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
- 格式:doc
- 大小:44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学习目标】1.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当堂检测】1、下列有关生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殖是指生物产生与自己相似的新个体的现象B.生殖能使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多,种类得以延续C.只有动、植物才具有生殖现象D.生殖是生物个体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现象2、下列为各种生殖方式,动物的子代生存率最高的生殖方式是 ( )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卵胎生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3、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__________产生的,自然界中的生殖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4、脊椎动物中、、和动物都是卵生的,它们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
动物是胎生的,胚胎发育的营养主要由供给。
5、为什么胎生比卵生更有利胚胎发育?【实战中考】1、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是蜻蜓在()A.呼吸B.取食C.产卵D.喝水2、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的依赖的动物是()A.比目鱼 B.蝾螈 C.壁虎 D.蛙3、下列属于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的是()A.鲫鱼 B.娃娃鱼 C.鲨鱼 D.鳄鱼4、以下关于青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B.体温不恒定,冬天要冬眠C.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成青蛙 D.青蛙是卵生,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5、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金鱼和鲸 B.蛇和龟 C.鸽与猫 D.大鲵与鲫鱼6、下列动物胚胎发育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娃娃鱼与大黄鱼 B.鲨鱼与青蛙 C.蝗虫与龟 D.鹰与鳄7、进行卵式生殖的生物产生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其生物学意义在于()A.有利于受精作用B.可携带更多的遗传物质C.有利于胚胎发育D.有利于胚后发育8、人们认为自从出现了有性生殖后,生物进化速度加快了,这是因为()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得更快③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点击要点1.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动物新老个体间的更替。
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产生的,而成年个体在死亡之前,能产生,以保证种族的。
2.通过和结合,形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不需要精子和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在自然界中,普遍的生殖方式是。
3.动物生殖的多样性。
(1)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的有、等;②体内受精的有、、和等。
(2)胚胎发育方式:①卵生的动物有、、、和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营养来源是。
②胎生的动物有,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内,营养来源。
③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是卵胎生动物,它们的受精卵在发育,但营养来源与母体,而是来自。
课堂讲练例1胎生动物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 )A.卵细胞中的卵黄B.胎盘和脐带C.母体D.胎盘和子宫巩固训练1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A.阳光B.母体C.脐带和胎盘D.卵黄例2“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这项技术是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后,移植到母体子宫,着床后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D.营养生殖巩固训练2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之一,这项技术是指( ) A.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发育B.体内受精,胚胎体外发育C.体外受精,胚胎体内发育D.体内受精,胚胎体内发育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关于“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是蜻蜒在( )A.呼吸B.取食C.产卵D.喝水2.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都在水中进行的脊椎动物是( )A.鲫鱼和龟B.蛙和鲫鱼C.龟和蛇D.蛙和蛇3.青蛙的受精和发育的场所是( )A.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体外发育4.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B.个体发育的起点不同C.胚胎发育的场所不同D.胚胎发育的方式不同5.下列为各种生殖方式,动物的子代生存率最高的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卵生B.体内受精,卵胎生’C.体内受精,胎生D.体内受精,卵生6.下列环境因素对家鸡的受精卵发育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7.哺乳动物的胚胎从母体得到养料、氧排出废物是通过( )A.子宫B.胎盘C.心脏D.输卵管8.卵胎生的动物胚胎发育场所和营养来源分别是( )A.母体内、卵黄B.母体外、卵黄C.母体内、母体D.母体外、母体9.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商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
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一)一.基础落实1.动物的新个体是通过产生的。
成年个体在死亡前,能产生新个体,以保证种族的延续。
2.精子和卵结合形成,这种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
3.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的动物是通过来完成的,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4.有性生殖的动物,受精方式有和两种,胚胎发育的方式有、和等。
5. 在下列动物中,胚胎发育属于卵生的是,属于胎生的是。
①龟;②猫;③鲸;④啄木鸟;⑤蝙蝠;⑥东北虎;⑦草鱼;⑧牛蛙6. 下列动物进行体外受精的是()A.鲫鱼B.蝗虫C.家鸡D.蝮蛇7. 青蛙的受精和发育的场所是()A.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体外受精、体外发育8. 胎生动物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 )A.阳光B.羊水C.卵黄D.母体二.创新提高9(A). 今年春季,杭州野生动物园“孕事”特别多:9只梅花鹿怀孕,1只骆驼和4只小猕猴相继出生,蓝马鸡产下了6枚蛋。
