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74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8.87 MB
- 文档页数:74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转的要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动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整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察和执法服务为主线,建立“纵向贯穿、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共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系统。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睁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保证系统建设与其余有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依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行方案》(交方法〔2016〕118号)确立的整体框架,拟订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恪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互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拟订。
目录第一章整体要求 0一、建设目标0二、建设原则0三、建设任务 1第二章系统架构 3一、业务架构 3二、数据架构 3三、应用架构 5四、技术架构 6五、系统布局8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11一、部级系统工程11二、省级系统工程14第四章信息资源 21一、数据中心21二、信息内容21三、信息采集22四、信息共享23第五章基础条件 (33)一、通信网络33二、软硬件平台33三、安全系统37四、配套场所38第六章标准规范 39一、标准系统39二、标准管理41三、参照依照42第七章建设运转管理43一、建设管理43二、需求管理43三、运维管理 (43)I第一章整体要求一、建设目标经过组织推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互换平台为中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道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察、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共同执法与联网看管系统,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共同、智能便利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系统,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共同化、监察管理精美化、执法服务优良化。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1)一、建设目标 (1)二、建设原则 (1)三、建设任务 (2)第二章系统架构 (5)一、业务架构 (5)二、数据架构 (5)三、应用架构 (7)四、技术架构 (8)五、系统布局 (10)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3)一、部级系统工程 (13)二、省级系统工程 (16)第四章信息资源 (23)一、数据中心 (23)二、信息内容 (23)三、信息采集 (24)四、信息共享 (25)第五章基础条件 (35)一、通信网络 (35)I二、软硬件平台 (35)三、安全系统 (39)四、配套场所 (40)第六章标准规范 (41)一、标准体系 (41)二、标准管理 (43)三、参考依据 (44)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5)一、建设管理 (45)二、需求管理 (45)三、运维管理 (45)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前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16〕74号)提出的部省共建、联网运行的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
本工程将按照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执法队伍管理、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和执法服务为主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确保系统建设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和集约性,按照《“十三五”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交办法〔2016〕118号)确定的总体框架,制定本指南。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须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需的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接口、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制定。
目录第一章总体要求 0一、建设目标 0二、建设原则 0三、建设任务 (1)第二章系统架构 (3)一、业务架构 (3)二、数据架构 (3)三、应用架构 (4)四、技术架构 (6)五、系统布局 (8)第三章建设内容和系统功能 (11)一、部级系统工程 (11)二、省级系统工程 (13)第四章信息资源 (19)二、信息内容 (19)三、信息采集 (20)四、信息共享 (20)第五章基础条件 (31)一、通信网络 (31)二、软硬件平台 (31)三、安全系统 (34)四、配套场所 (35)第六章标准规范 (36)一、标准体系 (36)二、标准管理 (38)三、参考依据 (38)第七章建设运行管理 (40)一、建设管理 (40)二、需求管理 (40)第一章总体要求一、建设目标通过组织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以部省两级数据中心和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覆盖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海事行政、质量安全监督、综合执法等执法门类的协同执法与联网监管体系,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能便捷的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体系,实现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执法办案智能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同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执法服务优质化。
