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精)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2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测量关节活动度(ROM)以判断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出现障碍的原因,评价治疗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方法】
根据被测关节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尺。
向患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其精神放松,体位舒适,防止代偿性运动。
一、脱去衣服,暴露受检关节,让患者慢慢活动关节二次。
二、确定顶角(轴心)和该角二条边(关节上下肢体轴线)。
三、将量角尺轴心放在顶角,二个测量臂与肢体轴一致。
四、关节活动范围记录法如下:以中立位为0º。
记录0°到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用正值表示。
肘、膝、指等关切伸展受限时,应记距0°欠缺角度,用负值表示。
伸展超过0º时用正值,称过伸。
例如肘关节屈曲130°过伸5°,记130°~+5°;如活动受限,伸直离中立位15°,则记录130°~-15°。
五、先测主动运动,后测被动运动。
六、同时测量患病关节的上下关节,并与对侧比较。
七、测定时发现关节变形、浮肿、痉挛、挛缩、疼痛时应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
一、量时应手法柔和,量角尺的放置不能妨碍关节活动。
二、有关节肌的关节,要注意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测被动运动角度时应请助手帮助。
四、读量角尺角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在同一水平。
五、用量角尺测二次,取平均值。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用于判断关节的功能状况和身体的活动能力。
下面将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准备一个测量工具,一般为一个透明的直尺或者一个角度测量器。
此外,还需要确保被测者身体放松,处于自然姿势,没有任何疼痛或不适。
2. 测量关节的屈曲度和伸展度首先,我们以测量膝关节活动度为例。
将直尺的底边平放在桌面上,竖直起立。
然后,让被测者坐在桌边,使其膝关节贴近直尺的竖直边缘。
接下来,让被测者伸直膝关节,调整直尺使其与下肢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伸展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然后,让被测者屈曲膝关节,直到不再感到舒适为止。
调整直尺使其与下肢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屈曲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3. 测量关节的外展度和内收度接下来,我们以测量肩关节活动度为例。
被测者站在直立位置。
将直尺的底边平放在被测者的背部腰部位置,直尺与脊柱保持平行。
然后,让被测者将臂部向两侧展开,直到不能再进一步展开为止。
调整直尺使其与上臂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外展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接下来,让被测者将臂部收回,尽量靠近身体。
调整直尺使其与上臂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内收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4. 测量关节的其他活动度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并不仅限于屈曲度、伸展度、外展度和内收度。
不同关节还有各自特定的测量方法。
例如,测量踝关节活动度可采用胫骨与跟骨之间的度量,测量手腕关节活动度可采用桌面上平放的直尺来测量手掌与前臂的夹角。
5. 数据记录和分析完成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后,将测得的数值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通常,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测者关节活动度的好坏。
若测量结果偏离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或者其他身体问题。
通过以上的图解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如何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是一种评估关节运动功能损害范围和程度的重要手段。
关节活动度测量有助于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分析受限原因,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对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进行浅述。
一、目测法目测法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初步方法,主要用于初步体检。
医生通过双手固定患者的某一关节,使其进行特定方向上的活动。
医生通过目测判断患者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异常,以及异常的程度。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有限。
二、测量仪器法测量仪器法是通过简单的测量仪器对关节活动度进行客观测量。
例如,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后,使用量角仪或测量距离的仪器,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相对准确,但仍有一定误差。
三、放射线片检查法放射线片检查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关节活动度的方法。
患者在最大活动度时保持姿势不变,拍摄平片。
然后在电脑软件或平片上使用相关测量手段,判断关节活动度。
此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知识。
四、其他测量方法1.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以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数据。
如电子量角器、关节运动传感器等。
2.超声波测量:超声波测量方法无创、安全,适用于各种关节的测量。
通过超声波仪器检测关节运动时的距离和速度,从而评估关节活动度。
3.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程度和关节活动度。
总之,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测量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关节活动度测量带来更多便捷和精确性。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是评估关节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可以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关节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
1. 视觉检查。
首先,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初步评估关节活动度。
观察受检者在不同动作下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姿势,是否存在异常的弯曲、扭曲或僵硬等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可以迅速发现明显的关节问题。
2. 触诊检查。
触诊检查是通过手部触摸受检者的关节,感受其活动度和稳定性。
医生可以通过触摸来判断关节的韧带、肌肉和软组织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关节是否有异常的移位或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触觉。
3. 测量关节活动度。
测量关节活动度是通过仪器或工具来准确测量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活动范围。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关节活动度仪、测量尺和角度仪等。
