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蒜素对虚幻球藻的室内毒力及在桔园中的防治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27.97 KB
- 文档页数:2
13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范昆;曲健禄;付丽;张勇;武海斌;陶吉寒【摘要】筛选当前对葡萄灰霉病有明显防治效果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分别测定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咪鲜胺、咯菌腈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分别为0.1204、0.1396、0.1838μg/mL;嘧菌环胺、啶酰菌胺、啶菌唑、咯菌腈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分别为0.2017、0.3266、0.4592、0.5585μg/mL.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葡萄安全无药害,是适合推广应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杀菌剂品种.【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4【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杀菌剂;葡萄灰霉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防治效果【作者】范昆;曲健禄;付丽;张勇;武海斌;陶吉寒【作者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2;S436.631.1+9葡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葡萄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年度损失20%左右,发病严重的果园病穗率可达50%以上。
葡萄灰霉病除在生长季危害果实外,产后的贮藏阶段也能引起毁灭性地损失[1]。
目前,生产上防治葡萄灰霉病仍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灰霉病菌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适合度高,加之田间连续多年使用单一药剂防治,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乙霉威等杀菌剂已产生了抗药性,甚至出现了多重抗药性[2-7]。
柑橘青苔病用什么药好,附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在放秋梢时可使用乙蒜素加甲基托布津喷雾防治,也可选用溃腐灵加大蒜油进行防治。
一定要注意让果园有一个非常好的通风环境,定期修剪枝梢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还要注意园内的湿气不要太大了,如果湿气大,青苔就非常容易长出来。
另外在柑橘果园空气湿度大时,可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或70%甲托1000倍喷雾。
一、柑橘青苔病用什么药好1、在放秋梢时可以使用乙蒜素加甲基托布津喷雾进行防治,或者使用溃腐灵加大蒜油进行防治。
注意乙蒜素虽然对青苔有一定的治疗特效,但会刺激发芽,因此必须在3月和7-8月左右结合放梢使用。
其它时间使用非常容易出现意外出梢等不良后果,注意乙蒜素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比较大,在使用时必须要注意做好劳动保护。
2、防治时一定要注意让果园有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修剪枝梢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园内的湿气不能太大,如果湿气大,青苔就会长出来。
再用叶面肥时,一定不要用太多的大元素,否则也会导致青苔滋生。
3、在果园空气湿度比较大时,可以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或70%甲托1000倍喷雾进行防治,必须要喷透,这样效果才好。
树干修剪一定要采用开心型树形,这样能使阳光照射充分。
二、柑橘青苔病发生规律及发病原因1、柑橘青苔病发生规律(1)一般湿度较大的平地橘园会比坡地橘园病害发生要重。
(2)日照较差的阴坡橘园比阳坡橘园发生重,树势衰弱的老龄橘园比幼龄橘园发生重。
(3)一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修剪不合理或不修剪的橘园会比合理修剪、通风透光良好的橘园发生病害要重。
(4)树冠内膛及下部比外围及上部发生病害要重,密植橘园比稀植橘园发生重。
2、柑橘青苔病发病原因(1)潮湿透光差青苔是一种比较低等的寄生植物,主要是以假根附在树干上吸收寄主营养和水分,还可以和真菌以及一些藻类共生,一般在通风不良、透光较差、潮湿环境条件的果园发生会比较严重。
(2)密闭不通风①在管理不细致、通风透光不太好的柑橘园,这种病会发生蔓延。
乙蒜素,ISO通用名:Ethylicin,中文别名:抗菌剂402,CAS号:682-91-7,分子式:C4H10O2S2,分子量:154.25,化学名称:乙烷硫代磺酸乙酯;结构式如图1,属有机硫杀菌剂。
图1 乙蒜素结构式乙蒜素属于一种广谱植物仿生杀菌剂,是大蒜素的乙基同系物,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抗生素衍生物。
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铲除作用和内吸性。
对多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杀菌谱广。
在农业生产上主要用于种子的处理和茎叶喷雾。