这些动物中,属于卵生动物的是()A.蓝马鸡 B.梅花鹿 C.骆驼 D.猕猴10(A). 下列动物类群中,属于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是( )A.鱼类和两栖类 B.爬行类和鸟类C.两栖类和爬行类 D.鸟类和哺乳类11(A).下列各组动物的发育类型一样的是 ( )A.青蛙和苍蝇 B.青蛙和蝗虫 C.蝗虫与蜻蜒 D.蜜蜂与蝴蝶12(A).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 B.个体发育的起点不同C.胚胎发育的场所不同 D.胚后发育的方式不同1310妈1415(B). 下列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属于卵胎生的是()A.青鱼B. 扬子鳄C.鲨D.狗16(B). 下列为各种生殖方式,动物的子代生存率最高的生殖方式是( )A.体外受精,卵生B.体内受精,卵胎生C.体内受精,胎生D.体内受精,卵生17(B).鸡的卵细胞比牛的卵细胞大,它的主要意义是()A.卵大含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B.卵大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C.卵大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D.卵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18(B).对“蜻蜓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蜻蜓在取食 B.蜻蜓在喝水 C.蜻蜓在产卵 D.蜻蜓在呼吸19(B). 取出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在试管中受精并培养成胚胎,移回母亲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试管婴儿”技术。
§3—4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有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难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片、学生观察、参与讨论。
[教学思路]1、通过复习动物的生命周期、人的生殖过程,从而引导认识有性生殖的概念。
2、学生读图、讨论和交流,展开对有性生殖中受精方式和胚胎发育方式的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每个同学现在都处在成长的时期,我们前面也学过了生命周期等我们长大以后会结婚生子,然后慢慢变老,然后死去。
在死亡之前能产生新个体,以保证种族的延续,这就是新老个体的更替。
复习:1、什么是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命周期有何意义?2、新个体是通过生命周期的哪个生长时期产生的?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一样吗?板书:一、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有性生殖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的生命周期,你在摘记本中试着写出人的生殖过程。
学生回忆:男性精子新生命女性卵细胞概括:像人那样,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值。
板书: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动物的受精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提问:下面这些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吗?学生:看图,小组讨论、交流,对这些动物进行分析,根据有性生殖的特点进行判断,认为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追问:这些动物的有性生殖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认为,哺乳类是胎生,其它是卵生;鱼类和两栖类是体外受精,其它是体内受精。
板书: 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a 、体外受精的动物所形成的受精卵一般在什么环境中发育?b 、这两种受精方式哪一种更优越(有利于受精卵的形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联系动物的生活环境,能说出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与体内受精相比,受精率要低的多,所以体外受精的一般是卵生的,通过产生大量的卵来保证卵的受精。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3.4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教案1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认图、读图来猎取信息,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的适应。
2.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白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3)能列举动物的受精方式教学重点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多样性教学难点1.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2.水螅的出芽生殖教学方法学生观看、讨论.教师讲解.教学预备1.预备有关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动物卵生、胎生、卵胎生的投影片或录像带。
2.新奇的鸡蛋或鸭蛋3.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水螅出芽生殖的录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动物和人一样,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如此就使动物得以繁衍,生生不息。
【二】新课教学第一课时: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一〕有性生殖1.通过复习人的生命周期,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人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性生殖的概念。
(讲解)动物有性生殖的本质是精子与卵的结合.2.动物的受精方式(1)读图,看昆虫、爬行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提问:这些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吗?〔对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评价。
〕〔2)学生讨论:哪些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哪些动物进行体内受精?〔先对书上的六类动物进行判断,再举其它例子。
〕〔3〕观看录像,加深学生对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认识,并进行讨论。
〔4)学生思考并讨论:A.体外受精的动物所形成的受精卵一般在什么环境中发育?B.这两种受精方式哪一种更优越?什么原因?3.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1)让学生看图:小龟出壳和小牛出生,并观看录像.(2)打开煮熟的鸡蛋,让学生观看,教师利用挂图对鸡蛋的结构进行必要的讲解,让学生认识鸡蛋黄(即卵黄)占整个卵的大部分,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充分的营养。
〔3〕学生阅读、对比“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表格,了解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其中胎生方式的发育场所和营养来源可引导学生复习“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
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联想情景导入任何动物都有生命周期。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动物个体都会死亡,那么为什么动物在地球上能够不断地延续呢?说明新生命在不断地诞生,新生命的诞生,依靠的是什么?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它们的生殖方式各不相同,你能说出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吗? 重点知识详解一、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动物的两种主要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
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母体能够直接产生新个体。
2.动物有性生殖的受精类型和胚胎发育方式。
(1)受精类型:体外受精;体内受精。
(2)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
