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钩三态作用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2
铁路行车业务知识问答【26】铁路行车业务知识问答1车钩的“三态”是什么?车钩的“三态”是指车钩的锁闭、开锁、全开3种位置状态。
【注解】锁闭位置:钩舌完全向内转动,使钩锁铁挡住钩舌的尾部,使钩舌不能绕钩舌销向外自由转动,钩锁铁的臀部坐在钩舌推铁的端部状态时为车钩的锁闭状态。
车辆挂好后,应检查钩锁铁的锁脚从下锁销孔充分露出,同时检查钩锁销是否落入作用孔内。
车辆连挂妥当后,两车钩状态均处于锁闭状态。
(2)开锁位置:将钩锁铁移动后(上提钩为提起,下提钩为推起),钩锁铁不再挡住钩舌,使钩舌可以自由转动的位置为开锁位置。
(3)全开位置: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
当钩锁铁处于开锁位置后,如果继续提升钩提销,钩锁铁的顶部被钩头内肩阻挡而使钩锁铁向后转动,带动钩舌推铁,使推铁转动,钩舌推动的另一端就将钩舌推开,使钩舌处于全开位置。
挂车时至少有一个车钩处于全开状态。
2车辆热轴分为哪几个等级?车辆热轴按其发热程度不同,分为微热、强热、激热三个等级。
【注解】人工确认车辆热轴等级的方法:微热:温度超过运转热,但手尚可较长时间的接触,轴颈稍有变色。
强热:轴颈已发生高热,轴颈发黄或发蓝,手不可以接触。
激热:手不能触摸,有异音、异味产生并由烤手的感觉。
3空重车手动调整装置的作用是什么?空重车手动调整装置是通过空重位置调整,调整制动缸风压,实现空重车制动力不同,满足空重车制动时的要求。
防止闸瓦压力仅与空车重量相适应,则重车时有可能因闸瓦压力不足而发生行车事故;闸瓦压力仅与重车重量相适应,则空车时闸瓦压力又过大,会把车轮抱死而在轨道上滑行,造成车轮踏面擦伤、引起热轴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
【注解】在GK型空气制动机中,由三通阀向制动缸的管路上,设置了用人工调整的空重车调整装置调整闸瓦压力。
企业铁路管控智能化企业专用铁路运营管控智能化信息平台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
简述车钩三态作用原理摘要:一、车钩的概述二、车钩三态作用原理介绍1.闭锁状态2.缓解状态3.冲击状态三、车钩三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意义四、车钩的维护与保养正文:【提纲】一、车钩的概述车钩是铁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连接车辆之间的牵引力。
它是一种金属构件,通过与车辆底架上的钩耳连接,实现车辆之间的力传递。
车钩在铁路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车钩三态作用原理介绍1.闭锁状态: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车钩处于闭锁状态。
此时,车钩的钩舌与钩身紧密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这种状态下,车钩能够承受列车的牵引力和冲击力,保证车辆之间的稳定连接。
2.缓解状态:当列车遇到曲线行驶、坡道起伏等情况时,车钩会进入缓解状态。
在此状态下,钩舌与钩身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使车钩具有较好的柔性。
这种状态下,车钩能够缓解车辆之间的冲击力,降低车辆磨损。
3.冲击状态:在列车起步、加速和减速过程中,车钩会进入冲击状态。
此时,钩舌迅速与钩身闭合,传递车辆间的牵引力。
这种状态下,车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用性,能够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三、车钩三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意义车钩三态作用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它提高了车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确保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其次,车钩的柔性缓解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力,降低了车辆磨损,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