乙蒜素是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
01、作用机理乙蒜素的作用机制为:其分子结构中的 (S-S=O=O)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
另外乙蒜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经它处理过的种子出苗快,幼苗生长健壮。
02、应用乙蒜素是广谱性的杀菌剂。
具有抑制病原菌的代谢功能的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细菌、真菌病害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低浓度的乙蒜素还有提高发芽率,刺激作物的生长,能够防治红薯的黑斑病,水稻的烂秧,稻瘟病,恶苗病,小麦的腥黑穗病,棉花的许多病害。
乙蒜素还可以用作种子的处理剂,叶面喷施或者灌根,经过处理的稻种、棉种,薯块等等种子,具有出苗快,出苗早,生长健壮,死苗烂苗少等等优点好处。
03、作用特点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蔬菜、果树均可使用;速效性高。
温度在25℃以上,24小时见效,72小时控制病害。
无残留。
喷施在作物上,比如在黄瓜中最多停留4天、草莓2天、小麦3天。
活性高,用量少。
经测定在50--260ppm浓度范围,可有效抑制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黄叶;小麦赤霉病、条纹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绵疫病、枯萎病、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白菜软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霉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术、人参、香蕉、苹果、葡萄、梨树、茶叶、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效果显著;混配能力良好。
乙蒜素与溴硝醇、代森锰锌2种农药复配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联合毒力作者:王瑞等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03期摘要:为筛选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有效药剂,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乙蒜素分别与溴硝醇、代森锰锌 2 种药剂复配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的联合毒力,并筛选出最佳组配。
结果表明,乙蒜素与溴硝醇以 1 ∶ 5 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好,EC50为0.001 mg/mL,共毒系数为214.7,低于农用链霉素(EC50为0.004 mg/mL);乙蒜素与与代森锰锌以1 ∶ 3复配时也具有增效作用,EC50为0.005 mg/mL,共毒系数为205.7。
关键词:乙蒜素;溴硝醇;代森锰锌;丁香假单胞杆菌;复配;增效作用中图分类号: S48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071-03由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
近年来,该病害来势凶猛、危害猖獗,常造成猕猴桃果园毁灭,给猕猴桃产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2010年以来,中国、法国、新西兰、西班牙、土耳其、韩国、意大利等国家种植猕猴桃相继大规模暴发溃疡病,并确认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1-7]。
贵州省修文县自2008年以来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业,2011年该县猕猴桃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预计到2015年,全县猕猴桃面积计划发展到2 000 hm2,产量3万t以上。
该病害在修文县也存在暴发趋势,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8]。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主要集中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为化学防治。
但国内外对于该病害的药剂防治主要依赖于铜制剂和链霉素,这些药剂长期使用和不规范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9]。
化学药剂的合理复配使用不仅可以起到提高防效、扩大防治谱的效果,还可达到有效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10]。
乙蒜素原药企业标准乙蒜素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过程中,乙蒜素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潜力。
为了确保乙蒜素的质量和安全性,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参考内容,确保生产和使用符合质量标准。
一、乙蒜素的质量要求1. 外观和纯度:乙蒜素应为白色结晶体,纯度不低于98%。
2. 水溶性:乙蒜素在水中溶解度应大于100g/L。
3. 水分含量:乙蒜素的水分含量应小于1%。
4. 重金属含量:乙蒜素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镉、铅含量应小于0.5mg/kg。
