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运动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9
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引言)1934年,当蒋介石开始“新生活运动”的时候,他的观点是简单而原始的:通过恢复儒家思想来改造全体人民。
但他同时还吸收了基督教的思想和法西斯主义。
传记作家们把蒋介石的这一主张归因于一件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偶然事件。
福建战役期间,他在把司令部迁回南昌时,看到一个不到10岁的男孩正在街上抽烟,蒋介石大为震惊,他从车上下来,要求见小孩父母,并批评他们放纵自己的孩子。
不久“一场引人注目的禁止青少年吸烟运动”开始了,蒋介石认为,这种有害身心的习惯使中国人不断落后。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行为规范。
1934年2月19日,在江苏省南昌举行的一次5万人的群众大会上,蒋介石正式发起了“新生活运动”。
在会上,他讲述了那个抽烟男孩的故事。
他请大家注意一下德国。
德国虽然在大战中失败了,但他们很快就恢复了。
他们不再偿付战胜的协约国强加给他们的战争赔款,现在他们正在努力废除列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
而中国呢?同德国人相比,中国人还在忍受着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耻辱。
德国并不是中国人的唯一榜样,具有斯巴达式纪律的日本人也为中国人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蒋介石热衷于他的道德主张,提倡许多世纪以前的儒家思想和其他中国先哲们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他建议人们要待别注意其中的4点:礼,思维的标准方式;义,正确的处世原则;廉,辨别事物的清醒认识,特别是指在个人的和政治的生活中要诚实无欺;耻,道德荣誉感。
“新生活运动”的口号实际上是把这些儒教的价值标准合为一体:礼义廉耻――被译成英语就是“礼貌、公正、诚实和自尊感”。
尽管蒋介石正在进行一场军事战争,但他还是以其一贯的速度和精力召集了多批学生,让他们接受训练,然后派他们向公众进行“新生活”的演讲。
仅江苏省南京一地就建立了13个演讲站,“新生活运动”的领导人每天在那里对大量观众进行演说。
他们还印刷了许多小册子,民间团体或宗教团体也被动员起来以便尽可能广泛地散发这些印刷品。
为了补充这几项价值标准,还制定了指导人民的8项原则:1.把昨天看作死亡,把今天看作新生,让我们抛弃昨天的耻辱,建设一个新的民族。
新生活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生活和健身运动。
新生活运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新生活运动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健身锻炼,还涵盖了户外运动、瑜伽、登山、滑雪等各种运动方式。
人们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放松心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同时,新生活运动也成为了人们社交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运动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丰富自己的生活。
新生活运动的兴起也带动了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健康,追求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垃圾食品。
同时,人们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新生活运动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环保,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生活运动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社会。
让我们一起加入新生活运动的行列,追求健康、快乐、美好的生活。
1934-1949年云南新生活运动研究的开题报告云南新生活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期在中国云南省的一场农村改革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本文以云南新生活运动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该运动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实施措施和对当时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开始从事农村工作,并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云南新生活运动就是其中之一。
二、研究内容1.基本情况分析:简述云南新生活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2.发展过程分析:重点分析该运动的发展过程,包括运动的发起、发展和结束等。
3.实施措施分析:详细探讨运动中所采取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农业生产、土地制度、教育、文化、卫生、组织建设等方面。
4.影响分析:综合分析云南新生活运动对当时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并对运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三、研究意义研究云南新生活运动对于了解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演变,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渊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历史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挖掘云南新生活运动的相关情况和内部逻辑。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的预期结果包括对云南新生活运动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对该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的深入认识,以及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启示的深入探讨。