最后,车钩的高强度和耐用性,使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发挥良好的性能。
四、车钩的维护与保养为确保车钩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对车钩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检查中,应注意观察车钩的连接状态、外观磨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定期对车钩进行清洁、润滑,以降低磨损,确保车钩的可靠性能。
总之,车钩三态作用原理在铁路货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车钩的构造及作用原理第一节我国货车车钩的运用概况目前,我国铁路货车车钩主要有4种:13号、13A型、16号和17号。
13号车钩是我国铁路货车的主型车钩,目前约占全路货车车钩的80%,有上作用式和下作用式两种。
随着铁路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深入,暴露出很多问题,已不适应提速、重载的要求。
13A型车钩是为了适应我国铁路货车提速、重载发展需要而研制的车钩,该车钩缩小了车辆的连挂间隙,可改善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减小列车的纵向冲动。
2003年开始在全路推广。
16、17号车钩是为了满足上翻车机卸货的专用列车要求而研制的一端可旋转的车钩,不用摘钩就可在翻车机上连续卸货,提高了运输效率。
主要安装在C63、C63A、C76、C76A、C76B、C76C和C80型车上。
而且17号车钩也应用于2005年开始投入生产的70吨级铁路货车上。
第二节 13号、13A型车钩的构造及受力分析13号车钩由钩头、钩身、钩尾三个部分组成。
普碳钢钩体已停止生产,从1996年开始生产的13号车钩钩体材质为C级钢,其最小静拉破坏载荷可达3225kN(E级钢钩体最小静拉破坏载荷可达4005kN)。
钩头主要起车辆连挂作用;钩身用来传递水平牵引力和冲击力,铸成中空矩形断面结构;钩尾是车钩后端安装钩尾框的部分,其上开有长圆形钩尾销孔,后端面为一垂直平面,在缓冲器伸张力的作用下以便于车钩自动恢复原位。
一、钩腔各部位的名称及用途1.护销突缘:用以保护钩舌销,分上护销突缘和下护销突缘。
2.牵引突缘:于闭合位置时与钩舌尾部牵引突缘配合,用以承受牵引力,分上牵引突缘和下牵引突缘。
3.导向档:车钩处于闭锁状态时,钩锁铁的前导向面贴靠在此处,使上锁销及上锁销杆的防跳台处于钩腔的上防跳台下,限制钩锁铁的跳动,并且在开锁或全开时引导钩锁上下启动。
4.全开作用台:车钩在全开状态形成过程中,钩锁前部的全开回转支点以该部位为支点回转,踢动钩舌推铁,使钩舌旋转张开。
5.上防跳台:在钩锁腔后壁面上,车钩处于闭锁位置时,上锁销及杆的防跳台卡在其下,防止在运行中钩锁因振动而跳起。
铁路罐车车钩缓冲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的组成及功能车钩缓冲装置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通过它使机车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实现连挂,并且传递和缓和列车在截调车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力或冲击力。
车钩缓冲装置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零部件组成。
图5—1为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车钩缓冲装置的结构形式。
在钩尾框内依次装有前从板、缓冲器和后从板,借助钩尾销把车钩和钩尾框连成一个整体,与车底架牵引梁上的从图5-1 车钩缓冲装置1-车钩;2-钩尾框;3—钩尾销;4-前从板;5-缓冲器;6—后从板板座贴合,从而使车辆具有连挂、牵引和缓冲三种功能。
在车钩缓冲装置中,车钩的作用是用来实现机车和车辆或车辆和车辆之间的连挂和传递牵引力及冲击力,并使车辆保持—定的距离。
缓冲器是用来缓和列车运行及调车作业时车辆之间的冲撞,减小车辆相互冲击时所产生的动力作用。
从板和钩尾框那么起着传递纵向力牵引力或冲击力的作用。
车钩装置一、车钩的种类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采用的车钩为十三号车钩。
我国铁路车辆上所采用的各种车钩,都具有自动连挂的性能,所以又称自动车钩。
按钩头零件的形状及作用,大致分为两类:十三号车钩为—类;一、二、十五号钩为另一类。
