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物理实验三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实验三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天平的构造原理,掌握其调整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3.了解比重瓶测密度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物理天平、砝码、比重瓶、铝块、石蜡块、酒精、水、细线。
【实验原理】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则其密度为mV (1)可见,通过测定m和V可求出ρ,m可用物理天平精确称量,而物体体积的精确测量在密度测量中是个主要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一)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固体的密度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向上的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F0Vg (2)式中0是液体的密度;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V就是物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如果将固体物体(如待测的铝块)分别在空气中和全部浸没在液体(纯净水)中称衡,可得到两个重量mg和m1g,此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 mg m1g0Vg (3)由此可得,物体的密度mm m1 (4)式中m是物体在空气中称衡时相应的质量;m1是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称衡时相应的质量。
如果被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如待测的蜡块),为使被测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可采用在被测物体下面拴一重物的方法[如图1]。
实验时,分别进行三次称衡。
首先在空气中直接称衡被测物体的质量m0。
再将被测物体置于液面之上,而重物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称衡[如图1(a)],此时天平砝码质量为m2。
最后把被测物体连同重物一起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进行称衡[如图1(b)],此时天平砝码质量为m3。
则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m2m3)g0Vg (5)因此,物体密度为m0m2m3 (6)(二)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密度对液体密度的测定可用流体静力“称量法”,也可用“比重瓶法”。
比重瓶如图2所示。
在比重瓶注满液体后,当用中间有毛细管的塞子塞住时,多余的液体就从毛细管溢出,这样瓶内盛有的液体的体积就是固定的。
长度和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长度。
2、掌握用物理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3、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进而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原理1、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利用主尺和游标尺的差值来提高测量精度。
游标卡尺的精度取决于游标尺的刻度数,常见的游标卡尺精度有 01mm、005mm和 002mm。
螺旋测微器:通过旋转螺纹副,使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从而测量物体的长度。
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精度通常为 001mm。
2、质量测量物理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通过调整砝码和游码使天平平衡,从而测量物体的质量。
3、密度计算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对于规则形状的固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尺寸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以用排水法测量体积。
液体的体积可以直接用量筒测量。
三、实验器材1、游标卡尺2、螺旋测微器3、物理天平4、量筒5、待测金属圆柱体、长方体、小石块、盐水等四、实验步骤1、长度测量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分别在不同位置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测量时,注意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先读主尺刻度,再加上游标尺对齐主尺刻度的读数乘以精度。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同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要注意读取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的数值,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2、质量测量调节物理天平的底座水平,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逐渐添加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读取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即为物体的质量。
3、固体密度测量对于金属圆柱体,根据测量得到的直径和高度,计算其体积 V =π×(d/2)²×h,其中 d 为直径,h 为高度。
然后根据测量得到的质量 m,计算其密度ρ = m / V。
对于长方体,根据测量得到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计算其体积 V = l×w×h,然后计算密度。
班级姓名
一、实验名称:测量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固体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固体、细线、水
五、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用量筒量出适量的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悬挂固体,把它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测出量筒内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固体的体积V= ;
5、根据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6、换另一种固体再次测量并计算出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固体A的密度是 g/cm3= kg/m3
固体B的密度是 g/cm3= kg/m3
一、实验名称: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浓盐水
五、实验步骤:
7、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8、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称出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m2
9、将烧杯中的浓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浓盐水的体积V ;
10、浓盐水的质量m= ;
11、根据公式求出浓盐水的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浓盐水的密度是 g/cm3= kg/m3。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总结引言固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或克/毫升表示。
测量固体密度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
实验原理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容积法和称重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容积法,原理如下:容积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和浸入液体后的位移,从而得出物体体积的变化,进而计算出固体密度。
