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吹塑薄膜成型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章挤出吹塑薄膜成型工艺1、挤出成型工艺参数1)挤出机部位工艺参数挤出机工艺参数主要指料筒温度、螺杆转速、运行电流等。
a、料筒温度温度是挤出成型工艺要素中的第一要素。
挤出机的加热一般都是电加热,通常采用铸铝电阻加热器。
控制采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辐射高温测量仪、电阻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控制仪表料筒温控模式:从加料口到料筒末端,温度逐渐升高。
靠近加料口的第一段应低于原料的软化温度;料筒出口处温度应低于原料的分解温度;中间段温度逐渐升高;b、料筒压力一般不用控制,当熔料进入机头,测定机头压力;c、料筒内料流阻力的大小通过螺杆扭矩即力矩显示;塑料熔体黏度大,力矩大;一旦扭矩过大,有可能折断螺杆;d、螺杆转速的选择直接影响制品产量;过低,降低了产量;过快,则会影响塑化质量;开始启动转速应先慢后快;2)辅机工艺参数a、吹胀比:是指吹胀后管泡的直径与机头口模直径(薄膜的规格与机头大小)之比。
通常设定为1.5-3;恒定的吹胀比要求压缩空气必须保持稳定;b、拉伸比(牵引比):是指牵引速率(牵引辊的表面线速度)与挤出速率(熔体离开口模的线速度)之比。
牵引比通常控制在4-10;c、模口间隙:是指口模缝隙的宽度。
通常设定为0.8-1.2mm;关系:牵引比=模口间隙/(薄膜厚度×吹胀比)在实际生产中三种参数相互关联,应做综合调整3)环境工艺参数挤出生产线的环境要求如下:a、周围介质温度不超过40℃,不低于-20 ℃;b、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5%;c、没有导电尘埃及破坏金属绝缘的腐蚀性气体;d、避免振动和颠簸;e、车间空气流通均匀;f、环境清洁,无虫蝇;第二章吹膜质量标准1、外观要求:塑化良好,无明显“水纹”和“云雾”;表面应当平整光滑,无皱折或仅有少量的活褶;不允许有气泡、穿孔及破裂现象;不允许有严重的挂料线和丝纹存在;不允许出现表面划痕和污染;色母料分布均匀,遮光率好;鱼眼和僵块(个/㎡) >2mm(不允许) 0.6-2mm(≤15)分散度(个/10cm×10cm) ≤5;杂质(个/㎡) >0.6mm (不允许) 0.3-0.6mm (≤4)分散度(个/10cm×10cm) ≤2;2、规格尺寸要求:1)宽度偏差:极限偏差≤±5mm;2)厚度偏差:极限偏差%≤±8,平均偏差% ≤±6;3、电晕要求:复合面电晕处理值≥38达因,整卷一致、无缺失;4、标注要求:采用有色胶带,并在端面夹放明显标记,注明原因;5、标示要求:严格执行质量跟踪卡,如实记录生产班组、生产日期、米数、厚度、宽度、电晕处理面、重量、次品位置、次品长度与原因。
挤出吹塑薄膜工艺流程
挤出吹塑薄膜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塑料颗粒或粉末按比例混合并进行预热和干燥。
2.挤出:将预处理好的塑料料柱放入挤出机内加热,将熔化的塑料通过挤压头挤出,形成膜状的塑料物料。
3.摇摆吸气:利用一台摇摆吸气机把塑料挤出的膜带动起来,同时通过气流吹气将塑料膜吹成气泡。
4.加热吹气:继续利用气流对气泡进行加热,让气泡不断膨胀,直至所需厚度。
5.冷却固化:将气泡不断膨胀的塑料膜送入冷却器进行快速冷却,使塑料固化。
6.切边整形:将固化好的塑料膜进行切边和整形,使其成为平整的薄膜状。
7.收卷:将整形好的挤出吹塑薄膜卷成轮盘状,并包装、存储。
塑料加工技术注塑挤出和吹塑塑料加工技术:注塑、挤出和吹塑塑料加工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技术,其通过对原料进行塑料材料的加工与成型,以满足各个领域对塑料制品的需求。
在众多塑料加工方法中,注塑、挤出和吹塑是最常见和常用的三种技术。
本文将介绍这三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注塑技术注塑技术是将所需塑料材料加热熔化后,通过高压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中,在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的塑料制品的过程。
