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小楷千字文
- 格式:pdf
- 大小:6.56 MB
- 文档页数:3
以下是一篇关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的文言文:
文徵明,字徵仲,号衡山,乃明代杰出书画家。
其书工篆、隶、楷、行、草诸体,尤擅小楷,名动海内。
一日,文徵明得《千字文》古帖,爱不释手,决意临写。
遂闭门谢客,研墨铺纸,凝神静气,宛若与古人对谈。
每一笔皆精心揣摩,力追原作神韵。
临写既成,观者无不赞叹。
其字端秀清新,用笔精妙,结构体势严谨,颇具古意。
文徵明亦自感满意,深知临帖之功,在于领悟古人笔法,而非拘泥形似。
由是观之,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不仅展现其书法技艺之高超,更彰显其对传统文化之热爱与执着。
这篇文言文简单描述了文徵明临写《千字文》的过程和成果,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或补充。
文徴明临写《千字文》文言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徵明(1470年-1559年),字太虚,号东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在明代中期以后期书法家尔立于吴门,有“吴门四家”之誉,为吴中文艺复兴的重要人物。
文徵明的书法风格宏伟大气、清秀秀丽,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临帖所写的《千字文》在书法史上也有着曼妙的地位。
《千字文》是北魏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名篇,是颜真卿为教子书写的一篇千字文章,迄今流传下来,深受后人喜爱。
以下是文徵明所临写的《千字文》的文言文版本:大哉千字,宏伟之文也。
举天地设日月,启江山化生息。
臣万乘,辞元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斯人之幼。
辨物类则云征,审欠款而有心。
温故之知新,足养民而弘文。
阴如无隐,阳若含辉。
后为采茂果,其绳庐俊倚非曾是。
言之哑于冯唐,乾之它然于轧与雌雄性必异。
射夫深耕而作礼,列序之溥曙天火之雄也。
终日而喇白,反态风领作力,有治瞒否,归穷自穷蒙也云乎。
思修八之言让,感亡之覆、从实者至乎万一。
耗乐邸隶,雀巢、绀致夜曼林水,吴者之南犹可人劫是,唐人逐於面倚而其材,在主一之式部一下,接息是一巧神。
居万家京车,岂毛孔之矣也五来之过,巨矣人知己安是且从亡,尧省楼曰之之妄!放裒此文中,文徵明将颜真卿的《千字文》进行了临写,并在书法上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他在书写过程中力求稳健雄浑,字体刚劲有力,气势宏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文徵明所临写的《千字文》不仅是对颜真卿原作的致敬和传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他通过这样的行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使之流传千古,为后人学习和借鉴提供了珍贵的书法材料。
文徵明临写的《千字文》不仅是一篇关于文字意蕴的佳作,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
他所展现出来的书法造诣和才华,不仅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愿我们能够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第二篇示例:文徴明临写《千字文》文言文文徴明(1470-1525),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被誉为“文徵明节度”。
古代经典书法小楷合集在中国古代,小楷是文人士大夫科举从政、治学为文的基本手段,也是一种最为常用和实用的字体,因此,历代书家中,善小楷的大家很多,下面是从各朝代中选出了一些书法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汉晋南北朝钟繇《宣示表》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出生于汉末名士之家,官至太傅。
他同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
书法各体兼备,完成了古隶向楷书的转变,创立了楷书这一新的书体,在书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作品中尤以《宣示表》最能体现其小楷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帖章法纵紧横疏,气势开阔,每行字的大小、轻重、正欹、宽窄,错落有致,极尽自然之趣,体现出一种雄浑厚朴、沉着高古的艺术风格。
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303 —361 ),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其小楷主要取法钟繇,而在完善楷书、丰富笔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等。
《乐毅论》基本摆脱了隶书的痕迹,具备了完备的楷书法则。
用笔沉着内敛,扎实劲健;点的姿态生动,细腻圆润。
在整体风格上呈现出端庄沉着、圆润峻拔、动静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344 —386 ),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善书又与其父一脉相承,并称“二王”,有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传世。
王献之的《洛神赋》将楷书艺术推向一个新高峰,被后世尊称为“天下小楷第一”“小楷极则”,标志着楷书艺术的完全成熟。
从温润细腻、峻拔流美的气格来看,《洛神赋》颇得其父心法要诀,但又灵性颖出,创变有成,更讲求作品的遒丽、峻逸、疏朗之美,已经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
隋唐欧阳询《心经》欧阳询(557 —641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初学二王,又远承魏、晋、六朝隶书、楷书的特点,用笔险劲,法度严谨,独树一格,被誉为欧体。
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文徵明小楷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
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
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
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3《小楷归去来兮辞》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
《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
