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处理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应急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伴侣。
然而,宠物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宠物伤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成立宠物伤人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事件发生(1)当事人或目击者立即报警,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
2.现场处置(1)公安部门负责现场秩序维护,隔离伤者、宠物和围观群众。
(2)卫生部门负责对伤者进行现场救治,并将伤者送往医院。
(3)消防部门负责对现场进行灭火、排烟等工作。
3.调查取证(1)公安部门负责调查事件原因,对宠物进行鉴定。
(2)卫生部门负责对伤者进行伤情鉴定。
4.善后处理(1)公安部门对肇事宠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肇事者依法进行处罚。
(2)卫生部门负责对伤者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
(3)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四、应急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宠物伤人事件的防范意识。
2.完善宠物登记制度,规范宠物饲养行为。
3.加强宠物市场管理,严禁非法销售、饲养危险动物。
4.建立健全宠物伤人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
5.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宠物伤人事件。
五、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1.一级响应:发生重大宠物伤人事件,影响范围广,社会影响大。
2.二级响应:发生较大宠物伤人事件,影响范围较大,社会影响较大。
3.三级响应:发生一般宠物伤人事件,影响范围较小,社会影响较小。
4.四级响应:发生轻微宠物伤人事件,影响范围小,社会影响小。
六、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宠物伤人事件的防范意识,确保在发生宠物伤人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犬伤处置流程图
接
完裸无贯
破
开
触露
伤出
或
穿
膜
放
好损或皮血性性
皮、者皮被饲肤的皮伤
肤擦抓肤污养被轻肤口被伤伤被染动轻微咬、舔舔物咬抓伤粘
I 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犬伤患者进入诊室
患者衣物有无血迹
判断犬伤分级,登记患者信息
和分泌物,提醒患者
不要污染诊室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
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 分钟。
伤口消毒: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同时对污染区域进
行消毒
医生告知患者应当采取措施,患者获知情同意
I 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
皮如一
疯免
肤不般疫
动
完能人功
物
好确群能
伤
且认低
及
无下
头
感或
面
染可
部
危疑险
无需处置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一、预案背景犬伤事件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犬伤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心理创伤。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犬伤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2. 加强犬伤事件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建立健全犬伤事件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犬伤事件,包括被犬只咬伤、抓伤等。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犬伤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成员及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领导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协调相关部门;(3)成员:负责具体实施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伤者自救与求救(1)伤者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去除伤口内的异物;(2)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助。
2. 医疗救治(1)医疗机构接到犬伤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治;(2)对伤者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抗生素治疗等。
3. 犬只控制(1)公安部门接到犬伤事件报告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犬只;(2)对犬只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捕捉、送检。
4. 事件调查(1)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等部门应联合开展犬伤事件调查;(2)调查内容包括犬只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伤者健康状况等。
5. 事件处理(1)对犬只进行隔离观察、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2)对伤者进行疫苗接种、抗体检测、追踪观察等;(3)对事件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
六、宣传教育1. 加强犬伤事件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2. 定期开展犬伤防治知识讲座,普及犬伤防治知识;3.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犬伤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七、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犬伤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演练内容包括:伤者自救、求救、医疗救治、犬只控制、事件调查、事件处理等。