按车钩安装在车辆上的开启形式可分为:上作用式车钩装置和下作用式车钩装置两种。
车钩提杆位于钩头的上方,称为上作用式车钩装置;车钩提杆位于钩头的下方,称为下作用式车钩装置。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全部采用上作用式十三号车钩装置。
见图5—2。
二、车钩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适应列车高速度运行和牵引冲击的要求;2.具有自动连挂的性能,而且开启方便。
3.作用须灵活可靠,不能因受振动、冲击而产生自动钩;4.不能因车钩各局部正常磨耗,而失去车钩的平安性能。
图5—2 上作用式车钩装置1—车钩提杆;2—提钩链;3—锁提销;4—钩头;5—冲击座;6—钩身托梁5构造简单,拆装、检修方便。
三、十三号车钩的构造及作用一构造车钩分为钩头、钩身、钩尾三局部,由铸钢制成。
17号车钩缓冲装置简介及三态作用故障分析摘要: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货车重载,提速技术的进步,货车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17号车钩是我国从1988年起开始研制的重载货车车钩,其具有连挂间隙小(纵向间隙9mm)、结构强度高、连锁性能好及垂向防脱性能高等优点,以及多年运用表现出的优越性能,从2005年起我国新造70t及以上货车全部采用了17号车钩及17号锻造钩尾框。
本文主要对17号车钩缓冲装置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车钩三态作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关键词:17号车钩;缓冲装置;钩尾框;三态作用;分析一铁路货车发展史简介铁路货车是指在我国铁道上用于运送货物和特殊需要在货物列车中使用的单元工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货车重载,提速技术的进步,货车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初,铁路货车实现了三次大的升级换代。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货车载重由30t提高到50t,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实现了载重由30t级向50t级的第一次大的升级换代。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载重60t敞车诞生,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实现了载重由50t级向60t级的第二次大的升级换代。
1998年研制开发了时速120km的转K2型转向架和系列提速货车,开创了中国铁路货车的提速先河。
2003年至2005年C80、C70等新型80t、70t级货车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实现了载重由60t级向70t级及以上,时速由70km、80km向120km的第三次大的升级换代。
17号车钩是我国从1988年起开始研制的重载货车车钩(大秦线运煤专线),与16型车钩及配套的钩尾框一起应用在大秦线需翻车机卸货的重载单元列车上,提高卸货率25%以上。
鉴于17号车钩具有连挂间隙小(纵向间隙9mm)、结构强度高、连锁性能好及垂向防脱性能高等优点,以及多年运用表现出的优越性能,从2005年起我国新造70t及以上货车全部采用了17号车钩及17号锻造钩尾框。
车钩的三态作用
车钩是一种机械部件,用于连接车辆和车辆之间,其主要作用是保证车辆之间的牵引力和碰撞力,是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车钩的三态作用包括静态、动态和事故时的作用。
静态作用是指在车辆停止状态下车钩产生的牵引力和支撑作用。
一般来说,当车辆停止后,前后车钩产生的接触面会形成一个相对牢固的连接。
在运输重物或者长途旅行中,车辆需要以此来保证牵引力和支撑力的稳定性。
动态作用是指在车辆运动时,车钩产生的拉力和压力。
这个作用涉及到车辆之间相对运动的动力学。
在火车、地铁等大型运输工具中,车钩承担着轨道上刹车的功能,有效确保了运输安全。
事故时的作用是指在车辆碰撞或摩擦时,车钩承担的吸能和减震作用。
众所周知,交通事故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车钩作为车辆的重要部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事故带来的影响。