①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
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提供营养,这类动物的卵一般较大。
如昆虫、鸟、绝大多数的爬行动物和鱼类等都是卵生的。
②胎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
胎生动物的胚胎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
如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③卵胎生是指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
但其营养仍依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供给,如鲨、腹蛇等。
3.动物无性生殖的类型。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1)分裂生殖:细胞分裂后产生后代。
如变形虫、草履虫等。
(2)出芽生殖:出现芽体。
如水螅等。
4.脊椎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二、衰老和死亡1.人的衰老。
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1)衰老表现:视力衰退,心跳减慢,听力减退,反应变慢。
体力下降,呼吸增重,肌肉萎缩干瘪,骨骼退化等。
(2)延缓衰老的方法: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与营养等。
2.人的死亡。
(1)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
(2)标志:大脑停止活动(脑死亡)。
本节知识结构精典例题解析[例1]下列动物的胚胎发育从胎盘中获得营养的是 ( ) A.鸡 B.鸭嘴兽 C.狗 D.墨鱼[解析] 具有胎盘的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胎生。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一)学案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有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3)理解动物的有性生殖。
学习重点和难点:(1)动物的两大类生殖方式。
(2)动物有性生殖的多样性。
预习导学一、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___________反映了动物新老个体间的更替。
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______产生的,而成年个体在死亡前,能产生______,以保证种族的______。
二、动物在生殖方式1、通过______和______结合,形成______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形式,称为_____生殖。
2、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________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形式。
称为______生殖。
三、动物的有性生殖鸡、鸭、猪、猫、人等动物能够进行______生殖。
它们的有性生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动物有性生殖的多样性。
(1)______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
______受精:鱼类、两栖类等,受精、受精卵发育的场所在_________。
______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____________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胎生、卵生、卵胎生。
______的动物有:哺乳类。
______的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______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等。
胎生、卵生、卵胎生动物的区别:——因为胎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只是在早期来自于______,形成胎儿后营养物质可以通过______由______供给;而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都是来自于______中的______,这样卵内部贮存的营养物质必须多一些。
因此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
[讨论]: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结论]: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和______,胎生能使胚胎发育有一个更好更安全的______和更充足的______,哺乳也可以使动物幼体得到较好的照顾和充足的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强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一、有性生殖:
通过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根据受精方式:
1、体内受精:昆虫,鸟类,爬行类,哺乳类。
2、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根据胚胎的发育:
1、卵生:胚胎的发育的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胎生:胚胎的发育的营养来自于母体。
二、无性生殖:
不需要精子和卵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1、分裂生殖。
2、出芽生殖。
三、衰老和死亡
衰老的实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影响衰老的因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
死亡的特征和标志: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大脑停止活动是死亡的主要标志。
用心爱心专心- 1 -。
§3—4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设计意图]
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全面性,注重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衰老和死亡的实质
难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象、新鲜的鸡蛋、培养皿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图片、学生观察、参与讨论,一起学习
[教学思路]
1、通过复习动物的生命周期、人的生殖过程,从而引导认识有性生殖的概念。
2、学生读图、讨论和交流,展开对有性生殖中受精方式和胚胎发育方式的的认识。
3、通过录象、图片,观察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进而思考两者的共同处,从而引导认识无性
生殖的概念。
4、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学认识衰老和死亡的实质,通过讨论、交流,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
情况,增强尊老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a、体外受精的动物所形成的受精卵一般在什么
提问:卵生和胎生这两种主要胚胎发育方式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哪里?
引导归纳出:卵生和胎生的不同点
你能举出常见的一些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吗?
§3—4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一、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1、 有性生殖:精子和卵子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A 、 动物的受精方式
B 、
2、 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 二、衰老和死亡
1、 衰老的实质: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2、 死亡的标志是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其中大脑停止活动是死亡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