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与设计 ——设计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7.32 MB
- 文档页数:46
设计概论名词解释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多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
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
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
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
将物象的技术功能性、使用舒适性及审美装饰性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
设计的艺术性设计的艺术性包含对设计物象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对比的设计方法对比设计的方法是通过对大量的设计现象的综合、移植、杂交,从而得到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去伪存真而劣败优胜,得出最佳的设计结果,最终成为创意性的设计方案。
分散的设计方法分散的设计方法是在改变、缩小、分解设计现象的活动过程中,将设计构思过程中理出的问题化整为零,归纳分类,分清虚实,择其精华,选其要害,集中主要力量各个击破,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解决。
形象的设计方法形象的设计方法是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的意图,具有直观可视的形象性,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可以在文、图、音、像之间寻找心理变化的适应性。
逻辑的设计方法逻辑的设计方法是利用推论的方式,在大量的数据的应用中,说明设计意图,在数字事实的排列中,给人以强烈的信诺印象,获得设计的结果。
《建筑十书》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罗马建筑技术的总结,它从建筑的人文意义和公私建筑的技艺、建筑施工、工具、材料等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这个时代的成就,是西方设计实务的第一部系统的完整的著作。
饕餮纹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是装饰于青铜器上的花纹。
深衣制深衣制是由周代人从上衣下裳的形式改变为上衣下裳连属在一体的穿衣形式。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釉陶器,主要釉色为黄、绿、褐三类。
其主要产地为长安和洛阳。
现代设计运动现代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新的审美观。
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流派——波普艺术当人们谈论艺术设计中的流派时,波普艺术一定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波普艺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英国和美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形式是对现代消费文化的描绘和批判。
今天,波普艺术依然是当代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波普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波普艺术主要发源于英国和美国,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
在这个时期,全球迷信和消费文化盛行,人们开始对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产生兴趣,这种兴趣和复杂的文化现象直接推动了波普艺术的发展。
波普艺术最早被认为是大众文化和艺术融合的结果,也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当时,波普艺术家们的创意来源于流行文化和大众媒体,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元素来探索美学和社会问题。
波普艺术家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使用常见的物品,如卫生巾和汉堡包等作品主题。
这种形式创新的尝试使得这些艺术家逐渐获得了观众和批评家的认可。
2. 波普艺术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波普艺术家主要创作普通的日常用品作品,并将它们放到艺术画布上。
波普风格的作品往往使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像红色和黄色等常用的颜色。
波普艺术使用复制和多样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在市场销售和广告业中使用得非常普遍。
这种技术的使用使得波普艺术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而不是手工制作的方式来生产艺术品,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增加作品的复制品。
另外,波普艺术家也很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抄袭”和“借用”其他人的艺术史上的作品,如油画、摄影、电影等。
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说明波普艺术家的文化品位和想象力非常丰富。
3. 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品“Marilyn”是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副描绘玛丽莲·梦露的作品可以说是代表了波普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和风格特点。
它是对名人话题和消费文化的讽刺和批判,并且通过颜色、光线和影像的运用来创造效果。
Roy Lichtenstein是波普艺术中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
波普艺术风格设计摘要: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欧美工商业的复苏与繁荣,波普艺术开始在这些地区广泛流行,繁荣持续十余年,影响涉及到文化的各个领域,虽然目前波普艺术已经远去,至今却仍能感受到它给美国和西方现代艺术乃至全球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解读波普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波普艺术及其波普艺术设计的本质和现代特色以其它对当代的影响。
关键词:波普艺术设计风格代表影响正文:“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
波普艺术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艺术形式。
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波普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一种影响很大的国际性的艺术现象。
波普风格发源于英国,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以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它反映了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的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我们应该看到波普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波普艺术最终在美国兴盛,是与美国社会的高消费和发达的商业文化为基础的。