例如,当两辆车相撞时,如果车钩的连通作用良好,则车辆之间的撞击力会被大大缓解,从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的可能性。
总之,车钩是车辆运输系统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
车钩的三态作用保证了车辆之间的稳定连接,有效地改善了交通事故的后果。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车钩也将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升级,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铁路基础知识科普:车钩车钩结构为了实现挂钩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具有以下三种位置,也就是车钩三态:锁闭位置——车钩的钩舌被钩锁铁挡住不能向外转开的位置。
两个车辆连挂在一起时车钩就处在这种位置。
开锁位置——即钩锁铁被提起,钩舌只要受到拉力就可以向外转开的位置。
摘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连挂在一起的车分开。
全开位置——即钩舌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
当两车需要连挂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全开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连挂。
车钩缓冲装置是机车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列车中机车和车辆、车辆和车辆,使之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并且传递和缓和列车在运行中或在调车时所产生的纵向力、如牵引力和冲击力。
车钩缓冲装置主要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零部件组成。
借助钩尾销将车钩和钩尾框连成一体,并在钩尾框内安装有前丛板、缓冲器和后丛板(有时不需后丛板),组成车钩缓冲装置。
按照牵引连挂装置的连接方式,可分为自动车钩和非自动车钩。
铁路货车使用的车钩均为自动车钩,目前采用的车钩类型有16型、17型、13B型、13A型和13号车钩。
铁路货车车钩基本由钩体、钩舌、钩舌销及钩体内的诸多零件,如钩锁、钩舌推铁和锁销机构零件等组成。
钩舌是构成车钩的重要部件之一,负责连接机车和车辆、车辆和车辆,并且传递和缓和列车在运行中或在调车时所产生的纵向力、如牵引力和冲击力。
常见现场车钩故障案例机车车钩钩位不正连挂、造成车钩托板脱落、吊杆变形。
由于机车在曲线上或钩位不正的情况下进行连挂作业,机车车钩钩身受横向力挤压钩尾框及车钩吊杆致使。
因和谐机车无辅台,使用和谐机车连挂作业时,目侧好连挂距离,掌握好连挂速度。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了,你了解了吗?想了解更多铁路的相关知识,或者想要咨询我们的可以私信我们或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下期再见,记得关注我们哦!。
三态作用原理
为了实现车钩连挂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17型、16型车钩具有闭锁、开锁和全开三态作用位置,见图1、图2和图3(以17型车钩为例)。
1)闭锁位置
车辆连挂后,两个车钩必须处于闭锁位置才能传递牵引力。
此时锁铁处于最低位置,锁铁后坐锁面坐落在钩舌推铁锁座上,钩舌尾部受锁铁阻挡,而锁铁的另一侧受钩腔内壁阻挡,钩舌被锁住不得转动。
车钩处于闭锁位置,见图1。
图1 车钩闭锁位置示意图
2)开锁位置
两连挂着的车辆欲分开时,必须有一个车钩处于开锁位置。
提起车钩提杆,下锁销转轴转动带动锁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放下车钩提杆,锁铁开锁坐锁面停留在钩舌推铁锁座上。
此时钩舌不能自动打开,如果钩舌受到牵引力就能绕钩舌销转动。
车钩处于开锁位置,见图2
图2 车钩开锁位置示意图
3)全开位置
在车辆彼此连挂之前,必须有一个车钩处于全开位置,才能达到自动连挂的目的。
持续扳动车钩提杆至极限位置,钩舌绕钩舌销转动至完全打开。
车钩处于全开位置,见图3。
图3 车钩全开位置示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车钩的工作原理
