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修订版)第一单元第1课
- 格式:ppt
- 大小:6.92 MB
- 文档页数:45
职业生涯规划第一单元第课面向未来的职业规划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个人生涯发展的影响;2. 学会制定个人职业目标,并了解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步骤;3. 掌握一些提高职业竞争力的方法;4. 了解未来职业市场的趋势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职业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2. 制定个人职业目标的步骤和方法;3. 提高职业竞争力的途径;4. 未来职业市场的趋势和变化。
三、教学过程本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及实践,帮助学生制定与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1. 导入环节(15分钟)介绍职业规划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职业规划对于个人生涯发展至关重要。
2. 知识讲解(20分钟)2.1 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a. 确定个人兴趣和优势;b. 设定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c. 制定达成目标的具体计划;d. 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与技能;e. 寻找合适的实习和工作机会;f. 定期评估和调整职业规划。
2.2 提高职业竞争力的途径a. 继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b. 积极参与实习和项目经验,增加工作经验;c.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职业网络;d.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e. 多参加职业培训和进修课程。
3. 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与总结。
4. 未来职业市场趋势介绍(20分钟)通过介绍未来职业市场的趋势和变化,让学生了解当前流行的行业和职业,并为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5. 总结与小结(1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将学生所制定的个人职业目标进行小结和反馈。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份个人职业规划,并附上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
第一单元第1课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平度市电子职业中专刘美莲教案职业生涯规划板书设计:第一单元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一、职业与职业生涯二、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1.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生涯的特点(1)职业的含义(1)职业生涯的含义(2)职业的四个特征(2)职业生涯的特点2.职业与人生(1)人生、生涯与职业(2)人生三大阶段教学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课件教学附件1案例1——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的事迹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
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21路公共汽车北起北京北站,南到北京西站,沿线10千米分布14个车站。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素丽根据乘客的不同需求,给他们最需要的服务:老幼病残孕,怕摔怕磕怕碰,李素丽搀上扶下;“上班族”急着按时上班,李素丽尽量让他们上车;外地乘客容易上错车或坐过站,李素丽及时提醒他们;中小学生天性活泼,李素丽提醒他们车上遵守公共秩序,车下注意交通安全。
李素丽习惯在车厢里穿行售票,车里人多,一挤一身汗,可她说:“辛苦我一个,方便众乘客。
”李素丽售票台的抽屉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棉垫,那是她为抱小孩的乘客准备的,有时车上人多,一时找不到座位,李素丽就拿出小棉垫垫在售票台上,让孩子坐在上面…… 10多年来,李素丽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劳动给人们带来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被人们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案例2——全国劳动模范刘晓媛同志事迹介绍(摘自全国工会新闻网)刘晓媛,中共党员,现任贺兰县供电局营销部长工作,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后在抄表、收费、营业审核、微机操作、业务接洽、营业班长等多个岗位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