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四任务2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6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情境,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体验知识,提升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情境一:参观博物馆活动目标: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活动内容:(1)教师简要介绍博物馆的背景和参观流程。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展区进行参观。
(3)参观过程中,学生通过图片、实物等了解我国历史、文化。
(4)参观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2. 情境二:环保公益活动活动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活动内容:(1)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项环保公益活动。
(3)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等。
(4)活动结束后,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经验。
3. 情境三:模拟法庭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1)教师简要介绍法庭的基本流程和角色分配。
(2)学生分组,每组模拟一起案例,进行法庭辩论。
(3)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进行法庭审理。
(4)活动结束后,教师点评,总结经验。
4. 情境四:科技小制作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内容:(1)教师讲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制作。
(3)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完成科技小制作。
(4)活动结束后,每组进行展示,评选优秀作品。
5. 情境五: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活动内容:(1)教师讲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试题库第一部分:理论题一.选择题学习情境1-任务1-基于Sniffer进行协议.模拟攻击分析(1/22) 1.ARP协议工作过程中,当一台主机A向另一台主机B发送ARP查询请求时,以太网帧封装的目的MAC地址是(D)。
A. 源主机A的MAC地址B. 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C. 任意地址:000000000000 D02. 广播地址:FFFFFFFFFFFF2.在下面的命令中,用来检查通信对方当前状态的命令是(B)。
A. telnetB. pingC. tcpdumpD. traceroute3.在进行协议分析时,为了捕获到网络有全部协议数据,可以在交换机上配置(A)功能。
A. 端口镜像B. VLANC. TrunkD. MAC地址绑定4.在进行协议分析时,为了捕获到流经网卡的全部协议数据,要使网卡工作在(C)模式下?。
A. 广播模式B. 单播模式C. 混杂模式D. 多播模式5.在计算机中查看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A)。
A. “arp -a”B. “arp -d”C. “netstat -an”D. “ipconfig /all”6.在计算机中清除ARP缓存记录的命令是(B)。
A. “arp -a”B. “arp -d”C. “netstat -an”D. “ipconfig /all”7.一帧ARP协议数据中,如果其中显示操作代码(Opcode)值为1,表示此数据帧为ARP的什么帧?(D)A. 单播帧B. 应答帧C. 多播帧D. 请求帧8.在广播式网络中,发送报文分组的目的地址有(C)地址.多站(播)地址和广播地址三种。
A. 本地B. 远程C. 单一物理(单播)D. 逻辑9.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B)。
A. 机密性B. 其它三项均是C. 完整性D. 可用性10.小李在使用super scan对目标网络进行扫描时发现,某一个主机开放了25和110端口,此主机最有可能是(B)A. 文件服务器B. 邮件服务器C. WEB服务器D. DNS服务器 11.协议分析技术可以解决以下哪个安全问题?(C)A. 进行访问控制B. 清除计算机病毒C. 捕获协议数据并进行分析.定位网络故障点D. 加密以保护数据12.什么是DoS攻击?(B)A. 针对DOS操作系统的攻击B. 拒绝服务攻击C. 一种病毒D. 地址欺骗攻击13.你想发现到达目标网络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你应该使用什么命令?(D) A. ping B. nslookup C. ipconfig D. tracert14.TELNET和FTP协议在进行连接时要用到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是以什么形式传输的?(C)A. 对称加密B. 加密C. 明文D. 不传输密码15.假如你向一台远程主机发送特定的数据包,却不想远程主机响应你的数据包。
star2原则汇报模板一、概述star2原则汇报模板是一套用于汇报工作成果的模板,旨在帮助汇报者清晰、准确地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方法和结果。
本汇报模板包含STAR1(情境、任务、行动)和STAR2(附加信息、反思、收获)两个部分,有助于汇报者全面展示工作过程和成果。
二、STAR1部分1. 情境:描述工作任务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包括目标、客户要求、时间限制等。
2. 任务:简述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目标、范围、关键问题等。
3. 行动:详细描述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包括采取的方法、技能和工具等。
通过STAR1部分的描述,可以让阅读者更好地了解汇报者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以及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方法。
同时,也可以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汇报者的工作背景和难度,以便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STAR2部分1. 附加信息:分享一些与任务相关的额外信息,如重要事件、时间安排等。
2. 反思: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反馈和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分析任务完成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 收获:总结本次任务的成功之处和所得,包括个人收获和组织收获。
通过STAR2部分的反思和收获,可以更全面地展示汇报者的工作成果和经验,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阅读者也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更好地了解汇报者的思考方式和态度,从而更好地评估其工作表现。
四、示例假设某项目组负责一项新产品推广活动,以下是该项目的STAR2汇报模板:1. 附加信息:活动时间定于X月X日至X月X日,预计参与人数为XXX人。
推广渠道包括线上广告、线下宣传单页等。
2. 反思:本次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宣传渠道不够广泛、活动现场组织不够有序等。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和执行力。
3. 收获: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新产品推广,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执行力。
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
情境、任务、过程、资源、成果、评价一、情境1.含义:教学情境是由教学的具体环境和教学内容、师生情绪和情感等所构成的教学氛围,其中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内容,是“情”和“境”的融合。
准确定位,创设研究课题,激发学习动力。
创设研究课题,就是要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
具有可研究性,才有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因此,创设最佳的研究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2.困惑:有的教师只把情境创设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则因为创设情境迷失了教学方向,创设出的情境形式化、假问题、缺乏真情、“猜谜式”情境、甚至完全是“电灌”情境。
3.解决方法:如果在教学实际中有合适的情境就可以进行使用,但是如果是为了情境而教学,那这个情境的设计就是有问题的,情境应该重新选择或者就取消不要。
情境的选择不能太过于开放,要有适当的度。
二、任务1.含义:是研究性学习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研究性学习中,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任务的思想,不能像过去那样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在一个单元的概念下设计学习活动,将割裂的学习课时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过程单元,强调进行单元学习任务的整体设计和时间的整体安排。
2.困惑:任务没有随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统筹任务,辐射整个单元并且方法单一。
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间的孤立。
3.解决方法:课堂的教学改革应该深入,教师应该有足够的魄力进行,同时各级教育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
没有他们的支持,任何的改革都无法实现。
三、过程1.含义:教师要“教”会学生“研究”,通过确立课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探究、形成结论的实际操作教师和学生要一起研究课题,知道解决问题。
2.困惑:研究性学习中老师没有很好的传授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不明确,小组分工不合理。
3.解决方法: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引导位置要确认要巩固,引导的作用要强化,同时对于研究方法的传授,教师要不予吝啬。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设计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指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学习实践,增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指出,要“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
由此可见,从注重知识教学的单一单向的问答式教学形态转向“以生为本、以学为向”的情境任务型教学已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概念的内涵1.真实情境。
学习情境是学习者认识自己与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或条件。
学习情境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质量。
因为课堂教学受环境限制,所以真实的学习情境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是指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语言运用环境,既指对作品真实创作情境的还原,也指学生当下乃至将来可能真实发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境。
2.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指教师基于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设计,以相对真实的具体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
任务设计必须包含学习内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学习成果(作业或作品)。
任务区别于问题与练习,具体内容如下图1所示:具体教学中,学习任务主要是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与情感体验为起点,用真实事件或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转化为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语言学习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引导学生在情境化学习活动中运用语言,建构语言,实现思维与学习力的发展。
具体过程如下图2所示:二、案例分析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该如何设计呢?先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八上第三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核心任务:规划“山水梦寻宫”,完成规划设计书。
任务1:学习《三峡》,完成“巴东三峡馆”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