假设固体的质量为m,浸入液体前的体积为V1,浸入液体后的体积为V2,则固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密度 = 质量 / (体积2 - 体积1)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试剂,温度计和天平等仪器。
清洁并烘干容器和固体样品。
2.测量容器体积:使用容积瓶等仪器,准确测量出容器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3.测量浸入液体前的固体样品质量:使用天平,将固体样品称量并记录下来。
4.将固体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将固体样品轻轻地放入容器中,确保完全浸入液体,并避免产生空气泡。
5.测量浸入液体后的固体样品体积:通过观察固体样品浸入液体后的位移,测量出新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6.计算固体密度:根据实验原理中的公式,将测量得到的质量和体积代入,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结果分析在固体密度实验中,样品的选取非常重要。
高质量的样品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在浸入液体时要确保固体完全浸入,并消除气泡的干扰,以避免测量误差。
此外,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 温度的影响:固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实验中要记录下实验时的温度,并根据温度进行修正。
2. 溶液选择:测量固体密度时,选择合适的溶液也是非常重要的。
溶液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样品的性质和测量的准确性。
3. 实验仪器的准确性:测量密度的仪器要保持准确,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
最后,实验中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固体密度与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密度测量,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性,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实验一:测量塑料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细线、一杯水、塑料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 0。
3、用细线拴住塑料块吊入量筒(或量杯)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水和塑料块的总体积V 1。
4、通过计算得出塑料块的体积为V 。
5、通过密度公式Vm =ρ计算出塑料块的密度01ρV V m -=。
实验分析:该实验用到了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但注意的是所测物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且不易吸附水分。
实验二:测量木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细线、一杯水、木块、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用细线拴住铁块并把其完全浸入量筒(或量杯)的水中,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0。
3、用细线同时拴住木块和铁块吊入量筒(或量杯)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水和木块、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 1。
4、通过计算得出木块的体积为V 。
5、通过密度公式Vm =ρ计算出木块的密度01ρV V m -=。
实验分析: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它会漂浮在水面上,为此此实验用了密度比较大的铁块把木块拉入水中,这样可以使木块完全浸入水中。
另外,在测量木块的体积时,不要忽略了铁块的体积。
实验三:测量铁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带瓶盖的药瓶、足量的水、铁块、细线。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为m 。
2、往药瓶里灌满水,盖好瓶盖,用天平测出药瓶和水的总质量m 0。
3、用细线把铁块完全浸入药瓶中,将溢出部分水。
然后再把铁块从药瓶中取出,盖好瓶盖,用天平再测量出药瓶和水的总质量m 1,则溢出的水的质量为m 0-m 1。
4、根据密度公式Vm =ρ的推导公式ρm=V 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为V=水ρ10m m -,即为铁块的体积。
5、铁块的密度ρ铁=水ρ10m m m -=水ρ10m m m -实验分析:此实验是在没有量筒(或量杯)的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探究三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2.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的方法。
3.学习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准备
1.使用的器材:盐水、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
2、测液体或固体密度时,需要测出哪些量?怎样求出密度?
3.怎样用天平测出固体和液体质量?怎样用量筒测出液体或固体体积?读数时注意什么?
三、活动过程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数据记录
四、活动收获
1.学会了什么?
2.还有什么困惑?。
实验三 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构造原理及调整和使用方法。
2.掌握液体静力“称量法”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
【实验原理】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 ,体积为V ,则其密度为Vm =ρ (3-1) 可见,通过测定m 和V 可求出ρ,m 可用物理天平称量,而物体体积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对于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固体,可用游标卡尺之类的量具测量其线度,再用公式计算其体积。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小粒状固体、液体,可用下述方法测量其体积,从而计算出它的密度。
1.用液体静力“称量法”测量密度(1)固体密度的测量(a )能沉于水中的固体密度的测定所谓液体静力“称量法”,即先用天平称被测物体在空气中质量m 1,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称出其在水中的质量m 2,如图3-1所示,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 = (m 1-m 2)g (3-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因此,可以推出F =ρ0Vg (3-3) 其中ρ0为液体的密度(本实验中采用的液体为水);V 是排开液体的体积亦即物体的体积。
联立(3-2)和(3-3)式可以得21ρm m V -= (3-4) 由此得 1012m m m ρρ=- (3-5) (b )浮于液体中固体的密度测定待测物体的密度比液体小时,可采用加“助沉物”的办法,如图3-2所示,“助沉物”在液体中而待测物在空气中,称量时砝码质量为m 1。
待测物体和“助沉物”都浸入液体中称量时如图3-3所示,砝码质量为m 2,因此物体所受浮力为(m 1-m 2)g。
若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的砝码质量为m ,物体密度为012m m m ρρ=- (3-6)(2)液体密度的测量若某固体在空气中用天平称量的质量为m 1,浸没在水中的视质量为m 2,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的视质量为m 3,设固体的体积为V ,室温下水的密度为ρ0,待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按阿基米德原理,可得120m g m g V g ρ-= 和13m g m g V g ρ-=液 由上二式得13012m m ρρm m -=-液 (3-7) 由此可见,液体静力“称量法”测密度的实质,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将对体积的测量,变为对质量的测量,因为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并且可按实际需要选用物理天平或分析天平来较准确地测量,因此这种方法具有比较简单和可靠的优点,特别是对于外形不规则的固体更为适用。
测量物体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并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天平、容器、水桶、测量尺、物体样品。
