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鼻孔填塞
- 格式:pdf
- 大小:108.35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鼻骨骨折复位术鼻骨单纯性骨折而无移位者不需处理;发生外鼻畸形者,须在肿胀发生前或消肿后进行手术复位,但最好在受伤后2~3h内或10d之内进行,以免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或后遗难治畸形。
大多数可用闭合性复位法加以矫正。
骨折超过2周者,则因骨痂形成而使复位发生困难,有时需行开放式复位,这种情况较少。
【适应证】1鼻部骨折后鼻梁变形,鼻骨下陷性骨折和鼻中隔骨折,触诊有骨摩擦感。
2鼻骨X线片显示骨折错位。
3如鼻部肿胀严重,须待肿胀消退后,尽早在2周内进行骨折复位。
【禁忌证】1无特殊禁忌证。
2如合并严重的颅脑外伤,应首先处理颅脑外伤。
3如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外伤后恶化,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在行骨折复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1闭合式复位法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小儿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但应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
(1)单侧骨折:可将鼻骨复位钳一叶伸入同侧鼻腔内,一叶置于鼻外,将钳闭合,钳住软组织与骨折片,稍加拧动,并用手指在鼻外协助复位。
复位后行鼻腔填塞。
如无鼻骨复位钳也可用鼻骨膜分离器或钝头弯血管钳代替。
(2)双侧骨折:可用鼻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至骨折部位的下后方,向前、上轻轻用力平行抬起鼻骨,此时常可闻及鼻骨复位声;用另一手的拇指和示指在鼻外协助复位。
如鼻骨骨折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脱位或外伤性偏曲,可先用鼻骨复位钳的两叶,伸入两侧鼻腔置于鼻中隔偏曲处的下方,挟住鼻中隔,垂直向上移动钳的两叶,脱位、偏曲之处即可恢复正常位置,复位钳向上已达鼻骨下后方时,即按上述方法抬起鼻骨。
(3)鼻中隔须矫正者:可用两叶较宽的钳子松松夹住鼻中隔使其复位,或在偏曲一侧先填塞,将鼻中隔压向对侧,再填塞对侧鼻腔,必要时在鼻外加以固定。
(4)伴有鼻中隔血肿者:应先切开引流并严防感染形成鼻中隔脓肿,然后再复位。
2开放式复位法做内毗部弧形切口,必要时行两侧内毗部切口并中间连接成H形切口,在直视下根据骨折的情况用电钻穿孔,用不锈钢丝固定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或将两个碎骨片连接在一起,填塞鼻腔。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那么鼻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1、局部压迫止血: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
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朴地来止血。
假如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进一步的处置。
2、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3、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4、涂抹软膏: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E软膏。
假如没有维生素E,可用少许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代替,一天涂2~3次。
维生素Ⅱ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而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町毁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仅止痒,也防止粘液干硬。
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可使用芦荟或治痢草软膏。
5、用冰冷敷:冰冷能促使血管膨胀及减少流血。
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促使血管膨胀,减少流血。
6、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7、左鼻孔流血,举起右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8、患者左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9、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鼻孔流血扎右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0、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2、穴位按摩法取穴:肩井穴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央,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