5. 残留溶剂:乙蒜素中不得含有任何有机溶剂。
二、乙蒜素的包装和储存要求1. 包装:乙蒜素应采用密封铝袋或聚乙烯塑料袋进行包装,每袋净重不超过1kg。
2. 标签:包装袋上应有清晰的标签,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储存条件:乙蒜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存放温度不得超过25℃。
4. 有效期:乙蒜素的有效期为2年,过期产品不得使用。
三、乙蒜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在使用乙蒜素前,首先将适量的乙蒜素溶解于水中,然后均匀喷洒或浇灌于植物根部或叶面。
2. 使用剂量:具体使用剂量应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和生长状态而定,通常建议每次使用的浓度为100-500mg/L,并根据需要进行喷洒或浇灌的次数和间隔。
3. 使用时注意事项:乙蒜素为低毒环保药剂,但仍需注意以下事项:3.1 避免乙蒜素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治疗。
3.2 使用时请佩戴适当的防护服、口罩和手套。
3.3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要求正确使用。
3.4 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为确保乙蒜素的质量安全,企业应制定相关参考内容,并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销售乙蒜素产品。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乙蒜素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为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提供更好的支持。
噻菌铜配乙蒜素案例噻菌铜配乙蒜素是一种常用的农药组合,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噻菌铜配乙蒜素的应用效果。
案例背景:某农场主种植的蔬菜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场主决定尝试使用噻菌铜配乙蒜素进行防治。
案例过程:1. 选择合适的药剂:农场主在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后,选择了噻菌铜配乙蒜素作为防治病虫害的药剂。
噻菌铜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乙蒜素则具有杀虫作用,能有效控制多种害虫的数量。
2. 药剂配制:按照噻菌铜和乙蒜素的比例,农场主将两种药剂按照指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药液悬浮液均匀稳定,便于喷洒。
3. 喷洒药液:农场主使用喷雾器将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喷洒在受害植物的叶面和茎部。
喷洒时要注意覆盖面积和药液的均匀性,确保每个部位都能受到药剂的保护。
4. 观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农场主发现受害植物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病斑减少,害虫数量明显减少,植物生长状况良好。
案例总结:通过使用噻菌铜配乙蒜素进行防治,农场主成功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噻菌铜和乙蒜素的组合作用发挥了协同效应,使防治效果更加显著。
噻菌铜配乙蒜素的优势:1. 广谱杀菌作用:噻菌铜能有效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对多种病害具有防治效果。
2. 杀虫作用:乙蒜素能有效控制多种害虫的数量,减少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3. 低毒环保:噻菌铜和乙蒜素均为低毒农药,对环境和人体无明显危害。
4. 协同效应:噻菌铜和乙蒜素的组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防治效果。
总结:噻菌铜配乙蒜素是一种有效的农药组合,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
通过合理的药剂选择、配制和喷洒,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使用农药时,农民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安全用药,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乙蒜素+甲托防青苔见效快乙蒜素是大蒜素的同系物,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
其杀菌机制是其分子结构中的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结合,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
乙蒜素机理独特,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复配增效40%~70%。
防治果树青苔:80%乙蒜素1000倍+甲托1000倍喷雾,见效快,对果实安全。
防治果树腐烂病:刮净病斑烂部,乙蒜素+苯醚甲环唑混合涂刷,不仅杀菌迅速,而且持效期长。
防治土传性病害:3%甲霜恶霉灵水剂+80%乙蒜素灌根,成本低,效果好。
治疗霜霉病、疫病:50%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80%乙蒜素,发病初期能够迅速控制霜霉病,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霉层快速变干。
