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ppt
- 格式:ppt
- 大小:6.69 MB
- 文档页数:74
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海事航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系统设计解决方案(三)系统开发商:成都世帆科技有限公司3.1、案件基本信息录入三种执法门类,可以自主选择业务类别公路路政案件基本信息录入:文书制作系统主界面(案件的道路、驾驶员基本信息)(案件的车辆基本信息、货物信息、检测基本信息)车辆基本信息界面:车辆型号和颜色可以手工选择,限定值、超限量、超限率可以自动计算,系统同时可以设置超限率与超限量是否可以自主修改。
其中建筑控制区的案件,录入长宽等相关数据后,可以自动生成相关的违法事实内容。
其勘验情况可以自动生成,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超限运输、污染公路路面、建筑控制区、堆放物品、平交道口设置、强行通过检测站、故意堵塞检测站)匹配不同的内容(同时可以自主修改)。
案件附件信息上传,其上传后,会自动匹配在相关文书页面。
同时本软件支持对当事人的指纹采集,以作为案件证据备份或文书的当事人手印。
道路运政案件基本信息录入:(文书制作系统主界面)特点:司机年龄自动计算,身份证号码错误会提醒,可以查询其历史信息。
驾驶员与案件关系,则预制了几个选项:当事人、雇佣(司机)、厉害关系人。
如果当事人是车主,则其信息可以自动生成,同时案由也可以自动匹配,而且可以自主修改。
车辆基本信息界面:车辆型号和颜色可以手工选择,超限量、超限率可以自动计算,系统同时可以设置超限率与超限量是否可以自主修改。
其法律法规的选择、处罚的上限、下限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对减轻处罚做相关的说明,下面的违法依据和处罚依据可以手工选择。
对于每个文书的时间信息录入:其中录入案件的案发时间后,其余相关时间自已自动生成,为办案人员大大提高了效率。
违法条款与处罚依据条款选择界面:其中法律条款可以事先录入,以供执法时使用;或者也可以下载网站最新的法律条款到客户端。
海事行政(港口行政)文书制作软件主界面:(略)3.2、案卷文书生成选择需要生成的文书,然后一键生成95%以上的文书内容(除一些比较灵活的、随机的内容除外,其余的都可以自动匹配)。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交通运输部法制司执法监督处熊雅静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性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三、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纵深 发展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性(一)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暴露的问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二)国家层面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政策部署和要求。
(三)改革经验表明,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法律法规授权或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由其所属的专业局(处、所)各执其法的分散执法模式。
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机构林立,人员编制矛盾突出。
二是执法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三是机构性质定位不合理。
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四是执法经费缺乏保障。
五是公路“三乱”时有发生。
公路“三乱”问题与存在多支执法队伍、执法体制不顺、缺乏执法保障有深层次的关联性。
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对分散型执法体制进行改革调整,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成为大势所趋。
部署和要求。
1.《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1996)。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 2002)。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2002)。
部署和要求。
4. 2010年后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2013 )《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2014)部署和要求。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交通运输列为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的重点领域(20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进综合执法”。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0一、建设目标 0二、建设原则 0三、建设任务 (1)第二章系统架构 (3)一、业务架构 (3)二、数据架构 (3)三、应用架构 (4)四、技术架构 (6)五、系统布局 (8)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1)一、部级系统工程 (11)二、省级系统工程 (13)第四章信息资源 (19)二、信息内容 (19)三、信息采集 (20)四、信息共享 (20)第五章基础条件 (31)一、通信网络 (31)二、软硬件平台 (31)三、安全系统 (34)四、配套场所 (35)第六章标准规范 (36)一、标准体系 (36)二、标准管理 (38)三、参考依据 (38)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0)一、建设管理 (40)二、需求管理 (40)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