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第五章
- 格式:pptx
- 大小:490.29 KB
- 文档页数:74
第五章软件测试的管理过程课后习题答案1.简述软件测试过程的概念。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通过测试发现软件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过程主要描述了软件测试需要做的工作,随着软件测试技术的进步,测试过程也会得到进一步改进。
2.软件测试包括哪几个阶段?(1)测试需求的分析和确定,测试需求就是在项目中要测试什么。
(2)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是指导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含产品概述、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风险分析等。
(3)测试设计。
测试设计可以理解为对测试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的业务活动。
测试设计主要包括测试管理的设计,以及各种测试技术应用的设计,其中测试管理中的团队管理方法设计与测试流程设计是重中之重。
(4)测试执行。
书写相应的测试用例,按照测试用例中的步骤一步步执行,查看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
(5)测试记录和软件缺陷跟踪。
通过某些测试软件的日志功能,可以在相应的测试用例执行完之后记录相关的日志文件,作为测试过程的记录。
(6)回归测试。
因为旧代码得到了修改,通常需要再次进行测试来验证修改是否引入了新的错误,这一测试过程就称为回归测试。
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会进行多次回归测试。
(7)测试总结报告。
编写测试总结报告,首先是为了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其次是为了评估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相符;最后是为了针对软件中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建议3.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对测试需求进行评审?测试需求评审的内容包括完整性审查和准确性审查。
完整性审查是检查测试需求是否覆盖了所有软件需求,以及软件需求的各项特征,关注功能要求、数据定义、接口定义、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系统约束、行业标准等,同时还要关注系统隐含的用户需求。
软件测试质量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提高软件测试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软件测试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必须重视软件测试工作。
第四条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五条软件测试工作必须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者违反规定。
第二章软件测试计划第六条在软件测试工作开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第七条测试计划应当包括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资源、进度和质量要求等内容。
第八条测试计划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批和确认,方可执行。
第九条测试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测试计划,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批准。
第十条测试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软件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
第三章软件测试过程第十一条软件测试过程必须按照测试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者省略测试环节。
第十二条软件测试过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审和问题跟踪等环节。
第十三条测试过程中必须记录详细的测试过程和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回溯。
第十四条测试过程中必须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和可靠,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十五条测试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测试知识和技能,熟悉测试工具和方法。
第四章软件测试工具第十六条软件测试工具是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合理应用。
第十七条在选用测试工具时,必须充分考虑软件测试的实际需求和特点。
第十八条测试工具的选择必须经过评估和测试,确保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第十九条测试工具的使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方法进行,不得滥用或者误用。
第二十条测试工具的管理必须做到规范和有效,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软件测试报告第二十一条软件测试过程中必须定期生成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第二十二条测试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测试情况和结果,不得掺杂虚假信息。
第二十三条测试报告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编写和提交。
软件测试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软件测试工作,加强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提高软件质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软件测试部门。
第三条软件测试的具体茹意见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第四条软件测试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软件测试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指导和监督软件测试工作。
第五条公司软件测试部门应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软件测试计划,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第六条软件测试管理人员应具有敬业精神,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软件测试管理规定。
第七条软件测试管理人员应注重团队协作,健全软件测试管理机制,提高软件测试工作效率。
第二章软件测试计划第八条软件测试计划应明确软件测试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确保软件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
第九条软件测试计划应根据软件开发进度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
第十条软件测试计划应明确测试环境的搭建和配置,保证软件测试的有效进行。
第十一条软件测试计划应明确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保证软件测试的全面覆盖。
第三章软件测试执行第十二条软件测试执行应严格按照软件测试计划进行,保证软件测试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三条软件测试执行应及时发现并解决软件缺陷,确保软件质量。
第十四条软件测试执行应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软件改进提供参考。
第十五条软件测试执行应注意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争议。
第十六条软件测试执行应充分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软件测试效率。
第四章软件测试验收第十七条软件测试验收应根据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执行情况确定测试结果,评估软件测试的质量。
第十八条软件测试验收应准备软件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执行情况、测试结果、问题汇总和建议。