一、指导思想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遵循“预防为主、快速处置、及时救治、责任追究”的原则,建立健全犬类伤人事件处置机制,确保事件得到及时、有效、有序的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发生的犬类伤人事件,包括居民区、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等。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犬类伤人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公安、卫生、疾控、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负责事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二)设立现场处置组、医疗救治组、调查取证组、信息发布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四、处置流程(一)事件报告1. 发现犬类伤人事件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
2. 公安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二)现场处置1. 现场处置组迅速到达现场,对伤者进行初步判断,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现场。
2. 如伤者伤势较重,立即启动医疗救治组,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3. 如犬类已被控制,调查取证组对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相关证据。
(三)医疗救治1. 医疗救治组根据伤者伤势,及时进行救治。
2. 如伤者伤势严重,启动紧急救援机制,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四)调查取证1. 调查取证组对现场进行勘查,收集犬类相关信息,如犬种、年龄、健康状况等。
2. 调查取证组对伤者、目击者进行询问,了解事件经过。
3. 如犬类属于禁养犬种,依法进行查处。
(五)信息发布1. 信息发布组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2. 如事件涉及敏感信息,经指挥部批准后方可发布。
(六)责任追究1. 对犬类伤人事件中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对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犬类管理1. 严格执行犬类登记、领养、免疫等制度。
2. 加强犬类收容、救助工作,对流浪犬进行妥善处理。
(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水平。
(三)加强宣传教育1. 加强犬类伤人事件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犬伤处理流程
1、白班时间,防疫科与犬伤门诊均为首诊科室,共同接待犬伤病人,负责处理全过程。
夜班由医院保安负责通知外科住院部,外科值班医生作为首诊医生。
在处理犬伤病人时,按照处理规定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遇特殊情况必须及时请示、汇报。
2.犬伤门诊医生职责:犬伤患者入院后,犬伤门诊医生应先登记犬伤门诊,详细填写《犬伤门诊记录》,按规定清洗、冲洗、消毒伤口,并紧急通知防疫部门人员到场。
需要
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伤口渗透注射的,应当书面告知相关狂犬病预防知识(狂犬病
预防知识),并填写《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
患者同意使用后,应尽快进
行伤口渗透注射,剩余的药液应肌注。
防疫部门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当面移交病人和病情。
3、防疫科医生职责:再次以口头形式进行狂犬病预防知识,特别是使用狂犬病疫苗
要求、作用等情况的告知,填写疫苗接种登记卡(注意完善病人或监护人在存根上签字),按操作规范进行疫苗注射(同时具有执业资格和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并填写狂犬病暴露
人群门诊登记表,如病员受伤时间长,伤口已愈合,按相应情况填写,同时在备注栏注明“伤口已愈合”。
4.犬伤患者为18岁以下不完全民事责任人。
相关知情同意书必须由其监护人签署,
监护人是其父亲和母亲。
特别是那些拒绝使用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的人,更需要强调监护人
和患者之间的直接家庭关系,必要时保留监护人身份证的副本。
犬伤暴露后处置方法与程序哎呀呀,被狗咬伤可不是小事呀!那犬伤暴露后到底该怎么处置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一旦发生犬伤暴露,要尽快进行以下这些步骤哦。
第一,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伤口周围的病毒冲洗掉,这就好比是给伤口来一场“大扫除”呀!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一步,这能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呢。
然后呢,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碘伏等消毒剂,给伤口再加上一层“保护罩”。
接着,如果伤口比较严重,那就要赶紧去医院啦,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这就像是给伤口请了个“专业保镖”。
在去医院的路上,也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住伤口,减少出血,但可别压得太紧哦,不然伤口会“抗议”的。
到了医院后,医生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呀,就像是给身体装上了“安全锁”。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呀!每一步都要做得仔细、到位,不能有丝毫马虎。
就像建房子一样,根基打牢了,房子才会坚固。
冲洗伤口要彻底,消毒要规范,去医院要及时,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要准确,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我们的安全呀,难道不是吗?那犬伤暴露后处置方法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可多啦!不管是在家里被宠物咬伤,还是在外面不小心被流浪狗伤到,这些方法都能派上用场呀。