治疗枯萎病:霜霉威盐酸盐+80%乙蒜素,灌根,效果比用单剂好很多。
防治叶斑类病害:三唑类+80%乙蒜素,混用后防治效果能提升40%以上。
高锰酸钾作农药有奇效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还原剂,其溶液具有杀菌、消毒及防腐作用。
近年来,很多种植户用其防治蔬菜病害。
同时还能补充蔬菜所需的锰、钾两种营养元素,具有肥药双重作用。
目前使用方法除了种子消毒外,还有喷雾和灌根两种方法。
种子消毒用0.1%~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种子15~20分钟,可防治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而西瓜种子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种8~10小时,可防治枯萎病。
种子在经高锰酸钾溶液浸种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才能催芽播种或晾干后播种。
喷雾对瓜类蔬菜苗期的猝倒病,在出苗后每隔7~10天用高锰酸钾溶液1000倍液喷雾,连续防治3次,发病率可控制在2%以下。
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花卉感染病毒初期,用高锰酸钾800倍液,西葫芦等瓜类初期则用1000~1200倍液对全株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至4次,可控制病毒的蔓延。
灌根用高锰酸钾800~1000倍液全田逐株灌根,每隔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对西瓜、冬瓜的枯萎病防效显著。
用高锰酸钾500倍液或800倍液灌根,每7天1次,共灌3~4次,能有效防治辣椒根腐病和茄子猝倒病。
杀菌剂乙蒜素的性能及使用技巧
下面跟大家讲讲杀菌剂乙蒜素的性能及使用技巧:
乙蒜素又叫抗菌剂402。
是一种广谱性的有机硫杀菌剂。
乙蒜素用于拌种或浸种,可防治水稻烂秧病、棉花苗期病害、地瓜黑斑病、大豆紫斑病等病害。
经处理的种子具有出苗快、苗壮、烂苗少的优点。
用于喷雾处理,可防治苹果叶斑病、棉花病害、白菜(油菜)霜霉病等;用于灌根,防治棉花枯萎病、大白菜病害等。
剂型为80%乳油。
使用技术如下:
(1)防治水稻病害:用80%乳油7000-9000倍液浸种,籼稻浸2-3天,粳稻浸3-4天,可减少烂秧,促进壮苗。
在稻瘟病发生初期,用80%乳油5000-8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2)防治棉花病害:棉种100公斤、80%乳油40毫升、水12.5公斤。
将药对水后均匀地喷在棉种上,堆闷24小时后播种。
或在棉苗出土后,用80%乳油5000-8000倍液喷雾,对棉花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防治效果显著。
在棉花枯萎病发生初期,用80%乳油3000-4000倍液灌根,每病株灌药液0.5公斤,可控制枯萎病扩展。
灌根后10天内不能施化肥。
(3)防治白菜(油菜)霜霉病:发病初期用80%乳油5000-6000倍液喷雾。
(4)防治地瓜黑斑病:用80%乳油2000倍液浸地瓜种10分钟,或在移栽前用4500倍液浸地瓜苗根部。
(5)防治大豆紫斑病:用80%乳油5000-6000倍液浸泡豆种1小
时,晾干后播种。
乙蒜素片的功能主治1. 乙蒜素片简介乙蒜素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由乙蒜素提取物制成。
乙蒜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
本文将介绍乙蒜素片的功能主治及其药理作用。
2. 乙蒜素片的功能主治2.1 心血管系统乙蒜素片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乙蒜素片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的负担,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2.2 免疫调节乙蒜素片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乙蒜素片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病原体起到很好的清除作用。
同时,乙蒜素片还能够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增强体内的抗体产生,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2.3 抗菌作用乙蒜素片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乙蒜素片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合成,干扰其正常的生物代谢,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
乙蒜素片对某些耐药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使用。
2.4 抗氧化作用乙蒜素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伤害。
乙蒜素片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2.5 抗肿瘤作用乙蒜素片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乙蒜素片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从而对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乙蒜素片可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一种选择。
