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操作
- 格式:pptx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26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操作流程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胃手术: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在腹腔镜下完成,胃切除或吻合是通过腹壁小切口辅助完成,是目前我院采用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全麻手术体位:分腿大字位,双腿各外展30°,左脚折刀15°,及会阴形成三角位置刚好能站1人为宜。
头高脚低倾斜30°。
患者臀下垫一薄软垫,由于受体位影响,手术床及患者骶尾部接触面及力度增大,使用软垫可保护患者皮肤,减少摩擦。
手术机位:显示屏两台分别放在病人头端左右两侧约45°,超声刀主机放在病人左侧术中提醒:腔内拭血用若干白纱布对半剪开并缝3针固定,以及水杯内放置一块小号纱垫以保护镜头,巡回护士做好记录用物准备手术配合步骤配合体会1.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难度大,而且常联合多脏器切除,更增大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所以要求医护配合默契,技术操作必须熟练。
2.由于手术难度大,仪器多,护士必须有高度责任心。
洗手护士对各种器械必须熟练掌握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确保配合准确、及时,以缩短手术时间。
3.巡回护士要掌握各仪器操作规程及常规维护,确保仪器设备使用完好率。
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仪器各参数,及时调整手术需要体位。
密切配合麻醉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严格执行肿瘤隔离技术术中必须遵循无瘤原则,配合时需要随时注意肠管、胃腔及切口完全隔离技术。
切除肿瘤时使用器械要及其他器械分开使用,避免肿瘤细胞产生种植。
取标本时,采用切口保护圈保护腹壁小切口,于圈内牵引出病变胃标本及清扫淋巴结、脂肪组织。
在解除气腹时先排尽气体,再拔除套管避免“烟囱”效应。
腹腔及腹壁切口用43℃蒸馏水冲洗、浸泡,通过这些措施以尽量减少发生切口种植几率。
手术经验与技巧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4-0347-02经腹食管裂孔径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及手术技巧孙益红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经腹食管裂孔径路;全胃切除术Keywords abdominal transhiatal approach;total gastrectomy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指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处的腺癌性病变,临床上常依据癌肿中心部位与齿状线的距离将其分为3型。
迄今为止,根治手术仍是各型AEG的首选治疗方法。
AEG手术径路分为经胸和经腹手术两大类,与经胸手术相比,经腹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术后存活率高等优点[1]。
长期以来,有关AEG的外科治疗策略和术式选择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2]。
近年来,随着循证研究的深入,通过对AEG的手术风险、术后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等的综合评价,形成了一些新认识,并逐渐趋向形成以下共识:(1)I型AEG应参照食管鳞癌的治疗原则进行手术;(2)Ⅱ、Ⅲ型AEG应按照胃癌的治疗原则进行手术;(3)经腹食管裂孔径路(abdominal transhiatal ap-proach,以下简称TH径路)手术兼具经腹和经胸手术的优点,不仅是伴有食管浸润的Ⅱ、Ⅲ型AEG的首选术式,而且也适用于部分高龄或合并心肺疾病的I型AEG病人。
近10年来,笔者常规采用TH径路手术治疗Ⅱ、Ⅲ型AEG,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1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文拟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对TH径路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操作要点和手术技巧做一简要介绍。
1手术操作要点该手术的操作步骤与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基本一致,主要不同点在于该手术要求切开食管裂孔前方之膈肌腱性部,进入下纵隔切断胸下部食管,清扫No.110和No.111淋巴结,并完成食管空肠吻合。
其操作要点如下。
1.1切口和探查术前宜常规进行腹腔镜探查,观察肿瘤是否突破浆膜,初步排除邻近脏器广泛浸润、腹膜种植转移、癌性腹水、腹腔脏器转移等不可治愈因素。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手术步骤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手术,用于治疗胃癌、
胃溃疡或其他严重胃部疾病。
手术步骤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手术操
作阶段和术后处理阶段。
首先,在准备阶段,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
血液检查、心电图、胃镜检查等,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患者需要空腹,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准备手术。
接着是手术操作阶段。
在手术中,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做几个
小切口,然后用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工具进入腹腔。
首先,医生会检
查腹部器官的情况,然后将胃进行切除。
在切除胃的过程中,医生
会小心地处理周围的器官和血管,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
旦胃被切除,医生可能会进行淋巴结清扫,以确保没有癌细胞残留。
最后是术后处理阶段。
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恢复治疗,
包括输液、止痛和定期检查。
患者需要逐渐恢复饮食,医生会根据
个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
此外,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康
复情况良好。
总的来说,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和精密的操作。