同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张春杏图/本刊资料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公民教育运动,这就是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的想法是,从人民的基本生活开始,改善其习惯与素质,从根本上革除陋习,达到“复兴民族”的目标。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自任会长;同年7月1日,又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自任总会长。
新生活运动的中心思想是“礼义廉耻”,“礼”即规规矩矩的态度,“义”即正正当当的行为,“廉”即清清白白的辨别,“耻”即切切实实的觉悟。
蒋介石认为,中国人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万不能将旧文化中的精华放弃,必须予以保存且发扬光大,方能使民族地位得以恢复。
蒋介石要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实现“三化”,即“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
“艺术化”,就是以“艺术”为“全体民众生活之准绳”,告别“非人生活”,力行“持躬待人”。
“生产化”,旨在“勤以开源,俭以节流,知奢侈不逊之非礼,不劳而获之可耻”,从而“救中国之贫困,弭中国之乱源”。
“军事化”是“新生活”的核心所在:“所谓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也必须如此,才能合乎礼义廉耻,适于现代生存,配做一个现代的国民!”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则是以冷水洗脸、不吸烟、不擦香水、不歪戴帽子、不蓬着头发、不拖着鞋子、纽扣不能不扣、养成不随地吐痰等爱好清洁卫生的习惯,等等。
新生活运动总会对人民的生活方式作了详尽规定,如生活艺术化的“有暇时常至野外旅行”;生活生产化的“年未满六十岁者,不得设宴祝寿”;生活军事化的“提倡冷水洗浴”。
也有针对愚民陋习、不良风气的活动,如识字运动、禁烟消毒(即禁毒)运动等。
宋美龄把推广“新生活运动”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她要铁道部部长特制了一列火车车厢,名为“轮上新生活”,火车上备有当时最新颖的电影设备等宣传工具,宣传“新生活运动”。
然而,新生活运动的推广很不容易。
宋美龄说:“一些轻薄的批评家,把警察的热心纠察,作为嘲笑资料,有的觉得新生活运动强迫他们负起启导群众的责任来,简直是干涉了他们的自己。
前言2012年我进入大学学习,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对新生活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
教授近代史的老师鼓励我利用南昌的文献资源,把新生活运动好好研究一番。
对此,国内出版的书籍和论文有温波的《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和《新生活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王晓华的《“模范”南昌新生活运动策源地》等。
之后,我选择了从绳金塔小学实施的新生活运动,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毕业论文。
一、新生活运动概述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危机四伏,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内有军阀割据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
无疑可以看出,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而绳金塔小学实行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对教育领域实施思想控制的手段。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乐群电影院(今南昌市东湖区小金台)发表讲话,标志新生活运动的开始,他说道蒋介石在动员大会上说:“新生活运动就是复兴我民族和国家对症下药的根本运动。
受什么教育就过什么日子;我们受新生活教育就过新生活。
”1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化”和“四维”。
三化是运动的指导,即生活军事化、生活生产化、生活艺术化。
军事化是要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
生产化是要求国民生活要俭朴节约,不要浪费。
艺术化是使国民用艺术陶冶情操,丰富日常生活。
“四维”是中心思想,即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
2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的讲话中提到:“新生活教育,就是要符合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若国民的生活能合乎礼义廉耻,则这个国家就能兴盛。
”3他的观点很明确,即认为新生活运动是一场移风易俗,实行日常生活新规范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运动。
蒋介石本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极为推崇王阳明和曾国藩,所以希望用中国传统思想来改造国民。
同时他也推崇当时崛起的德国和日本,故将学习普鲁士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引入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各省均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开展。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使新生活运动受到严重影响。
新生活运动简谈02130318 郑文婷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是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二首都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
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国民生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改革社会,复兴中华。
1934年2月17号,蒋介石在南昌发表了演讲《新生活运动发凡》,指出:“吾国革命之所以迄今尚未成功,即在于全国国民之生活形态始终无所改进”。