乾星交通综合执法系统一、系统概述交通执法系统,专业为交通管理局而设计,是针对各种执法取证、执勤记录、行政监管等单人便携式监控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可提供本地预览、录像存储、图片抓拍、语音对讲、报警联动、3G/4G/wifi无线传输、平台集中管理、GPS定位等功能。
为执法人员提供高科技手段执法,完成“依法行政”、“阳关执法”、“专业执法”的要求,促进执法机关的数字化建设。
交通执法系统采用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流媒体视频处理技术,整合3G/4G数据通讯功能,具备可靠的无线传输技术和自适应信道捆绑技术。
该系统可把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经视频压缩编码,通过智能无线通讯模块,把实时动态图像传输到距离用户最近的无线网络,可方便地通过Internet/Intranet 访问中心管理服务器,通过计算机(PDA)监控和储存实时图像。
在总体上实现视频数据的编解码、加解密、交互、发送/接收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二、系统功能系统采用便携式主机、可选配笔筒或纽扣式小型摄像头等组成基本工作单元,各部件结构小巧,重量合理,具备良好的可携带性,完全满足单人流动性执勤取证需求。
内置500W像素高清摄像机(标配),可以实现高清拍照,同时可外接笔筒式或纽扣式微型摄像机(选配),分辨率均可达到480TVL。
内置工业级3G/4G传输模块,结合专用无线网络传输优化算法,可在移动环境中传输稳定流畅的视频,音频等数据,完全解决传统单兵设备无法实时传输视频等缺陷。
内置蓝牙模块,支持蓝牙耳机或蓝牙打印机接入,方便现场直接执行工作任务。
内置高灵敏度GPS定位模块,随时记录事件位置。
确保证据链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内置LED闪光灯,具备闪光灯及手电筒两种工作模式。
良好的可靠性设计。
系统采用锂电池供电,最大持续工作时间可达到4小时,产品结构严谨、紧凑,具备一定的防水、防尘、抗震性能。
专用功能集中监控平台软件,具备视频监控、语音对讲、报警接收、地图定位、数据存储等功能,真正实现可视化、可控化得“移动眼“监控(标配标准平台)。
交通综合执法管理系统第一期工程部署方案部署方案Dep Ioymerrt Program福建慧舟科技有限公司Fujian Huizhou Tech CO., Ltd.1部署系统简介2部署目标及打算3部署环境及要求3.1硬件系统............3.1.L 省厅通讯信息中心3./.2. 区县交通局、.... 石豪件系统........ .....3.2」.省厅通讯信息中心CLES.....................3.2.2.区县交通局..... CLEC..................... CLEC..................... “综合执法通”软件. ....3.3网络系统............33 A. 省厅通讯信息中心33.2.区县父通局.... 4 4 5 5 5 5 6 6 6 6 6 6 64培训打算4・1操作培训4・2髙级培训5爱护方案5.1服务方案......5.2服务流程及规范53软件爱护与升级・8 ・9116资金预算116・1碾件系统6丄1・省厅通讯信息中心6丄2・区县交通局......6.2部署费用621. 省厅通讯信息中心622・区县交通局........ 11 // 12 12 12 12附件;服务器规格131部署系统简介《福建省交通综合执法治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依照交通部提出的交通综合执法的业务进展思路,山福建省交通厅(以下简称“省 厅”)规划的全省综合执法建设的配套工程。
其日标是通过建立全省统一、 集中的综合执法网络信息治理系统,把tl 就孤立的、分散在各交通业务治 理系统中的行政执法信息整合到一起,并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全省所有的执 法部门及社会公众公布,对内为综合执法的全面实施提供技术保证手段, 对外树立统一的交通行政执法行业形象。
2部署目标及打算3部署环境及要求3.1硬件系统省厅通讯信息中心 XLL区县交通局X1.2.3.2软件系统3.3网络系统省厅通讯信息中心 区县交通局3.2.1. 322.33.1.省厅通讯信息中心3・4培训打算慧舟公司将提供最有体会的教员,使培训后的省厅和下级交通行政治理机构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能够独立地对《系统》进行治理、爱护和正常使用,而不需要慧舟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在场指导。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子系统执法人员与证件管理要求(2016.1.19)一、系统概况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统一开发建设,交通运输部和各省分级部署,以实现部、省、市三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对执法人员与证件(海事管理门类除外)、执法人员在线培训与考试、执法机构、执法文书远程评查等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
我省作为系统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目前已顺利实现新旧系统切换,并进入试运行阶段。
全省已分配系统登录账号的各市、县交通运输局(港口局)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系统操作手册,熟练掌握系统赋予本级权限的有关功能和操作流程,准确、规范填报执法人员基础信息,并严格按照流程和管理要求进行审批。
已参加各类岗前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并符合持证资格的人员,均须在系统内按要求准确录入个人信息,并完成逐级审批后,方可进入制发执法证件的环节。
执法人员个人信息进入审批阶段后,各级账号都无权修改,因信息填报错漏等原因导致未通过审批的人员,由省厅从系统内退至人员信息录入阶段,待执法人员信息符合填报要求后须重新点击申请审批。
二、执法人员证件管理系统要求1、为严格管理,明确各级单位责任,目前本系统已为厅属各执法单位(含苏北处、省高管局),各市交通运输局、港口局及其行业管理处,各省管县交通运输局(港口局),各县交通运输局统一分配了系统登录账号。
各单位须制定专门的系统操作人员,并在进入系统后将登录密码修改为6位以上含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新密码,以防被盗用。
严禁将上一级执法单位的系统登录账号和密码擅自交给下一级单位使用。
2、各单位应对执法人员所提供的本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加强审核,凡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执法证的,提供执法人员信息的个人、出具各类证明材料的单位及信息录入者均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3、系统在正常投入使用后,如本辖区(或系统)内执法单位名称发生变化或需要新增、删除的(含本单位执法门类总类有变化),各单位系统操作人员须及时将相关情况统一汇总至市级(含省管县)交通(港口)运输主管部门,并提供编办批复等证明材料,由省厅在系统内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