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
- 格式:docx
- 大小:471.43 KB
- 文档页数:6
:跟腱损伤的康复一、概述跟腱(tendo calcaneus)是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向下移行合成的粗大腱性组织,止于跟骨结节。
跟腱损伤在小腿和足部软组织损伤中较常见,多发生在青壮年。
跟腱断裂有开放性断裂与闭合性断裂两类,前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多为锐器或钝器直接切割或打击跟腱致其断裂;跟腱自发性断裂即为闭合性断裂,多系跑跳运动损伤,主要是肌肉的猛烈收缩,如不恰当的起跳,落地姿势不当等,使小腿三头肌突然剧烈收缩,使跟腱被撕裂损伤,发病前多有跟腱腱周炎病史,跟腱及腱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二、临床特点1.临床表现及诊断急性损伤,受伤时跟腱部有被踢感,自己常能听见断裂声,继感跟腱部疼痛,腓肠肌麻木、发胀,足踝运动失灵,即刻不能站立行走。
检查局部肿胀,触痛,并能摸到跟腱连续性中断及凹陷,跖屈力弱、Thompson征阳性(俯卧位,捏患者小腿三头肌时,踝不动),O′Brien试验时插入的针不动或针体与肌腱运动的方向相反移动。
X线片检查提示跟腱阴影连续性中断或紊乱,MRI检查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陈旧损伤多为跛行,平足行走,不能提踵,触及跟腱有凹陷,小腿肌肉萎缩,但因瘢痕粘连连续,Thompson征往往为阴性,踝背屈角度比对侧小。
跟腱的Thompson试验2.临床治疗跟腱损伤现场急救处理按 RICE 原则,即局部制动(Rest)、冰敷(Ice)、压迫包扎(Compression)以及抬高患肢(Elevation)。
送往医院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1)不完全断裂:采用跖屈位小腿石膏固定,严重者可用下肢石膏,膝关节亦屈曲,以减轻腓肠肌的张力。
石膏固定时间不少于三周。
保守治疗常因跟腱断裂端间瘢痕组织较多而失去其坚韧性,且跟腱相对延长而使跖屈力减弱,效果较差,故多数学者主张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跟腱的完整性和坚韧性,尽快恢复小腿三头肌肌力。
(2)完全断裂:早期缝合,术后下肢石膏固定于膝屈曲60°,踝跖屈30°位,3周后更换短腿石膏固定继续固定3周左右。
跟腱断裂超声诊断是什么跟腱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在发生损伤以后跟腱周围血管发生病变以及破裂现象,跟腱、纤维软骨处于紧张状态,继发水肿,在此部位发生变性的风险性较高,降低了组织负荷能力。
以往针对跟腱断裂大多依照病史、体格进行检查,但是误诊率比较高,超声诊断措施则能够确定跟腱断裂部位以及断裂程度,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那么跟腱断裂超声诊断是什么呢?1.释义跟腱断裂属于常见的损伤类型,于青壮年群体中较为多见,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期间跟腱断裂的发生概率较高,特别是运动员、演员以及练武人员,因经常存在强度较大的蹬腿、跳跃动作,在超过耐受能力时发生跟腱劳损,损伤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在用力过猛的情况下跟腱被肌肉拉断,出现疼痛、皮下淤血、局部肿胀、足踝活动不灵等情况。
目前,跟腱断裂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一种是锐利工具直接割伤,皮肤组织共同受损,经伤口可见断裂肌腱,将此类情况划分为开放性跟腱断裂。
另一种为跟腱处于紧张状态时,受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横向砸伤等因素影响发生断裂,在此类情况下皮肤组织完整,此类情况可将其称之为闭合性跟腱断裂。
还有一种情况为患者跟腱受慢性损伤、经可的松注射出现患腿营养不良,出现跟腱退行性改变以及钙化情况,导致跟腱强度削弱,受牵拉作用影响发生断裂。
发生跟腱断裂以后可听到断裂的响声,立即出现跟腱部位肿胀、疼痛、瘀斑、行走无力等症状,在跟腱断裂处扪及压痛、凹陷,为减轻患者不适以及疼痛感还需采取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措施。
2.正常跟腱超声诊断应用于跟腱诊断期间对跟腱部位展开纵行扫查,正常跟腱显示跟腱呈束带型纤维状匀质高回声,跟腱膜处于跟腱前后缘位置,且呈现出细线样强回声。
在横切扫查时,跟腱起点呈现为椭圆形,中段和圆形相似,止点存在半月形高回声,边界清楚,跟腱厚度为4-6mm左右,宽度大概为12-15mm。
1.跟腱完全断裂:超声下表现表现为跟腱完全断裂的患者,在采取超声诊断时跟腱纤维连续性消失,断端回缩,主动及被动活动消失,断裂间隙被无回声、低回声填充,跟腱围度明显增加。
跟腱断裂缝合手术记录一、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具体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这位倒霉蛋(此处为了幽默,并无冒犯之意)是在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突然感觉后脚跟像是被人狠狠踹了一脚(其实是自己发力过猛,跟腱撑不住了),然后就倒在地上,抱着脚嗷嗷叫,被队友们抬到咱们医院来了。
二、术前诊断。
经过详细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一摸那跟腱的地方,有个明显的凹陷,患者还疼得龇牙咧嘴)、超声检查(那超声图像清晰地显示跟腱断了,就像一根绳子中间突然断了一样),确诊为右侧跟腱断裂。
三、手术时间和地点。
手术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手术地点:[手术室具体名称]四、手术团队。
