理、加强准度 四、单腿蹲: 1.前、旁、后、带勾脚 2.单腿带端掖腿 3.带迈移、前旁后、摆动加半蹲4.与单腿变身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疗腰、大技步、卧点 3.双跪后腰、单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辗转 5.风火轮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环动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穷、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摆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盖腿 中间训练 一、腰: 1.单跪下腰、单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卧云 4.风火轮 二、大踢腿:

浅谈成年人舞蹈基本功如何训练

浅谈成年人舞蹈基本功如何训练 一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 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伴奏带:选用节奏 感比较强的音乐。二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三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 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3-4拍脚尖绷直,向墙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 规动作。四把杆训练组合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 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 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基本的把杆动作组合:1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擦地组合2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蹲组合3 (双手/单手)扶把,一位脚划圈组合4 五位脚,单手扶把小踢腿组合5 五位脚,单手扶把移重心组合6 (双手/单手)转腰组合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基础上加大难度,变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五踢后退双手扶把杆小八字部站好,膝盖都要绷直, 头抬起来平视前方。在踢后退的过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动,不要侧身回头,胯不能松,脚背和膝盖都要绷直。切忌身体前倾。如果在反复强调,学生还是做不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先单一的联系控后腿即双手扶把杆,把一条腿向后抬起来,纠正学生的姿态,然后再过度到踢后 退。六劈腿跳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八下腰年龄偏小的学生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保护她们,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