实验原理,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 m/V,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m,记录下数据。
2. 使用测量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3. 将水倒入容器中,确保容器中的水能够完全浸没物体。
4.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测量水面的升高高度h。
5.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6. 根据公式ρ= m/V,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
实验数据:物体质量m=200g。
物体长宽高分别为10cm、5cm、3cm。
水面升高高度h=4cm。
计算过程:物体的体积V=10cm×5cm×3cm=150cm³。
物体的体积V'=150cm³+水面升高的体积=150cm³+4cm×10cm×5cm=310cm³。
物体的密度ρ=200g/310cm³≈0.645g/cm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物体的密度约为0.645g/cm³。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并且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要注意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在测量物体体积时,要保证测量尺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3. 在测量水面升高高度时,要确保水面平整,避免水面波动影响测量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密度是物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工程、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密度的知识。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在这次实验中,我们要聊聊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
密度这个词听上去好像有点复杂,但其实它就是物质的“重”与“轻”的感觉。
就像你看到一个大西瓜,心里想着:“哇,这玩意儿肯定不轻!”而你拿起一个小苹果,想:“这个应该挺轻的。
”这就是密度在生活中的表现。
实验室里,我们可不想只是空口说白话,得来点实际操作,才有说服力。
咱们得准备好工具。
天哪,桌子上那一堆瓶瓶罐罐可真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需要量杯、天平,当然还有一些固体和液体的样品。
固体可以是小石头、金属块,液体嘛,水是必须的,咱们还可以加点盐水,增加点挑战性。
然后,大家就开始忙活,像小蜜蜂一样,嗡嗡嗡地围着桌子转。
天平那边,大家争先恐后地往上放东西,简直像在比谁能叠得更高似的。
说到称重,先得把天平调平。
这步就像咱们上秤之前得调整好姿势一样。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紧张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
你知道的,称重就是个“无声的较量”,谁都不想被称出来。
轻轻放上固体,数字跳动,嘻嘻,太有意思了。
然后,接下来就是液体的测量,咕噜咕噜倒进去,看着水面缓缓上升,心里就像放了颗烟花,五光十色。
接下来是计算密度。
大家拿着笔记本,纷纷算起公式来。
固体的密度是质量除以体积,液体也是。
就像你在超市买果汁,标签上总有个“每100毫升多少克”的信息,这可不止是个数字,背后可是有大智慧。
算来算去,兴奋的情绪在空气中荡漾。
哎呀,谁的密度高,谁的低,这下可真有意思了。
实验中,大家不仅在测量,偶尔还会冒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比如,有人问:“如果我把石头放在水里,它会沉还是浮?”哈哈,听到这,我忍不住笑了。
水的密度跟石头的密度比起来,石头当然沉了!不过有些玩意儿,像木头,放进去就浮着,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的小知识,真是无处不在。
我们汇总结果,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发现。
有人欢呼,有人叹气,但不管如何,大家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这不仅仅是实验的结果,更是团结合作的快乐。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学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2、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3、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4、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V m =ρ,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体积。
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Vm =ρ,m 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V 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
再将m 、V 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① 测固体(铜环)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排液浮gV F ρ=。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1m 、2m ,则水铜水铜铜水浮ρρρρρρ21121112121m m m m m m gV g m g m g m gV g m g m F -=⇒-=⇒⎭⎬⎫=-=⇒-=② 测液体(盐水)的密度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1m 、2m 和x m ,同理可得水盐盐铜水铜ρρρρρρ21111211m m m m m m m m m m x x --=⇒⎪⎪⎭⎪⎪⎬⎫-=-=③ 测石蜡的密度石蜡密度 水石ρρ1''2m m m V m -== m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1m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2m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①测液体的密度 水ρρ010m m m m x x --=。
0m --------空比重瓶的质量x m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1m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②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水ρρ21m m m m -+=。
密度试验实验报告(共10篇)密度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固体密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2. 掌握游表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3. 学习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4. 学习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1. 游表卡尺:(0-150mm,0.02mm)2. 螺旋测微器:(0-25mm,0.01mm)3. 物理天平:(TW-02B型,200g,0.02g)三.实验原理:内容一:测量细铜棒的密度m4m(1-1)可得?? (1-2)2V?dh只要测出圆柱体的质量m、外径d和高度h,就可算出其密度。
根据??内容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1、待测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0Vg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W?W1?(m?m1)g 可得m0(1-3)m?m1m是待测物体质量,m1是待测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本实验中液体用水,?0即水的密度,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教材附录附表5(P305)。
2、待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将物体拴上一个重物,加上这个重物后,物体连同重物可以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关系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m0 (1-4)m3?m2如图1-1(a),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2,再将物体提升到液面之上,而重物仍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如图1-1(b),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m是待测物体质量,?0即水的密度同上。
