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艺术与波普艺术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40
波普艺术硬边绘画欧普艺术启示
波普艺术成为今天年轻人的时尚游戏。
以炫目的色彩表现张扬的个性,将日常实物移位拼贴,赋予时尚元素全新的含义。
波普艺术风潮带来了新的生活理念,传统的绝对精神与高贵、典雅等一系列传统审美标准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大众文化的集体狂欢。
而这一潮流给服装设计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消费主义的肯定相比较传统时装,波普艺术风格时装设计力求做到以最小的付出换取最高的回报.街头个性、趣味通俗、廉价便宜
的设计形式让更多的消费大众享受着生活的精彩瞬间。
波普艺术是年轻人宣泄情感、表现自我的一种流行方式,其新奇的艺术形式、富有性感的内容刺激了人们的表现欲。
放弃永恒价值,追求肤浅和时效性人们释放压抑的途径也从文化的、精神的领域向世俗化的、物质性的日常生活领域延伸。
这反映的是波普艺术一个显见的事实————不要思想,不要理性,不求深度。
波普一个倡导平庸世俗价值观的艺术诞生得顺理成章。
抛弃了传统的美的标准,抛弃了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
欧普艺术欧普艺术,即“欧洲流行艺术”,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艺术运动,是一种强调形式明快、色彩明亮、构图简洁、概念明确的艺术风格。
欧普艺术作为一种流行艺术形式,深受当时流行文化的影响,突破了传统绘画的约束,通过对色彩、形态和光线的运用,展现出一种前卫与活力,并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起源与发展欧普艺术最早起源于英国和美国,后来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
它与美国的波普艺术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欧普艺术强调对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靓丽、夸张的效果,将现代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1963年,英国的彼得·布莱克发表了《欧普艺术由来与前景》一文,正式确立了欧普艺术的名字和概念。
此后,欧普艺术家们开始以各种媒介进行创作,涌现出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艺术家。
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他们常常运用反差强烈的色彩和形状,营造出一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效果。
特点与风格欧普艺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而广受欢迎。
它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颜色构成画面,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进行简化、夸张和变形,以强烈的对比营造视觉冲击。
在欧普艺术的作品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元素,鲜明的对比与明亮的色块常常使人眼前一亮。
欧普艺术还常常探讨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视觉错觉的主题,旨在让观者重新审视并思考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作品通常给人强烈的印象,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
欧普艺术家们善于捕捉当时社会的潮流和心理状态,将之转化为作品的灵感来源,因此欧普艺术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和欣赏。
当代影响时至今日,欧普艺术的影响依然深远。
虽然欧普艺术的风格已经不再是当时的主流,但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依然存在。
许多当代艺术家继承和发扬了欧普艺术的创作理念,将其融入到各种当代艺术形式中,创作出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
此外,欧普艺术对设计、时尚等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风格常常被用于各种产品的设计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欧普艺术对于当代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的影响,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的范畴,成为一种跨界影响的文化现象。
By PetrelKing欧普艺术----起源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60年代。
首次使用“欧普”(Optical)这一名称是在1965年,当时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一次主题为:"眼睛的反应“(The Responsive Eye)展览会上,陈列出大量经过精心设计,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波纹或几何形绘画, 这些作品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Optical的意思即视觉上的光学欧普艺术----特征这种艺术形式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挑战人类视觉的智力游戏,它通过利用光学、物理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运用补色、透视、对比等艺术处理,欧普艺术家巧妙地以不同色彩几何图形,创造出引起立体、波动等错觉效果的美丽图案,从而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变幻莫测的幻觉世界。
波纹图案是光效应画家创造幻觉时常用的传统素材和方法。
这在中国传统图案中常见。
较为典型的是波纹绸上的图案。
印制两个完全相同的波纹图案,把它们的位置稍稍相互错开,当波纹绸处于实际的运动状态时,就会出现一种永恒的运动感和变化感。
欧普艺术----代表欧普艺术几乎同时兴起于欧美各国。
其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画家维克托·瓦萨雷里,他从50年代起就开始创作具有运动感和闪烁效果的绘画,成为法国欧普艺术的主流。
其他具有影响力的欧普艺术画家有美国的约瑟夫·艾伯斯(Josef.Albers)和安德鲁基威斯(R.Anuskiewicz),英国的女艺术家瑞利(B.Riley)及以色列的阿格姆(Y.Agam)﹑委内瑞拉的萨图(J.R.Soto)等。
虽然欧普艺术盛行的时间并不是很久,到20世纪70年代就走向了衰落。
但它变幻无穷的视觉印象,以强烈的刺激性和新奇感,广泛渗透于欧美和日本的建筑装饰、都市规划、家具设计、娱乐玩具、橱窗布置、广告宣传、纺织品印染,以及芭蕾舞、电视观赏等到多种设计领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视错在撞色中的应用——以70年代欧普艺术为研究方向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论文课题名称:视错在撞色中的应用—以70年代欧普艺术为研究方向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视错在撞色中的应用—以70年代欧普艺术为研究方向摘要本论文基于服装设计多元化的背景,依据大众审美需求与物质需要,以“撞色欧普风服饰”为设计主题设计一个系列3套衣服,运用平面制版进行结构设计,采用柠檬黄高支高密薄款微透的全棉布料,及瓦楞立体肌理棉布搭配炫彩金线网纱做条纹,利用工业用平车及拷边机熨斗,手工针等工具,将该系列中的2套设计做成成衣。
来体现70年代盛行的欧普风格,突显线形图案结构与对比色的搭配,传达了服装的实用美,提升人体比例美的设计理念。
本系列服装以条纹视错元素为设计重点,视觉上的大小,长短,面积,方向,角度等几何构成,和实际数据有差距,都可以形成视错,人们往往在已有的认知或经验的基础上,知觉系统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某种最合理、最可能的解释,但在特定条件下,这种解释往往容易产生偏差,就形成了错觉。
比如波根多夫错觉中的菲克错觉:垂直线段与水平线段等长,但看起来垂直线段比水平线段长[1]。
所以竖线更显修长。