5天为1疗程。
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13、如流鼻血不止,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鼻出血中医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根据病情,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鼻衄发作时应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中草药辛夷前鼻孔填塞治疗萎缩性鼻炎
王钧镖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2(010)004
【摘要】@@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鼻腔疾病,主要表现是鼻腔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鼻腔宽大,有较多黄绿色分泌物积存形成痂皮,可有臭味,引起头痛头昏,鼻出血,嗅觉差或嗅觉丧失,鼻阻塞等症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效果都不理想,患者较痛苦.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草药辛夷挖小孔填塞前鼻孔,结合稀释后的蜂蜜滴鼻,经观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88-188)
【作者】王钧镖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改良前鼻孔缩窄术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萎缩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J], 侯琳琳
2.后鼻孔、鼻腔填塞治疗前颅窝底骨折鼻大出血 [J], 蒋争鸣;曹乐胜;姚力芝;邹世才
3.经鼻内镜前鼻孔填塞治疗鼻腔后段出血的疗效观察 [J], 肖元武
4.前鼻孔闭锁术与前鼻孔缩小术治疗重度萎缩性鼻炎6例分析 [J], 田兴华;任钢
5.高膨胀止血材料经前鼻孔鼻腔深部填塞治疗鼻腔后部出血 [J], 王立银;孙欣;柳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出血时该如何处理和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面对鼻出血时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鼻出血情况更加严重。
产生鼻出血后,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需要想到的就是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后为了避免鼻出血情况再度发生,应该做好与鼻出血有关的护理工作。
正确处理鼻出血以及正确护理鼻出血,需要对鼻出血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才能帮助我们制定下一步计划。
就鼻出血处理及护理方面展开讨论,你需要关注的主要有这些方面。
1.鼻出血是怎么回事?鼻出血时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产生鼻出血的情况有很多,将其进行归纳的话,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鼻腔问题可能导致鼻出血。
在鼻腔中,鼻中隔的前方以及下方各有一个比较容易出血的区域,该区域内血管一般来说都比较密集,黏膜比较薄。
如果因为鼻粘膜干燥问题或者是损伤问题导致比较薄的位置血管出现破损,就容易产生出血现象。
特别是在北方秋冬季节,受环境因素影响,鼻粘膜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更容易引发血管破损从而产生出血。
②因挖鼻或擤鼻导致出血。
受习惯或者是鼻子部位偶然刺激影响,人们可能会出现挖鼻孔或者是擤鼻的行为。
这两种行为如果动作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黏膜受损,进而产生出血。
另外,较长时间挖鼻孔或者是擤鼻子可能会对鼻子部位产生不必要的刺激,让鼻子部位越来越脆弱。
如果鼻子部位相对脆弱再受到不正确的操作,产生出血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提高。
加之部分患者本身就具有不定时挖鼻孔、经常擤鼻子的坏习惯,受这些习惯影响,产生鼻出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③因肿瘤性疾病产生出血。
如果正常人患有鼻腔内的肿瘤性疾病,一般良性的可见于血管瘤,恶性的则比如鼻腔的一些癌或者是淋巴瘤等,也可以出现鼻腔出血的情况。
④。
血液系统疾病引起鼻出血。
除了鼻腔的相关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导致产生鼻出血。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白血病,疾病可以导致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鼻腔出血。
2.出现鼻出血怎么处理?鼻出血属于急症,在处理上一般会涉及紧急处理和常规处理。
鼻出血患者前后鼻腔填塞常见不适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了解鼻出血患者前后鼻腔填塞常见不适,分析引起患者不适的原因。
方法通过对98 例患者的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