3. 药理作用乙蒜素片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降血脂:乙蒜素片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扩张血管:乙蒜素片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抗炎作用:乙蒜素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一种新型杀菌剂,杀菌快、狠、准,广谱、高效、复配效果好乙蒜素是我国开发的一种植物仿生农药,系大蒜提取物。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乙蒜素:一种是纯大蒜生物提取的乙蒜素,为微黄色油状透明液体,具有明显的大蒜臭味;另一种是工业合成的乙蒜素,为褐黄色油状半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恶臭味。
乙蒜素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首选药剂。
【乙蒜素的突出优点】(1)高效80%乙蒜素乳油对防治农作物病害有高效,尤其防治作物的枯萎病、蔓枯病,只需通过叶面喷施就可控制病害。
(2)乙蒜素能壮根壮苗,促进作物生长纯大蒜提取的乙蒜素与植物亲合力强,容易被作物吸收,其有效成分进入作物体内后能激活植物细胞,提升作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机能(3)广谱高效可抑制粮油、棉花、蔬菜、花卉、药材、茶叶等作物以及蚕业、渔业上的数十种病菌。
目前已广泛用于防治水稻烂秧病、恶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麦类条纹枯、黑穗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果树炭疽病、轮纹病、叶斑病,瓜果蔬菜青枯病、疫病、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等。
(4)复配效果好用80%乙蒜素与其他杀菌剂如三唑类杀菌剂混用,防病效果能提高40%~75%。
与杀虫剂复配,可抑制害虫活性酶,增加渗透性能,杀虫活性提高,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
四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5)可以浸种、拌种用乙蒜素浸种、拌种、土壤消毒等,能显著促进作物胚根伸长生长;用于种苗浸根处理,能有效防治根结线虫。
【适用作物及用量】黄瓜枯萎病、猝倒病、根腐病,10-20g/亩;西瓜、哈密瓜蔓枯病、猝倒病、立枯病10-20g/亩;辣椒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10-20g/亩;白菜软腐病10-20g/亩;大姜姜瘟病20g/亩;草莓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20g/亩;棉花枯萎病、立枯病、黄萎病20g/亩;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20g/亩;花生、大豆根腐病、青枯病20g/亩;柑橘、橙、柚青苔1500倍;蔬菜土传病害根腐病、青枯病、苗期病害做土壤处理,500-1000g/亩。
2015年第44卷第4期 中国南方果树 l9
乙蒜素对虚幻球藻的室内毒力及在桔园中的防治效果
门友均,阳廷密,张素英,唐明丽,全金成,邓明学,江一红,阳爱民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柑桔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乙蒜素乳油、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虚幻球藻
Apatococcuslobatus的毒力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O 乙蒜素乳油对虚幻球藻较敏感,ECso为
73.419 0 mg/L。其1 000倍液喷施一次的田间防效达99.5 。70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虚幻球
藻不太敏感,其500倍液连喷3次的田间防效仅为47.8 。
关键词 乙蒜素;丙森锌;虚幻球藻;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虚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在广西桔
园中发生较普遍。据调查,桂林98.4 的结 果桔园发生虚幻球藻为害l1 J。目前生产上防 治虚幻球藻的药剂,仅代森铵有较好的防治 效果 。乙蒜素作为一种植物仿生农药,具 有高效、广谱的杀菌特性。为了探明乙蒜素 对柑桔虚幻球藻的防治效果,开展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药剂:80 乙蒜 素乳油(河南科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7O%丙森锌可湿性粉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 科学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病原制取:虚幻球藻取自严重发生该病 的柑桔典型叶片。用灭菌接种针挑取虚幻球 藻孢子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上,28。C 暗培养,7 d后镜检。多次纯化后,刮取孢子 配成1×10 个/mL的孢子悬浮液于2013 年11月27日下午5—6时喷雾接种于早熟 温州蜜柑盆栽脱毒苗中下部叶片上,黑膜覆 盖保湿,翌日9时掀膜。2013年12月12日 开始出现发病症状,2013年12月27日出现 田间典型症状,经再次分离获得虚幻球藻,符 合科赫法则。 毒力测定:在无菌条件下,配制含药 PSA平板。用直径4 mm的打孔器在培养 10 d的柑桔虚幻球藻PSA培养基上打孑L,用