而且它的优势很明显呀,能够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让我们远离这个可怕的疾病。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健康上了一道“保险”,让我们可以安心呀!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小朋友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被一只小狗咬伤了,家长马上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了处理,冲洗伤口、消毒,然后迅速带孩子去医院。
医生经过检查后,给孩子注射了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后来呀,孩子就没事啦!这就充分说明了这些处置方法在实际中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呀。
所以呀,犬伤暴露后一定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置,这可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呀!不要掉以轻心,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哦!。
犬伤处理流程图
接
完裸无贯
破
开
触露
伤出
或
穿
膜
放
好损或皮血性性
皮、者皮被饲肤的皮伤
肤擦抓肤污养被轻肤口被伤伤被染动轻微咬、舔舔物咬抓伤粘
I 级裸露Ⅱ级裸露Ⅲ级裸露
察看伤口有无出血,犬伤患者进入诊室
患者衣物有无血迹
判断犬伤分级,登记患者信息
和分泌物,提示患者
不要污染诊室
伤口冲刷:用20%的肥皂水(或许其余弱碱性洁净剂)和必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完全清
洗、冲刷全部咬伤和抓伤处起码15 分钟。
伤口消毒:用2-3%碘酒(碘伏)或许75%酒精涂擦伤口同时对污染地区进
行消毒
医生见告患者应该采纳举措,患者获知情赞同
I 级裸露Ⅱ级裸露Ⅲ级裸露
皮如一
疯免
肤不般疫
动
完能人功
物
好确群能
伤
且认低
及
无下
头
感或
面
染可
部
危疑险
无需处理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广东省犬伤医学处理工作指引(试行)一、犬伤医学处理机构和人员要求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镇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犬伤医学处理工作,由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负责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
承担犬伤医学处理的机构应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参照省卫生厅印发的《广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粤卫〔2003〕32号)的要求设置。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每一乡镇指定至少一间医疗机构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的犬伤医学处理。
二、暴露分级和处理原则Ⅰ级暴露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一般不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病疫苗。
Ⅱ级暴露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及,应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被抓伤出血,被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应按暴露后程序立即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三、操作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一)伤口处理1.原则及时、彻底清创消毒,以3小时内处理最佳,一般不宜缝合。
2.步骤(1)检查接诊医护人员接诊后应首先检查病人的受伤部位、大小、形状、出血情况、受伤程度及范围等。
(2)清创消毒1)清创挤压伤口的同时用20%肥皂水(20克肥皂溶入100毫升水)或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直至伤口不再渗血为止,一般20~30分钟)。
较深伤口冲洗时,可用灭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深入伤口进行灌注清洗,必要时考虑采取扩创手术去除伤口周围坏死组织或异物后进行冲洗处理。
2)消毒用75%酒精或2~3%碘伏等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
(3)治疗必要时对症治疗,可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它抗生素,但注射部位应与人用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注射部位错开。
(4)缝合(必要时)如伤口大而深、伤及大血管或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应在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清创消毒前提下进行缝合,同时,应在伤口深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犬咬伤诊疗规范犬咬伤是动物致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犬咬伤是指犬齿咬 合、切割人体组织导致的皮肤破损、组织撕裂、出血和感染等 损伤。
除了非特异性感染外,还可引起狂犬病、破伤风、气性 坏疽等特殊感染。
犬咬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的问题,正确的早期伤 口处理、污染伤口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需要及免疫史进行 狂犬病、破伤风等疾病的预防是犬咬伤处理基本原则。
一、流行病学全世界每年有近亿人次被犬咬伤。
我国是世界上犬只数量 最多的国家,2012 年就达到 1.3 亿只,每年咬伤人数超过 1200 万。
犬咬伤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的病死率 几乎是 100%。
从世界范围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数约 5.9 万人,99%的人狂犬病病例是由犬只(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认定的狂犬病高风险国家之一,犬咬伤不仅可以导致复杂、严重的伤口和并发症,还 可以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毁、身体残疾甚至死亡。