通过测量关节的屈曲、伸直、外展、内收等活动范围,可以客观地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并记录下来供后续分析和比较。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关节的结构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可以为关节活动度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对于一些隐匿性的关节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5. 功能性评估。
除了上述的直接检查方法,还可以通过一些功能性评估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例如,通过步态分析、平衡能力测试、功能性活动评定等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关节的功能状态和活动度,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
总结。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视觉检查、触诊检查、测量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评估等多种手段来综合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和健康状况。
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相互印证,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面评估受检者的关节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关节的健康和功能。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指的是通过测量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灵活度和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运动员的评估,以及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体关节活动度测定方法。
1.视觉观察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人体关节运动的范围和质量,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
例如,观察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
这种方法对于初步了解关节活动度较为适用,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
2.万用关节测量仪: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量化人体关节的活动度。
该仪器主要由一个固定底座、一根可调节的支柱和一组旋转的测量臂组成,安装在关节处,并根据关节运动的范围进行调整。
运动过程中,关节会推动测量臂旋转,从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通过万用关节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角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角度等。
3.关节角度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角度测量器等仪器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肩关节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器上的刻度来得到角度值。
类似地,对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膝关节前面,来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且需更高测量精度的情况。
4.关节间距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髋关节、脊柱和手指关节等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关节。
通过测量关节间的距离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铅垂线将两个髋骨连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测量其底边的长度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5.影像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医疗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关节内各组织的尺寸和角度。
例如,通过X射线可以测量关节骨头之间的角度、关节软骨厚度以及关节腔的大小等。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超详细⼀、颈部活动度中⽴位:⾯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腰部活动度腰椎中⽴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腰椎呈弧形,⼀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盆横径所成⾓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侧⽅⽤⼿⼼朝下。
测量⽅法:⽮状⾯。
避免连带动作:⼸背。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关节侧⽅肩峰下⽅。
固定臂平⾏于躯⼲腋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两侧且⼿⼼朝下。
测量⽅法:⽮状⾯。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关节侧⽅肩峰下⽅。
固定臂平⾏于躯⼲腋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两侧。
测量⽅法:前⾯观(必须向外侧最⼤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向侧⽅运动。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肩关节前⾯,并与肩峰成⼀直线。
固定臂平⾏于躯⼲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且⼿⼼向下:前臂垂直于地⾯。
测量⽅法:横断⾯。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度。
量⾓器:轴⼼通过肱⾻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
活动臂平⾏于前臂中⼼。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且⼿⼼向下,前臂垂直于地⾯。
测量⽅法:横断⾯。
避免连带动作:⼸臂,旋转躯⼲,改变肩、肘关节⾓度。
量⾓器:轴⼼通过肱⾻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
活动臂平⾏于前臂中⼼。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一)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什么是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是指人体关节能够完成的运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肌肉、韧带、关节软骨和骨头等。
检查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检查关节活动度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关节问题,例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和关节炎等。
如果发现问题,早期治疗可能会减轻疼痛和不适,并帮助预防长期的健康问题。
检查方法以下是几种检查关节活动度的方法。
视觉检查视觉检查是最简单的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
医生会观察受测者的关节在自然状态下的外观和大小差异。
通常还会观察受测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弯曲胳膊和手腕等。
转动检查转动检查可以检查关节的旋转和转动活动度。
例如,医生可能会让你伸直手臂,然后旋转手掌,以检查手腕和肘关节的旋转活动度。
弓形检查弓形检查可以检查一些关节的弯曲和伸直活动度。
例如,医生可能会让你弯曲膝盖或手腕,然后尝试将关节伸直,以测量范围。
测量关节角度测量角度是检查关节活动度的一种准确方法。
医生会使用一个金属角度测量器或一个测量板,量取髋关节、肘关节和手腕等关节的角度。
结语关节活动度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重定期检查以及保持锻炼,以保持关节灵活性和活动度。
如果您遇到任何关节问题,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以便得到合适的治疗和帮助。
