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原理: ρ= m / v基本方法:用天平称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用量筒(量杯)、刻度尺等测体积;由密度公式ρ= m / v 计算密度。
其中的关键在于掌握测量固体体积和液体质量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一、 测固体的密度1. 计算法: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有关数据(如长、宽、高或半径),然后根据体积 公式算出物体体积。
例1. 为了测一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用直尺量得其长、宽、高分别为5cm ,2cm ,1cm ,然后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金属块的质量是27.2g ,求此金属块密度。
解:设金属块长、宽、高分别为a 、b 、c则金属块的体积V=abc=5cm ×2cm ×1cm =10cm金属块的密度ρ= m / v=27.2g /10cm =2.72g/cm2. 排水法:密度大于水、体积较小的物体,可在量筒(量杯)中装入适量水V ,再将物体浸入量筒 (量杯)中,读出水和物体总体积V ,则物体的体积V=V -V 。
例2. 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1)请你帮她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B A C D A.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水,记下这些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C.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D.将各步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矿石密度。
3. 按压法或配重法:密度小于水、体积较小的物体,可利用细针将物体的整体压入水中,或者将被测 物体与一个重物相连,这样被测物体就被重物“拉”入水中。
接下来的操作与排水法测体积相似, 利用前后体积差即可得出物体体积。
例3.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密度。
解析:本实验关键是如何测出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体积 方法一 用细针尖把塑料块按压入水中,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 (3)把塑料块放入水中,并用针尖将塑料块按入水中,记下水面到到达刻度V 塑料块体积为V=V —V (4)根据公式ρ= m / v=m/(v – v )求出塑料块密度。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同组人:时间:
一、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
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知道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器材:、立方体组(内有体积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各一)、烧杯、水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将天平放在,移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将铝块放在天平托盘,在托盘加、减砝码或调节使横梁再次平衡;将右边托盘中各个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标尺上游码线所对的读数,将铝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称出铁块、铜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和物体体积,思考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物体质量会不同。
3、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填于表格,将水倒在烧杯中,称出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m2填于表格,则用可得所测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4、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五、记录和结论:
六、实验注意事项:。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练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2.学会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知道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器材:天平(配砝码)、立方体组(内有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铜块各一)、墨水瓶、水。
三、实验原理:天平是中学物理实验室中称量物体质量的计量仪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四、实验过程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说出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游码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3.将游码置于标尺零刻度线上,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4.将木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试加砝码。
加砝码时要先估计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要用镊子夹取砝码。
取放物体和砝码时要止动,以免损坏天平。
5.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6.读数并记录数据及单位,并将这次及以后的数据记入表格中。
7.按4――6的步骤,称出铁块和铅块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单位。
8.按4――6的步骤,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单位m1。
9.在量筒中装入100ml的水,将量筒中的水倒80ml在烧杯中,称出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m2填于表格,则用m2-m1可得所测8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10.利用上面方法称出60ml、4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的关系,思考水的质量大小和水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11.算出水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单位。
12.实验结束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并清理卫生。
五、实验结论
六、实验小组成员:。
初中物理-八年级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3. 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器材:
1. 天平一台;
2. 铁块一块;
3. 容器(如烧杯、容量瓶);
4. 水。
三、实验步骤:
1. 将铁块放在天平上,记录下它的重量;
2.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下它的重量;
3. 把容器里装满水,再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下它的总重量(容器和水的重量之和);
4. 用总重量减去容器重量,便可得到水的重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在称量固体和液体时,要保持天平的稳定;
2. 测量水的重量时,一定要注重容器和水的重量,减去容器重量才是水的重量;
3.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不要让水溅到天平上;
4. 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清洁干净,以免出现误差。
五、实验结果处理:
1. 比较铁块和水的重量,对比两者的质量;
2. 计算出水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水的质量 = 总重量 - 容器的重量;
3.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六、实验思考题:
1. 在实验中,为什么要称容器的重量?
2. 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用容器装水,再称容器和水的重量?