并对新生活运动做出了概括和解释,即为“全国国民于食衣住行四项实际的基本生活能彻底改进之一种社会教育的运动”。
两日后,蒋介石正式在南昌行营发表题为《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演讲,此为一般意义上新生活运动的正式开始。
蒋介石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张四维,即礼义廉耻,他认为四维既张,国乃复兴。
除了传统儒学思想、传统礼教之外,新生活运动中还包含很多外来思想,比如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基督教价值观等等。
蒋介石曾经多次留学日本,并且在日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非常了解日本社会状况和居民的生活习俗。
他自己本人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并用冷水洗脸,每天记日记,不烟不酒。
他还是一个基督徒,并且经常做礼拜。
所以说新生活运动的思想来源和蒋介石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和个人习惯是分不开的。
蒋介石要求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生活中去,比如保持整洁、谨守秩序、提倡节俭、破除陋习、禁烟消毒(规定公共场合不准吸烟,禁止毒品)、读书识字等等。
除了礼义廉耻之外,新生活运动还提倡“三化”即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
所谓“艺术化”,就是以“艺术”为“全体民众生活之准绳”,告别“非人生活”,力行“持躬待人”并以传统之提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榜样,以艺术陶养国民,以达“整齐完善,利用厚生之宏效”。
所谓“生产化”,则旨在“勤以开源,俭以节流,知奢侈不逊之非礼,不劳而获之可耻”,从而“救中国之贫困,弭中国之乱源”。
而所谓的军事化,这其实是最为关键的,是新生活运动的核心,是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的根本目的。
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的意义和目的》中说:“新生活运动的最后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国民的生活能够做到整齐划一四个字。
新生活运动之我观
研究综述
摘要
一、新生活运动的起源与实质
(一)起源
(二)实质
二、新生活运动的内容
(一)以倡导“礼义廉耻”为基本原则
(二)以改造国民“衣食住行”为起点
(三)以生活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特别是军事化为目标
三、新生活运动的过程和特点
(一)新生活运动的过程
1.抗战前期的新生活运动发轫和开展时期
2.抗战时期的新生活运动转衰
3.国共内战新生活运动消亡时期
4.在台湾的延续和结果
(二)新生活运动的特点
1.理论上的完备性
2.组织上的广泛性
3.目的上的实用性
4.内容上的传统性
四、新生活运动的影响、评价
(一)新生活运动对体育事业的影响
1.对体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1)提高了国民健康观念
(2)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
2.活动的局限性
(二)新生活运动对工艺事业的影响
1.提高了国民素质
2.培养了大批工艺人才
(三)新生活运动对国民精神的影响
评价
新生活运动是在蒋介石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的前提下,利用传统“礼义廉耻”封建道德,对人们的“衣食住行”予以详细规定的思想规范运动。
由于其自身理论上的完备性、组织上的广泛性、目的上的实用性、内容上的传统性等特点,在抗战前、抗战时期、国共内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生活运动历史十五年,它促进了中国的体育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国民素质、振奋了民族精神,不管当时还是现在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结构可以,评价应该是正面的。
新生活运动概述新生活运动是指一系列旨在提高个人身体健康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运动和活动。
这个运动的目标是鼓励人们改变不健康的习惯,如不均衡的饮食、缺乏运动和长时间的久坐等,以增强身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和预防慢性疾病。
本文将介绍新生活运动的概念、目标和其中一些重要的运动方式。
一、新生活运动的概念新生活运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全民健康运动潮流,旨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其更健康、积极和全面发展。
它强调的是个体自身行动的重要性,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来增加身体活动、健康饮食和精神健康,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二、新生活运动的目标1. 提高身体素质:新生活运动鼓励人们增加体育锻炼,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力和改善身体柔韧性。
2. 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新生活运动强调减少不健康饮食,逐渐形成均衡的膳食结构,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3. 促进心理健康:新生活运动重视身心健康的完美结合,通过参与有趣的活动、学习减压技巧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增强幸福感。
4. 预防慢性疾病:新生活运动鼓励人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饮食和改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以上这些目标旨在鼓励人们摈弃不良生活方式,迈向一种更加积极、健康和充实的生活。
三、新生活运动的方式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促进燃烧脂肪的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每周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的功能。