术后的康复也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本次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先行开腹,检查胃部分缘,右上腹部检查可见局部结节,次之采用胃切除术对病灶进行根治,术中执行小张口假瓣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切除胃体基底及小肠连接手术,术中运用了缝合性自阻引流术,切除胃体基底及胃下端4cm,并将假瓣片内翻收口,同时处理胃底溢液,合并切除胃体全叶及胃头端,胃癌正常组织边界均未见肿瘤细胞浸润。
术后应用胃管装置让病人依赖胃肠道及营养小体支持。
术后整个操作过程示范顺畅,上腹部无明显外溢,术时出血量100ml,术后病人未出现低血压或低细胞血红蛋白现象,术后病人身体状况良好,术后伤口无明显异常,术毕病人予以双侧腹壁上放保守外固定物。
术后2天复查,行止血痊愈,伤口正常愈合,并移除手术固定物,术后4天首次卧床做肢体活动训练,术后10天病人出院。
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早期胃癌治疗的手术方法。
它是通过腹腔镜技术,将患者的胃癌组织切除,并通过淋巴结清扫和宿瘤切除来达到根治的目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胃癌根治术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那么,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如何呢?本文将从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术后恢复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手术适应症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适用于早期胃癌患者,即肿瘤大小小于5cm,浸润深度小于500微米,无淋巴结转移或转移少于3个的患者。
患者的身体状况、心肺功能等也是手术适应症的考虑因素之一。
对于符合这些条件的患者,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手术效果1. 术中处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术中处理上,可通过高清晰度的腹腔镜显示肿瘤的具体位置和大小,使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切除肿瘤组织。
术中观察也方便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意外,如出血、损伤等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2. 肿瘤根治通过腹腔镜下的操作,医生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边缘和周围的组织结构,从而更加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术后残留的可能性。
3. 淋巴结清扫腹腔镜下手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并便于医生进行淋巴结的清扫,有效减少淋巴结残留的可能性,提高手术的根治性。
4. 术后并发症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三、术后恢复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护和观察,饮食上应遵循医嘱,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术后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患者需定期复查,以监测术后的恢复情况。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是显著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术中处理的准确性和精细性、肿瘤根治的彻底性、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以及术后恢复的快速性等方面。
所以,对于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早期胃癌患者来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关键词】完全腹腔镜;胃肿瘤;手术配合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日臻成熟,既往需要开腹治疗的疾病,如胃癌根治术等,目前在腹腔镜辅助下(laparoscopic-assisted gastrectomy, lag)、甚至完全依赖腹腔镜(totally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tlg)即能完成[1]。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本院在2007年3月到2009年4月开展tlg手术37例,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3例,女性14例。
年龄44~79岁,平均62.3岁。
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糖尿病5例。
有腹部手术史4例,其中胆囊切除1例,阑尾切除1例,子宫次全切除1例,剖腹产1例。
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不适3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另有3例为体检发现。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为胃癌。
术前b超、胸片、ct等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1.2 手术方法全麻后,患者平卧位,建立气腹,5个穿刺孔呈v 形分布。
紧贴横结肠使用超声刀切断胃结肠韧带,向左至脾门上方,向右至完全分离十二指肠结肠间系膜。
根部离断网膜左动静脉、网膜右动静脉、胃右动脉及胃左动脉后完成d2淋巴清扫,血管近端均使用血管夹夹闭。
使用内镜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距幽门下3 cm处切断十二指肠,再在距病灶上缘6 cm处断胃。
标本装袋后,将脐下方穿刺孔扩大成绕脐半周切口后取出。
消化道重建采用billroth ⅱ胃空肠吻合。
吻合完成后经胃管注入美兰稀释液250ml,作密封性检验,确定吻合口无渗漏。
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于十二指肠残端旁及吻合口后方各放置一根负压引流管。
3手术配合3.1 术前配合3.1.1器械及物品准备:术前1天准备好监视器、电视摄像系统、内镜光导束、冷光源、超声刀、普通单极电刀、自动吸引装置、腹腔镜手术包、30°广角的硬镜等用物,并备特殊器械如一次性使用12mm trocar、无损伤抓钳、直角分离钳、持针器,以及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