近几年狂 犬病一直居我国 37 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前列,对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危害。
二、犬咬伤评估和管理犬咬后生命体征评估。
犬咬伤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症多,伤情复杂,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危及生命的患者,首先要稳定生命体征,关键在于维持气道通畅、给予呼吸支持、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出血。
气道管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式,如立即清除口腔及气道分泌物或异物,采取手法开放气道、呼吸球囊或气管插管保证气道通畅,紧急情况下可采用环甲膜穿刺通气,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通气支持。
呼吸支持。
如果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患者仍呼吸窘迫,如呼吸频率小于 10 次/分或大于 30 次/分,或仍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应及时采用呼吸支持,并给予氧气吸入。
循环支持。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首选的扩容液为平衡液,必要时使用相关血制品。
如果扩容效果不佳,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
出血控制。
犬只伤人突发事件处置方案一、前言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时常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本文旨在总结犬只伤人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提高社会各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
二、基本流程1. 报警与现场控制在发现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后,应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并确保自身安全,迅速控制现场状况,尽可能避免更多的人员受伤。
若有条件,应封锁现场,保持现场尽可能原始。
2. 基本救治在保证现场安全后,应及时对被伤者进行基本救治,如止血、包扎、输液等。
若有医护人员在场,应及时寻求救援。
3. 搜捕犬只与隔离在控制现场状况并对被伤者进行基本救治后,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应尽快搜捕犬只,并对其进行隔离处理,以避免疫情扩散。
4. 调查取证隔离犬只后,应对现场进行彻底的调查取证工作,记录现场情况、寻找目击证人、打听事件细节等,以便设计后续处置方案。
5. 后续处理根据现场情况、调查结果和法律政策,对做出相应的后续处置:处置犬只、赔偿被害者、处理疫情等。
处理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
三、注意事项1.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在处理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时,应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如现场控制不当、救治操作不当、搜捕犬只时不小心误伤他人等,均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2. 防止疫情扩散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疫情,应及时对搜捕到的犬只进行隔离处理,尽可能避免疫情的扩散。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普及法律法规、宣传安全知识、提高犬只养护人员素质等方式,加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避免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是社会治安的一种重要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正确处置犬只伤人的突发事件,避免二次伤害、控制疫情、赔偿被害人、保障公共安全,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和处理的任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和介绍,能够帮助社会各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共同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狗狗受伤了的办法?几个步骤教你简单处理伤口概述狗狗天生活泼好动,带它去户外玩耍,常常一个不小心就受伤了。
比如说踩到尖锐的碎片割伤脚掌,或者跑动时受到地面微凹的硬物碰撞扯断趾爪,或者是和其他狗狗打斗而被挠伤、咬伤。
很多家长对狗狗的外伤的处理都手忙脚乱,有的甚至因为处理方式方法不当、用药不当,造成了狗狗伤口的感染、伤口愈合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不愈合等严重后果,给宠物及宠物主人带来痛苦。
下面教会大家如何正确处理狗狗外伤,不仅能使受伤的狗狗在随后的治疗中更快痊愈,而且有时还能挽救狗狗的生命。
处理方法一、外伤止血外伤后出血通常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内出血一般情况较严重,现场难以处理,需急送兽医处理。
狗狗在工作或游玩中,通常以外出血的居多。
1.包扎止血适应范围:一般限于静脉或小动脉性出血。
自救方法: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用绷带轻压包扎即可。
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
创口较大且出血较多时,要加压包扎止血。
加压的力度要适中,达到既止血又不影响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
提醒:严禁用泥土、灰末、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而且给下一步清创带来困难。
2.指压法止血适应范围:一般用于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无包扎材料和止血带时。
自救方法:手指压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流来源。
提醒:方法简便,能迅速有效地达到止血目的,缺点是止血不易持久。