3. 在实验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误差,你认为误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 4.2 质量的测量第2课时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一、选择题 1 .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要用镊子,这是为了( )A .使用方便B .镊子能夹紧砝码C .有利于轻拿轻放D .防止弄脏或锈蚀砝码2 .用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在右盘中放人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某一位置上。
当天平的指针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开始读数( )A .指针摆动幅度越来越小B .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C .指针静止指在分度盘右端刻度线处D .指针静止指在分度盘左端刻度线处3 .利用天平称量 20g 粉末状的化学药品,调节天平平衡后,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 .将化学药品直接倒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 20g“码B .将药品用纸包扎好放在天平左盘内,在右盘加 20g砝码C .先在左盘中放一张纸,将药品倒在纸上,在右盘加20g 砝码D .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在右盘加 20g 砝码,药品倒入左盘纸上并用药匙增减,直至天平平衡4 .测一个图钉质量的方法是()A .把一个图钉直接用天平称量B .测磁铁与一个图钉的质量,再减去磁铁的质量c .测 100个图钉质量后,再除以 10 。
D .以上方法都不对5 .用天平称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
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A .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B .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 .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无法判断6 .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 2 . 5 克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 .减少药品B .向右盘中加砝码C .移动游码D .调节平衡螺母二、填空题7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铁块的质量。
( 1 )请写出图甲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①;②;③;④( 2 )称量前要明确天平的。
班级姓名实验日期一、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知道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物块、同样大小的烧杯(2个)、装60ml水的量筒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1、将天平放在;2、移动游码到标尺的,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3、将铜块放在天平里,在盘加、减或使横梁再次平衡;将右边托盘中各个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将铜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4、用同样的方法称出铝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观察数据和物体体积,思考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物体质量会不同。
5、用天平称出60ml水的质量:在量筒中装入60ml的水,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填于表格,将量筒中的水倒在烧杯中,称出烧杯装水后的总质量m2填于表格,则用m2 –m1可得所测60ml水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五、实验记录单:六、反思与拓展:如何测量一颗大头针质量的方法。
答:七、使用天平常见的问题总结1、游码未归零问题:游码未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就将天平调节平衡了,而在称量的过程中又移动了游码的位置。
当游码向右移动后,m物= ;同理,若将游码向左移动后,则m物= 。
2、物码错位问题:左码右物,被测物体的质量m物= 。
3、砝码不规范问题:如果砝码磨损,读出的数值比物体实际质量;如果砝码上粘有其他物质读出的数值比物体的实际质量。
一、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知道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物块、同样大小的烧杯(2个)、装60ml水的量筒四、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2、移动游码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3、将铜块放在天平左盘里,在右边托盘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将右边托盘中各个砝码的质量相加,再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将铜块的质量填于表格中。
一、物理教案-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天平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天平称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学生能够理解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意义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培养科学道德和实验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天平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天平的准确调节和读数。
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天平仪器。
固体和液体样本。
记录表格和笔。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每个学生一组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固体和液体质量测量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和液体质量测量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称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3. 数据分析: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解读和讨论。
4. 总结与反思: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探究教案:使用天平进行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定实验。
一、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并了解质量的计量单位。
2.掌握使用天平进行实验的操作技能。
3.能够正确地进行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定。
二、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本实验将使用天平进行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定,天平是一种用来测定物体质量的仪器,它可以用来测定各种物体的重量,包括固体和液体。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尽量减少误差。
2.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先准备好天平、一个固体物体和一个液体物体;另外,还需要准备一个容器用来存放液体物体。
步骤二:固体物体的质量测定将固体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等待数秒钟,等到天平的指针稳定后,就可以读取固体物体的质量了。
注意,读取数据的时候要准确,最好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
步骤三:液体物体的质量测定先把空容器称量,记录下容器的质量值,再倒入需要测定的液体,重新用天平再称一次,记录下总重量值,用后者减去前者,就是液体的质量了。
这个过程在实验操作时要非常仔细和小心,防止误差的产生。
3.实验注意事项1.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定都要保持天平的平稳。
2.读取数据时,要视觉观察,保持准确。
3.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突然动作对数据产生影响。
三、实验教学时间本次实验预计时间为一个小时。
四、实验教学效果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更好的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测定方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的科技知识。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要点1测量物体的质量(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调节平衡;②左物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测出物体的质量为m 。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①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调节平衡;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杯;③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杯+液④算出液体的质量=m m m +-液杯液杯◆要点2测量注意事项(1)累积法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取n 枚金属回形针,测出总质量M ,则一枚金属回形针的质量m=M n 。
(2)对于化学药品或者粉末状的固体,必须在调好的天平两盘内分别垫上同样大小、同样纸质的纸,然后进行测量。
Δ基础题系列◆1.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C.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D. 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砝【答案】B【解析】A 、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 错误;B 、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 正确;C 、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 错误;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故D错误.故选B。
◆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开始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然后开始称量.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左边一开始的质量就偏大,右侧的质量就偏小,而这一部分质量必须通过多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故选A。
◆3.手中有一叠薄纸,若要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A. 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一块铁的质量B. 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的质量C. 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D. 以上方法都可取【答案】C【解析】A、由于一张纸的质量太小,所以测一块铁与一张纸的总质量与测一块铁的质量差别不大,故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B、一张纸质量太小,10张纸的质量仍小于天平的感量,故此选项办法不可采用.C、称量100张相同纸的质量,用所得结果除以100,即得一张纸的质量,此选项所述办法可以采用.D、错误.故选C。
