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技能课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68•中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园林植物栽培》课为例何树海 王振鹏 刘宏印 刘凤丽 王利月(邯郸科技职业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园林植物(习近平)。
对当今在钢筋水泥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来说,植物是他们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最现实和最直接的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普遍对园林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里面既有对一个陌生事物的好奇感,又有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敬重。
《园林植物栽培》授课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努力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最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课堂渗透(一)植物生命提升人生境界1.点燃生命激情植物的生命现象与人有高度的契合,我们在讲述“催芽”这节内容时,就讲到植物的种子一旦被唤醒,它的胚根将主动伸出种皮,向水向肥向地心去生长,不断汲取自身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同时,种子的胚轴伸长把子叶送出地面,去接受阳光摘 要:《园林植物栽培》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为必修课。
在传统授课过程中,为讲植物而讲植物,学生听的很枯燥,效果差。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园林植物栽培教师通过挖掘植物背后的诗词歌赋、神话典故、文化经典和人生智慧等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努力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最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园林植物;探索实践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62(2020)02-0068-05收稿日期:2020-05-23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植物文化为内容的中职学校德育研究”(课题编号:1903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树海,男,河北峰峰人,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高级讲师。
中等职业学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第一线工作人员。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乡园林绿化部门、城建部门、花卉生产企业、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从事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及花卉的培育与养护、花卉艺术加工、盆景制作及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检疫与防治的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或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
园林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的划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
经分析研究,园林专业业务范围涉及园艺技术人员、园艺作物生产人员等4个职业小类,涉及花卉园艺工、盆景工、园林植物保护工等12个岗位。
·1·续表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景观生态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
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掌握园林植物繁育、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技能。
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
掌握园林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掌握盆景制作与插花技艺的基本技能。
具有园林管理的初步能力。
(三) 技能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一) 文化基础课程模块1. 德育(180学时)(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中职中专园林技术专业公开课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公开课: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园林技术专业是中职中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专业方向,而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又是该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次公开课将重点讲解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一、概述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技术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养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养护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进而提高对植物的保护能力和园林绿化的质量。
二、园林植物养护1.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是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生长过程的基础。
学生们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节律、光合作用、营养需求等基本知识,以便在养护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和美化环境的关键。
在养护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会合理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巧,并掌握适宜的养护时机。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的识别与防治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病害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生们需要学会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分析病因和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病害有霉菌病、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等。
2. 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害虫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也经常出现。
学生们需要学会通过观察虫害特征、分析虫害类型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常见的害虫有蚜虫、飞虱、螨虫等。
四、案例分享通过实际案例的分享,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的实际应用。
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类型的园林项目,包括公园、别墅、学校等,展示了养护与防治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了解到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技巧。
同时,学生们也应该明白养护与防治的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展望。
结语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们通过学习园林植物养护与病虫害防治,能够在园林绿化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题叶及叶序的观察课时7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教师XXX实训材料学校各种园林树木或蜡叶标本教学方法讲练训练五步教学法目的要求1、通过对树木叶及叶序的观察,掌握叶的外部形态,叶各部分的鉴别特征、叶脉类型及单、复叶的区别原则,为树木种类鉴定打好基础。
2、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内容叶1. 叶先端2.叶缘3.中脉4.细脉5.侧脉6.叶基7.腋芽8.托叶9.叶柄方法步骤 1.观察叶的组成取带叶枝条,可看到叶柄基部的托叶、叶柄、叶片锯齿缘、完全叶、不完全叶。
2.叶形、叶尖、叶基、叶缘的观察3.叶脉种类的观察主脉、侧脉、掌状脉、平行脉、弧状脉。
4.叶序类型观察互生、对生、轮生、簇生、螺旋状着生。
5.单叶和复叶的观察①取梨叶和刺槐叶进行观察,发现它们的叶有很大区别区别特征梨叶刺槐叶叶片数量 1 5~ 7叶片基部有侧芽小叶叶片基部无侧芽枝顶(叶轴顶)有顶芽叶轴顶端无顶芽叶片脱落着生小枝不脱落小叶片与总叶轴一起脱落②取合欢的叶和刺槐的叶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它们都是复叶,但刺槐是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合欢是二回偶数羽状复叶。
取鹅掌柴和重阳木的叶进行观察,发现鹅掌柴是多小叶发自叶柄先端,各具小叶柄,这是掌状复叶,而重阳木是三枚小叶,我们称它为三出复叶。
6.叶变态观察取刺槐枝条,发现叶基两侧有两枚刺,这是由托叶变化而来,我们叫它托叶刺。
紫叶小檗的叶变为叉状叶刺。
观察大叶黄杨枝条的顶芽,可见到层层芽鳞,这些芽鳞就是由叶变态而成。
叶变态后,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起保护作用。
教学评价提问、辨认作业布置 1.每人绘出下列形态术语的示意图。
羽状脉、三出脉、平行脉、五出脉、掌。
中职园林绿化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中职园林专业五年制园林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现代园林业的职业需求,本专业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的办学道路;以能力为本位,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采用“宽基础、强技能”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将满足行业、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关注本行业生产消费需求变化,倾听并吸收业内人士对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意见,根据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
3.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关注本行业及相关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结合行业发展的潜在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及时将本领域的较为成熟的、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知识和技术融入教材,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改变过去教材中理论过多,技能操作知识相对较少的现象,强调实践性教学,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需求的灵活性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知识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知识能力通用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结合学分制管理制度,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即将出版中等职业教育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系列教材(理工分社)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系列教材(理工分社)中等职业教育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课程系列教材(经管分社)重点推荐中等职业教育园林园艺专业系列教材(经管分社)城镇燃气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科技分社)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理工分社)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材(社文分社)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系列教材(理工分社)公共课、基础课类中职计算机系列教材(科技分社)丛书特色:本系列教材自1992年开始出版,是全国首套成系列的计算机中职教材,多次改版,不断完善,迄今为止,各地累计用书已超过100万册,口碑良好。