注塑技术的主要设备包括注塑机、模具和辅助设备。
注塑技术的特点是可以制造各种形状复杂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螺丝、塑料盖子、塑料齿轮等。
注塑技术在汽车、电子产品、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挤出技术挤出技术是将塑料原料经过加热熔融后,通过挤出机将熔融的塑料从模具中挤出,并通过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截面形状的塑料制品。
挤出机是挤出技术中最重要的设备,由螺杆和模具组成。
挤出技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管材、塑料板材、塑料薄膜等。
挤出技术具有高效、连续生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电力等领域。
三、吹塑技术吹塑技术是将热塑性塑料预制成中空管状的“坯料”,再将其放入吹塑机的模具内,通过吹气或真空力使其沿模具内表面膨胀,从而获得所需的中空形状的塑料制品。
吹塑技术的主要设备是吹塑机和模具。
吹塑技术通常用于制造塑料瓶、塑料容器、塑料玩具等。
吹塑技术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日用品制造等领域。
总结起来,注塑、挤出和吹塑是塑料加工技术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为满足不同行业对塑料制品的需求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塑料加工技术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PBS的成型加工PBS耐热性能好,其热变形温度和制品的使用温度可以超过100℃,是国内外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发重点。
PBS属于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成型工艺相对简单,通过对现有聚酯设备稍加改进即可采用注塑、挤出、中空成型等工艺成型各种制品,加工温度140~260℃。
一、挤出成型三菱化学公司的PBS成型加工性能与聚烯烃类似,表4-3给出了PBS的典型挤出吹塑薄膜工艺参数。
表4-3 PBS的典型挤出吹塑薄膜工艺参数注:口模直径75mm;模唇间隙1mm。
C1、C2、C3、H、D——由加料口至机头方向各段温度。
二、注射成型表4-4给出了PBS的典型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表4-4 PBS的典型注射成型工艺参数注:注射机锁模力100t;NH、H1、H2、H3——由加料口至机头方向各段温度。
三、发泡PBS是良好的全生物降解聚合物,但其相对分子质量低,熔体强度差,不易用发泡等工艺成型加工,限制了其应用。
采用辐照交联可以提高其熔体弹性,改善其发泡性能,Kamarudin等用电子束将PBS辐照交联,并对其进行了发泡。
结果表明,辐照交联的PBS发泡后,泡孔尺寸随着凝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交联密度增加,进而阻止了泡孔长大。
此外,在凝胶含量较低,如低于5%(质量分数)时,PBS的熔体强度就足以进行发泡了。
李冠等采用模压、化学发泡的方法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PBS泡沫。
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交联剂辅以三羟基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AM)作助交联剂能明显提高PBS的黏度,使其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当DCP用量为4~5份时,发泡的PBS泡孔均匀且密度适中,而且在NaOH溶液中降解完全,降解速率大于纯PBS颗粒。
泡孔结构如图4-5所示。