《【物理教学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摘要: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墨水瓶、木块、铁块、铝块、幻灯片、投影仪、视频,3.实验: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2.实验: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对比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区别,观察量筒和量杯上标有的单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体积是多少?2.培养实验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通过天平的使用,使学生提高对平衡美、对称美的欣赏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主要目的是练习使用天平称质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时,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对于称固体的质量.教材中之所以选择三个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让学生称量,是为了与下一节内容衔接,为学习密度知识作准备.教法建议本节是实验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应以实验法为主.教学设计示例一、本节重点、难点分析1.天平的使用上节课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而且又较难掌握,因此本节课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上.在天平调节前,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未经调节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称出的质量也不准确,因此必须事先将天平调平衡,在天平调节环节中,边讲解、边示范、边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调节天平中应要求学生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观察游码和标尺,认识最小称量值,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3)观察天平初始状态,确定调节螺母的移动方向;(4)进行调节,判断是否平衡,再调节,直至平衡.天平一旦调节平衡就不能再移动位置,否则应重新调节,这个问题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使用前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量筒,观察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弄清量筒(杯)的单位,并找到它标在仪器上的位置.(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3)测量时应把量筒(杯)放在水平台面上.(4)观察时,液面如果是凹形的应以凹形液面底部为准,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具学具准备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墨水瓶、木块、铁块、铝块、幻灯片、投影仪、视频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认真观察天平(复习),认真观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体观察,观察它们的构造,然后对比观察,观察它们构造的不同点,最后细致观察,观察它们上面标有的单位,观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2.实验:测量固体的质量.3.实验: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4.讨论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5.讨论测一张邮票质量的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示例(一)引入新课方案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什么叫物体的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2.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什么?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最后落实到实验课主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方案二:教师将一些邮票、丝线、大头针、食用油实物展示给学生(也可展示图片),提问“如何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一卷丝线的质量?一个大头针的质量?一勺食用油的质量是多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练习天平的调节(教师可将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视频,演示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学生指明:放天平时,要合理安排实验中各种仪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仪器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实验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天平,否则需要重新调节.指导学生观察游码、标尺,认识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码拨到零刻线的位置.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观察一下指针偏向哪边,确定螺母的调节方向,再调节.学生练习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调节天平的操作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在调节天平过程中,若指针偏向标尺右侧,就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动,若指针偏向标尺左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右侧旋动.明确:所谓天平的平衡,就是调节横梁螺母观察天平指针的摆动是否相对分度盘中间位置静止或等幅摆动.2.实验: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提问: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哪个盘里?砝码应放在哪个盘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码?明确: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调节天平先让天平平衡,而当在左盘里放入被测物体时又破坏了这个平衡,再通过加减右盘中的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数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注意:放入被测物体后,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只允许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决不允许再旋动平衡螺母.长方木块(g)长方铝块(g)长方铁块(g)学生测量开始,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小心谨慎地操作,认真进行测量,细心真实地记录测量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实验: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时往往需要称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这时就需要我们测出液体的体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教师利用实物介绍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构造,并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同学说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上边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数量的小刻度就有一个大刻度,上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老师讲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由学生归纳总结量筒和量杯的不同点.这时教师用投影仪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应做成复合片,可以复合不同的液面,复合人观察时的视线),以强化学生对量筒(杯)的认识.并请学生说出投影幕布上所显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请同学们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观察液面形状,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应注意:①液面的形状是凹形的.②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要以凹形水面底部为准,视线要与凹形水面底部相平.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如果量筒中装入水银,则液面是凸起的,观察时应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教师打开投影仪,用复合片显示几个不同位置的液面,让学生练习读数(包括凸形)(2)测量液体的质量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认识用减液法测一定体积的液体质量的方法.具体步骤是①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数应大于要求测的液体体积),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达到要求的体积值,比如100ml.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下的液体的质量,设它为④100ml液体的质量就等于减(3)引导学生设计用天平测液体质量的记录表格空烧杯的质量(g)烧杯和水的质量(g)水的质量(g)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并摆放整齐.(三)总结、扩展请同学们回答“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指出我们无法直接用天平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但我们可以称出若干张相同邮票的总质量,用质量数除以张数就是一张邮票的质量.介绍“累积法”.学习长度测量时,测一张纸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测一张邮票的质量的方法是相同的.虽然一个是测物体质量,一个是测长度,但思路一样,都是用累积的方法.提问“今天的实验中称的木块、铁块、铝块,体积大小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体积都是100ml,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从测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回去考虑.”为下一节课“密度”的教学打下伏笔.探究活动质量测量精确度【课题】调查质量测量的精确度【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各种质量的测量工具的不同场合下使用其精确度,例如托盘天平测量中药的质量、物理天平测量金的质量等.【备注】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自制测量工具——天平【课题】自制测量工具【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备注】1、写出制作过程报告.2、发现新问题.。
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主备人:禄新峰班级:八年级1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正确地记录测量值.