结果常见的不适为口干口渴、恶心呕吐、疼痛、焦虑紧张、咽部不适、呼吸困难。
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与临床观察对患者出现的不适可针对性采取相应对策及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也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关键词】鼻出血;前后鼻腔填塞;不适因素;护理对策前后鼻腔填塞是鼻出血患者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由于对呼吸通路产生梗阻压迫致患者产生诸多不适,分析引起不适的原因与疼痛不敢进食,失血致低血容量、低热、高代谢、吞入大量的血液、损伤鼻咽黏膜、局部填塞受压等因素相关。
迫切需要笔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现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广东省五华县人民医院98例鼻出血患者实施前后鼻腔填塞后进行调查,其中男58例,女40例,平均年龄56岁,按病因分类:创伤性鼻出血10例;感染性鼻出血1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40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例;特发性鼻出血30例。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92例患者康复出院,其中6例因反复出血不止转上一级医院医治。
2 原因分析2.1 口干、口渴填塞术后因张口呼吸,害怕再出血,不敢进食,大量出血后致全身血容量减少、低热、高代谢等因素相关。
2.2 恶心、呕吐患者鼻出血时把大量鼻咽部流下的血液咽下,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或有可能沙条没填好,一部分从鼻咽部坠下,引起恶心不断。
2.3 疼痛因鼻外伤、机械填塞损伤鼻黏膜或填塞栓子时损伤悬雍垂,均可引起鼻咽疼痛。
2.4 焦虑、紧张环境陌生、与亲人分离、担心预后、费用、再一次出血,加上填塞止血造成的鼻部疼痛,呼吸及吞咽困难等肉体上痛苦,往往使一些患者更加紧张。
2.5 咽部不适因鼻腔填塞刺激咽部,有的双侧鼻腔填塞者只能经口呼吸,出现咽干、咽痛、咽异物感。
2.6 呼吸及吞咽困难因单侧或双侧鼻腔填塞后,阻碍通气功能或因软腭及舌根下坠,呼吸道变窄,二氧化碳潴留所致[1]。
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治疗严重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楼正才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年(卷),期】2003(011)001
【摘要】@@ 多数鼻出血部位明确,出血量少,经压迫,药物烧灼,微波等治疗均可止血;少数鼻出血部位不明确,出血量多,这种鼻出血治疗时往往需鼻腔填塞止血,但接诊时由于某些基层医院临床医师缺乏良好的止血操作技能及一定的实践经验,经一次或多次鼻腔填塞均难以奏效,而改行后鼻孔填塞或血管结扎方可止血.自1999年以来笔者用改良前鼻孔填塞方法治疗严重鼻出血患者,均一次治愈,其方法介绍如下.【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楼正才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
【相关文献】
1.低温水囊后鼻孔填塞结合人工冬眠治疗严重鼻出血的临床观察 [J], 杨绍凤
2.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治疗老年下鼻道后端出血 [J], 朱新华
3.改良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法在急诊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J], 王晓敏;马士崟;李慧
4.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严重鼻出血 [J], 王士美
5.改良前鼻孔填塞法治疗老年鼻出血 [J], 李柯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耳鼻咽喉科模拟题2021年(52)(总分95.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在鼻-鼻窦恶性肿瘤的G分级中,Gx代表:A. 高分化B. 中分化C. 低分化D. 未分化E. 组织分类不能确定2. 鼻涕带血时要高度警惕:A. 炎症B. 异物C. 血液病D. 肿瘤E. 鼻黏膜萎缩3. 老年人鼻出血多见于:A. little's区B.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C. 咽隐窝D. 鼻咽纤维血管瘤E. 鼻中隔前部4. 位于鼻中线的无痛肿块,邻近皮肤常有凹痕,可能是:A. 黏液囊肿B. 鼻咽囊肿C. 皮样囊删D. 根尖囊肿E. 黏膜下囊肿5. 患者常年发病,发作期打喷嚏、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无明确的吸入物致敏原线索,有个人过敏性疾病史,变应原皮肤试验有两种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阴性。
