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_张颖
- 格式:pdf
- 大小:131.10 KB
- 文档页数:2
圆园21年4月第42卷第8期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21.08.028食品研究与开发茯苓(Poria cocos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 原cos (Schw.)Wolf 的干燥菌核,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物之一[1]。
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物质,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心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
研究发现,茯苓中多糖成分约占菌核干重的70%耀90%[2],其余为三萜类化合物、甾体类、蛋白质等成分[3]。
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茯苓多糖抗肿瘤作用以来[4],茯苓多糖的功效报道集中于免疫活性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5]。
茯苓中的多糖不易溶于水,经过结构改性后得到溶于水的茯苓多糖,抗肿瘤活性得以提高[6-7]。
因此,研究如何高效提取茯苓多糖及后续的活性、结构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研究、功能活性机制及安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2106)作者简介:刘星汶(1995—),女(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活性多糖。
*通信作者:杨继国(1977—),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化学。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刘星汶1,徐晓飞2,刘玮2,赵云鹏1,张尚微1,沈艺楠1,杨继国1,2*(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东莞523808)摘要:真菌多糖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且生物活性广泛。
茯苓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的菌核,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能活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该文主要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功能活性、作用机理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最后对茯苓多糖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茯苓多糖;提取工艺;功能活性;构效关系;安全性研究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Structure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LIU Xing-wen 1,XU Xiao-fei 2,LIU Wei 2,ZHAO Yun-peng 1,ZHANG Shang-wei 1,SHEN Yi-nan 1,YANG Ji-guo 1,2*(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 ,China ;2.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ongguan 523808,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Fungal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exhibited a wide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clerotia of Poria cocos ,have been proven to have various bioactivities such as immunomodulation ,anti -tumor ,anti -inflammation ,anti-oxidation ,etc.In this paper ,the extraction methods ,structure ,funct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of 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 as well as the safety assessment were reviewed.Finally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was discussed.Key words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method ;functional activity ;structure-functionalrelationship ;safety assessment引文格式:刘星汶,徐晓飞,刘玮,等.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8):172-178.LIU Xingwen ,XU Xiaofei ,LIU Wei ,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Structure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1,42(8):172-178.专题论述172食品研究与开发圆园21年4月第42卷第8期1.2茯苓多糖的结构研究来自茯苓菌核和菌丝体的茯苓多糖大多是以β-(1→3)-糖苷键为主链,伴有少量β-(1→6)-糖苷键的分支葡聚糖[22]。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2. 熟悉茯苓多糖的理化性质;3. 了解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茯苓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等。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茯苓多糖,通过调节提取温度、时间、pH值等条件,提高茯苓多糖的提取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茯苓菌核、蒸馏水、95%乙醇、无水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磁力搅拌器、离心机、pH计、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茯苓菌核预处理:将茯苓菌核粉碎,过100目筛,备用;2. 水提法提取茯苓多糖:(1)称取一定量的茯苓菌核粉末,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2)调节pH值至6.0;(3)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2小时;(4)提取液过滤,取滤液;(5)将滤液加入95%乙醇,静置过夜;(6)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干燥后的沉淀物称重,计算茯苓多糖提取率;3. 茯苓多糖纯化:(1)将干燥后的沉淀物溶解于蒸馏水中;(2)通过离心分离,去除杂质;(3)使用透析袋去除小分子物质;(4)将透析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纯化的茯苓多糖;4. 茯苓多糖理化性质测定:(1)测定茯苓多糖的分子量;(2)测定茯苓多糖的紫外吸收光谱;(3)测定茯苓多糖的溶解度;(4)测定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茯苓多糖提取率:根据实验结果,在提取温度80℃,时间2小时,pH值6.0的条件下,茯苓多糖的提取率为1.23%;2. 茯苓多糖纯化:经过纯化处理后,茯苓多糖的纯度达到90%以上;3. 茯苓多糖理化性质:(1)分子量:茯苓多糖的分子量为5.2×10^5;(2)紫外吸收光谱:茯苓多糖在200-400nm范围内具有较强紫外吸收;(3)溶解度:茯苓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5mg/mL;(4)抗氧化活性: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较强,IC50值为25.8μmol/L。
