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园林专业实训教案:叶及叶序的观察(农林类)园林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2
观察叶的教案教案标题:观察叶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思考它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关于叶子的问题,例如: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探究(15分钟):1. 分发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给学生,并鼓励他们观察叶子的外观特征。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描述叶子的形状、边缘、表面纹理等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的功能,例如:光合作用、呼吸等。
实验设计(10分钟):1. 提供一些常见的植物材料,如豆子、小麦等,并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叶子的光合作用。
2. 引导学生提出实验问题、假设和实验步骤,并鼓励他们合作进行实验。
实验执行(15分钟):1. 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2.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叶子的变化,例如:颜色、形状、水分等。
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结果,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2. 总结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叶子在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延伸活动:1. 让学生在校园或家庭周围寻找不同种类的叶子,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2. 鼓励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来探究叶子的其他特点,如叶脉、叶片的厚度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时的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对叶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样本。
2. 植物材料和实验器材,如豆子、小麦、透明袋子等。
教案的特点: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主动探究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2. 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互动,鼓励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
3. 提供延伸活动和评估方式,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课程名称:园林技术授课班级:园林技术专业2班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授课教师:张华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基本分类、特点及识别方法,了解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园林植物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园林植物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园林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园林植物的识别方法。
3.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识别难度较大。
2.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园林植物有哪些了解?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授1. 园林植物的基本分类和特点a. 按照植物种类分类: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
b. 按照生长习性分类:常绿植物、落叶植物、喜阳植物、耐阴植物等。
c. 园林植物的特点:观赏性、适应性、生态性等。
2. 园林植物的识别方法a. 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树冠、树干、叶片、花果等。
b. 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光照、水分、土壤等。
c. 查阅相关资料:植物图谱、植物志等。
3.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a. 举例说明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b. 分析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搭配原则。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展示几种常见园林植物图片,要求学生进行识别。
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型园林景观。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课堂练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五、布置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园林植物。
2.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型园林景观,并撰写设计说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园林植物的基本分类、特点及识别方法,提高了学生园林植物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职园林绿化教案模板(共5篇)第1篇:中职园林专业五年制园林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现代园林业的职业需求,本专业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的办学道路;以能力为本位,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采用“宽基础、强技能”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1.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将满足行业、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与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关注本行业生产消费需求变化,倾听并吸收业内人士对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意见,根据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与培训方案。
3.适应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关注本行业及相关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结合行业发展的潜在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及时将本领域的较为成熟的、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知识和技术融入教材,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改变过去教材中理论过多,技能操作知识相对较少的现象,强调实践性教学,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需求的灵活性根据各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知识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知识能力通用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结合学分制管理制度,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中职《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