注意事项在检查关节活动度时,应当遵循以下注意事项:•注意认真身体暖身和准备,以避免因肌肉和身体变硬而影响检查结果。
•在进行检查时应以轻柔的方式进行,避免强制性的运动和突然的移动,以免引起疼痛或损伤。
•部位检查应当充分暴露,避免穿着过紧或过多的衣物,否则可能会影响检查准确性。
结论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是预防和诊断关节问题的一项重要方法。
通过视觉检查、转动检查、弓形检查和测量角度等多种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关节的状态和问题。
同时,在进行检查时应当遵守注意事项和注意保持正常的肌肉和身体状态。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关节活动度(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转动的角度。
在临床中,引起关节活动范异常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关节疾病所致,如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等。
其次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瘢痕粘连、软组织的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
而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变小,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
ROM测定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状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确定治疗目标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为了保正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比性,检查者除要熟悉各关节的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外,测量时必须分别测量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必须按统一方法、标准进行。
同时在评价关节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记录检查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下面将1974年日本康复医学统一制定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介绍如下(表1~3)。
表1 上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部位名运动方向正常范围(度)角度计的用法固定臂移动臂轴心肩胛带前屈0~20 通过肩峰前额面投影线头顶和肩峰的连线头顶后伸0~20上举0~20 两肩峰的连线肩峰与胸骨上缘连线胸骨上缘下降0~10肩关节(包括肩胛骨的活动)前屈0~180 通过肩峰的垂直线(站立或坐位)肱骨肩峰后伸0~50外展0~180内收0外旋0~90 垂直地面尺骨鹰嘴内旋0~90水平屈曲0~135 通过肩峰的额面投影线外展90º后进行水平面移动的肱骨长轴肩峰水平伸展0~30肘关节屈曲0~145 肱骨桡骨肘关节伸展0~5前臂旋前0~90 与地面垂直包括伸展拇指的手掌面中指尖旋后0~90腕关节背屈0~70 桡骨第二掌骨腕关节掌屈0~90桡屈0~25 前臂骨(前臂轴的中心)第三掌骨尺屈0~55表2 下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表3 脊柱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指导康复和治疗计划。
以下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基本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包括红外热成像仪、超声波关节监测器、光学关节镜等。
医生或康复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
2. 准备测量环境:确保测量环境舒适、安静、没有干扰,患者需要放松身体,保持自然姿势。
3. 测量关节角度:医生或康复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关节角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或超声波关节监测器来记录关节角度。
通常需要测量多个关节角度,以确保关节活动度的整体评估。
4. 记录测量数据: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将测量数据记录在电子表格或纸质文
件中,并进行分析。
通常需要记录关节角度、角度范围、关节幅度等数据。
5. 分析测量结果: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对于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指导康复和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医生或康复师需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工具,准确记录和分析测量数据,为患者
提供有效的康复和治疗建议。
关节活动度测量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前者是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后者由外力产生,无肌肉的随意运动。
法医学鉴定时,测量关节的主动与被动ROM 时,应注意两侧比较,以关节起始位为中立位0°法纪录,如肘关节活动度:伸0° (中立位),屈140°。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具体内容ROM评定的工具与规则ROM的测量一、测量工具: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三、测量结果的记录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第三节 ROM的测量方法一、脊柱(一)颈椎ROM1、颈前屈0 ° -- 45°2、颈后伸0 ° -- 45°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下颌角固定臂:肩上3、颈侧屈0 ° -- 45°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双肩上4、颈旋转0 ° --60°体位:仰卧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二)胸和腰椎ROM1、脊柱前屈0°-80°体位:直立位轴心:L5棘突固定臂:体侧中线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2、脊柱侧屈0°-40°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3、脊柱后伸0°-30°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4、脊柱旋转0°-45°体位:仰卧或直立位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二、上肢ROM(一)肩部关节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是评估关节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度,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
1. 视觉检查。
首先,医生会进行视觉检查,观察患者在自然状态下关节的活动情况。
通过观察关节的外形、肿胀、红肿、变形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关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关节肿胀可能是因为关节内有炎症或积液,而关节变形可能是因为骨折或关节炎等疾病。
2. 主动活动度检查。
主动活动度检查是指患者自己进行关节活动的检查。
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关节活动,如弯曲、伸直、旋转等动作,以评估关节的自由活动度和灵活性。
通过观察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动作是否受限,可以初步了解关节功能是否正常。
3. 被动活动度检查。
被动活动度检查是指医生 passively 移动患者的关节,评估关节的 passively 活动度。
医生会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轻柔的passively 活动,观察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是否出现疼痛等情况。
通过被动活动度检查,可以了解关节的 passively 活动度和是否存在关节结构损伤等情况。
4. 稳定性检查。
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稳定性的关节,如膝关节、肩关节等,医生还会进行稳定性检查。