图4-5 PBS泡沫的SEMa)DCP、AC和TMPTAM的质量份为3、2、6 b)DCP、AC和TMPTAM的质量份为4、2、6 c)DCP、AC和TMPTAM的质量份为5、2、6 d)DCP、AC和TMPTAM 的质量份为6、2、6。
聚乙烯挤出成型工艺摘要:介绍挤出成型以及特点,挤出成型的运作原理。
聚乙烯薄膜的挤出过程。
关键词:特点;原理;挤出过程;一、概述挤出成型是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中变化众多、生产率高、适应性强、用途广泛、所占比重最大的成型加工方法。
挤出成型是使高聚物的熔体(或粘性流体)在挤出机的螺杆或柱塞的挤压作用下通过一定形状的口模而连续成型,所得的制品为具有恒定断向形状的连续型材。
挤出成型工艺适合于所有的高分子材料。
塑料挤出成型亦称挤塑或挤出模塑,几乎能成型所有的热塑性塑料,也可用于热固性塑料,但仅限于酚醛等少数几种热固性塑料,且可挤出的热固性塑料制品种类也很少。
塑料挤出的制品有管材、板材、捧材、片材、薄膜、单丝、线缆包裹层、各种异型材以及塑料与其他材料的复合物等。
目前约50%的热塑性塑料制品是挤出成型的。
1.1挤出成型工艺特点:(1)连续成型,产量大,生产效率高。
(2)制品外形简单,是断面形状不变的连续型材。
(3)制品质量均匀密实,尺寸准确较好。
(4)适应性很强:几乎适合除了PTFE外所有的热塑性塑料。
只要改变机头口模,就可改变制品形状。
1.2挤出成型的基本原理:(1)塑化:在挤出机内将固体塑料加热并依靠塑料之间的内摩擦热使其成为粘流态物料。
(2)成型:在挤出机螺杆的旋转推挤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口模,使粘流态物料成为连续的型材。
(3)定型:用适当的方法,使挤出的连续型材冷却定型为制品。
二、吹塑薄膜的挤出(1)机头和口模吹塑薄膜的主要设备为单螺杆挤出机,其机头口模的类型主要有转向式的直角型和水平向的直通型两大类,结构与挤出管材的差不多,作用是挤出管状坯料(2)吹胀与牵引在机头处有通入压缩空气的气道,通入气体使管坯吹胀成膜管,调行压缩空气的通入里可以控制膜管的膨胀程度。
由于吹塑和牵仲的同时作用,使挤出的管坯在纵横两个方向都发生取向,使吹塑薄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因此,为了得到纵横向强度均等的薄膜,其吹胀比和牵伸比最好是相等的。
塑料薄膜的成型方法,应用较多的是挤出成型和压延成型。
挤出成型薄膜的生产方式,又分为挤出吹塑成型薄膜、挤出流延成型薄膜和挤出牵引成型薄膜三种生产成型方法。
其中以挤出吹塑成型薄膜生产方法应用最多。
挤出成型薄膜三种方法不同之处是:挤出吹塑薄膜生产方式,是把经挤出机机筒塑化的熔融料,通过成型模具制成圆筒状膜坯挤出,然后向筒内吹入有一定压力的空气,把圆筒状膜坯塑料吹胀,达到生产要求的膜筒直径和厚度,经冷却定型成为薄膜制品。
这种吹塑成型薄膜一般多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树脂生产。
挤出流延成型薄膜的成型设备如图1所示。
经挤出机机筒塑化后的熔融态原料,经成型模具挤出时,熔料呈液态状流出,成型模具控制流延料的宽度和厚度,然后流到均匀、平稳转动的冷却辊筒上,冷却定型后被剥离辊筒,成为挤出流延薄膜。
挤出流延成型薄膜主要应用原料有: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酯等树脂。
图1为:挤出流延薄膜的成型设备1--挤出机螺杆;2--挤出机机筒;3--过滤网和多孔板;4--模具连板;5--成型模具;6--冷却吹风装置;7--冷却辊筒;8--清辊装置; 9--冷却辊;10--导辊;11--硅橡胶压辊挤出牵引成型薄膜或片的设备如图2所示。
多采用衣架式成型模具,控制成型薄膜或片的宽度和厚度(生产较宽的片制品用支管式或螺杆分配式成型模具)。
模具前面辊筒加工精度较高,既能牵引从模具唇口挤出的膜片平稳匀速运行,又能使膜片在辊筒上冷却定型。
这种生产方式可用聚氯乙烯和聚偏氟乙烯树脂成型薄膜和片材。
用于生产较薄的薄膜时,图2中的压光辊可用两辊,冷却辊数量也可减少,切边装置后可直接进行收卷。
压延法成型塑料薄膜,是用压延机把已经预塑化好的熔融料,用几根辊筒辗压延伸成有固定厚度和宽度的塑料薄膜,然后经剥离、冷却定型,成为塑料薄膜。
这种方法成型的塑料薄膜主要用料是聚氯乙烯树脂,也可用ABS和烯烃类树脂成型压延薄膜,不过应用很少。