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应该说是勤奋最终成就了文徵明的书法艺术.文徵明的勤奋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出版)和周道振先生编着的《文徵明书画简表》两本书收录文徵明传世书画作品有千余件之多.这个数量在我国古代书画家存世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且,其涉猎书画的门类相当广泛,绘画中的山水,花鸟,工笔与小写意,水墨和重彩;书法中的行书,草书,楷书无所不精,尤其是小楷书法更是不与凡同,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确让人景仰.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此评价文徵明当之无愧.从前人着录和现存的作品来看,文徵明一生的小楷书法学习和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五十岁以前广博学习的时期,五十至六十岁融会贯通的时期,六十岁以后成熟和发展的高峰期.文徵明传世小楷书法作品年代分布表①、3岁以前31—4岁41—5岁51—6岁61—7岁71—8岁81—9岁总计作品191536494352205数量文徵明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据《明史》本传记载,在"郡学"念书时,同学们多背着老师玩乐,他却埋头临写《千字文》,每日多达十本之多.②、稍长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李应祯乃当时名士,对书学颇有研究,造诣很深,文徵明的书法最得力于李氏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据文徵明自己说,一次李氏见他写字带有苏东坡的笔意,便大声斥责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118?之,只是他人书耳!"③、另有一次李氏对文徵明说:"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矣,子起及目力壮之时为之."后文徵明在一题跋中记起此事说:"因极论书之要诀,累数百言,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见《文待诏题跋?跋李少卿帖》)可见,李应祯的指导对文徵明书法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徵明早年楷书习字是很宽泛的,除临摹智永外,对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用功很深,同时受李应祯的影响宋元的笔法学习也很多.在他五十岁以前写的楷书里,主要是受欧阳询和赵孟烦的影响,字里行间偶或有颜真卿和倪瓒的面貌.④、从所见文徵明早年传世作品看,欧的面貌在这一时期是比较多的.这一时期的小楷,起笔露锋,结字略呈扁势,严整规范,但是风格不统一,显得不够灵活.梁嵫说:"⑤、文衡山小楷初学欧,力趋劲健,而板滞之气未能尽脱."可见,文徵明早年的小楷书法尚未确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未形成臻善的个人书法风格.但其书法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尽量不受时人的影响,学习历代优秀的法帖,走的完全是赵孟的学书之路,这于他崇拜赵孟烦的书艺有直接关系.⑥、下面这些小楷书法就是文徵明二十岁至五十岁时的作品.书《落花诗》清张培敦补,跋倪瓒《江南春》,跋张灵画《落花诗》,《落花诗》与画合卷,《甲子杂稿》,跋《江山初霁图》,书杜启撰《重修姑苏志后序》,跋《烟江叠嶂图》,跋《苏轼五帖?苏过一帖》,《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题王羲之《七月帖》,跋钱良佑书吴仲仁《春游图》,跋欧阳修《付书局帖》,《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圣主得贤臣颂》,跋《落木寒泉图》,《落花诗》并图,跋《湘君湘夫人图》,跋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书唐人绝诗扇面》②文徵明五十岁以后官翰林院待诏时,为适应职务上的要求,写比较工整的字.丰坊说他"书写亦是一种修持——兼说文徵明小楷书法孙稼阜任何一门技艺,达到极致时,都通于“道”,道是指一种普遍的规律,是可打破门类区别而对话的“语言”,所谓万事“理通”。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文》放大版15张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文》01[放大]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02[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03[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文》04[放大]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05[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06[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文》07[放大]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08[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09[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文》10[放大]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11[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12[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文》13[放大]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14[放大]
文征明小楷《四体千字
文》15[放大]。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大字原完整版)原完整版:草堂十志原文:文征明书《草堂十志》释文嵩山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以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架,复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可容膝休闲。
谷神全道,此其所以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歌曰:山为宅草为堂,芝室兮药房。
罗蘼芜拍薜荔,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成草堂,中有人兮信宜常。
读金书饮玉液,童颜幽操长不易。
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
秘庭凝霛(灵),窈如仙会,即扬雄所谓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是也。
可以超绝世纷,永洁精神。
及机士登焉,则寥閴惚怳,悲怀情累矣。
歌曰:临泱漭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窈冥。