通过特定的测试动作,如前后抽动、外旋压缩等,可以评估关节的稳定性和韧带的功能情况。
稳定性检查对于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和评估非常重要。
5. 影像学检查。
在进行上述的临床检查之后,如果仍然不能明确诊断关节疾病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 X 光、核磁共振(MRI)、超声波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情况,帮助医生做出最终的诊断。
总结。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关节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时,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介绍的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范围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用于评估患者关节弯
曲或扭转的程度,以及关节的功能状态和局部病变的程度。
关节活动
度测量可以适用于各种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关节进行不同的测量方法。
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测量方法:
1.膝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躺在床上或地上,并将膝盖伸直。
医师通过检查膝盖的伸展度和屈曲度来测量膝关节的活动度。
2.肘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坐在椅子上,将手臂放在桌子上,然后医师通过检查肘关节的屈曲度和伸展度来测量肘关节的活动度。
3.肩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坐在椅子上,将胳膊放在身体两侧并放松。
医师通过检查被测者的肩部翻转和抬起程度来测量肩关节的活
动度。
4.踝关节活动度测量:被测者需要坐在椅子上,将脚放在地上,然后医师通过检查被测者的足部翻转和伸展程度来测量踝关节的活动度。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关节,测量方法有所不同,其中涉及到的
测量工具也有所不同。
在测量过程中,医师需要慎重操作,确保精度
和有效性。
此外,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还需要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
其他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关节状态,找到可能存在的病理问题,并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应该对关节活
动度测量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好地为患者提
供精准的医疗服务。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1.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基本原则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关节活动度测量。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儿枯燥?别急,咱们把它讲得生动有趣点。
其实,关节活动度就是我们能把手臂抬多高、腿伸多直的能力。
测量它,就像是在跟你身体里的每个小关节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要准确测量,我们得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测量时要保证你在放松状态下,别紧张得像刚刚见了未来岳母一样。
其次,测量时的姿势得标准,就像你在拍证件照一样,得保持自然、舒展。
最后,重复测量几次,以确保结果稳定可靠,不要一会儿多一分,一会儿少一分,那样可就没什么参考价值了。
1.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之前,咱们得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工具,通常我们用的是量角器。
要记得,量角器不是你那个大学生时代用来做数学题的那个,咱们用的是专门测量角度的工具,精准到位才行。
另外,测量环境也很重要,最好是在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这样你和你的关节都能放松下来,不然在嘈杂的环境下测量,结果肯定不靠谱。
1.2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好了,准备工作做完了,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的关节要在自然的位置下,不能故意去拉伸或者弯曲得过头了。
像你弯腰的时候,别想着一口气能摸到脚趾,那样只会搞得你更痛苦,还可能伤到自己。
每个关节的活动度都是有限度的,测量时要保持原始状态,不要强求。
还有,每次测量时,最好都由同一个人来做,这样比较一致,也比较靠谱。
2. 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现在我们来说说测量的方法。
关节活动度测量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就像你做菜有炒、煮、蒸一样,测量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
2.1 量角法量角法是最常用的一个。
这个方法就像是你用直尺测量桌子的长度一样。
我们用量角器来测量关节的角度。
比如说你要测量膝关节的活动度,先让腿伸直,然后慢慢弯曲,这时候用量角器来记录角度。
这个过程要小心翼翼,千万别让量角器跑偏了,否则数据就没意义了。
2.2 直尺测量法直尺测量法也挺有趣的。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关节活动度(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转动的角度。
在临床中,引起关节活动范异常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关节疾病所致,如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等。
其次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瘢痕粘连、软组织的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
而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变小,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
ROM测定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状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确定治疗目标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为了保正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比性,检查者除要熟悉各关节的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外,测量时必须分别测量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必须按统一方法、标准进行。
同时在评价关节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记录检查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下面将1974年日本康复医学统一制定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介绍如下(表1~3)。
表1 上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部位名运动方
向
正常范
围(度)
角度计的用法
固定臂移动臂轴心
肩胛带前屈0~20 通过肩峰前额面投影线头顶和肩峰的连线头顶
后伸0~20
上举0~20 两肩峰的连线肩峰与胸骨上缘连线胸骨上
缘
下降0~10
肩关节(包括肩胛骨的活动)前屈0~180 通过肩峰的垂直线(站立或坐
位)
肱骨肩峰后伸0~50
外展0~180
内收0
外旋0~90 垂直地面尺骨鹰嘴内旋0~90
水平屈
曲
0~135 通过肩峰的额面投影线外展90º后进行水平
面移动的肱骨长轴
肩峰
水平伸
展
0~30
肘关节屈曲0~145 肱骨桡骨肘关节伸展0~5
前臂旋前0~90 与地面垂直包括伸展拇指的手掌
面中指尖
旋后0~90
腕关节背屈0~70 桡骨第二掌骨腕关节掌屈0~90
桡屈0~25 前臂骨(前臂轴的中心)第三掌骨
尺屈0~55
表2 下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表3 脊柱关节活动度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