图2为:挤出牵引方法成型膜片用设备结构示意图1--挤出机;2--成型模具;3--牵引压光辊;4--冷却辊组;5--切边装置;6--牵引装置;7--切断装置;8--输送片装置塑料薄膜成型方法主要有:挤出吹塑法、压延法和流延法三种。
挤出吹塑塑料袋工艺流程
挤出吹塑塑料袋是一种常见的塑料袋生产工艺,其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挤出吹塑、印刷、裁切、制袋等环节。
首先,原料准备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基础。
挤出吹塑塑料袋的原料主要是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等塑料颗粒。
在生产前,需要将这些颗粒进行筛选、清洗、干燥等处理,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挤出吹塑环节。
在挤出吹塑机中,将经过预处理的塑料颗粒加热熔化,然后通过挤出机头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后的塑料管被送入吹塑机中,通过高压气流将其吹成薄膜状。
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气流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塑料袋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印刷环节是为了让塑料袋上面印上文字、图案等信息。
印刷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等。
印刷前需要对塑料膜进行处理,以保证印刷效果和附着力。
裁切环节是将印刷好的塑料膜按照要求的尺寸进行裁切。
裁切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热切、冷切、压切等。
裁切后的塑料膜需要进行收边处理,以避免边缘开裂或者变形。
最后是制袋环节。
将裁切好的塑料膜按照要求进行折叠、热封、压合等操作,制成塑料袋。
制袋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平口袋、自封袋、背心袋等。
制袋后需要进行检验和包装,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挤出吹塑塑料袋的生产流程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机器的调试、操作的规范等方面,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聚烯烃挤出吹塑薄膜成型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聚合物熔体挤出成型原理的理解。
(2)了解通过挤岀吹塑法制备聚烯烃薄膜的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
(3)掌握通过挤出吹塑法制备聚烯烃薄膜的实验技术(4)了解吹膜机头及辅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塑料薄膜是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制品。
塑料薄膜可以用挤出吹塑、压延、流延、挤出拉幅以及使用狭缝机头直接挤出等方法制造,各种方法的特点不同,适应性也不一样。
其中吹塑法制备塑料薄膜工艺比较经济和简便,结晶型和非晶型塑料都适用。
吹塑成型不能制备薄至几微米的包装薄膜,也能制备厚达0.3m 的重包装薄膜;既能生产窄幅,也能得到宽度达近20m的薄膜。
这是其他成型方法无法比拟的。
吹塑过程塑料受到纵横方向的拉伸作用,制品质量较高,因此,塑成型在薄膜生产上应用十分广泛。
用于薄膜吹塑成型的塑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以及聚乙烯醇等。
日前国内外以前两种居多,但后几种塑料薄膜的强度或透明度较好,已有很大发展。
吹塑是在挤出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
吹塑的实质就是挤出的坯内通过压缩空气吹胀后成型的。