主刀医生:本人([医生姓名]),助手:[助手姓名],麻醉师:[麻醉师姓名],巡回护士:[护士姓名]。
咱们这个团队就像一个超级战队,各有各的本事,准备一起拯救患者的跟腱。
五、麻醉方式。
采用椎管内麻醉。
麻醉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一针下去,患者下半身就麻了,还开玩笑说感觉自己的腿不是自己的了。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麻醉效果杠杠的,这样患者在手术中就不会疼得大喊大叫啦。
六、手术过程。
# (一)体位与消毒。
让患者俯卧位趴在手术台上,就像个趴着休息的大青蛙(这个比喻患者听了都笑了,也能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然后对手术区域进行常规消毒,从大腿中部一直到脚底,那消毒棉球擦过的地方,细菌都得死光光。
铺好无菌巾单,只露出手术部位,就像给手术区域搭了个白色的小帐篷。
# (二)切口与暴露。
在跟腱断裂处做了一个大约[X]厘米的后侧纵行切口。
切开皮肤的时候,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毕竟皮肤下面就是受伤的跟腱呢。
然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这个过程得慢慢来,就像在草丛里找东西,不能太鲁莽,不然容易伤到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逐渐暴露跟腱断端,好家伙,那断端就像两根断开的橡皮筋,回缩得还挺厉害。
# (三)清理与修复。
仔细清理跟腱断端的血肿和瘢痕组织,这就像打扫战场一样,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掉,才能更好地进行缝合。
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跟腱断裂(ICD10:S86.001)拟行跟腱修补术(ICD9CM-3:83.885)(二)诊断依据。
根据《足踝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病史:外伤史,多为踝关节极度背伸时再突然蹬地发力。
2.查体:局部疼痛肿胀,提踵不能,Thompson试验阳性。
3.辅助检查:彩超或MRI提示跟腱连续性中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足踝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除在无条件进行手术或患者不能接受手术的情况下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宜。
手术指征是否过于激进,跖屈位彩超提示跟腱断端无明确接触。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6.001跟腱断裂疾病编码。
2.闭合性跟腱断裂。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踝关节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7)下肢深静脉彩超或下肢静脉造影。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2)局部彩超、跟腱MRI;(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0至7天。
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手术探查,跟腱修复术或跟腱止点重建术。
3.手术内植物:止点断裂可选择植入骨锚。
4.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至5天。
跟腱断裂原因、症状及治疗1.常见原因跟腱断裂是非常严重的损伤,它的发生通常与预先存在跟腱炎或运动开始前拉伸运动不足有关。
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一些体育运动的旋转改变方向或扭转身体动作时,比如美式橄榄球、足球和篮球等。
2.识别方法运动员的踝关节背发出“噗”的一声响,在肌腱中出现断裂处,而且可以摸到。
肌腱功能丧失。
如果让受伤的运动员向下弯曲踝关节(“踩刹车板”),他们往往无法做到。
由于疼痛剧烈,运动员受伤的腿通常无法负重。
3.治疗方法同样地,即刻的治疗方法是PRICE(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
然后由医生进行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只是部分撕裂或由缺乏经验的临床医生进行检查,很多跟腱断裂在受伤的时候都会被误诊。
跟腱断裂的两种基本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它们各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有趣的是,这两种方法有相同的并发症发生率(19%)。
非手术方法在脚跟部位打石膏固定,直到肌腱愈合,这需要6~8周。
这种疗法的好处是避免手术和所有相关的并发症,缺点是损失肌腱强度,而且在肌腱愈合期间再次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更高。
手术方法可以恢复肌腱的正常长度和强度,但是可引起静脉炎和伤口感染并发症。
哪种方法是最好应由运动员和医生决定。
无论哪种方式,康复训练在恢复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4.重返体育运动跟腱断裂后的恢复过程强调重建肌肉力量和恢复活动范围。
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受伤之后2~3个月才可重返健身房。
在4个月之后才可以跑步,在6个月之后才可以参加旋转改变方向的运动。
完全恢复可能需要1年,建议运动员遵守。
闭合性跟腱断裂的超声表现
每天一个超声知识点!
