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_CAM全瓷冠边缘适合性的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74.06 KB
- 文档页数:3
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疗效。
方法98例后牙Ⅱ类洞缺损患者,按修复所用材料不用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复合树脂充填修复,观察组(54例)行CAD/CAM全瓷嵌体填充修复。
比较两组后牙修复体修复情况及修复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后牙修复体磨损率3.70%、边缘着色率1.85%,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AD/ CAM 全瓷嵌体比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更佳,可减少修复体磨损及继发龋,且边缘着色少,修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CAD/CAM全瓷嵌体;复合树脂;后牙Ⅱ类洞CAD/CAM全瓷嵌体是将光学、电子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等多科技术用于瓷块自动化切割制出各类修复体,如嵌体、贴面与固定桥等[1]。
本研究针对本院口腔科98例后牙Ⅱ类洞缺损患者分别行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8月在本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后牙Ⅱ类洞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复所用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4例)。
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6∶28,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5.41±9.43)岁,前磨牙28颗,磨牙26颗;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1∶23,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5.52±9.71)岁,前磨牙24颗,磨牙20颗。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行CAD/CAM全瓷嵌体修复治疗。
除腐质,制备嵌体洞型,角线点圆钝,平底,无倒凹,予以氧化钙保护近髓,外展轴壁12~15°;于近龈处排龈线排龈,在口内扫描后设计,按CEREC16色比色板对牙比色后,采用CEREC瓷块制作嵌体,嵌体完成后予以患者试戴,就位准确后,予以树脂粘接剂粘固,调整咬合,抛光[2]。
CAD/CAM全瓷髓高嵌体在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3T07:43:16.336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2期作者:林翠红陈爱国通讯作者[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常规全冠修复、CAD/CAM全瓷髓高嵌体修复两种修复措施应用后对患者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来探讨两种修复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果林翠红陈爱国通讯作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口腔修复临床医学 330001【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常规全冠修复、CAD/CAM全瓷髓高嵌体修复两种修复措施应用后对患者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来探讨两种修复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方法:此项研究的样本为60例牙体缺损患者,样本均来自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之间,均为于我院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后修复方式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所对应的修复方式分别为常规全冠修复、CAD/CAM全瓷髓高嵌体修复。
比较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更高,组间相较P<0.05。
治疗前组间指标相较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更优,组间相较P<0.05。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体满意度更高,组间相较P<0.05。
结论:CAD/CAM全瓷髓高嵌体在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牙体缺损;CAD/CAM全瓷髓高嵌体;恢复情况;满意度;治疗效果为改善牙体缺损患者的根管治疗后的修复情况、咀嚼功能和美感程度,本文特选取于我院进行根管治疗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通过分析和比较常规全冠修复、CAD/CAM全瓷髓高嵌体修复两种修复措施应用后对患者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来探讨两种修复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分组对照法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5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之间,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同一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根管治疗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患者治疗后修复方式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的临床应用及其美学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及对牙龈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研究中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边缘着色A级者占96.66%,龈缘密合度A级者占93.09%,修复体颜色A级者占94.91%,修复体周围龋A级者占100%,修复体折裂A级者占96.73%,基牙松动100%;评分较低的为龈缘密合度和牙龈颜色不协调。
结论:为了减少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失败原因,减少修复体失败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CAD/CAM氧化鋯全瓷冠修复体的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标签:金属烤瓷;原因分析回顾全瓷的发展,其修复效果美观逼真,早已被广大医患认可,而其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全瓷材料的种类较多,其强度也越来越高,修复适应证也越来越广,但在所有全瓷修复材料中,以CAD/CAM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强度最高,它是对缺损或缺失牙,达到与真牙的颜色和功能相仿的修复方法[1]。
其特点是能恢复牙体的形态功能、抗折力强、耐磨性强、不变形、色泽稳定、耐酸碱。
其美观性、生物相容性是其它修复体无法取代的,是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修复体[2]。
所以笔者总结了这种全瓷修复的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以及修复效果,以供同道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2006~2009年我院进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的87例患者(309颗牙),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5岁;牙位:中切牙130颗,侧切牙122颗,尖牙32颗,磨牙25颗。
1.2 纳入标准:①牙齿变色:如前牙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染色牙,釉质发育不全等;②龋洞或牙体缺损较大:充填后易裂开,脱落变色或不美观者。