3.止血带法止血适应范围: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
自救方法:用橡皮带、宽布条、三角巾、毛巾等作止血带均可。
用止血带结扎在出血点近心端1~3cm处。
提醒:使用止血带止血要掌握力度和时间,如扎得太紧,时间过长,使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引起软组织压迫坏死和肌肉萎缩。
如果扎得不紧,动脉远端仍有血流,而静脉的回流完全受阻,反而造成伤口出血意外发生后,常常造成犬皮肤、肌肉或其他组织的裂开,甚至骨折断端外露、腹腔脏器、颅脑组织外溢等情况。
严重犬伤患者处置制度及流程嘿,今天咱们来聊聊严重犬伤患者的处置制度和流程,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事儿呢!首先呢,当遇到严重犬伤患者,第一步肯定是要让患者镇定下来啦。
你想啊,刚被狗伤得那么严重,谁不害怕呀!这时候我们工作人员或者周围的人要轻声安慰,告诉患者别慌,我们会好好处理的。
我觉得这一步真的很关键,要是患者一直处于极度恐慌的状态,后面的处置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呢。
接下来就是查看伤口啦。
这可不能马虎呀!不过呢,查看伤口也不是单纯地看一眼就行,要比较仔细地观察伤口的深度、大小还有出血情况之类的。
根据经验,有时候伤口看起来小,但可能很深,这种情况就更要小心对待了。
当然,如果自己不太确定伤口的严重程度,那最好还是找更有经验的医生或者护士来再看看。
然后就是伤口清洗了。
这个环节一定要用合适的清洗液,像生理盐水之类的就很不错。
把伤口周围清理干净,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
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因为伤口清洗得不够彻底,后来患者的伤口恢复就慢了很多呢,所以这一步可千万别敷衍了事啊!再之后呢,就是疫苗接种啦。
这疫苗可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忘记或者推迟接种哦!但是呢,接种疫苗也有一些小讲究。
比如说,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来接种,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有时候患者可能身体有其他特殊情况,那就得特殊对待啦。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跟患者沟通。
问他们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感觉怎么样啦之类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患者的反馈对于我们及时调整处置方法很重要呀!当然啦,这个流程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情况有所变化。
比如说,如果患者除了犬伤之外还有其他的疾病或者受伤情况,那就得综合考虑了。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个流程有点复杂,但习惯了就好了。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犬伤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犬伤门诊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犬伤门诊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犬伤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 提高犬伤门诊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犬伤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犬伤事件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犬伤门诊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犬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人就诊(1)接诊医生对犬伤病人进行初步检查,了解伤情,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救治。
(2)根据伤情,对病人进行分诊,危重病人优先救治。
2. 紧急救治(1)对犬伤病人进行伤口清洗、消毒,防止感染。
(2)根据伤情,对病人进行疫苗接种、伤口缝合等治疗。
(3)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病情记录。
3. 病情报告(1)接诊医生将犬伤病人信息及救治情况报告给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相关信息报告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 联系相关部门(1)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联系,了解犬伤疫苗接种、消毒、防疫等信息。
(2)与动物管理部门联系,了解犬只伤人事件调查、处理等信息。
五、应急物资储备1. 犬伤急救包:包括消毒液、创可贴、绷带、剪刀等。
2. 疫苗接种器材:包括疫苗、注射器、酒精棉球等。
3. 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犬伤门诊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针对突发犬伤事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实施与监督。
2.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犬伤门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一、预案背景犬伤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犬伤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犬伤救治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犬伤救治体系,提高犬伤救治能力。
2. 加强犬伤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3. 保障犬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犬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犬伤应急处置工作。
2. 犬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
3. 犬伤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几个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救治、伤员转运、信息收集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伤员救治、病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等工作。