图1-1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称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只有当浸入液体后物体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时,才能用此法来测定它的密度。
1注:以上实验原理可以简要写。
四. 实验步骤:实验1.熟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正确操作的使用方法,记下所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量程,分度值和仪器误差.零点读数。
2.用游标卡尺测细铜棒的长度h,在不同方位测量5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细铜棒的直径5次,计算它们的平均值(注意零点修正)和不确定度.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并把结果记录表格内.3.熟悉物理天平的使用的方法,记下它的最大称量分度值和仪器误差.横梁平衡,正确操作调节底座水平, 正确操作天平.称出细铜棒的质量m,并测5次,计算平均值和不确定度,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4.用铜?4公式算出细铜棒的平均密度2?5.用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求出密度的相对不确定度和绝对不确定度,写出最后的结果表达式:103kg/m3并记.6.求出百分差:铜焊条密度的参考值:?铜?8.426?103Kg/m3.实验内容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1.测定外形不规则铁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1)按照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标出单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写出测量结果。
测量密度实验报告单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测量物质密度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用_______测出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测出物体的体积,进而计算求得物体的密度。
二、测量仪器相关注意事项:
1.实验所用天平的量程是:_______标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2.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前,先将天平放在_______上,再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使横梁平衡。
测量过程中,物体放在____盘,砝码放在_____盘,测量结果等于砝码和游码质量______。
3.实验所用量筒标度的单位是:_______量程是: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
4.单位换算:1ml=_____cm3;
5.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凹液面的最___部_______。
如果俯视,体积的测量结果偏____。
A.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石块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B.测量液体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2
想想议议:
1.蜡块不沉入液体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
2.如果物体的口径大于量筒的口径,你该怎么做?
3.如果物体溶于液体,或和液体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该怎么做?
4.测量石块时,如果先测量体积,则测得的密度偏大还是偏小?。
《固体密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2. 掌握游表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3. 学习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4. 学习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1. 游表卡尺:(0—150mm ,0。
02mm )2. 螺旋测微器:(0—25mm,0.01mm )3. 物理天平:(TW —02B 型,200g ,0。
02g)三。
实验原理:内容一:测量细铜棒的密度根据 V m =ρ (1—1) 可得 hd m 24πρ= (1—2) 只要测出圆柱体的质量m 、外径d 和高度h ,就可算出其密度。
内容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1、待测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0F Vg ρ=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g m m W W F )(11-=-= 可得01ρρm m m-=(1—3)m 是待测物体质量, m 1是待测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本实验中液体用水,0ρ即水的密度,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教材附录附表5(P 305).2、待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将物体拴上一个重物,加上这个重物后,物体连同重物可以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关系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 023ρρm m m-=(1—4)如图1-1(a ),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2,再将物体提升到液面之上,而重物仍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如图1-1(b ),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m 是待测物体质量, 0ρ即水的密度同上。
只有当浸入液体后物体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时,才能用此法来测定它的密度。
图1-1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称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注:以上实验原理可以简要写。
四. 实验步骤:实验内容一:测量细铜棒的密度 1。
熟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正确操作的使用方法,记下所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量程,分度值和仪器误差.零点读数。
2。
用游标卡尺测细铜棒的长度h ,在不同方位测量5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细铜棒的直径5次,计算它们的平均值(注意零点修正)和不确定度.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并把结果记录表格内。
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实验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内容及主要步骤
1.测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固体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固体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5)计算出固体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固体密度,填入表格.
固体的质量m (g)固体放入前水的体积
V1(cm3 )
固体和水的总体积
V2(cm 3 )
固的体积
V(cm3 )
固体的密度
2.测定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这里向同学说明一下,测金属块的密度完成后,只要天平没动,可以不再调节,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实验必须有这一步)(2)在烧杯中盛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水密度记入表格
烧杯和水的质量
(g)烧杯和杯内剩余水的
质量
量筒中水质量
量筒中水的体
积
水的密度
以上内容一定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