怳歘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
窈冥仙会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至诚必感兮祈此巅,舒颢气,养丹田,终仿佛兮覿群仙。
羃翠庭者,盖崖巘积阴,林萝沓翠,其上绵冪,其下深湛。
可以王神,可以冥道矣。
及喧者游之,则酣谑永日,汩其清而薄其厚矣。
歌曰:青崖阴丹涧曲,重幽叠邃隐沦躅。
草树绵幂翠蒙茏,当其无亭在中,当其有幂翠庭,神可谷道可冥。
幽有人弹素琴,白玉徽兮高山流水之清音,听之愔愔澹忘心。
樾馆者,盖即林取材,基巅拓架,以加茅茨,居不期逸,为不至劳,清谈娱宾,斯为尚矣。
及荡者鄙其隘阒,苟事宏麗,乖其实矣。
歌曰:紫岩隈清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
芳藿蘼荫蒙茏,幽人架馆在其中。
卧风霄坐霞旦,藿蘼蒙茏依樾馆。
粤有客兮时戾止,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永岁终朝常若此。
洞元室者,盖因岩即室,即理谈元室反成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则假容窃次,妄作虚诞,竟生异言。
歌曰:岚气肃兮峦翠沓,阴室虚灵户若帀。
谈空空兮核玄玄,披蕙帐促萝筵。
洞元室,秘而幽,贞且吉,道于斯兮可冥,绎妙思洞兮草元经,结幽兮在黄庭。
倒景台者,盖太室南麓,天门右崖,杰峰如台,气凌倒景。
登路有三,皆可少憩,或曰三休台,可以会驭风之客,皈绝尘之子,超越真神,荡涤尘襍(杂),此其所以绝胜也。
及世人登焉,则魂散神越,目极心伤矣。
文征明书四体《千字文》
一、文征明简介
1. 基本信息
- 文征明(1470 - 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2. 艺术成就
- 在书法方面,文征明诸体皆能,尤擅小楷。
他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颇具晋唐书法的风致。
其行书受智永、赵孟頫影响,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而隶书则古雅质朴。
1. 内容简介
- 例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开篇几句就从天地宇宙讲到季节变化。
2. 历史意义
1. 四体书法的特点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隶书
2. 艺术价值
- 书法艺术的多元展示 - 传承与创新
- 文化内涵的丰富体现
四、学习建议
1. 临摹学习
2. 对比分析
3. 文化理解。
【小楷】《千字文小楷字帖》目录已收录23篇
小楷字帖
《千字文+小楷字帖》将一如既往的采编整理历代小楷字帖奉献给大家!如有遗漏,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告诉我们,小编后续补充完善!同时也衷心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与帮助!
目前共收录 23篇小楷书法作品。
点击下面蓝色标题,即可进入小楷字帖:
┣ 《千字文》 ---------
颜真卿《小楷千字文》欧阳询《小楷千字文》米芾《小楷千字文》褚遂良《小楷千字文》一版褚遂良《小楷千字文》二版褚遂良《小楷千字文》三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一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二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三版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四版董其昌《小楷千字文》一版董其昌《小楷千字文》二版祝允明《小楷千字文》其一祝允明《小楷千字文》其二赵佶《小楷千字文》瘦金体▣赵佶《小楷千字文》单字目录傅山《小楷千字文》启功《小楷千字文》吴玉如《小楷千字文》梁国治《临颜真卿小楷千字文》梁同书《小楷千字文》王文治《小楷千字文》日本·卷菱湖《小楷千字文》
【终】
书法字帖·企业二维码。
文徵明精致小楷版《千字文》,值得收藏!展开全文
千字文(一)
千字文(二)
千字文(三)
千字文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由官员周兴嗣编写的一篇韵文。
全文由一千个字组成,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语句平白如话,易于记忆和背诵,是难得的儿童国学启蒙读物。
文征明又名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生于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清朝评论家评论道:“明楷以文衡山为第一”
文徵明小楷的千字文书写于明朝嘉靖乙未年(1535年)四月二十
九日。
其小楷笔画婉转,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字体⽂徵明《千字⽂》字库版千字⽂有各位名家的书写版,⼆⽞社的⽂徵明⾏草书却让您眼睛⼀亮,似癫狂狂草中的清流,它像⼀个温⽂⽽雅的君⼦,每⼀笔有棱⾓,但⼜不失圆润。
⼩⾏草慢慢写,如时光缓缓⽽流,⾛在⼭花烂漫的草地上,意境是清新怡⼈,润物细⽆声!【始】【1】《千字⽂》天地⽞黄,宇宙洪荒。
⽇⽉盈昃,⾠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2】腾致⾬,露结为霜。
⾦⽣丽⽔,⽟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翔。
龙师⽕帝,鸟官⼈皇。
【3】始制⽂字,乃服⾐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伏戎羌。
遐迩⼀体,率宾归王。
【4】鸣凤在树,⽩驹⾷场。
化被草⽊,赖及万⽅。
盖此⾝发,四⼤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5】罔谈彼短,靡恃⼰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
景⾏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形端表正。
空⾕传声,虚堂习听。
【6】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宝,⼨阴是竞。
资⽗事君,⽈严与敬。
孝当竭⼒,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7】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若思,⾔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棠,去⽽益咏。
【8】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
孔怀兄弟,同⽓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9】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縻。
都⾢华夏,东西⼆京。
【10】背邙⾯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11】右通⼴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县,家给千兵。
⾼冠陪辇,驱毂振缨。
【12】世禄侈富,车驾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