茯苓饮片规格的研究【摘要】目的建立茯苓多糖的分离、纯化以及含量测定方法。
对茯苓块、茯苓片和茯苓粉的不同时间的水煎液中多糖、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于490 nm处测定茯苓多糖、总糖的含量。
结果不同时间的水煎液中,茯苓块和茯苓片的多糖、总糖含量明显低于茯苓粉。
结论该法快速、准确,便于实际应用,并为茯苓饮片加工与规范化炮制提供部分参考数据。
【关键词】茯苓;饮片;多糖;含量测定茯苓(Poria cocos wolf)为多孔菌科植物干燥菌核。
其性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具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等功效。
用于治疗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泻泄,惊悸失眠等症。
主要含有β-茯苓聚糖即茯苓多糖、茯苓糖,茯苓酸等化学成分。
具有抗菌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对血液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以来,茯苓的炮制方法都是将其切制成块或厚片,市场上销售的茯苓块最厚可达2 cm,茯苓片的厚度也接近2 cm。
为了考察饮片规格对水煎液中所含多糖、总糖的影响[1],对不同规格的饮片,在不同煎煮时间的水煎液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
1 实验材料与试剂UV-2201型分光光度计(岛津);METTLER AE240电子分析天平(瑞士);茯苓(河南省药材公司购买,产地:云南);葡萄糖对照品(基准);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2.1 粗糖的提取将茯苓药材分为片,块和粉(粉碎得到),其中片分为0.2 cm和0.4 cm两种;块分为0.8 cm、1.4 cm两种;茯苓粉分为过10目和过50目两种。
分别取上述药材各10 g,置烧杯中,加水100 ml,称重,浸泡20 min,分别煎煮20、40、60 min,随时加水至近似原体积,检查浸透情况,可以看出,茯苓粉的浸透情况要明显好于茯苓片和茯苓块。
放凉后称重,补充水分至原重,过滤,滤液备用。
2.2 供试液的制备2.2.1 多糖精密吸取不同规格茯苓水煎液10 ml,水浴蒸干,加水2 ml 溶解,再加无水乙醇10 ml,放置4 h,过滤,沉淀用85%乙醇适量洗涤2次,残渣用热水溶解并转移到100ml量瓶中,冷却,加水定容。
茯苓多糖的提取技术作者:周琳班级:食品0931班【摘要】茯苓多糖为我国传统中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血脂、保肝、催眠等作用,可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促进其开发应用,文章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近几年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茯苓多糖,提取,超声波法1.引言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zymosan)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来,人们对多糖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
茯苓多糖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作用呢?茯苓多糖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真菌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约占整个茯苓菌核干重的70%~90%[1],其化学组成为(1→3)-β-D- 葡聚糖[2]。
茯Poria cocos (Schw.) Wolf又称茯菟、茯灵、松薯等, 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在我国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有栽培,主产于云南、安徽、湖南等省。
茯苓是一味使用历史悠久的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谓其“主胸胁逆气,利小便,久服安魂宁神,不饥延年。
”《本草纲目》也记载:茯苓“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
”历代医家均肯定茯苓既有滋补强身作用,又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
茯苓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能治疗脾胃虚弱、遗精早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小便不利、呕吐腹泻等症。
其主要有效成分茯苓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剂,其不仅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其性味甘、淡、平,归脾胃肺肾经,有利水渗湿、益脾宁心之功效。
主治气虚劳伤、水肿、痰饮、呕吐、腹泻、热淋、遗精、惊悸、健忘等证。
茯苓多糖是茯苓的有效部位之一,为灰白色粉末,味微咸,无臭,略有吸湿性。
第1篇一、实验背景茯苓,又名茯苓块、茯苓皮等,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具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茯苓的药用价值逐渐得到重视。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茯苓中的有效成分,探讨茯苓的药用价值。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茯苓的药用价值;2. 掌握茯苓提取方法;3. 分析茯苓提取物的成分及含量;4. 评价茯苓提取物的药用价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茯苓、无水乙醇、蒸馏水、甲醇、正己烷、氯仿、乙醚、苯等;2.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茯苓提取:将茯苓粉末与无水乙醇按1:10的比例混合,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茯苓提取物;2. 茯苓提取物成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茯苓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其中的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3. 茯苓提取物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茯苓提取物中茯苓多糖的含量;4. 茯苓提取物药用价值评价:通过实验观察茯苓提取物对小鼠的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评价其药用价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茯苓提取物成分分析:通过HPLC分析,茯苓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包括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等;2. 茯苓提取物含量测定:通过UV测定,茯苓提取物中茯苓多糖的含量为3.5%;3. 茯苓提取物药用价值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茯苓提取物对小鼠的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等功效具有显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六、实验结论1. 茯苓提取实验成功提取出茯苓中的有效成分,为茯苓的药用价值提供了实验依据;2. 茯苓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3. 茯苓提取物对小鼠的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等功效具有显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