关键词:服装设计,欧普艺术,70年代,视错,撞色目录1.绪论-------------------------------------------------------------------------------------11.1引言---------------------------------------------------------------------------------11.2设计背景---------------------------------------------------------------------------11.2.1欧普艺术的历史-----------------------------------------------------------11.2.2欧普艺术的特征-----------------------------------------------------------11.2.3欧普艺术设计师的作品--------------------------------------------------22.视错的研究及与撞色的运用-------------------------------------------------------32.1灵感来源---------------------------------------------------------------------------32.2设计理念---------------------------------------------------------------------------32.3设计主题---------------------------------------------------------------------------42.2款式特征---------------------------------------------------------------------------43. 平面款式设计--------------------------------------------------------------------------53.1平面款式特征---------------------------------------------------------------------53.2材质搭配---------------------------------------------------------------------------63.3工艺结构设计---------------------------------------------------------------------74. 结构设计--------------------------------------------------------------------------------74.1第一款服装结构设计------------------------------------------------------------74.2第二款服装结构设计------------------------------------------------------------85. 成衣制作--------------------------------------------------------------------------------95.1第一款服装制作过程------------------------------------------------------------95.2第二款服装制作过程-----------------------------------------------------------116. 结论-------------------------------------------------------------------------------------13 参考文献-----------------------------------------------------------------------------------15 致谢-----------------------------------------------------------------------------------------161 绪论1.1 引言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须要素: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服装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审美,品味的层次,它做为我们人类文明的产物,它随着历史,文化,宗教、民族等因素影响,当然也跟着艺术流向变化而变化,服装可成为艺术的载体。
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流派——波普艺术当人们谈论艺术设计中的流派时,波普艺术一定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波普艺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英国和美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形式是对现代消费文化的描绘和批判。
今天,波普艺术依然是当代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波普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波普艺术主要发源于英国和美国,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
在这个时期,全球迷信和消费文化盛行,人们开始对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和复杂的文化现象直接推动了波普艺术的发展。
波普艺术最早被认为是大众文化和艺术融合的结果,也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当时,波普艺术家们的创意来源于流行文化和大众媒体,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元素来探索美学和社会问题。
波普艺术家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使用常见的物品,如卫生巾和汉堡包等作品主题。
这种形式创新的尝试使得这些艺术家逐渐获得了观众和批评家的认可。
2. 波普艺术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波普艺术家主要创作普通的日常用品作品,并将它们放到艺术画布上。
波普风格的作品往往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像红色和黄色等常用的颜色。
波普艺术使用复制和多样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在市场销售和广告业中使用得非常普遍。
这种技术的使用使得波普艺术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而不是手工制作的方式来生产艺术品,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增加作品的复制品。
另外,波普艺术家也很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抄袭”和“借用”其他人的艺术史上的作品,如油画、摄影、电影等。
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说明波普艺术家的文化品位和想象力非常丰富。
3. 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品“Marilyn”是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副描绘玛丽莲·梦露的作品可以说是代表了波普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和风格特点。
它是对名人话题和消费文化的讽刺和批判,并且通过颜色、光线和影像的运用来创造效果。
Roy Lichtenstein是波普艺术中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
欧洲十大艺术风格一、拜占庭艺术风格: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
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
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
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二、国际哥特艺术风格:“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
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
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三、巴洛克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
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四、洛可可艺术风格:"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
这种风格源自1 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r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
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五、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
20世纪西方部分艺术流派简介之七欧普艺术
许宁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
【年(卷),期】2008(000)020
【摘要】<正>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
"OP"是"Optical"的缩写形式,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
欧普艺术就是利用光学原理,以颜色转移时显现出的波形变化,或以制图仪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幻象"。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许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110.99
【相关文献】
1.20世纪西方部分艺术流派简介之六——波普艺术 [J], 许宁
2.20世纪西方部分艺术流派简介之五:抽象表现主义 [J], 许宁
3.20世纪西方部分艺术流派简介之一:未来主义 [J], 许宁
4.20世纪西方部分艺术流派简介之八大地艺术 [J], 许宁
5.20世纪西方部分艺术流派简介之四超现实主义 [J], 许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