对于中职《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的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以内容分析为例,该课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 园林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园林植物的分类原则,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以便进行科学的栽培养护。
2. 栽培技术:掌握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移栽、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推动植物的良好生长。
3. 养护管理:了解园林植物的养护要点,包括灌溉、修剪、疏松、施肥等管理措施,保持植物健康和景观效果。
4. 病虫害防治:学习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名称、病征和防治方法,掌握预防和应对病虫害的技巧。
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设计目标:明确教学目标,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2. 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并注重与实际园林养护工作的结合。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评价方式:合理设计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际操作评估、课堂讨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设计应根据学校教育要求、课程大纲、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和适应。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指导建议,具体的教学设计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
中职园林专业教案教案标题: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教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园林植物的基本养护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养护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和适应性。
3. 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4. 园林植物的修剪和整形技术。
5. 园林植物的肥料施用和水分管理。
三、教学重点:1.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3. 园林植物的修剪和整形技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园林植物的修剪和整形实践操作,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实验工具:修枝剪、剪刀、喷雾器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查学生对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对学生的修剪和整形实践操作进行评估。
3.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七、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为期10周,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八、教学实施步骤:1. 第一周:介绍园林植物养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周:讲解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和适应性。
3. 第三周:讲解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4. 第四周:组织学生进行园林植物的修剪和整形实践操作。
5. 第五周:讲解园林植物的肥料施用和水分管理。
6. 第六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园林植物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7. 第七周: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进行课堂小测。
8. 第八周:组织学生进行园林植物的修剪和整形实践操作。
实训教案7课题花及花序的观察课时 4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教师高红德实训材料新鲜的或保存于5%福尔马林液里的各种园林植物的花。
镊子、解剖针、放大镜、刀片等。
教学方法讲练训练五步教学法目的要求认识花的形态和基本结构,了解花在形成果实和种子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花的多样性和花序的类型,掌握花的形态术语,为园林树木的种类识别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花的构造1.花药2.花丝3.花瓣4.柱头5.花柱6.子房7.萼片8.花托9.花柄方法步骤 1.月季花的观察用摄子取一朵月季花,从花的外方向内依次观察。
首先看到在最外面的绿色小片,这就是萼片,排列组成一轮,合称花萼,有保护花蕾的作用,并能进行光合作用。
在花萼内方是花冠,由五片红色的花瓣组成,它们相互分离(属于离瓣花),辐射对称,这种花冠称为蔷薇形花冠。
花瓣是花中最显著的部分,它们与萼片互生排列,在花冠内方,可见多枚雄蕊。
中央部分是雌蕊,有柱头、花柱和子房。
桃花、梨花、苹果花都可以用来观察,每一种植物花部的组成情况是不同的,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根据各地的植物分布、季节变化、取材的难易,可加以选择用材。
2.花多样性的观察。
取苹果花,剖开花朵,可见雌蕊和雄蕊,这一类花叫两性花。
观察毛白杨的花,只能见到雄蕊或雌蕊,这类花叫单性花,同时这类花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叫雌雄异株。
此外,由于植物种类不同,花的结构组成也有差异,如柳树花无花萼、花冠,只有雄蕊或雌蕊,这类花叫无被花。
白玉兰的花萼和花瓣极为相似,这类花叫同被花。
还有一种花仅有花萼或花冠,这类花是单被花。
3.花序的观察。
取刺槐的花序进行观察,能看到在花轴上有规律地排列着花朵,每朵花都有一个花柄与花轴相连,在整个花轴上可以看到不同发育程度的花朵,着生在花轴下面的花朵发育较早,而接近花轴顶部的花发育较迟,这类花序叫总状花序。
取梨的花序进行观察,看到每朵花有近等长的花柄,在花轴顶端辐射状着生,外形很像一把撑开的伞。
花序上花的发育有迟有早,在伞形外围的花朵发育较早,靠中央的花发育较迟,这种类型的花序叫伞形花序。
观察叶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叶片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
2.能够了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3.能够通过观察叶片的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二、教学内容1.叶片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
2.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3.观察叶片的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三、教学重点1.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2.观察叶片的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四、教学难点1.观察叶片的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叶片的基本知识。