该患者的诊断是A.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B. 可疑变应性鼻炎C. 非变应性鼻炎D. 花粉症E. 急性鼻炎6. 前鼻孔填塞时鼻腔填塞物一般留置A. 1~12hB. 12~24hC. 24~48hD. 48~72hE. 72~96h7. 血液病所致的鼻出血宜采用的止血方法是A. 烧灼法B. 鼻腔可吸收性物填塞C. 鼻腔纱条填塞D. 血管结扎法E. 血管栓塞法8. 鼻尖部发生疖肿时疼痛明显的原因是A. 鼻尖部皮肤较厚B. 鼻尖部感觉神经比较敏感C. 鼻尖部皮肤与其下面的脂肪纤维组织及软骨膜连接紧密D. 鼻尖部皮肤汗腺较多E. 鼻尖部皮脂腺较多9. 下鼻道有A. 上颌窦自然窦口B. 鼻泪管开口C. 鼻囟门D. 咽鼓管的咽口E. 鼻额管的开口10. 嗅区的黏膜上皮为A. 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B.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 鳞状上皮D. 移行上皮E. 假复层柱状上皮11. 鼻内镜鼻旁窦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时超过骨性窦口上界时易损伤A. 鼻泪管B. 眶纸样板C. 筛板D. 筛顶E. 鼻额管12. 儿童期鼻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A.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B. 增殖体肥大C. 鼻腔异物D. 急性鼻炎E. 鼻旁窦炎13. 额筛窦脓囊肿的首选治疗是:A. 额窦环钻术B. 鼻外额筛蝶窦切开术C. 脓囊肿穿刺术D. 经鼻内镜额筛窦开放术E. 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4. 一侧面部麻木伴持续性头痛或上列牙痛应考虑:A. 三叉神经疾病B. 面神经疾病C. 上颌窦囊肿D. 上颌窦癌E.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15. 脑脊液鼻漏伴单侧嗅觉丧失,提示瘘孔位于:A. 鼻窦B. 额窦后壁C. 筛板D. 颅中窝E. 鞍结节、蝶窦或后组筛窦16. 鼻窦开口持久性或周期性阻塞所造成的窦内黏液样物质积聚和潴留,导致:A. 黏液囊肿B. 鼻咽囊肿C. 皮样囊肿D. 根尖囊肿E. 黏膜下囊肿17.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镜检查见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收敛后见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
幼儿鼻出血实操考核
止鼻血的正确方法包括压迫止血、药物止血、填塞止血等。
1、手指压迫止血:在日常生活中,鼻出血后可以自行压迫止血,应该低头用手指捏住鼻子的鼻翼两侧,即整个鼻子的前三分之一处,持续按压5~10分钟左右,一般就能止住鼻血,切勿仰头,以免鼻血流进胃中或流进气管发生呛咳。
2、药物止血:若出血量大,可以局部涂抹止血的药物,如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或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可以有效起到收缩局部血管起到止血的作用。
3、填塞止血:若鼻血经手指压迫止血无效后,可以采用膨胀海绵或气囊填塞鼻孔压迫止血。
4、前鼻孔填塞术:前鼻活动性出血剧烈和出血部位不明确者可应用。
凡士林油纱条前鼻孔填塞术是传统的止血方法,多数出血患者填塞后可止血,少数患者需行反复填塞或进一步行后鼻孔填塞术。
上述方法均可以正确的起到止鼻血的作用,若经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请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采用射频电凝彻底止血,同时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外耳道冲洗术适应证:冲出外耳道深部不易取出的碎耵聍、已软化的耵聍栓及微小异物等。
方法:1.侧头位,头向健侧偏斜,紧贴患侧耳垂下方皮肤置一弯盘。
2.操作者左手牵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右手持冲洗器,将温水对着外耳道后、上壁注入,如此反复,直至耵聍或异物冲出。
3.干棉签拭净外耳道,并检查有无损伤。
注意事项:1.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有鼓膜穿孔者和鼓膜、外耳道急性炎症者忌用。
2.冲洗液应接近体温,否则易引起迷路刺激症状。
3.冲洗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
滴耳法适应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
方法:1.将患侧外耳道分泌物清洗干净。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
3.将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方向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
4.手指轻轻按耳屏数次。
对患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可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
5.5~10分钟后可改变体位。
注意事项:滴耳药尽可能与体温接近,避免引起眩晕等迷路刺激症状。
外耳道异物取出术根据异物性质、形状和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
1.异物围越过外耳道的峡部、未塞紧外耳道者,可用耵聍钩直接钩出,或用外耳道冲洗法冲出。
2.被水泡涨的豆类异物,应先用95%的乙醇滴耳,使其脱水收缩后,再行取出。
3.小的昆虫,应先用70%乙醇、氯仿或杀虫醚等将昆虫杀死,再冲洗排出或用镊子取出。
4.含铁的异物可用强磁铁将其吸出。
5.异物较大,嵌顿于外耳道,需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做耳内或耳后切口,以取出异物。