它包括吹塑薄膜成型和中空吹塑成型。
在吹塑薄膜成型中,根据牵引的方向不同,通常分为平挤上吹、平挤下吹和平挤平吹三种工艺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其中以平挤上吹法应用最广。
本实验以吹膜级低密度聚乙烯(LDPE)颗粒为原料,采用平挤上吹工艺制备聚乙烯薄膜,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塑料薄膜的吹塑成型在挤出机的前端安装吹塑口模,黏流态的塑料物料从挤岀机口模挤出成管坯后,用机头底部通入的压缩空气使之均匀而自由地吹胀成直径较大的管膜。
膨胀的管膜在向上牵引的过程中被纵向拉伸并逐步冷却,并由人字板夹平和牵引辊牵引,最后经卷绕辊卷绕成双折膜卷。
在吹塑过程中,各段物料的温度、螺杆的转速、机头的压力和H模的结构、风环冷却室内空气冷却以及吹入空气压力、膜管拉伸作用等都直接影响薄膜性能的优劣和生产效率的高低。
聚丙烯薄膜挤出吹塑成型生产工艺参数怎样选择
①挤出吹塑成型聚丙烯薄膜选用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g/1Omin)在6-10的共聚或均聚薄膜级。
②挤出吹塑成型聚丙烯薄膜用工艺温度塑化温度在150-220℃,成型模具温度在220-230℃[聚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g/1Omin)为6一7时]。
③聚丙烯薄膜挤出吹塑时,取吹胀比在(1-1.5):1之间。
薄膜的折径、口模直径与吹胀比之间的关系,参照表7-6选取。
④泡管的冷却方式采用冷却水环式定型冷却。
循环冷却水温控制在15-25℃之间。
⑤聚丙烯薄膜冷却定型后,它的尺寸规格有收缩现象。
真正的定型尺寸在24h后检测,才是聚丙烯薄膜的稳定尺寸。
所以,在生产工作中对聚丙烯薄膜的卷取和应用时卷取聚丙烯薄膜,要注意尺寸收缩变化的影响。
为了保证薄膜制品尺寸变化后能达到工艺要求规格,在设计确定定型环内径时,一定要把膜的成品后收缩量加进去,避免膜制品尺寸变化影响制品质量要求。
实验7聚乙烯吹塑薄膜成型一、目的要求1、了解单螺杆挤出机、吹膜机头及辅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塑料的挤出吹胀成型原理;掌握聚乙烯吹膜工艺操作过程、各工艺参数的调节及成膜的影响因素二、原理塑料薄膜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制品。
由于它具有质轻、强度高、平整、光洁和透明等优点,同时其加工容易、价格低廉,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塑料薄膜可以用多种方法成型,如圧延、流涎、拉幅和吹塑等方法,各种方法的特点不同,适应性也不一样。
压延法主要用于非晶型塑料加工,所需设备复杂,投资大,但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薄膜的均匀性好。
流涎法主要也是用于非晶型塑料加工,工艺最简单,所得薄膜透明度好,具各向同性,质量均匀,但强度较低,且耗费大量洛剂,成本增加,于环保也不利。
拉幅法主要适用于结晶型塑料,工艺简单,薄膜质量均匀,物理机械性能最好,但设备投资大。
吹塑法最为经济,工艺设备都比较简单,结晶和非晶型塑料都适用,既能生产窄幅,乂能生产宽达10m的膜,吹塑过程塑料薄片的纵横向都得到拉伸取向,制品质量较高,因此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吹塑成型也即挤出一吹胀成型,除了吹膜以外,还有中空容器成型。
薄膜的吹塑是塑料从挤出机口模挤出成管坯引出,山管坯内芯棒中心孔引入压缩空气使管坯吹胀成膜管,后晶空气冷却定型、牵引卷绕而成薄膜。
吹塑薄膜通常分为平挤上吹、平挤平吹和平挤下吹等三种工艺,其原理都是相同的。
薄膜的成型都包括挤出、初定型、定型、冷却牵伸、收卷和切割等过程。
本实验是低密度聚乙烯的平挤上吹法成型,是目前最常见的工艺。
塑料薄膜的吹塑成型是基于高聚物的分子量高、分子间力大而具有可塑性及成膜性能。
当塑料熔体通过挤出机机头的环形间隙口模而管坯后,因通入圧缩空气而膨胀为膜管,而膜管被夹持向前的拉伸也促进了减薄作用。
与此同时膜管的大分子则作纵、横向的取向作用,从而使薄膜强化了其物理机械性能。
为了取得性能良好的薄膜,纵横向的拉伸作用最好是取得平衡,也就是纵向的拉伸比(牵引膜管向上的速度与口模处熔体的挤出速度之比)与横向的空气膨胀比(膜管的直径与口膜直径之比)应尽量相等。