第十九条软件测试验收应及时与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沟通,解决软件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条软件测试验收后,应对软件缺陷和改进建议进行跟踪和确认,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章软件测试评估第二十一条软件测试评估应对软件测试过程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软件测试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1.1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1.2 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1.3 软件测试的类型和方法1.4 软件测试的挑战和趋势第二章:软件测试基础2.1 测试用例设计2.2 测试计划编写2.3 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2.4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第三章:单元测试3.1 单元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3.2 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3.3 JUnit和TestNG:单元测试框架的使用3.4 单元测试最佳实践和常见问题第四章:集成测试4.1 集成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4.2 集成测试策略和设计4.3 模拟和桩技术在集成测试中的应用4.4 集成测试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第五章:系统测试5.1 系统测试的概念和目标5.2 系统测试策略和计划5.3 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5.4 系统测试的实施和管理第六章:验收测试6.1 验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6.2 用户故事和验收标准6.3 验收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6.4 敏捷和DevOps环境下的验收测试第七章:回归测试7.1 回归测试的概念和重要性7.2 回归测试策略和实现7.3 版本控制和差异分析在回归测试中的应用7.4 自动化回归测试的最佳实践第八章:性能测试8.1 性能测试的概念和目标8.2 性能测试方法和工具8.3 测试响应时间、吞吐量和服务器资源利用率8.4 性能测试的实施和优化第九章:安全测试9.1 安全测试的重要性和挑战9.2 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方式9.3 安全测试方法和工具9.4 安全测试策略和最佳实践第十章:测试管理10.1 测试管理工具和框架10.2 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10.3 测试过程改进和持续集成10.4 测试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重点:理解软件测试的根本目的,以及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权衡测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如何根据项目需求确定合适的测试策略。
二、软件测试的基础重点: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测试计划编写、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的基本流程。
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测试说明书组长:刘琦组员:宋海静、郭凯源、张靓周南、高岩日期:2011-11-11第五章学生信息系统软件测试5.1集成测试集成测试将测试每一个部件之间的工作是否正常。
在这个阶段,我们假设所有的单元已通过开发人员个人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全部通过,没有任何错误。
集成测试包括以下内容:连续集成测试数据库测试数据整合测试5.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内存:128M网络环境:校园网本功能测试共分为:系统功能测试测试是否可以正常添加用户和修改密码,系统正常退出测试是否可以正常对班级进行管理,学生的单个或成批添加,删除以及新生信息的导入和学生信息备份测试成绩管理中是否可以进行分数录入,汇总及排名和成绩备份等操作测试课程信息模块中针对课程管理,老师和课程的关系之间操作是否正常测试是否可以正常查询课程、班级、成绩等功能是否正常。
下面以测试“课程查询”模块为例子:列出测试表说明:正确用例为专业=“XX”,字符型,且不能在其中间有空格或其他字符,否则将查询不到有关该专业的情况。
测试结果正确,但报错功能不强大,有待改进。
5.3 链接测试这一部分将测试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超链接跳转是否正确5.4 文档测试本章主要内容为:测试文档是否包括全部内容测试软件功能描述与其他功能有没有冲突查看软件功能描述是否是原来系统分析和需求查看文档内容在特定的情况和进度下,以现有人力,物力和资源能否实现5.5负载测试这一部分将测试正常情况下系统性能和用户数目之间的关系5.6极限测试这一部分将测试所有极端的情况,如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和速度非常慢的情况下,以及所有其它的极端情况。
网络资源极限测试综合极限测试。
软件测试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滨海学院第一章测试1.测试Plan包含下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确定测试架构、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2.()不属于测试计划。
参考答案:测试预期输出3.Test 计划起到了()的作用。
参考答案:其他都是4.制定test plan时不需要考虑()参考答案:坚持"5W"规则5.下面对the flow of software testing 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方案及测试用例->部署实施测试->执行测试->缺陷跟踪管理->测试总结报告第二章测试1.设计framework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适当change。
()参考答案:对2.场景分析原则中的E代表()参考答案:用户体验3.性能相关问题常发生在()。
参考答案:应用层4.系统安全性作用于()。
参考答案:用户层5.功能测试类型不包括()参考答案:可维护性测试第三章测试1.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应该()参考答案: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最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2.进行软件测试的关键问题是()。
参考答案:如何选择测试用例3.编写()是确定各个项目模块的开发情况和主要负责人。
参考答案:项目开发计划4.成功的测试是指运行测试用例后()。
参考答案:发现了程序错误5.Test case编写符合公司制定的相关标准。
()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以下哪一条不属于软件缺陷的描述()参考答案:软件运行出现警告2.()存在问题,可能引起软件存在一定的problems。
参考答案:需求说明书3.Performance defects产生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线程锁、资源竞争和内存问题等4.Testers不负责编写()。
参考答案:软件架构设计5.软件测试是排除defect的手段之一。
()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在软件开发几十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总结了很多开发与测试模型,其中V模型就经典的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软件开发模型。
()答案:V模型2.下列哪一项不是软件缺陷产生的的原因。
()答案:测试用例设计不好3.现在比较流行的软件开发模型为螺旋模型。
()答案:错4.软件存在缺陷是由于开发人员水平有限引起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可以开发出零缺陷的软件。
()答案:错5.软件缺陷都存在于程序代码中。
()答案:错6.软件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无错。
()答案:对7.软件测试要投入尽可能多的精力以达到100%的覆盖率。
()答案:错8.下列软件实施活动的进入准则描述错误的是:()答案:项目阶段成果已经被基线化9.验收测试的测试用例主要根据()的结果来设计。
答案:需求分析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因果图输入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答案:恒等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因果图输出之间的约束关系。
()答案:强制3.使用边界值方法测试时,只取边界两个值即可完成边界测试。
()答案:错4.因果图考虑了程序输入、输出之间的各种组合情况。
()答案:对5.下面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健壮性等价类测试的测试用例要求在有效等价类中取值6.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答案:对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
()答案:使用新技术8.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组合的方法是()。
答案:因果图法9.下面()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可能引起的错误。
答案:因果图10.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检查系统的功能、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相同。
()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逻辑覆盖。
()答案:判定-语句覆盖2.关于逻辑覆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在逻辑覆盖中,条件组合覆盖是覆盖率最大的测试方法。
3.决策表法是由因果图演变而来的。
()答案:对4.语句覆盖无法考虑分支组合情况。
()答案:对5.语句覆盖可以测试程序中的逻辑错误。
第五章
1题
答:6n + 1
2题
答:7n
3题
边界值分析、健壮性测试、最坏情况测试、健壮最坏情况测试生成的测试用例之间的关系:测试用例
A B
C
D
A: 边界值分析生成的测试用例
B:健壮性测试生成的测试用例
C:最坏情况测试生成的测试用例
D:健壮最坏情况测试生成的测试用例
4题
如果试图进行输出值域的健壮性测试。
输出值域的范围是[100,7800],输出最小时对应输入的枪机、枪托、枪管数量分别是:1,1,1;输出最大时对应输入的枪机、枪托、枪管数量分别是:70,80,90;
答:输入值已经做了限定,对于输出值域的健壮性测试永远无该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