2.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通过举重、提重物等媒介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代谢率和预防骨质疏松。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瑜伽等活动来增加身体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的训练方式。
柔韧性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姿势和预防运动损伤。
4. 合理饮食:新生活运动推崇的饮食方式是多样化、均衡和营养丰富的。
前言2012年我进入大学学习,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对新生活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
教授近代史的老师鼓励我利用南昌的文献资源,把新生活运动好好研究一番。
对此,国内出版的书籍和论文有温波的《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和《新生活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王晓华的《“模范”南昌新生活运动策源地》等。
之后,我选择了从绳金塔小学实施的新生活运动,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毕业论文。
一、新生活运动概述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危机四伏,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内有军阀割据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
无疑可以看出,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而绳金塔小学实行新生活运动是国民党对教育领域实施思想控制的手段。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在南昌乐群电影院(今南昌市东湖区小金台)发表讲话,标志新生活运动的开始,他说道蒋介石在动员大会上说:“新生活运动就是复兴我民族和国家对症下药的根本运动。
受什么教育就过什么日子;我们受新生活教育就过新生活。
”1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化”和“四维”。
三化是运动的指导,即生活军事化、生活生产化、生活艺术化。
军事化是要求整齐、清洁、简单、朴素。
生产化是要求国民生活要俭朴节约,不要浪费。
艺术化是使国民用艺术陶冶情操,丰富日常生活。
“四维”是中心思想,即中国传统的“礼义廉耻”。
2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的讲话中提到:“新生活教育,就是要符合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若国民的生活能合乎礼义廉耻,则这个国家就能兴盛。
”3他的观点很明确,即认为新生活运动是一场移风易俗,实行日常生活新规范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运动。
蒋介石本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极为推崇王阳明和曾国藩,所以希望用中国传统思想来改造国民。
同时他也推崇当时崛起的德国和日本,故将学习普鲁士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引入新生活运动。
新生活运动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各省均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开展。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使新生活运动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还在开展,但规模和范围缩小了很多。
抗战胜利后,内战兴起,新生活运动仍无法大规模推行。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蒋介石密令暂缓办理新生活运动,其实也就是无果而终了。
新生活运动经历了15年,期间断断续续,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还是有价值可供研究。
1蒋中正.《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中国文化学会1934年.第6页.2温波.《南昌市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5) .复旦大学.2003.3邓文仪.《新生活运动纲要》.正中书局1934年.第12页.二、绳金塔小学新生活运动的开展1934年新生活运动开展,在教育领域南昌市绳金塔小学开全国之先河,第一个制定新生活教学实施计划,实施教育战线上的新生活。
(一)绳金塔小学简介绳金塔位于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南昌古城进贤门外。
绳金塔始建于唐代(904—907),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建塔时,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古剑3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外绕金绳4匝,还有舍利子300粒,故名“绳金塔”,为江南典型的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
1912年绳金塔小学成立,名为江西省立第六小学,学校位于南昌市前进支路19号,现有19个教学班、教师50余名和学生1000多人。
绳金塔小学以新生活为中心,以组织儿童新生活团为事业。
让儿童在实践中获得亲身经验为目的进行展开。
(二)新生活运动的准备绳金塔小学决定开展新生活运动,而开展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是整个运动的开局,假如准备不好就将影响整个活动的进行。
所以1935年2月间,绳金塔小学召开了10余次教务会议为推行新生活运动做准备。
经过反复磋商,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制定实施计划、举行教师会议、布置特殊环境。
制定实施计划。
这是为了运动进行前有所准备,进行时有所根据,结束后有所反思而制定。
目的是计划的中心,绳金塔小学的计划也不例外。
教务会议一致认为“应该以根据新生活教育理念,以交流讨论为过程,已养成习惯为目的,让儿童的日常生活含有礼义廉耻的意义,做到清洁整齐,以发扬民族固有道德,做复兴民族的基本运动。
”4这可以体现出绳金塔小学发起运动的目的紧扣蒋介石提出的“四维”观点,也就是将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新教育相结合。