6.外耳道有继发感染者,应先行抗感染治疗再取异物或者取异物后积极治疗外耳道感染。
7.幼儿和不合作者宜在短暂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
咽鼓管吹张术咽鼓管吹张术主要用于鼓膜无穿孔者。
它可粗略估计咽鼓管是否通畅,亦可做治疗用。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以及鼻腔和鼻咽部有脓液、溃疡、新生物者忌用。
有下列三种常用方法:1.捏鼻鼓气法患者自己用拇、食指将鼻翼捏紧,闭口用力呼气,此时气体经咽鼓管冲入鼓室,如咽鼓管通畅,患者能感觉到气体进入耳内。
前鼻孔填塞操作方法
要清除堵塞的前鼻孔,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喷雾鼻腔清洁剂:使用鼻腔喷雾剂可以帮助清洁和湿润鼻腔,并将堵塞物冲出。
在使用之前,先用温水清洗鼻腔喷雾器,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使用。
2. 蒸汽疗法:将热水倒入一个大碗中,然后将头低下靠近碗,用毛巾盖在头部和碗上,让蒸汽包围鼻子和面部。
闭上眼睛,深呼吸几分钟。
蒸汽可以帮助润滑鼻腔和舒缓充血。
3. 温水冲洗:用温盐水(一杯温水加1/4茶匙盐)进行鼻腔冲洗,能够清除鼻子中的浓痰和分泌物。
倾斜头部,将盐水通过一个鼻腔喷雾器或注射器缓慢灌入一侧鼻孔,然后让其从另一鼻孔流出,再换另一侧鼻孔进行同样操作。
4. 敲击鼻腔:用指尖轻轻敲击鼻腔两侧(位于眼睛下方),以帮助缓解鼻塞。
但要注意力度,不要过于用力。
5. 避免过度吹鼻子:频繁且用力地吹鼻子可能会导致鼻腔更加充血和堵塞。
如果必要,可以轻轻地一次吹出。
如果这些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前鼻孔堵塞的问题,可能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前鼻孔填塞术实验报告一、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种类很多,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异。
地球上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噪声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
自然界形成的这些噪声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们是无法克服的。
我们所研究的噪声主要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它的来源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交通噪声在我国,道路交通噪声在城市中占的比重通常为40%以上,有的甚至在75%以上,随着城市车辆的拥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也将不断加剧。
系由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振动声、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防盗报警鸣笛声、穿越而过的铁路(包括地上、地下)和飞机起落时的噪声等。
⑵工业噪声系由工业生产活动中的机械设备和动力装置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0%左右,在我国城市中,居民与厂矿的混杂情况甚多,厂矿噪声的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使得居民对厂矿声的反应特别强烈。
⑶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工地地打桩声能传到数公里以外,且工期大都在一年以上,因而对周围居民地干扰是很大的。
⑷社会生活噪声泛指人们因生活(商业文化、娱乐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二、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四大公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及格方面:⑴阻碍和侵害听力。
噪声污染可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听力损害。
另外,噪声会干扰听力,掩鼻需要的声音,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的信号,从而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⑵引发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⑶对心理、睡眠、神经系统、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
噪声会使人心烦意乱、负面情绪增加;使感知判断能力、智力思维、瞬时记忆、视听反应速度和验收调能力下降。
人长时间在噪声刺激下就会患“神经衰弱症”。
⑷对妇女、孕妇、胎儿、儿童产生影响。
长期弱噪声可以引致女性月经不调、性机能失调;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必须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高20%。
⑸对视觉的影响。
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流泪等,同时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