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填塞术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凝胶快速止血气囊治疗鼻出血及鼻腔鼻窦术后填塞止血分析作者:伍玉军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临床上以突然或反复出血,出血量不等,可单侧或双侧鼻腔同时出血为特点。
鼻腔填塞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传统的填塞材料为凡士林纱条。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更先进有效的止血材料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科2011年8月-2013年4月用快速凝胶止血气囊治疗鼻出血及鼻腔鼻窦术后填塞止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鼻出血患者共63例,单鼻出血52例,双鼻出血11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28岁-75岁,平均年龄49岁;鼻腔鼻窦手术填塞止血患者589例,其中男性335例,女性254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27岁,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279例。
1.2 填塞方法使用美国凝胶快速止血气囊7.5cm,先用蒸馏水或注射用水浸泡气囊约10s,使气囊表面止血材料成凝胶状态,鼻窥扩开前鼻孔,用枪状镊铗住气囊把其塞入鼻腔出血点或术腔,根据止血效果及患者耐受程度用5ml注射器给气囊打5-15ml空气,检查患者鼻腔、口咽有无渗血,最后用胶布将气囊固定于鼻旁。
1.3 填塞后处理常规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必要时予以镇静,同时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病(如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
鼻出血患者不出血2天予以取出气囊,鼻腔鼻窦手术患者于术后2-3天取出气囊。
1.4 判断标准鼻腔止血气囊填塞半小时后患者双鼻腔及后鼻孔未见活动性鲜血渗出为治疗有效。
2.结果鼻出血患者只有2例止血气囊填塞无效,有效率96.82%;鼻腔鼻窦手术患者589例术后全部无明显渗血,有效率100%;止血气囊用于鼻出血及鼻腔鼻窦术后填塞止血的总有效率99..69%。
3.讨论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治疗关键是在于明确病因,找到出血部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1]。
目前对鼻出血的急诊治疗,通常采用油纱条前鼻孔填塞,重者前后鼻孔同时填塞[2]。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两种鼻腔填塞物的填塞效果及舒适度比较目的对凡士林及PVE医用海绵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的效果和舒适度进行比较。
方法观察125例单纯性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其中50例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填塞(A组),75例用PVE医用海绵进行填塞(B 组),比较两组鼻腔填塞后疼痛、鼻腔出血差异。
结果B组无疼痛率66.7%明显高于A组(10.0%),而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均<0.01);B组轻度出血占优势(70%vs40%,P<0.05),而A组中度出血占优势(50.0%vs25.3%,P<0.05);两组重度出血无差异(10%vs4%,P>0.05)。
結论PVE医用海绵是一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理想的鼻腔填塞材料,患者疼痛和出血较轻,舒适度好,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comfort degree in two group patients plugged with vaseline cotton streak and PVE medical sponge after corrective procedure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Methods All 125 nasal septum deviation patients received corrective procedure under nasal endoscope,and than were classified into A (50 cases)and B (75 cases)group,their nasal cavity been plugged with Vaseline cotton streak and PVE medical spong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rate of no-pain of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group A(66.7%vs10.0%,P<0.01),but the heavy pain rate were opposite the hyporrhea rate of group B were predominate than group A(70% vs 40%,P<0.05),but the middle bleeding rate were reverse. Conclusion PVE medical sponge is a ideal nasal cavity stampings after corrective procedure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it is worth to utilize routinely.[Key words] Nasal endoscope;Nasal septum deviation;Nasal cavity stampings;Vaseline cotton streak;PVE medical sponge鼻内镜手术现已成为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常规手术,恰当选择和使用鼻内填塞物已经成为鼻内镜手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7-10-13T14:35:21.9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作者:龙飞飞[导读] 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护理措施。
陕西省安康市市人民医院 725000【摘要】目的: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的疼痛评估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62例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护理对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填塞;疼痛评估;护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具有恢复速度快、手术效果明显等优势[1]。
但鼻内镜手术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术后一般需要对鼻腔填塞,疼痛感明显,患者舒适度较差[2]。
因此,本次研究对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共62例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45.71±3.26)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6.26±3.5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研究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定时检测患者血压、心率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心理护理。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手术治疗时间、基本流程等。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树立对疾病的自信心,排解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二,体位护理。
鼻内镜术后填塞止血材料的应用标签:止血材料;鼻内镜手术;填塞鼻内镜手术后选择何种填塞止血材料,一直是鼻科研究关注的重点。
鼻腔填塞是防止鼻腔鼻窦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多种多样,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填塞鼻腔,填塞材料能在鼻腔留置多长时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鼻内镜术后止血长期以来都是以凡士林纱条填塞为主。
凡士林纱条填塞方式较灵活,对不同渗/出血情况实施适度或重点填塞,压力可均匀,减少渗血,具有经济实惠、效果可靠等优点。
但凡士林纱条没有凝血因子,无弹性,无吸湿性,不能有效控制渗血及长期填塞,生物相容性欠佳,填塞后刺激,难以入睡等不适感,且填塞过程较长。
取出时,容易和血痂粘连,造成血痂脱落,且放置时间短,鼻腔粘膜尚未完全修复,因此容易出血,有时须再次填塞[1]。
随着生物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新型填塞材料不断推出。
目前,鼻内镜手术后填塞止血材料分为非吸收性材料和可吸收性材料。