七、实验建议1. 在茯苓提取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提取方法,以提高提取效率;2. 在茯苓提取物成分分析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检测精度;3. 在茯苓提取物药用价值评价过程中,可扩大实验样本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 对茯苓提取物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茯苓的药用价值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优选茯苓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所含的多糖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茯苓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多种作用。
因此,如何高效、纯净地提取茯苓多糖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并对它们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最优化的提取方案。
1. 酸水提法酸水提法是较为传统的提取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将茯苓粉末放入酸性水中煮沸,再用乙醇沉淀及洗涤。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提取效率和糖含量不够理想。
2. 红外辐射提取法红外辐射提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在茯苓多糖晶体内部的红外线作用下进行振荡,并趁机将茯苓多糖提取出来。
该方法提取速度快,不需要反应条件,也不需要施加压力。
但目前针对茯苓多糖的红外辐射提取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3.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物理提取方法,应用于茯苓多糖的提取也十分有效。
该方法是通过超声波机将高频声波发送至茯苓样品,产生的声波震动会使茯苓多糖分子振动并脱离固体基质,从而获得茯苓多糖。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但高能量超声波可能会使多糖分子断裂,降低提取效率。
4. 预处理与微波提取法利用微波辅助提取天然产物,可以提取出相对高含量的有效成分。
预处理与微波提取法是一种改进的物理化学提取方法。
在该方法中,茯苓多糖的样品首先进行钝化处理,然后与溶剂混合,利用微波辅助提取并沉淀茯苓多糖,最后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富集。
该方法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提取效果,但实验操作较为繁琐,并且设备成本较高。
5. 纳滤膜提取法纳滤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分离技术。
在该方法中,利用纳滤膜的差异分离特性,可以筛选出茯苓多糖含量相对较高的成分。
该方法不需要加热或加压,提取物中的纯度较高,但需要较长的提取时间。
6. 综合评价与优选通过上述几种提取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为了得到优化的提取方法,我们需要根据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茯苓酸性多糖分级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比较卢燕;卢华杰;刘焱文【摘要】目的:以不同碱度分级提取茯苓酸性多糖,进行抗肿瘤活性比较研究,以期探讨茯苓酸性多糖的构效关系.方法:将茯苓饮片分别用70%乙醇和水提取后的药渣,依次用0.1~1.0 mol·L-1 10个梯度氢氧化钠(NaOH)溶液分级提取,得到10种茯苓酸性多糖组分提取物;采用MTT法测定对HepG2肿瘤细胞抑制率,比较10种分级酸性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大小.结果:0.9和1.0 mol·L-1 NaOH提取的茯苓酸性多糖对肿瘤细胞抑制率最高.结论:茯苓酸性多糖抗肿瘤活性与其酸性强弱相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4(016)002【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茯苓;酸性多糖;分级分离;抗肿瘤活性【作者】卢燕;卢华杰;刘焱文【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干燥菌核,是药食两用的传统中药大品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一部,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
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达茯苓干重的80%以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多糖经降解和结构修饰后具有抗肿瘤作用。
谈新提等[2]将茯苓多糖羧甲基化、硫酸酯化产物进行抗肿瘤药理实验研究,显示良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
赵吉福等[3]对磺酰化茯苓多糖进行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明显。
但是,迄今尚未见国内外有关茯苓酸性多糖直接用于抗肿瘤作用的报道。
本实验室前期对茯苓多糖进行了系统研究,表明茯苓多糖以酸性多糖为主,为总多糖含量的90%以上,其动物模型实验具有显著性药理作用[4]。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茯苓多糖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概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以及现代的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包括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以及近年来在结构解析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将重点综述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茯苓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对于其后续的结构研究和药理作用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等。
水提法是以水为溶剂,通过加热煮沸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多糖提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到其他水溶性杂质的干扰。
醇提法则是利用醇类溶剂对多糖的溶解性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醇提法相对于水提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且需要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
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等,使茯苓细胞壁破裂,多糖成分更易溶出。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对物质分子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快速溶出。
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时间的控制。
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多糖,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因此,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一直是生物化学、药物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提取方法、分离技术、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以及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指导。