接种针挑取菌饼接种于含药平板上,菌面朝
下,每皿两块,3次重复,(26±1)℃暗培养。
培养4 d后,十字交叉法测菌落直径,计算抑
制率。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求毒力回
归方程、抑制中浓度(EC 。)及相关系数(r)。
1.2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计:设5个处
理,即8O 乙蒜素乳油3 000、2 000和1 000
倍液,7O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清水
(对照)。每小区2株树,4次重复。
试验园条件:供试园为桂林市灵川I县潮
田乡新村9年生沙田柚园,行株距5 m×
4 m,平均树高2.6 m,冠幅4 m,沙壤土,排
灌方便。通光透气性差,虚幻球藻发生严重。
喷药及调查方法:施药日期分别为2014
年6月12日、6月19日及6月27日。使用
“MATABI”超绿16型背负式喷雾器常量喷
雾,叶片正反两面及树干均匀喷雾。每小区
调查两株树,每株树调查东南西北中5个方
位,每方位调查10片叶片,每小区共100片
叶。药前、第一次药后7 d及末次药后15 d
各调查一次。记录虚幻球藻发病情况,计算
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DPS 2000数据软件
进行数据处理。
收稿日期:2015-03—09;修回日期:2015-04—23
基金项目:广西柑桔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项目(桂柑科20120lz001)资助。
作者简介:门友均,男,助理研究员,从事柑桔病虫害防治研究及药效试验工作。E—mail:glmyun@163.com
DOI:L0.13938/j.issn.1007—1431.20150128
20 中国南方果树 2015年第44卷第4期
病情分级标准:0级,叶片(或果实)上无
病斑;1级,叶片(或果实)上病斑面积在1O 以下;3级,叶片(或果实)上病斑面积占11 9/6 ~25 ;5级,叶片(或果实)上病斑面积占 26 ~50 ;7级,叶片(或果实)上病斑面积 占51 ~75%;9级,叶片(或果实)上病斑面 积占75 以上。 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 (果)数×相应级数值]×[调查总叶(果)数x 9])×100。防治效果(%)一[1一(对照施药 前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后病情指数)/(对照 施药后病情指数×处理施药前病情指数)]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 从室内毒力来看,8O 乙
蒜素乳油对柑桔虚幻球藻较敏感,其EC 。值
不足7O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的一半,其毒力
回归方程的斜率是7O%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的3.8倍(见表1)。
表1 乙蒜素对虚幻球藻的室内毒力
2.2 田间药效 从田间试验结果看出,与
7O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相比,8O 乙蒜素乳 油对虚幻球藻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8O% 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第一次药后7 d的防 治效果为99.5 ,第三次药后15 d的防治效
果达100.0 (见表2)。
表2 乙蒜素防治虚幻球藻的田间药效
注: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小写字母表示5 水平差异显著性,大写字母表示1 水平差异显著性。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用于防治柑桔虚幻球藻的药剂较 少。代森铵水剂虽是防治虚幻球藻效果较好 的药剂之一,但其在柑桔生产上的应用存在 较多限制,尤其在柑桔嫩梢幼果期和高温季 节使用容易出现药害。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 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乙蒜素乳油对柑桔虚幻 球藻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有较好的田间防治 效果,采用8O 乙蒜素乳油1 000倍液田间 喷一次,防治效果可达99.5 。据观察,乙 蒜素对柑桔安全,无药害现象,是防治柑桔虚 幻球藻的理想药剂。 此外,在试验中发现,虚幻球藻在马铃薯 蔗糖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培养10 d即可布满 直径90 mm的培养皿,培养物色绿,厚厚一 层;在胡萝b培养基、燕麦培养基上生长缓 慢,尤其在燕麦培养基上,lO d后才有稀疏、
少量的孢子,培养基上略见淡绿色。这与王
大平等口 研究相比有所突破,不需要专用藻
类培养基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给进一步
研究本病害提供了便利。
参 考 文 献
[1]门友均,全金城,唐明丽,等.广西柑桔藻类为害调查
[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1):31-33
[2]门友均,阳廷密,张素英,等.代森铵水剂防治柑桔虚
幻球藻病害药效及安全性评价EC]lf杨 峻,袁善
奎.中国农药生物活性评价与研究(第一卷).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14:11
[3]王大平,李道高.夏橙绿斑病病原鉴定及其化学防治
[J].植物保护学报,2006,33(2):146—150
(责任编辑:李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