2.实验法: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让学生了解叶片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
3.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的叶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植物的叶片,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讲解叶片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叶片的基本知识。
可以采用PPT、黑板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
3.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记录叶片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并进行比较。
4. 判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通过观察叶片的特征,让学生判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进行。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叶片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观察叶片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叶片特征。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并展示讨论结果。
3.课堂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进行测试,检查学生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资源1.PPT课件。
2.不同植物的叶片实物或图片。
3.观察记录表。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将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深入了解叶片的特征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第六章园林专业第一节三年制(就业班)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一、目标岗位群:园林测量工、园林绘图工、园林施工员、园林养护工、盆景制作工、花卉培育工、种植技术工。
第二期模拟实习计划第三期模拟实习计划第四期模拟实习计划第五期模拟实习计划第二节三年制(对口升学班)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一、目标岗位群:园林测量工、园林绘图工、园林施工员、园林养护工、盆景制作工、花卉培育工、种植技术工。
第二期模拟实习计划第三期模拟实习计划第四期模拟实习计划第三节二年制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一、目标岗位群:园林测量工、园林绘图工、园林施工员、园林养护工、盆景制作工、花卉培育工、种植技术工。
第二期模拟实习计划第三期模拟实习计划第四期模拟实习计划四、生产实习计划:第四节教学实习大纲一、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园林规划与设计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设计制作能力;成为从事园林测量工、园林绘图工、园林施工员、园林养护工、盆景制作工或独立生产经营者。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学制2至3年。
三、课程教学要求:《园林植物》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论教学部分(一) 园林植物概述:1. 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任务:了解园林植物课程的内容和任务,理解园林植物的含义,掌握基本概念。
2. 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了解园林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
3. 园林植物的栽培历史及其资源:了解园林植物栽培历史及资源概况,掌握园林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和特点。
4. 我国园林植物概况与展望:了解我国园林植物发展概况与展望。
(二)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1.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了解细胞的一般概念、形态和大小;熟悉细胞分裂的各种方式,掌握细胞的基本构造、细胞器的基本功能。
课题切接技术课时7 授课时间10年9月13、14日授课教师高红德实训材料可供嫁接的砧木、接穗每个学生一份(小叶女贞、桂花)枝剪、切接刀每个学生一套绑扎材料、塑料袋、湿布等适量。
教学方法讲练训练五步教学法目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花卉嫁接繁殖的基本技术。
2、掌握休眠期花木枝接和生长季花木芽接技术。
3、安全知识教育:嫁接刀使用正确,要防止受伤教学内容切接:接穗的采集和削取,砧木的准备和处理,砧穗相接及绑扎方法步骤切接1.砧木准备根颈处达到0.8~1.5cm的二年生苗,即可在第二年3月中下旬进行切接。
2.平截砧木在砧木离地面5~6cm处平截,带部分木质部向下垂直弦切一刀,弦长小于直径,长3cm左右。
3.接穗的采取选择1~2年生未萌芽、腋芽明显的枝条作接穗,接穗长8~10cm。
4.接穗的削取在接穗芽的下方3cm处,斜切到木质部(不能达到髓部)向下削一刀,在长切面的反面下方1cm处斜削一刀。
5.砧穗相接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到砧本内,长面向内,短面朝外,形成层相对(至少一侧相对)插紧。
6.绑扎拥土用塑料带将切口密封绑紧,拥土,把接穗顶部准入土中l~3cm。
注意事项1.选择嫁接季节和嫁接方法。
根据当地实际(最好结合生产)选择嫁接季节和嫁接方法。
本实训可安排多次,以保证切接这种主要嫁接方法得到训练。
2.砧木、接穗处理。
根据嫁接方法选择砧木、接穗及处理方法。
切接时注意砧木和接穗削切面的平整,芽接时注意砧木切口和芽片的齐合。
嫁接量大时要注意接穗保鲜,防止失水。
3.嫁接时注意砧水与接穗形成层的对接,仔细体验绑扎的松紧度,对嫁接苗及时管理。
常见错误分析及防止刀不锋利、切削慢、削不平、形成层没有对齐、绑扎不利索、绑扎不紧。
多练。
教学评价要求:削平、形成层对齐、绑扎利索、绑扎紧课题劈接技术课时 4 授课时间10年9月20日授课教师高红德实训材料可供嫁接的砧木、接穗每个学生一份(仙人掌、蟹爪兰)枝剪、切接刀每个学生一套绑扎材料、塑料袋、湿布等适量。
课题叶及叶序的观察
课时7 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教师XXX
实训材料学校各种园林树木或蜡叶标本
教学方法讲练训练五步教学法
目的要求1、通过对树木叶及叶序的观察,掌握叶的外部形态,叶各部分的鉴别特征、叶脉类型及单、复叶的区别原则,为树木种类鉴定打好基础。
2、安全知识教育
教学内容
叶
1. 叶先端
2.叶缘
3.中脉
4.细脉
5.侧脉
6.叶基
7.腋芽
8.托叶
9.叶柄
方法步骤 1.观察叶的组成取带叶枝条,可看到叶柄基部的托叶、叶柄、叶片锯齿缘、完全叶、不完全叶。
2.叶形、叶尖、叶基、叶缘的观察
3.叶脉种类的观察主脉、侧脉、掌状脉、平行脉、弧状脉。
4.叶序类型观察互生、对生、轮生、簇生、螺旋状着生。
5.单叶和复叶的观察
①取梨叶和刺槐叶进行观察,发现它们的叶有很大区别
区别特征梨叶刺槐叶
叶片数量 1 5~ 7
叶片基部有侧芽小叶叶片基部无侧芽
枝顶(叶轴顶)有顶芽叶轴顶端无顶芽
叶片脱落着生小枝不脱落小叶片与总叶轴一起脱落
②取合欢的叶和刺槐的叶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它们都是复叶,但刺槐是
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合欢是二回偶数羽状复叶。
取鹅掌柴和重阳木的叶进行
观察,发现鹅掌柴是多小叶发自叶柄先端,各具小叶柄,这是掌状复叶,而
重阳木是三枚小叶,我们称它为三出复叶。
6.叶变态观察取刺槐枝条,发现叶基两侧有两枚刺,这是由托叶变化而来,
我们叫它托叶刺。
紫叶小檗的叶变为叉状叶刺。
观察大叶黄杨枝条的顶芽,
可见到层层芽鳞,这些芽鳞就是由叶变态而成。
叶变态后,都不能进行光合
作用,而是起保护作用。
教学评价提问、辨认
作业布置 1.每人绘出下列形态术语的示意图。
羽状脉、三出脉、平行脉、五出脉、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