挤出吹塑薄膜成型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明确挤出吹塑塑模成型的原理及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了解挤出机及辅助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挤出吹塑薄膜生产线的操作方法。
3.通过挤出平吹法制取聚乙烯薄膜为性能测试提供样品。
二、实验原理
挤出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十分重要的成型方法,其产量也居各成型方法的首位。
通过更换机头口模,挤出成型可生产多种制品,其中挤出吹塑薄膜是挤出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
挤出吹塑薄膜生产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塑料加入挤出机料斗后,随着螺杆的旋转被螺纹强制推向机头,此时塑料一方面被外部热源加热,另一方面由于塑料本身在压缩、剪切和搅动过程中,与料筒、螺杆之间的外摩擦以及大分子之间的内摩擦,也产生很大的热量。
与此同时由于螺杆螺槽深度逐渐减小,加之滤网、多孔板和机头的阻力,是塑料压实,从而改善了它的热传导性。
这样在内、外热及压力的联合作用,是塑料温度逐渐上升直至熔融,粘度也逐步达到成型所要求的范围。
当熔融塑料进入机头后,经环隙形口模成型为薄膜管坯,此时人工将管坯端部封闭并引至牵引辊,从芯膜孔道吹入压缩空气,是管坯横向膨胀,同时牵引辊连续纵向牵伸,使膜管达到所要求的厚度及折径。
膜管经冷却风环冷却定型并由人字板压叠成双折薄膜,通过牵引辊以恒定的速度进入卷取装置,到一定量时可进行切割即成为膜卷。
在挤出吹塑薄膜生产装置中,牵引辊又是压辊,它通过完全压紧已折叠的双层薄膜,使膜管内的空气不能越过牵引辊的缝隙处而使膜管内部保持恒定的空气量和压力,保证薄膜的尺寸不变,因此吹塑薄膜生产中,只是在生产初期鼓入压缩空气,待薄膜尺寸确定后,不需再使用压缩空气。
挤出吹塑薄膜由引模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上吹法、下吹法和平吹法,本实验所用的是平吹法,其主要特点是机头、辅机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但薄膜厚度均匀性差,不宜生产折径大的产品。
三、使用仪器、材料
原料:高压聚乙烯
设备:挤出机、平吹辅机、机头、托盘天平、温度计5只、千分尺、卷尺、哑铃形标准刀具
四、实验步骤
1.检查主机加热系统是否正常,机头连结部分的螺栓是否紧固,辅机各部分运转是否可
靠。
2.打开冷却水开关,对料斗底部进行冷却。
3.料筒温度预热拟定数值,保温30分钟。
4.开动主机和辅机使其在低速下运转,先加入少量塑料,并注意进料及主机电流情况,
如进料困难或主机电流过大,应及时停车,提高成型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开车。
5.当熔融塑料正常挤出后,人工将挤出物端口封闭,从芯模通入一定量的压缩空气,缓
慢牵引管坯通过冷却风环、人字板至牵引辊,是产品生产过程连续。
6.逐渐提高螺杆转速并相应改变牵引速度,同时调整压缩空气的进气量、冷却风环的位
置、冷却风环出口间隙等,是生产过程正常进行。
7.在膜管形状尺寸、透明度及外观质量稳定不变的条件下,截取1分钟生产的薄膜,称重
并计算生产生产率:测量平均厚度(δ)及折径(W),计算吹胀比(α)和牵引比(β)
α=
k D W 2∏ β=αδ
t 8. 缓慢改变成型工艺条件待过程正常后,再次截取1分钟的产品进行称量和计算。
9. 观察实验过程中膜管的冷冻线。
改变风环的位置或挤出、牵引速度等观察冷冻线的变
化情况。
10. 截取一尺产品,从薄膜纵横不同方向制取性能测试样品。
11. 对实验各工艺条件作出详细记录,写出实验报告并讨论相关问题。