非吸收性材料包括: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Telfa棉条、瑞纳止血材料等;高膨胀止血材料,如Meroeel、Nalon、Afolon、Rhinoeen等和酸盐材料。
可吸收性材料包括:明胶海绵、血纱布或止血绫、纤维蛋白胶和透明质酸脂等。
1 凡士林纱条凡士林纱条是术后鼻腔填塞常用的材料。
使用方便,价廉,制作容易,能起到有效地机械压迫和支撑作用,但填塞后可引起头痛、头昏、鼻胀、吞咽困难、张口呼吸、睡眠障碍、心理恐惧、血气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反应,抗感染能力差,而过早取出则鼻出血极易复发[1 ]。
一般凡士林纱条填塞48~72 h,过久则腐臭继发感染,易诱发化脓性肉芽肿等少见并发症,容易引起医源性损伤或脱入咽喉部引起咽部不适,甚至并发食管异物等严重并发症。
抗生素纱条如红霉素、金霉素等纱条有抗感染能力,但对减轻疼痛的效果却不理想。
利用黄芩、黄连、黄柏等中药制备的纱条止血、止痛效果好,是凡士林纱条、红霉素等抗生素纱条的良好替代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
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的评估与分析朱梅红王文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佛山528300)摘要目的评估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特点、性质、部分、睡眠时间等,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疼痛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08例术后行单或双侧鼻腔填塞患者进行相关内容的评估。
结果疼痛程度:术后6小时及12小时疼痛明显,双侧鼻腔填塞患者在术后12小时表现为疼痛程度的不断升级,单、双侧填塞均在术后24小时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特点: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性质:主要表现为胀痛,部分患者为胀痛+搏动样跳痛;疼痛部位:单侧鼻腔填塞患者65.31%局限于鼻腔,双侧鼻腔填塞患者则93.22%为鼻腔伴头部。
双侧鼻腔填塞术后第1天睡眠时间为2.55±2.53小时。
讨论双侧鼻腔填塞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较单侧者明显,术后第一天,因张口呼吸不舒适感,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与时间,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主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时给予药物干预与护理干预,减轻疼痛、消除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使患者安全、平稳渡过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疼痛评估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手术病人产生比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1],鼻咽部是人呼吸、吞咽时的必经之路,故鼻腔手术因其手术部位的特殊,术后疼痛及鼻腔填塞后张口呼吸所带来的不舒适感,可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呼吸、睡眠与饮食,造成病人情绪紧张与低落,妨碍组织康复,主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时给予药物干预与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对鼻内窥镜手术后行鼻腔填塞的108例患者疼痛程度、性质、持续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等进行评估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鼻内窥镜术后行鼻腔填塞患者,共108例,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2岁。
耳鼻咽喉科常用操作技术外耳道冲洗术适应证:冲出外耳道深部不易取出的碎耵聍、已软化的耵聍栓及微小异物等。
方法:1.侧头位,头向健侧偏斜,紧贴患侧耳垂下方皮肤置一弯盘。
2.操作者左手牵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右手持冲洗器,将温水对着外耳道后、上壁注入,如此反复,直至耵聍或异物冲出。
3.干棉签拭净外耳道,并检查有无损伤。
注意事项:1.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有鼓膜穿孔者和鼓膜、外耳道急性炎症者忌用。
2.冲洗液应接近体温,否则易引起迷路刺激症状。
3.冲洗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
滴耳法适应证: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
方法:1.将患侧外耳道分泌物清洗干净。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
3.将耳廓向后上(小儿向后下)方向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
4.手指轻轻按耳屏数次。
对患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可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
5.5~10分钟后可改变体位。
注意事项:滴耳药尽可能与体温接近,避免引起眩晕等迷路刺激症状。
外耳道异物取出术根据异物性质、形状和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
1.异物围越过外耳道的峡部、未塞紧外耳道者,可用耵聍钩直接钩出,或用外耳道冲洗法冲出。
2.被水泡涨的豆类异物,应先用95%的乙醇滴耳,使其脱水收缩后,再行取出。
3.小的昆虫,应先用70%乙醇、氯仿或杀虫醚等将昆虫杀死,再冲洗排出或用镊子取出。
4.含铁的异物可用强磁铁将其吸出。
5.异物较大,嵌顿于外耳道,需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做耳内或耳后切口,以取出异物。
6.外耳道有继发感染者,应先行抗感染治疗再取异物或者取异物后积极治疗外耳道感染。
7.幼儿和不合作者宜在短暂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
咽鼓管吹张术咽鼓管吹张术主要用于鼓膜无穿孔者。
它可粗略估计咽鼓管是否通畅,亦可做治疗用。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以及鼻腔和鼻咽部有脓液、溃疡、新生物者忌用。
有下列三种常用方法:1.捏鼻鼓气法患者自己用拇、食指将鼻翼捏紧,闭口用力呼气,此时气体经咽鼓管冲入鼓室,如咽鼓管通畅,患者能感觉到气体进入耳内。
舒适护理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73例临床体会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
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73例接受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实行McGill问卷。
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且止疼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有较好护理效果,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因疼痛引起的失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标签:舒适护理;鼻内镜;鼻腔填塞;疼痛人在呼吸、吞咽时必经鼻咽部,因此鼻腔手术部位较为特殊。
虽然近年来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的鼻内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1]。
但是考虑到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极易在鼻内镜术后疼痛和鼻腔填塞后因张口呼吸产生一定的不舒适感,对患者正常呼吸、睡眠和饮食造成影响,致使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和心理,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对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接受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患者实施舒适型护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73例接受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鼻内镜手术。
干预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
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为(42.5±1.5)岁。
其中8例患者为鼻息肉摘除术,10例患者为鼻窦炎,9例患者为鼻息肉合并鼻窦炎,6例患者为鼻中隔成形术,3例患者为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术后鼻腔填塞部位上,双侧16例,单侧20例;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
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为(42.3±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