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991.50 KB
- 文档页数:19
生命教育课题指南生命教育课题指南一、综合研究1. 关于生命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2. 生命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3. 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系统化生命教育研究;4. 学校生命校本课程与教材建设的研究;5. 学校生命文化建设的研究;6. 学校、家庭、社区等协同合作的生命教育工作体系的研究;7. 学校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8. 学科教育中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9. 生命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10. 进一步综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来落实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11.信息化与生命教育模式的研究;12.核心素养培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研究;13.生命科学研究转化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4.生命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二、生命德育与伦理教育研究1. 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寓于学校生命教育全过程的研究;2. 生命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研究;3. 生命德育有效性的研究;4. 生命德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5. 生命伦理与学生发展的研究;三、生命安全教育研究1. 校园生命安全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2. 校园生命安全教育体系与教学内容的研究;3. 校园生命安全有效防控体系的研究;4.家庭、社会与学校等多位一体生命安全防空体系四、生命心理教育研究1. 学校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研究;2. 学校心理教育模式与生命教育效果研究;3. 学校心理教育与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幸福成长关系研究;五、生命健康教育研究1.学校生命健康教育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2.学校生命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3.学校生命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研究;4.学校生命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生命科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古代的宇宙模型主要有盖天说、______等。
A.日心说,天火说,浑天说B.浑天说,天火说,地心说C.天火说,地心说,日心说D.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2.提出相对论宇宙模型的是______。
A.英国人牛顿B.美国人迈克耳孙和莫雷C.美籍犹太人爱因斯坦D.英国人霍金3.大爆炸宇宙模型是______最先提出的。
A.德国人普朗克们B.美国人哈勃C.比利时人勒梅特D.前苏联人伽莫夫4.标准宇宙模型认为宇宙的年龄为______年。
A.127亿B.132亿C.137亿D.142亿5.根据标准宇宙模型,在大爆炸初刻的瞬间,______。
A.能量和物质处于不停的互变之中B.原始物质已经形成,并不断获得能量C.宇宙中只有能量,而没有物质D.宇宙中只有物质,能量不过是物质的性质6.关于行星的形成,当前人们比较认可、且基本得到观察支持的假说是______。
A.星云假说B.微星说C.小型黑洞喷射说D.碰撞说7.大质量的恒星最终经过______阶段,变成______而消亡;小质量恒星则经过______阶段最终变成_____。
A.红巨星,超新星;红超巨星,白矮星B.红巨星,白矮星;红超巨星,超新星C.红超巨星,超新星;红巨星,白矮星D.红超巨星,白矮星;红巨星,超新星8.银河形状是一个很薄的圆面,如果把银盘直径缩到1m,那么它的厚度就只有______。
A.1cmB.2cmC.3cmD.4cm9.一般认为,太阳系形成于______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A.31亿B.36亿C.41亿D.46亿10.太阳距离地球______,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A.1.1亿公里,600秒B.1.3亿公里,550秒C.1.5亿公里,500秒D.1.7亿公里,450秒11.太阳出现耀斑的原因是______。
A.太阳表面发生局部的强热核反应B.太阳大气的能量突然释放C.太阳黑子产生的能量转移D.小型天体碰撞太阳表面12.经过主序阶段后,太阳最终变成______而消亡。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复习(课件)生命的延续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生命的起源、繁衍以及生命的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进行复习,帮助同学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科学谜题,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验,提出了很多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
例如,原始生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十亿年前的地球上的原始海洋环境中。
科学家们认为,最早的生物是从无机物演化而来,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生命形式。
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生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指的是只有一个亲本生物参与繁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分裂、萌发、出芽等。
有性繁殖则需要两个亲本生物参与,通过交配来结合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形成新的个体。
有性繁殖可以保持和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有性繁殖中,我们了解到了生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动物有不同的生殖器官,例如雄性动物有睾丸和精子,而雌性动物有卵巢和卵子。
植物的花朵就是其生殖器官的一种,雄蕊产生花粉,而子房则产生胚珠。
通过交配,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的个体。
除了繁殖方式,我们还需要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
生物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幼体期和成体期。
幼体期通常是从生物诞生到性成熟的阶段,不同物种的幼体期长短各异。
而成体期则是从生物性成熟到死亡的阶段。
不同物种的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学习生命的延续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了解基因的重要性。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遗传物质DNA的编码来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有性繁殖中的结合和分裂过程实现。
基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例如外貌、性格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
初中生物复习教案设计
主题: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分裂和减数分裂、遗传。
教学内容: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分裂和减数分裂
3. 遗传:DNA和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细胞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
3. 学习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通过讲解新陈代谢、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细胞如何生长、繁殖和更新。
4. 学习遗传:讲解DNA和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遗传是如何发生的。
5. 巩固练习:设计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小测验、细胞生命活动的实验操作等,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手段:
1. 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本生命活动。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深入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作业:
1. 完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作业。
2. 总结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的过程。
3. 阅读材料,了解DNA和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
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2. 学生能够做到新陈代谢、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原理和过程。
3. 学生能够了解DNA和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
教案设计者:XXX
时间:XX-XX-XX。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教学反思从教学内容方面看:本节学生非常活跃,学得也很轻松。
一方面这节课是从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出发,对内容作了精简,并注意改变学生强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是在教学阐明方式上,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学活,重在理解和应用。
从教学设计方面看:由我说你做的游戏,而引入神经系统组成的学习,水到渠成。
教材上的资料分析提问解惑,也颇有创意,因为必有诊断不清楚的疑问,才会有继续学习神经系统组成的积极性。
就是这样引而发、发而再引、步步深入,在活跃的气氛中掌握学习内容。
在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时,增设了和其他种类的细胞的比较,使学生有话要说,神经元和组成神经系统的关系上,没有去分析结构上的关系,而由电脑的元件和中央处理器的关系比喻地加以说明,学生能够形象而具体地去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
最后,联系了生活中对神经系统的保护常识,让学生真正地从生活中学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