本文将概述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酸碱提法、酶解法等提取方法,以及离心、层析、电泳等分离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新兴的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方法,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提取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离和测定技术。
本文还将综述多糖的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多糖的结构表征、构效关系研究以及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通过综述多糖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为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指导,同时也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多糖提取是多糖研究的首要步骤,提取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多糖的得率和纯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糖的提取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创新。
传统的提取方法如水提醇沉法、酸碱提取法等,虽然操作简单,但提取效率低,且易导致多糖的降解和变性。
因此,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提取方法,以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其中,酶解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提取方法,以其高效、专温和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可以在不破坏多糖结构的情况下,有效地水解多糖与杂质之间的连接键,从而实现多糖的高效提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新型提取方法也相继被报道,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还可以减少提取过程中的溶剂用量和能源消耗。
茯苓多糖的发酵、提取及其理化、结构性质鉴定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茯苓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自古以来备受重视。
茯苓多糖是茯苓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抗肿瘤、抗炎、降血糖、降血脂等。
因此,茯苓多糖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茯苓多糖的生产方式主要采用化学提取技术,该技术因产物纯度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发酵提取技术则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高产纯品等优点,成为茯苓多糖生产的研究热点。
而茯苓多糖的理化和结构性质研究则是保障其品质和应用的重要基础。
因此,开展茯苓多糖的发酵、提取及其理化、结构性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案1. 茯苓多糖的发酵与提取(1)选取高产菌株:从茯苓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高产多糖能力的菌株。
(2)发酵条件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等方法,优化发酵条件,探索最佳生产工艺。
(3)多糖提取:采用水洗法和酸碱法等多糖提取方法,比较提取效果,选用最佳方法。
2. 茯苓多糖的理化性质研究(1)纯化与组分分析:采用层析技术纯化茯苓多糖,通过分析其组分及分子量等性质,了解茯苓多糖的基本特性。
(2)理化性质分析:包括分子量、元素分析、显微结构等多个方面,通过比较探究茯苓多糖在不同条件下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
3. 茯苓多糖的结构性质研究(1)单糖组成分析:通过色谱等分析技术,分析茯苓多糖的单糖组成,初步了解其结构基本单位。
(2)光谱分析: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光谱技术,探究茯苓多糖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位置等信息。
三、预期研究结果(1)筛选出茯苓多糖高产菌株,探索最优生产工艺。
(2)比较不同多糖提取方法的优缺点,选取最佳方法。
(3)初步揭示茯苓多糖的理化性质特征,了解其基本结构单元。
(4)完善茯苓多糖的理论体系,提供基础研究支持,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四、研究组织与实施方案本项目由团队共同负责,主要成员包括:负责茯苓多糖发酵与提取的A、B两位研究人员,负责理化性质鉴定的C、D两位研究人员,负责结构性质鉴定的E、F两位研究人员。
229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学 术 论 坛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P or i a c o co s (Schw.)Wolf的干燥菌核,为药食两用的传统中药,我国茯苓分布于吉林、湖北、安徽、云南、四川、浙江、湖南、河南、福建、贵州、台湾、广西等地,茯苓的生长栽培方式、加工炮制方法、储藏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化学成份的含量。
茯苓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茯苓多糖,其含量可达茯苓干重的84.2%[1],主要存在于茯苓细胞壁中,按照溶解度的不同又分为水溶性茯苓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碱溶性多糖不溶于水,是一种带有(1→6)支链的(1→3)键接的β-D -葡聚糖,经化学改造增加其水溶性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2];而含量较低的水溶性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3]。
本文从产地和规格两方面对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之间的含量差异。
1 仪器、试剂及实验材料UV-2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TL-5.0W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PL-303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D-无水葡萄糖,浓硫酸,95%乙醇,苯酚均为国产分析纯。
各个产地和规格的茯苓药材采购于当地,共5个产地3种规格。
2 方法与结果2.1测定波长的选择[4-9]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1.0ml和供试品溶液1.0ml,分别置于20ml的试管中,准确补水至2ml,加入5%苯酚液1.0ml,在旋转混匀器上混匀,然后迅速加入5m l浓硫酸,再次混匀后,置沸水浴中煮沸15min,冷却至室温,在紫外分光光度仪上测定波长从400~520nm之间的吸收度,葡萄糖对照品溶液、供试液均在490nm处有最大吸收。
2.2苯酚用量的选择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1.0ml五份,置于20ml的试管中,准确补水至2m l,分别加入5%苯酚液0.6ml,0.8ml,1.0ml,1.2ml,1.4ml,在旋转混匀器上混匀后,各加入5m l 浓硫酸,再次混匀,置沸水浴中煮沸15min,冷却至室温,以纯净水作空白对照,在490nm处测定吸收度,当5%苯酚加入量为1.0ml时,样品的吸收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