我们可以从波普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里面所展现的题材元素再现现代繁华大都市生活场景以及大众所关心的社会主体等等。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波普”设计运动是一个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其目的是反对自从1920年以来的以德国包豪斯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
波普艺术的思想是消解神圣化和商业化的,它们是现代主义发展到末端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波普设计艺术的概念和特征
波普设计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它将设计、图像创意以
及知名的传统艺术相结合,以追求新的表达方式。
波普设计艺术以它
独特的装饰性、强烈的色彩,奇特的内容以及惊人的印象为其核心理念。
这种艺术形式的特征能把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具有鲜
明而多样的色彩,具有政治、社会和精神层面的信息,能激发民众对
于世界形势变化的思考,有效地释放大众的声音。
与传统艺术形式不同,波普设计艺术重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可
以利用不同的媒介,使用精彩的图像创意及精美的设计,来表现作品。
此外,波普设计艺术注重个人主义,在创作中用多彩的材料来实
现艺术家的情感和观点。
它能以滑稽轻松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将生活中的普遍问题以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浓重的色彩,艺术家将他们对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对
当今社会变革的观点进行有力的表达,以此来激发大众的思考。
波普
设计艺术以轻松而独特的方式,使用现代的技术和当代的内容,使它
的作品更具吸引力、更具时代必要性。
波普设计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将设计、图像创意以及
知名的传统艺术相结合,以追求新的表达方式。
它具有鲜明而多样的
色彩,能激发民众对于世界形势变化的思考,有效地释放大众的声音,并强调个人主义,用多彩的材料来实现艺术家的情感和观点。
此外,
波普设计艺术利用现代技术和当代内容,以轻松而独特的方式,让它
的作品更具时代必要性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大众对于他们所生活的世
界的思考。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第一节设计的涵义【思考与练习】1.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与视觉传达方式。
也就是说,设计就是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运用。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的本质可概括为:1.创造性的造物文化过程。
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中,“人”是核心。
人的思维决定了设计的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创造了艺术设计的造物文化。
因此,艺术设计的本质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得到诠释——创意思维和造物文化。
2.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设计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
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
因此,我们说,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为人服务。
3.设计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1.艺术特性。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2.科技特性。
科技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科学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可以说,设计是按照科学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实践提高加工技术和认识水平。
因此,科学水平又直接影响着设计水平。
3.经济特性。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4.文化特性。
设计的文化特性是指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
4.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意义。
一方面,设计紧紧联系着物质生产,联系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联系着使用者的精神活动。
设计师的社会意识:设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性工作,设计师是为社会为大众所从事设计的,因此设计师的设计职业,其本质内涵就决定了设计师所具备的社会意识和责任,这种社会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协作意识。
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
非物质设计有许多不同的层面,既有软件、程序设计的层面;又有功能、价值的层面;还有方法、服务的层面及窨、感觉、思想和哲学等诸多层面。
信息设计:是设计学科中最新出现的一个专业领域,最初主要是所谓的界面设计。
信息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和形式表示、传送、集合、处理信息,或提供某一产品或工具为人使用或了解、获得信息。
明式家具:主要是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精于选才、制作精致、风格简洁、大方的优质家具。
是中国家具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形成独特而被称为明式家具。
生态设计:又称为绿色设计,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勃兴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是在生态技术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并不注重美学表现和设计语言持独特,而以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材料消耗为目的,将设计介入产品构想、设计、制造、使用及废物利用的全过程。
能主之人:这种在施工建设中统领全局的设计师在明计成《园冶》中被称作“能主之人”。
他能以设计统领全局,规划筹度,经营安排的本领在施工完毕,在建筑上留下其名。
“梓人”即设计师。
设计哲学:是关于设计领域根本观点的学说体系,是设计普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虚拟设计:在信息空间中,艺术设计成为一种虚拟方式,或者说艺术设计是以数字化的虚拟为中介,创造和构思艺术形象、设计艺术作品的,艺术以虚拟方式产生和存在。
波普艺术设计:产生于50年代中期,一群青年艺术家有感于大众文化的兴趣,而以社会生活中最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设计表现主题,以夸张、变形、组合等诸多手法从事设计,形成特有的设计流派和风格,产品充满了戏剧性、浪漫性的效果,令人啼笑皆非的波普形象,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和视觉冲击。
波普设计艺术的概念和特征波普设计艺术(Pop Art)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美国和英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
