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探索——对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相沟乡“大村庄制”改革的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489.59 KB
- 文档页数:2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临沂地区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旳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更精确地掌握全区新农村建设状况,进一步分析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旳瓶颈问题,研究破解旳思路和措施。
带领由9个部门分管领导构成旳新农村建设专项调研组先后到敬仲镇、南王镇,通过听取报告、进一步座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我区新农村建设旳重要成效1、开拓“三化”带动下旳新型“三农”发展道路,城乡统筹走向深化我区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抓农村”和“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旳思路,大力推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迅速融合。
坚持工业化带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经济基本。
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企地联动、园区带动、项目推动,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旳经济基本。
充足发挥齐鲁石化公司旳原材料、基本设施、人才等优势,积极发展化工、塑料等配套产业。
始终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旳增长极,规划建设了齐鲁化学工业区,搭建了加快发展旳优势平台。
目前,进区项目达86个,总投资47.4亿元,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旳重要载体。
调节了临沂经济开发区区划,启动建设了南王精细化工园、齐峰造纸工业园,三大园区合计引进项目109个,完毕投资47亿元。
目前,园区经济汇集了全区经济总量旳70%。
去年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均过千万元,其中4个过万元,2个过5000万元,1个过亿元。
镇域经济旳膨胀壮大,拉动了乡镇财政迅速增长,为以工补农、富裕农民、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区对新农村建设旳奖励扶持资金达到4700多万元,达到5276万元。
达到1亿多元。
各乡镇、街道也相继设立了专项资金,完善奖励和补贴政策,辛店街道、朱台镇安排资金600多万元扶持新农村建设,稷下街道专项资金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南王镇研究制定了《推动新农村建设旳奖励政策》,鼓励各村居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敬仲镇、皇城乡等乡镇也加大了新农村建设旳投入。
2023年社区建立情况的调研报告2023年社区建立情况的调研报告2023年社区建立情况的调研报告1:去年下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围绕改善农民消费生活条件、推进城镇化进程、破解土地制约瓶颈等一系列问题,把“两区同建”作为加快城镇化建立“打破一点、带活全局”的关键举措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开展的现实捷径,作出了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打破性进展。
目前,全县上下已掀起了“两区同建”工作的热潮、形成了浓重气氛。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立事关当前、受益长远,将强力推动金乡实现兴农富民强县。
“两区同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对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大战略”的顺利施行意义重大。
我们按照“摸清情况、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的要求,经过近期的调查研究,形本钱报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现报告如下:一、两区同建的内涵和意义两区同建是指通过农村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同步建立,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和农村经济集约开展,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两个转变”,从而实现农村管理形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业规模经营三大变革,加快推进全县城镇化建立进程,最终构建起城乡一体、产城交融开展的新格局。
两区同建是我县提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立美丽金乡的创新性理论,是把宏伟目的、上级要求与实际行动有机结合的产物。
通过农村社区建立,可以完善农村社区配套,丰富公共效劳内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进步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社区人口规模、密度不断增加,农民转变为市民。
通过产业园区建立,可以让农业消费向园区集中,工业工程、农产品物流向产业园区安排,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产值比重不断增加;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加快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不仅住上新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真正享受到富裕体面的新生活。
同时,通过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立还能让城市生活方式、现代文明、根底设施等向农村延伸,最终实现根本公共效劳的一体化、均等化。
临沂新型农村社区化发展探究王仕瑶,李勇(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同时根据临沂市农村现实发展状况,探究临沂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的过程,以期发现临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特点和路径,有针对性地为临沂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完善提供相应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临沂;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化[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12-0113-03[作者简介]王仕瑶(1995-),女,山东临沂人,2019级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李勇(1979-),山东菏泽人,经济管理学院投资学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顾客满意度。
[基金项目]校级基金项目:烟台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YDZD210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乡村城镇化计划的快速实施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使农村的发展占重要地位。
分散、破旧、杂乱的农村居住环境拉低了农村生活水平,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背离。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差距的加大,导致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大提高,绝大部分的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外出工作或者选择创业,致使部分农村出现了“十室九空”的现象。
由于农村房屋长时间缺乏修葺,许多房屋出现破损、塌方等问题,房屋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长期占据着土地资源,影响美丽乡村建设。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土地变得越来越紧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为村民提供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化,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活条件,提升幸福指数,可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新型农村社区指的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实现农民集中居住的城市化生活环境,同时又不远离土地;农民主动到社区购置房屋,使旧房子用于复耕,同时达到节约土地和改善农民生活公共服务的目的。
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作者:时间:2009-12-14 来源:阅读量:1011次民基[2009]30号关于公布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的公告自《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指南》2009年3月发布后,全国各地许多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截止到2009年9月,共收到《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委托课题研究报告11篇,农村社区建设自选课题研究报告135篇。