吹塑工艺控制要点:吹塑薄膜工艺流程大致为:料斗上料一物料塑化挤出→吹胀牵引→风环冷却→人字夹板→牵引辊牵引→电晕处理→薄膜收卷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吹塑薄膜的性能跟生产工艺参数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吹膜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工艺参数的控制,规范工艺操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并获得高质量的薄膜产品。
在聚乙烯吹塑薄膜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艺参数的控制:
1.挤出机温度
吹塑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时,挤出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70℃之间,且必须保证机头温度均匀,挤出温度过高,树脂容易分解,且薄膜发脆,尤其使纵向拉伸强度显著下降;温度过低,则树脂塑化不良,不能圆滑地进行膨胀拉伸,薄膜的拉伸强度较低,且表面的光泽性和透明度差,甚至出现像木材年轮般的花纹以及未熔化的晶核(鱼眼)。
2.吹胀比
吹胀比是吹塑薄膜生产工艺的控制要点之一,是指吹胀后膜泡的直径与未吹胀的管环直径之间的比值。
吹胀比为薄膜的横向膨胀倍数,实际上是对薄膜进行横向拉伸,拉伸会对塑料分子产生一定程度的取向作用,吹胀比增大,从而使薄膜的横向强度提高。
但是,吹胀比也不能太大,否则容易造成膜泡不稳定,且薄膜容易出现皱折。
因此,吹胀比应当同牵引比配合适当才行,一般来说,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吹胀比应控制在2.5~3.0为宜。
3.牵引比
牵引比是指薄膜的牵引速度与管环挤出速度之间的比值。
牵引比是纵向的拉伸倍数,使薄膜在引取方向上具有定向作用。
牵引比增大,则纵向强度也会随之提高,且薄膜的厚度变薄,但如果牵引比过大,薄膜的厚度难以控制,甚至有可能会将薄膜拉断,造成断膜现象。
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的牵引比一般控制在4~6之间为宜。
4.露点
露点又称霜线,指塑料由粘流态进入高弹态的分界线。
在吹膜过程中,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从模口中挤出时呈熔融状态,透明性良好。
当离开模口之后,要通过冷却风环对膜泡的吹胀区进行冷却,冷却空气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吹向刚从机头挤出的塑料膜泡时,高温的膜泡与冷却空气相接触,膜泡的热量会被冷空气带走,其温度会明显下降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粘流温度以下,从而使其冷却固化且变得模糊不清了。
在吹塑膜泡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透明和模糊之间的分界线,这就是露点(或者称霜线)。
在吹膜过程中,露点的高低对薄膜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露点高,位于吹胀后的膜泡的上方,则薄膜的吹胀是在液态下进行的,吹胀仅使薄膜变薄,而分子不受到拉伸取向,这时的吹胀膜性能接近于流延膜。
相反,如果露点比较低,则吹胀是在固态下进行的,此时塑料处于高弹态下,吹胀就如同横向拉伸一样,使分子发生取向作用,从而使吹胀膜的性能接近于定向膜。
挤出吹塑薄膜厚度均匀性差的原因:①模口间隙的均匀性直接影响薄膜厚度的均匀性,如果模口间隙不均匀,有的部位间隙大一些,有的部位间隙小一些,从而造成挤出量有多有
少,因此,所形成的薄膜厚度也就不一致,有的部位薄,有的部位厚;②模口温度分布不均匀,有高有低,从而使吹塑后的薄膜薄厚不均;③冷却风环四周的送风量不一致,造成冷却效果的不均匀,从而使薄膜的厚度出现不均匀现象;④吹胀比和牵引比不合适,使膜泡厚度不易控制;⑤牵引速度不恒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当然就会影响到薄膜的厚度。
解决办法:①调整机头模口间隙,保证各处均匀一致;②调整机头模口温度,使模口部分温度均匀一致;③调节冷却装置,保证出风口的出风量均匀;④调整吹胀比和牵引比;⑤检查机械传动装置,使牵引速度保持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