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汉语初级读写2第一课——一学就会
- 格式:ppt
- 大小:3.99 MB
- 文档页数:24
***********************************************************教案第1课我哪儿都没去过《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教案第2课晚上早点儿睡《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教案第3课咱们去爬山吧《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教案第4课我帮你拿上去吧《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教案第5课她是从新加坡来的《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 》 编著 王淑红 么书君等教 案第6课 这个颜色挺适合你的《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教案***********************************************************第7课越快越好《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教案第8课虽然听不懂,但是我喜欢《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口语 II》编著王淑红么书君等。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Ⅱ》编著李泉王淑红么书君***********************************************************教案第1课一学就会教学任务1.实用语块2. 实用阅读3. 读后写作时间安排1.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2.课时分配本教材每一课都有读后写作。
写作可在课下完成,教师须安排时间,对学生写作中的错误给予纠正。
教学实施★特别说明本册教材按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课堂教学按书中顺序进行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背诵并朗读【1】背诵课文(1)这部分语句都是生活中最有用、复制性强的语句。
请老师带领学生熟读实用语块,最好达到张口即出的程度。
(2)熟读语块时,请纠正发音。
(3)配合背诵第二部分,听邓丽君的歌曲《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4)《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歌词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待,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Ⅱ》编著李泉王淑红么书君***********************************************************我在等着你回来,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2】文化语句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来了,就安下心来。
二、实用阅读实用阅读中的词语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希望通过这部分阅读练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最好能够认读,抑或再见到这个词语或句子,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三、相关阅读可参考PPT。
阅读课文中几乎没什么生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阅读上成精读,。
参考答案:1、B 2、C 3、A四、阅读练习1、请参照例句(1),分别为(2)-(6)找出合适的下句通过阅读练习,逐渐建立学生的语境意识。
参考答案:(2)E (3)F (4)D (5)B (6)A2、排序组句并加上标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语段组建能力。
《发展汉语》第一课教学分析艾冰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教学对象:他们是操不同母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性别、年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从未学过汉语的成年人。
他们与儿童的语言教学不同,因为他们虽然在不具有语言行为,但他们具有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他们在学习语言上也更加具有主动性。
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展开教学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初级汉语》的第一课:《马克是美国留学生》。
一、自我介绍由于这是第一堂课,所以师生之间彼此不熟悉,又没有共同的交际语言,那么怎样让学生开口说汉语就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难题。
这里我们采用汉语和手势语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群里和语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是可以明白“我叫艾冰,你呢?”这句话的,并且会很高兴的说出“我叫×××。
”这样的句子。
这样师生之间就建立了最初的认识。
说到名字,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汉语人名的特点,那就是采用“姓+名”的方式,一般中国人的姓是一个字,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比如:马克(“一个姓”+“一个名”)、李一民(“一个姓”+“两个名”)。
接下来,我们要跟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如:老师说:“×××,我是中国人,你呢?”(如果学生不明白,就拿出世界地图,指出中国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分别指出自己国家的位置,这样我们也就知道每个学生的国籍了。
我们也就达到了对学生的初步了解。
二、解决生词(一)朗读生词老师先领学生读生词,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每个生词读两次。
然后让学生单独读,这时一定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
让学生在语音上对汉语有个初步感知。
原则上我们不会系统的讲解汉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但是像“b-p d-t g-k zh-ch z-c”这种声母有必要讲一下,因为这些音在汉语中是能够区别意义的,如“爸≠怕”“打≠塔”“歌≠科”“知≠吃”“字≠次”,但是在像英语的语言中,这些音是不区别意义的,如在speak中我们把“b”发生了“p”也是可以交际的,人们只会认为我们发音不准,但并不会认为我们发音错误。
教案第1课一学就会教学任务1.实用语块2. 实用阅读3. 读后写作时间安排1.本课所需课时:2课时2.课时分配本教材每一课都有读后写作。
写作可在课下完成,教师须安排时间,对学生写作中的错误给予纠正。
教学实施★特别说明本册教材按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课堂教学按书中顺序进行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背诵并朗读【1】背诵课文(1)这部分语句都是生活中最有用、复制性强的语句。
请老师带领学生熟读实用语块,最好达到张口即出的程度。
(2)熟读语块时,请纠正发音。
(3)配合背诵第二部分,听邓丽君的歌曲《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4)《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歌词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待,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我在等着你回来,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2】文化语句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来了,就安下心来。
二、实用阅读实用阅读中的词语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希望通过这部分阅读练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最好能够认读,抑或再见到这个词语或句子,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三、相关阅读可参考PPT。
阅读课文中几乎没什么生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阅读上成精读,。
参考答案:1、B 2、C 3、A四、阅读练习1、请参照例句(1),分别为(2)-(6)找出合适的下句通过阅读练习,逐渐建立学生的语境意识。
参考答案:(2)E (3)F (4)D (5)B (6)A2、排序组句并加上标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语段组建能力。
参考答案:(1)A,C,B。
(2)B,A ,C?(3)B,C,A。
(4)C,B,A。
(5)A,C,B。
五、读后写作对刚开始用汉语写作的学生要求不要过高,可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想法,之后把想法记录成文字。
写,可以留为课后作业,老师要找时间帮助学生批改,指出错误,并加以鼓励。
北京语言大学《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课教案(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级汉语口语课实习教案第一课你好教学目的:1、掌握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中一些求拼音规则。
2、掌握基本的问候语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读音准确,并会书写汉语拼音。
2、能够自己给汉字注音。
3、能够灵活地进行替换练习。
教学重点:1、声调(尤其是三声的发音)学时分配: 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声母、韵母。
板书:声母(11个) b p m fd t n lg k hj q xzh ch sh rz c s韵母(16个) a o e er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i ia ie iao iu(iou) ian in iang ing iongu ua uo uai ui(uei) uan un uang uengüüe üan ün(üen)先以呼读音引入教学,便于学生辩音、发音。
二、拼音(1)见课文第三页语音中拼合练习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学生齐读。
个别学生读。
三、声调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声调有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
1、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板书:ˉ(一声)ˊ(二声)ˇ(三声)ˋ(四声)2、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板书:例: ma1(妈)ma2(麻)ma3(马)ma4(骂)3、声调示意图:板书:第一声 55 阴平调第二声 35 阳平调第三声 214上声调第四声 51 去声调四、基本的拼音规则(1)轻声⑴叠音词或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读轻声。
不标调。
例如:妈妈弟弟叔叔星星看看坐坐ma1ma⑵表示多数的"们"读轻声例如:我们你们他们孩子们学生们wo3men五、对话(一、生词。
二、句子。
三、会话。
四、替换与扩展)1、首先学习生词1~15。
老师先读一遍。
学生跟读、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