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设计的理论与方法(4)
- 格式:pptx
- 大小:514.93 KB
- 文档页数:47
研究方法——抽样的理论与实操抽样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能够通过从总体中选择部分样本来代表整体,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
本文将介绍抽样的理论基础和实操过程,并探讨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一、抽样的理论基础1.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在进行抽样研究时,样本的特点应该能够代表总体的特征。
2.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选择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
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量有关,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3.抽样分布: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抽样分布会接近正态分布。
这意味着从同一总体中多次抽取样本时,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会接近正态分布。
4.抽样方法的选择:在选择抽样方法时,需要考虑总体特点、研究目标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
二、抽样的实操步骤1.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抽样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所需信息。
确定研究问题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量。
2.确定总体和抽样框架:总体是研究对象的范围,而抽样框架是总体中个体的列表或划分。
总体和抽样框架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样本的代表性。
3.选择抽样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
4.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抽样误差、置信水平和总体大小等因素。
通常,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5.实施抽样:按照抽样方法进行样本的选择。
在实施抽样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6.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研究目标和设计,收集样本数据。
在数据分析中,需要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来推断总体参数。
三、抽样方法的优缺点1.简单随机抽样:优点是样本选择具有随机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是不适用于总体存在分层特征的情况,且样本容量较大时工作量大。
2.分层抽样: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总体的分层特征,提高样本的代表性;缺点是需要提前了解总体分层特征,且分层抽样的过程相对复杂。
第四章抽样理论与参数估计第一节抽样理论的基本知识分层抽样,又叫分层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承认总体中已有的差异,按差异将总体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层,在每一个层中实行简单随机抽样。
它充分利用了总体的已知信息,因而是一种非常适用的抽样方法,其样本代表性及推论的精确性一般优于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的原则是层与层之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各层内的变异要小。
试述分层抽样的原则和方法?分层抽样是按照总体上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部分,在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
分层的总的原则是:各层内的变异要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变异越大越好。
在具体操作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研究人员可根据研究需要依照多个分层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
⑷两阶段随机抽样两阶段随机抽样首先将总体分成M个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个"集团"(或"群"),第一步从M个集团中随机抽取m个"集团”作为第一阶段样本,第二步是分别从所选取的m个"集团”中抽取个体(g构成第二阶段样本。
一般而言,两阶段抽样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标准误要大些,但是,两阶段抽样简便易行,节省经草贼,因而它是大规模调查研究中常被使用的抽样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要了解全国城市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身高,第一步我们可以从全国几百个城市中随机抽取几十个城市作为第一阶段的样本。
第二步,在第一阶段随机抽取出来的城市中再随机抽取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二)非旃抽样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有方便抽样、判断抽样。
方便抽样是由调查人员自由、方便地选择被调查者的非随机选样。
判断抽样是通过某些条件过滤,然后选择某些被调查者参与调查的抽样法。
当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时,研究者要说明采用此种方取样的原因以及对研究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抽样分布[统计量分布、基本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总体: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抽样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引言抽样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个体进行研究或测量,可以从样本数据中推断总体的特征。
在统计学中,设计抽样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抽样设计方案可以保证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抽样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群集抽样等。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通常需要使用随机数生成方法来选择样本,确保每个个体都有等概率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是简单易用,缺点是在总体规模较大时,可能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资源。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一种每隔一定间隔选择一个个体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
系统抽样的优点是相对简单,适用于较大总体规模和较少资源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或规律性的特征,系统抽样可能导致样本的偏倚。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分为不同的层级,然后从每个层级中进行随机或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分层抽样通常用于总体中存在明显差异或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层级上进行单独的分析和比较。
群集抽样群集抽样是将总体分为多个群集,然后从选取部分群集进行研究或测量。
群集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存在某种聚集性或社区性的特征的情况下。
群集抽样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时间,缺点是可能导致样本的相关性增加。
抽样设计的考虑因素在设计抽样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目标:需要明确研究或测量的目标和问题,确定需要从总体中抽取哪些特征和属性。
2.总体规模:需要考虑总体的规模和样本的大小,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资源限制:需要考虑时间、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限制条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大小。
4.总体特征:需要了解总体的特征和分布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样本设计。
5.抽样误差:需要考虑抽样误差的大小和控制方法,以保证样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体数量特征 样本数最特征随机变最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参考答案填空题随机原则概率估计总体数量特征非全面调查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全及总体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单位数目30个有顺序不重复抽样无顺序不重复抽样比值比较差值比较偶然性规律性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常数统计规律性稳定性稳定值随机因索所有可能事件离散随机变量 连续随机变量非负1统计量样本平均数不重复抽样重复抽样代表性谋差反比关系正比关系反比关系概率度(平均i 吴差u 的倍数)固定 谋差范围(允许课差,谋羌置信限)总体相应指标值P J/9, }=\-a精确程度可靠程度置信系数可靠程度样本平均数区间估计所在区间抽样调查资料对比全面调查资料 总体均值总休方差^(1-—)或 S (i —巴), n N nN 竺◎或巴斗工), n n-[ N总体的方差要求的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的抽样i 吴差范用 样本方差固定的顺序和间隔 选择排队标志有关标志排队法 无关标志排队法抽取样本方便易行样本单位在总体屮均匀地分布30 随机原则系统偏差31随机原则较好的代表性32各系统样本内部方差的平均值6?则 宀 各系统样本的内部方差 系统样本F(1 P)n 卩(1-P) V n-\确定内部各单位的差别33各部分K个个体各个部分的差别系统样本内部的差异34 单纯随机抽样抽样原理35总体在第i层的权数或权重每一层的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数36 比较均匀层内方差37选择分层标志调查的核心项目与调查项目关系密切的项目引起分散的主要原因38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最小该层标志变异指标39越少调查费用40调查费用抽样谋差41层内方差层间方差42调查变量层数的选择43 单纯随机抽样全面调查44齐群内部调查变量的各个标志值齐个群内部务个标志值总体的群45被调查总体均匀总体可能取到的值46均匀分布在总体各个部分低于群内部差别大而群间差别小47各个群内部单位数相等总体单位群平均数7 随机抽样估计48 总体单位数49大样本50总体单位抽样群数抽样群数51横向纵向52有偏抽样分布53增犬相关系数°的值,X、Y的相关程度54分别比估计组合比估计55线性冋归方程样本指标总体指标56辅助变量的选择较好的线性有关资料57 性质不同密切线性关系基期指标58冋归系数b样本相关系数越高59r=0 心060等于小于61小于分别冋归估计纽合冋归估计62 居民家计调查居民家庭63三阶段系统捕样系统抽样64抽取各阶段样本实割实测推算产量65 近三年粮食平均亩产当年预计亩产相应总体各单位的累计播种面积累计播种面积样本单位数66抽样误差调查谋差实割实测67系统抽样68屮轴对称69多阶段抽样系统抽样双重抽样70整群随机抽样系统抽样二、单项选择题1 C B213AD3B4 D 5 A 6B7A8B9c10c11B1214 CB215C16C17 B 18c19c20c21B22B23c245 A 26 C 27 B 28 D 29 D 30 A 31 B 32 C 33 C三、简答题1抽样调杳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屮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依据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得到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