(3)防疫消毒组:负责现场消毒、犬伤防疫等工作。
(4)宣传教育组:负责犬伤防治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处置(1)伤员现场救治:犬伤发生后,立即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包括止血、包扎、止痛等。
(2)伤员转运:将伤员迅速转运至附近的医疗机构,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 医疗救治(1)病情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伤情,评估病情。
(2)治疗方案制定: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救治措施: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救治。
3. 防疫消毒(1)现场消毒:对犬伤现场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疫情传播。
(2)犬伤防疫:对伤员进行犬伤防疫措施,如注射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等。
4. 宣传教育(1)犬伤防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犬伤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政策法规宣传:宣传犬伤防治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公众依法维权。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犬伤救治队伍建设,提高救治能力。
2. 资金保障:确保犬伤救治工作所需资金,用于购买药品、设备等。
3. 设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消毒设备等,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犬伤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宠物狗伤人事件的紧急应对与急救措施保护生命与减轻伤害宠物狗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伴侣,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陪伴。
然而,有时宠物狗也可能会面临紧急情况,造成人们或其他动物的伤害。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要及时做出应对,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保护生命和减轻伤害。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紧急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当宠物狗发生伤人事件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
过度的紧张和惊慌往往会加剧事态的恶化,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尽力保持冷静思考。
2. 隔离宠物狗如发现宠物狗正在攻击他人或其他动物,我们应该立即将其隔离开来,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使用物理屏障(如推倒的桌椅)或者召唤其他人帮忙将宠物狗控制住。
3. 呼叫急救电话如果受伤的人员伤势较重,我们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在通知急救人员的同时,我们可以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如伤者的症状、伤口的情况等,以便医务人员在到达现场时做出更加准确有效的处置。
4. 寻求医疗帮助即使伤势较轻,我们也应该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前往医院或诊所,接受专业的治疗,避免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二、急救措施1. 控制出血如果受伤者出现出血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控制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并尽量保持伤者平躺以减少出血的速度。
2. 清洁伤口在止血后,我们要及时清洁伤口。
可以用温水冲洗伤口,并轻柔地去除伤口周围的脏物和异物。
然后轻轻擦干伤口,涂抹适量的碘酒或其他消毒剂。
3. 固定伤处针对骨折、扭伤等情况,我们要适当地固定伤处。
可以使用软绷带或者其他固定材料,将受伤部位固定住,避免进一步的移动和扩散。
4. 提供安抚与安慰在伤者受到伤害后,他们可能会面临恐惧、疼痛以及其他不适感。
我们要及时给予他们安抚和安慰,尽量减轻他们的不适并提供心理支持。
三、预防措施1. 恰当的犬类饲养管理宠物狗的饲养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规范。
我们要确保它们接受了足够的训练和社交化,以减少攻击和伤人事件的发生。
犬伤处理流程
1、白班时间,防疫科与犬伤门诊均为首诊科室,共同接待犬伤病人,负责处理全过程。
夜班由医院保安负责通知外科住院部,外科值班医生作为首诊医生。
在处理犬伤病人时,按照处理规定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遇特殊情况必须及时请示、汇报。
2、犬伤门诊医生职责:犬伤病人来院后首先由犬伤门诊医生进行犬伤门诊登记,并详细填写犬伤门诊记录,按规定进行伤口清洁、冲洗、消毒等处理,同时紧急通知防疫科人员到场。
需应用狂犬免疫球蛋白进行伤口浸润注射者,进行相关狂犬病预防知识书面告知(狂犬病防治知识),填写狂犬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病人同意使用后,尽快进行伤口浸润注射,剩余药液进行肌肉注射。
在防疫科人员到场后,当面进行病人及病情交接。
3、防疫科医生职责:再次以口头形式进行狂犬病预防知识,特别是使用狂犬病疫苗要求、作用等情况的告知,填写疫苗接种登记卡(注意完善病人或监护人在存根上签字),按操作规范进行疫苗注射(同时具有执业资格和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并填写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如病员受伤时间长,伤口已愈合,按相应情况填写,同时在备注栏注明“伤口已愈合”。
4、犬伤病人为年龄未满18周岁的不完全民事责任人,相关知情同意必须由其监护人签字,监护人为其父亲、母亲。
特别对拒绝使用疫苗或免疫球蛋白者,更需强调监护人与病人的直系亲属关系,必要时留存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