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盂唇损伤的诊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93 MB
- 文档页数:73
肩关节盂唇损伤肩关节盂唇损伤在1985年由Andrews等首先提出,认为其损伤机制是在投掷运动的减速期,肱二头肌腱的牵拉使盂唇撕脱。
1990年,Snyder对上盂唇损伤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并且定义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的损伤为SLAP损伤(superior labrumanterior and posterior,SLAP)。
SLAP损伤是指肩胛盂缘上唇自前向后的撕脱,累及肱二头肌长头腱附着处。
一、病因及损伤机制1.SLAP损伤相关解剖:肩关节是一个十分灵活的关节,肩胛盂唇外表类似膝关节中的半月板结构,环状的盂唇是肩关节的一个静态稳定结构。
上盂唇与肱二头肌腱止点紧密联接,形成肱二头肌腱盂唇复合体。
生物力学的研究显示肱二头肌长头腱和上部盂唇组成的复合体在盂肱关节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SLAP 损伤的分型Ⅰ型:肩胛上盂唇磨损、变性,但尚未撕脱,有完整的盂唇缘和肱二头肌腱锚。
Ⅱ型:上盂唇及肱二头肌长头腱自肩胛盂撕脱。
此型最常见,约占SLAP病变的50%左右。
Morgan等把Ⅱ型SLAP损伤分为三个亚型(图11-6-3)。
Ⅱa前上型(单次暴力损伤的非运动员多见),Ⅱb 后上型(投掷运动员多见),Ⅱc前后位联合型。
其中Ⅱb及Ⅱc型常见于投掷运动员。
Ⅲ型:上盂唇桶柄样撕脱,但部分上盂唇及肱二头肌长头腱仍紧密附着于肩胛盂上。
Ⅳ型:上盂唇桶柄样撕脱,病变延伸至肱二头肌长头腱。
部分上盂唇仍附着于肩胛盂上。
撕脱部分可移行至盂肱关节。
有时肱二头肌长头腱可完全撕脱。
除上述四型外,尚有几个变型:Ⅴ型:前下Bankart损伤继续向上延伸,累及上盂唇及二头肌腱附着处。
Ⅵ型:上盂唇前或后的不稳定瓣状撕裂和二头肌腱分离。
Ⅶ型:上盂唇及二头肌腱向前分离累及至盂肱中韧带。
3.SLAP 损伤的病因及损伤机制:牵拉性损伤、直接撞击二、症状及诊断:SLAP损伤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投掷运动员过头动作时加重。
有时可出现绞锁、弹响及不稳等机械症状,但临床中不稳定的主诉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