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后牙Ⅱ类洞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修复时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组使用CAD/CAM全瓷嵌体修复。
对两组患者牙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折裂、脱落、边缘密合、继发龈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磨损(3.3%)与边缘着色(33.3%)低于对照组(20.0%、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修复6个月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AD/CAM 全瓷嵌体修复后牙Ⅱ类洞的效果要好于复合树脂修复的效果,具有耐磨性比较高的优势,极大的避免了聚合收缩、渗漏、边缘着色少等现象,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全瓷嵌体;复合树脂;后牙Ⅱ类洞CAD/CAM是将光学、数学、計算机图像识别与处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及自动化加工等多个领域、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的一种技术[1]。
目前CAD/CAM技术在后牙修复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使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此次研究针对CAD/CAM全瓷嵌体与复合树脂冲填后牙II类洞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7月本院诊治后牙Ⅱ类洞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修复时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中重度缺损,为后牙Ⅱ类洞的患者;③所有患者牙齿牙髓活力检查均正常;④口腔卫生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咬合过紧患者;②夜磨牙及过渡磨耗患者;③不愿意配合与长期随访的患者。
分析CAD-CAM技术修复牙齿后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AD-CAM技术修复牙齿后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CAD-CAM技术对30例牙齿损坏的病患采取全瓷冠修复,在病患戴牙之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且对病患展开随访。
结果: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96%,在进行CAD-CAM技术修复牙齿之后的1—24个月的病患随访结果来看,病患的修复成功率达到100%。
结论:采用CAD-CAM技术修复牙齿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确保病患的满意程度,提升治愈成功率。
【关键词】:CAD-CAM;修复牙齿;护理措施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口腔技术以及材料也在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不断发展,口腔护理在当今社会逐渐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同时社会对空腔护理和治疗的工作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
护理工作的配合对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1]。
近几年,国内口腔医院对CAD-CAM技术修复牙齿的技术使用率逐渐提升,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治疗水平。
本文分析CAD-CAM技术修复牙齿后护理措施,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自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到本院进行牙齿修复的病患,从中选取30人参与本次调查研究,其中男性病患17人,女性病患13人,病患的年龄在22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1.3)岁。
病患的选择标准为:牙齿患处的牙位基本上都处在后牙磨牙位置;牙齿根管治疗相对完善;牙周情况正常,患处牙周没有异常的牙尖或者牙周炎等症状。
对于参与本次研究的病患讲解病情以及治疗计划,参与研究的病患均出于自愿,并且主动选择CAD-CAM技术修复牙齿。
1.2研究方法护理措施上,在进行手术之前与病患进行有效交流,并且在病患就诊的前期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按照病患的实际情况,比如职业、年龄、经历等等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增进与病患之间的情感,帮助病患减少紧张情绪。
准备修复用具。
口腔CADCAM设备及应用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技术在口腔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口腔CADCAM设备及技术的应用,为医生提供了更精确、高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提升了患者治疗的质量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口腔CADCAM设备的种类、应用及其优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口腔CT设备是一种能够提供口腔三维影像的辅助检查设备。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口腔状况,包括牙齿、牙周组织、颌骨等。
口腔CT设备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程度,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口腔数字化治疗设备包括口腔扫描仪、三维打印机、数控机床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现对患者口腔的快速、精确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出个性化的治疗器具,如矫治器、义齿等。
数字化治疗设备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了治疗精度,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成本。
口腔CADCAM设备在口腔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口腔CT等辅助检查设备,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牙齿、牙周组织、颌骨等结构的情况,准确判断病情,避免了传统二维影像检查的局限性。
口腔CADCAM设备在治疗方面也展现出巨大优势。
利用数字化治疗设备,医生可以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矫治器、义齿等治疗器具。
这些器具精度高、舒适度高,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缩短了治疗周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口腔CADCAM设备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处理数据,减少了医生的手工测量和计算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更快地完成治疗过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口腔CADCAM设备提供的精确测量和个性化治疗器具,使得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治疗效果。
这些治疗器具的舒适性和适应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口腔CADCAM设备的数字化治疗方式,减少了传统制作治疗器具所需的材料和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
同时,由于治疗周期的缩短和治疗效果的提高,也减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和不确定性,进一步降低了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