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任务驱动,服务学生,突出学生主体性●互动性强,吸引学生,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内容跟新,案例实用,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体例新颖,栏目丰富,易受中职学生喜爱中职电类专业系列教材(科技、理工分社)丛书特色:●本系列教材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为学习电类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内容的深浅上,注意了与初中物理课程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可读性很强。
●突出实用性,除了让学生掌握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注重与市场结合,按市场的需要选择内容,做到所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要相一致。
●充分考虑了国家相关专业中级人才标准,适应“双证制”考核的需要,在知识技能要求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国家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相关专业中级人才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使学生能顺利通过本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考试。
●采用模块结构,充分体现教材使用的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条件的学校选用。
●注意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介绍,在每章末用“阅读,应用”专题介绍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中职工民建专业系列教材(科技分社)丛书特色:●系列教材充分吸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先进思想,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先进理念。
大专园林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在大专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关于园林设计、植物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卓越的园林专业人才。
接下来将介绍大部分常见的园林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
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学是园林技术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对园林植物的分类、特点、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园林植物学,学生能够了解各种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为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园林设计原理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技术专业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景观构图、植物配置、水景设计等方面。
通过学习园林设计原理,学生将培养出对于园林设计的审美观和设计能力。
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施工是园林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性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工程机械的操作方法、现场管理等方面。
通过学习园林工程施工,学生将培养出实践操作的技能和施工管理的能力。
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技术专业中的实用性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园林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防治技术等方面。
通过学习园林病虫害防治,学生将了解病虫害的防治原理,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
绿化养护管理绿化养护管理是园林技术专业中的管理学科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绿化养护管理的基本理论、绿化养护的实际操作、绿化项目的管理策略等方面。
通过学习绿化养护管理,学生将具备绿化项目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园林技术专业中的前沿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论、环境监测技术、生态修复方法等方面。
通过学习生态环境保护,学生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大专园林技术专业中较为常见的课程内容。
这些课程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提升他们在园林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掌握不同植物种类在园林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园林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2. 不同植物种类在园林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
教学难点:1. 园林植物配置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因地制宜和生态适应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园林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配置特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园林植物配置有哪些原则吗?”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1)协调统一原则(2)对比和谐原则(3)多样统一原则(4)主次分明原则(5)生态适应性原则2. 教师举例说明不同植物种类在园林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1)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搭配(2)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3)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搭配(4)高大植物与低矮植物搭配3. 教师强调园林植物配置的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因地制宜和生态适应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互相评价。
四、总结评价1.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总结园林植物配置的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五、布置作业1. 收集园林植物配置的图片或案例,分析其配置特点。
2. 设计一个小型园林植物配置方案,包括植物种类、配置方法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和总结评价,使学生掌握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不同植物种类在园林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介绍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是一门以培养具备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以及园林养护等方面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
该专业主要针对从事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养护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培养。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园林设计:学习基础的园林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植物选择、景观规划、建筑布局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进行初步的园林景观设计。
2.园林施工:学习园林施工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母植
物繁殖、造景施工、绿化养护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参与园林施工工作。
3.园林养护:学习进行园林绿化养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
灌溉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进行基本的园林养护工作。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园林设施的基本维护和管理,如喷灌系统的维护、园林照明设施的维护等。
对于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因此,专业学习中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能。
毕业后,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从事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养护等职业,也可以选择进入相关的大专院校继续深造。
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2)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
(3)园林工程监理
3.专业选修课
(1)插花与花艺设计
(2)绿化苗木采购与销售(3)园林植物有害生物控制(4)园林机械使用与维护
(5)草图大师(Sketchup)
(6)PHOTOSHOP
(7)其他
4.综合实训
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累计一学期的综合实训,实训时间可集中也可分散在各学期进行。
通过苗木采购、园林种植施工、园林土建施工、园林工程设计与绘图、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监理等实践工作及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之处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挡一面,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较大的作用。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园林企业运作的全过程,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管理,熟练操作技能,认识和客观评价自我,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整体要求,在就业前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为就业上岗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