车钩是一种用于连接车辆之间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锁紧和力学支撑实现充分的连接和固定。
在车辆之间的连接过程中,车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车辆间的牵引和稳定。
车钩的主要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锁紧:车钩通常具有锁定装置,能够将连接的车辆牢固地锁定在一起。
通过扭转或推动车钩,机械锁紧系统会自动启动,确保车辆之间的连接处于牢固状态。
这种机械锁紧机制能够抵抗连接的两车辆间任何的碰撞和震动,并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2. 力学支撑:车钩通常具备强大的力学支撑能力,能够承受连结车辆之间的牵引和压力。
在牵引过程中,车钩通过具备合适数量的高强度螺栓、钢板等构件来分散和承载牵引力。
这些力学支撑构件能够有效地保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灵活可拆卸:车钩设计使得它能够在连接后快速灵活地进行拆卸。
这有助于在需要时更换车头或改变车辆组合,提高车辆运输的灵活性和效率。
车钩的工作原理使得它成为了车辆间连接的理想解决方案。
车钩不仅能够提供牵引和支撑功能,保证车辆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快速拆装,方便车辆的维修和更换,为车辆运输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靠的保障。
一、填空题1.轨道车车钩缓冲装置一般安装在车底架两端的(牵引梁)内。
2.根据车钩的开启方式,可将车钩分为上作用式和(下作用式)两种。
3. 轨道车车钩具有闭锁、开锁和(全开) 3个工作状态,称为车钩的三态作用。
4.车钩的三态作用是利用车钩提杆把钩锁销提起或落下,通过(钩锁)与钩舌推铁的作用,使车钩处于闭锁、开锁和全开状态。
5. 13号车钩的钩腔内侧设有(防跳台),防止由于钩锁的跳动引起自动脱钩的现象发生。
6.车钩具有灵活的三态作用,车辆连接后两车钩均处于(闭锁位置),以保证车辆运行过程中各车钩不能分离。
7.轨道车钩锁被提起,不再抵住钩舌尾部,钩舌可以转动,但不会自动转动,此时车钩处于(开锁)状态。
8.轨道车车钩全开作用时,钩舌的张开是靠(钩舌推铁)的推动作用。
9.轨道车在摘解前要做好(无动力车)车的防溜措施。
10.轨道车停在6‰以上的坡道时,必须保持(动力连挂),不得摘解。
11. 轨道车摘解应执行“一关前,二关后,三(摘风管),四提钩”的作业标准。
12. 轨道车摘钩时,可扳动相连两车任何一方的车钩提杆,使钩锁成(开锁位置)。
13. 轨道车车钩连挂完毕后必须(试拉),确认车钩处于连挂状态。
14. 连挂轨道车时,轨道车相互连接的车钩至少有一个处于(全开)位。
15.轨道车车钩连挂时,应按“一接(风管),二开折角塞门,三试风,四松手闸(取铁鞋)”的顺序连接作业操作。
16. 轨道车在小半径曲线上进行连挂时,如果两车钩的纵向中心线偏离较大,连挂较为困难,可将两车钩均置于(全开位置)。
二、选择题1、轨道车车钩摘解时两车钩中至少有一个车钩呈( B )位置。
A 闭锁B 开锁C 全开2 、轨道车车钩连挂时,在距离被挂车( A )m前、( )m处,必须两度停车。
A. 10, 2B. 10, 5C. 5, 23 、轨道车车钩连挂时,至少有一个车钩处于( C )位置,以便另一车钩的钩舌进入其钩腕内,实现两车钩连接。
A 闭锁B 开锁C 全开4 、轨道车车钩连接后两车钩应均处于( B )位置。
三态作用原理
为了实现车钩连挂或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17型、16型车钩具有闭锁、开锁和全开三态作用位置,见图1、图2和图3以17型车钩为例;
1闭锁位置
车辆连挂后,两个车钩必须处于闭锁位置才能传递牵引力;此时锁铁处于最低位置,锁铁后坐锁面坐落在钩舌推铁锁座上,钩舌尾部受锁铁阻挡,而锁铁的另一侧受钩腔内壁阻挡,钩舌被锁住不得转动;车钩处于闭锁位置,见图1;
图1 车钩闭锁位置示意图
2开锁位置
两连挂着的车辆欲分开时,必须有一个车钩处于开锁位置;提起车钩提杆,下锁销转轴转动带动锁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放下车钩提杆,锁铁开锁坐锁面停留在钩舌推铁锁座上;此时钩舌不能自动打开,如果钩舌受到牵引力就能绕钩舌销转动;车钩处于开锁位置,见图2
图2 车钩开锁位置示意图
3全开位置
在车辆彼此连挂之前,必须有一个车钩处于全开位置,才能达到自动连挂的目的;持续扳动车钩提杆至极限位置,钩舌绕钩舌销转动至完全打开;车钩处于全开位置,见图3;
图3 车钩全开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