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跟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头)的纤维筋膜形成(图1),其近端是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肌腹,远端是跟骨结节。
图1 跟腱
跟腱周围的腱周组织具有滑动作用,利于跟腱的运动,跟腱组织是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和纵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及散在的成纤维细胞组成。
成人跟腱长约15cm,起始于小腿中部,止于跟骨结节后面中点,腱性组织自上而下逐渐变厚变窄,从跟骨结节上4cm处往下又逐步展宽直达附着点。
闭合性跟腱断裂一般发生于踝关节背伸位突然用力起跳时,尤其是长期强力运动更容易导致跟腱血供障碍、退变而发生闭合性断裂。
开放性跟腱断裂可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但闭合性跟腱断裂因仍有踝关节屈伸功能易误诊或漏诊。
新鲜损伤处理得当预后良好,陈旧性损伤治疗困难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及时确诊非常重要。
简单的了解了一下闭合性跟腱断裂之后,我们看一下在超声检查时如何操作吧!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5-12 MHz。
患者俯卧位,双小腿暴露,双足自然下垂于检查床沿外,踝关节背屈90°,探头探头置于跟腱上,与跟腱垂直,于患处行纵向和横向连续滑行扫查,并与健侧对比观察。
患侧跟腱连续性、损伤部位、跟腱内部结构声像图特征以及跟腱的活动情况,必要时作肌肉的舒缩运动实验以观察跟腱的活动情况。
注意观察跟腱断裂的部位、断端及周围组织,测量跟腱的厚度及宽度,断端分离间距等。
正常健侧跟腱超声表现为:
纵切跟腱呈中等平行细线样均质性的较强回声,上连腓肠肌及比目鱼肌,下达跟骨。
跟腱起点处表现为比目鱼肌下端变尖,跟腱下段近止点处腱周脂肪组织明显增厚,跟腱止端与跟腱结节之间有时可见跟腱囊呈无回声暗区,跟骨结节表面骨皮质呈致密的弧形强回声光带,上、下界边缘清晰(图2)。
横切超声图像显示跟腱起点、中点及止点分别为椭圆形、圆形及月牙形的均质性较强回声(图3)。
图2 正常跟腱纵切
图3 正常跟腱横切
1、跟腱完全断裂:
纵向扫查时,患侧跟腱较健侧肿胀增粗,回声强弱不均,跟腱回声连续性中断,形成两个不规则的断端,断端分离,断端间可见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 (见图4、图5) 。
横向扫查时,跟腱横径增大,接近断裂端时逐渐出现回声不均匀或降低,到达断端间隙血肿处时,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继续向远端扫查则又逐渐出现肿胀的腱组织影像。
图4 完全性跟腱断裂
图5 完全性跟腱断裂
2、不完全性跟腱断裂:
平行排列的束状中强回声连续性部分中断,局部明显变薄,断端轻度挛缩,断端的边缘不光滑,呈毛刺状或结节状,断端之间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或低回声,配合踝关节的动作,可见部分未断跟腱变薄(图6)。
图6 不完全性跟腱断裂
3、陈旧性跟腱断裂:
纵切扫查断裂跟腱明显增粗,断端处的束带状跟腱纤维纹理模糊不清,内部回声杂乱,呈中等或稍强回声,边界不清 (图7)。
发生钙化时,则出现灶性高回声,可伴有声影,CDFI偶见少量呈点状血流信号。
图7 陈旧性跟腱断裂
看完文章,意犹未尽?经典医课【肌肉骨科超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