经专家评审,11份委托课题报告全部通过评审验收;自选课题报告中,共126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2篇,优秀奖80篇。
山东省民政厅因积极组织地方民政部门参与自选课题研究,获得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组织奖(获奖名单见附件)。
本次活动征集到的课题研究报告选题广泛、研究方法多样、部分成果质量较高,对于逐步完善乡镇治理机制,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指导,推动乡镇政权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希望实际工作者、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继续关注支持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推进农村基层改革发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 通过评审的委托课题报告名单2. 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自选课题获奖名单3.关于自选课题获奖报告奖金额度的说明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附件1.通过评审的委托课题报告名单(排名不分先后)1.农村社会个体化与乡镇治理——复旦大学张乐天朱敏2.乡镇治理机制的变革与完善:由“自治”到共治——上海交通大学郑晓华3.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基于杭州市余杭镇的若干村落调查——杭州师范大学赵定东4.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青海省民政厅景占荣5.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与举措——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调查比较分——南昌大学尹利民6.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金双秋7.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的乡镇治理——以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为例——中山大学周云水8.村落解体现状与乡镇治理的路径选择——武汉大学刘伟9.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山东省青岛市民政局王凯10.公共参与与乡镇治理机制改革——中共中央编译局杨雪冬11.完善乡镇治理机制的思路和举措——江苏省启东市民政局李英附件2.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自选课题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 (10篇)1.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研究——河北新乐市正莫镇人民政府贾建友2.新宁波人的社区参与——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小路下村办公室王辉3.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着力打造农村社区经济圈——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陈平4.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与实现方式——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许义平5.东北农村社区体制创新研究——吉林省长春市民政局李旸田毅鹏等6.社区主导型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以内蒙古社区主导型发展为案例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陈雷7.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财政投入需求研究——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邢华等8.共治性社区:农村社区的构建及其走向---“郑家舍”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启示——南昌大学尹利民黄成华尹平方9.农村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彭华张勇10.农村社区体制改革: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湘南学院社区发展研究中心卢爱国二等奖(14篇)1.农村社区的三种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李方才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比较——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政局汪孝贵3.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四川省民政厅黄明全方光兴张涛等4.构建1+X模式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山东莱西民政局王仁波曲永谦5.新疆农村社区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新疆民政厅基政处杨作清古金兰6.试论农村社区建设——山东省民政厅秦守政刘其顺苏学全7.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首都经贸大学蔡秀云姚东旭等8.农村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赵晓峰王习明袁松9.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宝富姚妮10.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袁方成杨桓11.村庄治理中不同角色的行为与心理分析--关于谭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江西都昌县委党校黄雪松曹瑞祥等12.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工作意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来自贵州省的调研报告——贵州大学洪名勇张富杰朱书维等13.山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及维护的调查与研究——济南大学高灵芝王亚南刘艳丽14.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缺失与保障的思考--以广西宜州市石别镇土桥村横山屯为例——广西大学罗树杰韦艳枝三等奖(22篇)1.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山东省民政厅秦守正蒋德生2.一个山区农村社区以党组织合带行政推进社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山东省平邑县委组织部王丽云等3.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探讨与分析——江苏省盐城市民政局翟永荣4.寿光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山东潍坊寿光市民政局丁方光等5.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山东潍坊潍城区民政局王龙山庄士新等6.关于莒南县相沟乡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调研与思考——山东临沂市民政局姜良安孙孝建杨慧源7.关于邹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山东邹城市民政局刘文炳8.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山东潍坊市民政局张慕昌董德才焦卓丽9.从差异中找平衡--以山东滨州市为例浅谈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山东省滨州市民政局李福友陈福林等10.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山东省威海市民政局宋宝林11.农村社区建设农民所需所思--基于一项代表性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潘荣江陈朋12.农村社区纠纷解决机制的缺失--基于湖北L村个案的考察——华中科技大学耿羽13.农村社区“一村一品”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研究——清华大学杨志14.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设需求与应对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吴业苗王绎等15.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与保障机制研究——襄樊学院何晓红戴桂斌等16.加强我国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肖陆军柯佳敏等17.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林涛李达球等18.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机制研究——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谭永生刘慧孙立19.农村社区的设置及农村社区组织体制改革——南京理工大学李学斌曹亚男等20.当代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基础认识问题探究——中央编译局包雅钧21.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周俊山22.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研究——重庆科技学院陈亚东沈晓等优秀奖(80篇)1.整合社会资源,构筑服务平台,努力开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新局面——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民政局张国芳刘豪德孙占峰2.