2.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会正确地观察和读数.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以及盒内砝码组成)
对比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区别,观察量筒和量杯上标有的单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体积是多少?
2.培养实验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通过天平的使用,使提高对平衡美、对称美的欣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难点: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操作技能训练。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量筒、水、学生学习用具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但只是局限在对知识点的掌握上,实际操作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本节课通过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的知识点得到强化、巩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什么叫物体的质量?它的单位是什么?
2.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仪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注意事项是什么?
最后落实到实验课主题“今天我们就学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新课教学
1.练习天平的调节
(教师可将幻灯片投影到屏幕上 ,演示天平的调节.)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指明 :放天平时,要合理安排实验中各种仪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仪器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实验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天平,否则需要重新调节.
指导观察游码、标尺,熟悉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码拨到零刻线的位置.
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观察一下指针偏向哪边,确定螺母的调节方向,再调节.
练习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
调节天平的操作结束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归纳出“在调节天平过程中,若指针偏向标尺右侧,就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动,若指针偏向标尺左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右侧旋动.
明确:所谓天平的平衡,就是调节横梁螺母观察天平指针的摆动是否相对分度盘中间位置静止或等幅摆动.
2.实验:练习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提问: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哪个盘里?砝码应放在哪个盘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码?
明确: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是一个通过调节天平先让天平平衡,而当在左盘里放入被测物体时又破坏了这个平衡,再通过加减右盘中的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数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重:放入被测物体后,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只答应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决不答应再旋动平衡螺母.
引导设计测固体质量的记录表格
物理量质量(g)
橡皮
笔袋
烧杯m1
测量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小心谨慎地操作,认真进行测量,细心真实地记录测量结果,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实验: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
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时往往需要称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质量.这时就需要我们测出液体的体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一般是量筒,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量筒构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的使用
教师利用实物介绍什么是量筒, ,然后让观察它们的构造。
它上边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数量的小刻度就有一个大刻度,上边标着数值,最上边标有字母ml.讲解“ml 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这时教师让学生观察量筒,加强学生生对量筒(杯)的熟悉.并请说出量筒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请同学们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观察液面外形,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应注重: ①液面的外形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为准,视线要与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假如量筒中装入水银,则液面是凸起的,观察时应以凸形液面顶部为准.
(2)测量液体的质量
在教师指导下启发熟悉用减液法测一定体积的液体质量的方法.具体步骤是
① 把空烧杯(或小瓶)放到天平的左盘中.调节天平重新平衡,测出空烧杯(或小瓶)的质量m 1.
②在烧杯(或小瓶)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m 2. ③所测液体的质量m=m 2-m 1
(3)引导设计用天平测液体质量的记录表格
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要求把桌子上的所有实验器材整理好,并摆放整洁.
(三)、扩展 物理量
质量(g ) 空烧杯质量m 1
水和烧杯质量m 2
水的质量m=m 2-m 1
1、液体质量测量(作差法)
①在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数应大于要求测的液体体积),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达到要求的体积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烧杯内剩下的液体的质量,设它为m2
m2
④100ml液体的质量就等于 m= m1
-
2、请同学们回答“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指出我们无法直接用天平称出一张邮票或一滴水的质量,但我们可以称出若干张相同邮票或一定体积水的总质量,用质量数除以张数或滴数就是一张邮票或一滴水的质量.
介绍“累积法”.
学习长度测量时,测一张纸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测一张邮票的质量的方法是相同的.虽然一个是测物体质量,一个是测长度,但思路一样,都是用累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