这一运动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使用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体的元素来表达艺术家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看法。
波普设计艺术以其鲜艳的色彩、简化的形式、明确的图像和大胆的对比而闻名。
它对广告、商业图像、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独特的艺术解读。
波普设计艺术的特征之一是对大众文化的广泛采用。
艺术家们从大众媒体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核心元素。
比如,他们使用流行的商标、商品包装、漫画书、电影海报等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
通过使用这些大众文化的象征,波普艺术家试图突破高尚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边界,从而赋予大众文化以艺术的地位。
另一个波普设计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其鲜艳的色彩。
艺术家们运用明亮的红色、黄色、蓝色等颜色,以及大块的色彩对比,使作品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这种色彩的使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还强调了作品所描绘的主题的重要性。
波普设计艺术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其简化的形式。
艺术家们常常使用扁平、简洁、几何化的图像,以及明确的轮廓线,使作品具有鲜明的视觉特点。
这种简化的形式语言能够将艺术作品的核心内容传达给观众,使其易于理解和欣赏。
此外,波普设计艺术还经常采用重复和变奏的手法。
通过将同一图像进行多次重复或略有变化,艺术家们试图强调大众文化中的恒久价值观念和符号。
这种手法使观众产生熟悉感,并引发对文化符号的思考。
最后,波普设计艺术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家对消费文化的思考。
艺术家们将商品、广告和社会标志等视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对其进行批判或反思。
他们试图揭示消费文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并提出对社会进行反思的问题。
总而言之,波普设计艺术是一种通俗、鲜明和大胆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大众文化的运用和对消费文化的思考,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观点。
其颠覆传统的风格和对社会的批判性态度,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名词解释(设计概论)●设计:广义上的设计,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之中的一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冲动和需要。
而“设计”,即“design”一词,有其语源学上的历史含义。
●现代设计:现代设计经过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形成自己特有的含义、特点和形态。
(P2)●明度:所谓明度就是指从最暗的深色到最亮的浅色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
(P18)●色彩:色彩是人的眼睛受可见光作用对物体产生的一种视觉反应。
(P18~19)●间色:将艾维斯色相环上的原色相混合,得到的称为间色。
(P19)●复色:将一种原色与一种间色相混合能得到第三组颜色,称为复色。
(P19)●色相:指的是颜色最单纯的状态,未经混合,未经修改,就像在光谱中的颜色一样。
(P19)●明度:是指一种颜色的相对亮度或暗度。
(P19)●纯度:也称浓度,是一种颜色的明度或晦暗程度。
(P19)●肌理:肌理,又称质感或质地,是物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种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
(P21)●视觉肌理:艺术与设计中在二维平面上的肌理,则是对可触表面肌理的模仿,是一种可视的依靠触觉经验来感知的肌理,称为视觉肌理。
P21●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联系记忆和想象的纽带。
(P41)●典范性设计思维:是指设计的创作是在社会文化的规范下,通过社会的价值观或文化符号,通过设计作品的制作与使用,通过实质环境的组成与改变,表达出社会、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与形式特点。
(P22)●叙事性思维:是指设计的创作重点不在于实用,而在于表达和宣传。
(P4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1938年由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最初用于广告设计,是一种集体、突击性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集体每一位成员的潜能,使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提案,让各种思想火花自由碰撞,好像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从波普艺术看艺术与设计的关系【摘要】:当今社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设计的重要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
现在,“设计学”逐渐从“美术学”中脱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现代艺术设计既强调功能的实用价值,又包含审美意义上的视觉形式,它综合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进而成为一种文化方式。
设计师与画家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波普艺术和艺术设计二者是相通的,两者都比美术学要通俗化。
我们更应该看到二者在本质上的互融关系。
从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与消费的关系和波普艺术对消费文化的认同,可以反映出二者的共同取向。
【关键词】:波普艺术;通俗化;实用价值;消费文化1波普艺术的出现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历史演进中,美术与设计长期以来被归于艺术创造的范畴之中。
以绘画、建筑、雕塑为主体的视觉艺术与手工艺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始终贯穿于艺术发展的进程之中。
直至19世纪末期,“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莫里斯提出了“与艺术家并肩工作”的口号,既揭示出设计与美术的必然关联,又显示了设计师独立的姿态。
被誉为“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设计学校第一任校长格罗庇乌斯,就深受莫里斯观点的影响,他在强调设计功能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虽然包豪斯的指导几经变化,但蕴涵其中的丰富的艺术理念和设计美学却具有永恒的价值,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现代设计观念和继之兴起的后现代设计思潮,都延续了一种基于视觉艺术层面之上的思考。
回顾艺术史的历程不难看出,美术与设计始终彼此关联、共同发展。
2通俗化的表现内容汉密尔顿的作品《到底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繁杂而荒诞的生活场景:现代化的公寓里,有一个四肢健壮的男子和一个裸体女郎,房间里摆放着电视、录音机、连环画、福特汽车徽章、电器广告……窗外的一个大屏幕,正在放映着一部关于爵士乐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