计划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中心目的、实行组织、选举职员、举行成立大会。
要求在知识方面、技能方面、习惯方面、思想方面达到效果。
要求做到的都是生活中很具体的事情。
例如要求小朋友讲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乱吐痰和坚持每天刷牙洗脸等。
可见新生活运动具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曾有位名叫James Thomson的西方学者打趣道:“新生活运动是建基于牙刷、老鼠夹与苍蝇拍的民族复兴运动”。
5召开教师会议。
鉴于小学生年龄还小,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主要的组织工4《江西省会绳金塔小学校新生活大单元设计教学实施报告》.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1934年.26页.作还是由教师来做。
开展运动前各年级老师开了会,制定出《新生活教学设计实施办法》,又在之后几次会议讨论决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方案,有活动工具的采购、场地的布置、年级分组等等。
环境布置。
为了给学生营造个活动的环境,用环境来熏陶学生,绳金塔小学花费了大量精力布置校园环境。
这也是国民党搞运动的一贯做法,先从环境入手,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尤其是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所以枯燥的理论不能起到作用,必须用环境来耳濡目染。
我们可以从以前一些新生活运动的资料和照片看出这点。
绳金塔小学的校园环境布置如下:“校门门口全部粉成白色,在弧形的校名底下画着新生活的标志。
校门的墙上用漆写着“忠孝仁义信义和平”。
门内迎面而来一张按时到校布置的大壁画。
并有注意公共和个人卫生的图画,分置两边。
再进是一个大天井,两旁是办公室和教师,全部漆成蓝色;屋柱上用白漆写着新生活运动的标语,板壁上又用彩色的漆画着含有新生活运动含义的图画。
上边便是礼堂,除了正中心建有木底彩漆的国旗和总理遗像,下面是蓝底白字的遗嘱之外;两边置有清洁运动和扶助他人的大壁画。
其余四壁,布满誓言、标语等类东西。
下面还有孔融让梨,黄香扇枕一类的故事画。
此外各处墙画,或贴着标语。
”6(三)新生活运动的开展实施经过是本活动的核心部分,各项准备工作都是为了围绕它进行。
该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延续上面的准备工作,也对考察的绩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行分为发起的前奏和开展活动两部分。
1.活动组织首先老师和学生开会讨论一致通过成立儿童新生活团的决议。
它是绳金塔小学开展新生活运动的组织单位。
活动具体分为确定组织、拟定公约、实行分团、选举职员、举行联席会议、各区团长向本区团报告会议情形、各区团实行参加成立大会准备事项、开成立大会、举行大检阅。
绳金塔小学儿童新生活团分为总团、区团和分团。
十人一分团为原则,有零散便可以在十人以上。
总团设正副总团长、区团设正副区团长、分团设一个分团长。
每个区团都要你定一个公约。
学生在课余时间召开会议,各区团就分别拟定团员公约,先由团员将自己的意见逐条提出,再由教师将意见内容逐条书写在黑板上,征求团员的意见,大多数人同意才能成立。
讨论经过了两节课的时间,各区团都制定了各自的公约。
高年级制定的公约范围要大些,条文反而要少些;低年级制定的公约范围要小些,条文要多些。
为了规范条文,老师特利用中午将公约修改整理了下。
公约分为高中低三个年级,并且分出卫生、纪律、礼貌三方面。
儿童新生活团分团的原则是按年级来分,各年级以十人为一组,多于五人就多算作一组。
之后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选举使用无记名投票。
各级的区分团长选出后,便把本级的选举结果报告绳金市市政府。
报告的文字由儿童共同讨论、共同整理,结果即成为一篇报告。
除每人都记录表抄外,并公推一个儿童。
用信纸写好,交送绳金市(相当于今街道一级行政单位)政府。
市组织召开区团长联席会议,共有45名区团长到会,全校老师列席会议指导。
本次会议由绳金市的市长郭万河主持。
会议的讨论议题有确定各区团名称、成立大会的规定、确立成立大会日期、本团宣言起草、大会口号、全体团员的誓词、应如何布置会场、举行总检阅等。
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议题逐一确定。
散会后,区团长去向本团团员通报会议决议并布置任务。
2.召开动员大会3月10日召开的动员大会是运动推行的重中之重,前面几个环节都为它服务。
大会规格很高,南昌市大多数小学都派出了代表,实验民众学校、将军渡小学、进贤门小学等学校的师生代表共计20余人参加大会。
本校师生共有350余人参加大会。
先由大会主席作报告,报告讲到了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新生活运动?因为不光要在社会上,也要在学校里发动新生活运动,发起儿童们参与进来。
第二,关于组织的经过。
本校自决定实施新生活运动以来,先决定目的,再决定名称;之后讨论组织;选举团长;拟定公约。
中间经过五六天时间的辛苦准备,到今天才成立。
第三,公约的执行情况。
自拟定公约以来,全体团员都必须按公约要求做。
各级团长除以身作则之外还要考察团员的生活,纠正团员的习惯,务使团员生活习惯符合新生活运动。
然后再推广到校外去,为社会服务。
主席报告完毕后,全体起立唱新生活运动歌,之后全体团员宣誓道:力行简章,遵守公约,以身作则,推己及人。
7随后时任江西省教育厅长程时奎训话:“主席!各位小朋友!今天是你们新生活团开成立大会,并且组织总团长宣誓的一天。
我看到学校非常整洁,有一种新的气象,这是很好的。
我们知道教育就是生活,以前的教育脱离了生活。
所以学生在学校就知道读书,随拿到了文凭,但不晓得做人的道理。
这种教育简直失去了作用。
我们现在提倡新生活运动的时候,就该搞新生活教育。
什么叫新生活教育,就是要符合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
若国民的生活能合乎礼义廉耻,则这个国家就能兴盛。
这是我们的责任,希望大家去做。
”8我们可以从他7《江西省会绳金塔小学校新生活大单元设计教学实施报告》.南昌: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1934年.67页.的讲话看出,仍然是宣扬蒋介石的“四维”,利用传统思想给人们洗脑,从而达到维护国民党的统治,但他所主张的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相比以前的旧教育,则是有进步意义的。
训话结束后,南昌市各兄弟学校的师生代表相继发言。
接下来是儿童新生活团表演节目的时候,之后表决通过简章,宣读公约、宣读誓言,之后唱校歌、呼口号,最后奏乐散会。
(四)新生活运动的绩效考察新生活运动开展之后,为了检验运动成果,开始对学生进行绩效考察。
考察标准就是之前制定的儿童新生活团的团员公约。
考察方法是由儿童团各级团长,按年级分别考察并备册记载。
考察内容不仅限于知识方面,还包括习惯、态度、机巧等。
习惯方面:为了养成良好个人习惯,绳金塔小学规定了三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