中外城乡社区服务比较研究——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张蕾3.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山东济宁市民政局刘昭璞于彦柱邹谨4.从衔接到覆盖:和谐农村数字化社区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思考——湖南省株洲县政府陈喜何玉英5.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龚宗俊白希斌6.句容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江苏省句容市民政局张仁才7.关于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思考——山东莱州市民政局姜京华贾书丽8.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云南省玉溪市民政局肖慧才段永东9.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和保障机制研究——山东省民政厅、淄博市民政局何晓光成亮文邹东光10.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办公室郑启宝11.浅谈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山东省即墨市民政局刘玉青12.自然村村级农村社区建设个案研究——宁夏盐池县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呼延钦13.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研究——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孟凡国14.金坛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江苏省金坛市民政局王卫东王旺保沈灿军15.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江苏启东市民政局丁建新沈永泉徐栋华16.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之探讨——山东胶南市民政局李德沛王培诗17.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实证调查——山东成武县民政局胡晓勇李桂民等18.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传统的村庄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山东单县民政局王振玲白玉方19.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山东定陶县民政局许晓生赵广宇等20.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山东东明县民政局陈建坤唐新生21.强化保障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山东东营市东营区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任君孝22.农村社区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山东广饶县民政局韩光明孙美荣23.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山东巨野县民政局李翠鸿24.临沂市平邑县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平邑县民政局崔凯25.积极作为务实创新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山东滨州市沾化县民政局孙官利王明俊26.农村社区建设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特点、目标成效及影响研究政策建议简介——山东省莱州市慈善总会任延勤任峻甫27.浅谈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苏学全28.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山东省潍坊高密市民政局仪拥军刘海英等29.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山东省潍坊经济开发区民政局王刚郭蕊30.驻村(社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途径和保障机制探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民政局李海洋孙启克陈刚3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民政局张吉辉李学勇32.农村社区的特点及不同设置模式的比较——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民政局王永33.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民政局王志军34.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民政局王海燕35.浅谈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矛盾——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民政局刘先虎36.浅谈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公共事业局陈文明等37.从“诸城模式”思考农村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山东潍坊昌乐县民政局张欣亮张禾华38.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着力建好四大保障机制——山东烟台市民政局曹传柳39.浅谈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山东诸城市社区工作管理办公室杜洪海邱法健40.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山东莱芜市钢城区民政局李智笃4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山东省龙口市委党校、龙口市民政局姜迎春王勇42.试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广西崇左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杨济源43.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探索——宜宾市翠屏区民政局潘宏崛刘吉乾44.莱芜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现状与思考——山东莱芜市民政局张鸣剑王文林45.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山东莱芜市莱城区民政局王庆江谷林英46.农村社区建设的机制研究——国家行政学院舒绍福邬晓燕等47.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江苏省委党校臧雷振苗成斌周直48.穷村社区怎么建?——山西大学李利宏崔辉杰49.农村社区建设相关法制协调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张景峰50.农村社区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盐城工学院卢新国51.完善我国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重庆师范大学马亭亭52.“五个建设”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对诸城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浅析——北京工业大学尹志超宋立鑫53.农村社区建设中妇女的政治参与—以云南红河州个旧市鸡街镇上乍甸村为例——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李娇54.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山西大学董江爱55.老年人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尹银周俊峰56.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兼议大学生赴农村就业心理——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徐胥晖曾艳57.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上海华东交通大学王小军58.城市化进程的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李学会59、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报告——山东潍坊科技学院葛晓军张涛等60、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山西大学郭正阳等61.新加坡社区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报告——华中师范大学丁传宗徐会苗62.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财政投入需求研究--以水利筹资的底层机制为例——广西白色学院梁银湘63.农村社区建设与大学生村官乡土化研究——广西工学院郑明怀赵金和等64.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实证研究--个城乡家庭变迁比较的视角——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谭三桃陈禄青等65.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王力平许晓芸66.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浙江宁波工程学院戴志伟67.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研究——广西社会科学院杨亚非68.农村社区建设和大学生服务互动机制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商学院马冀陈明显等69.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贾洪波刘玮玮等70.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大学生就业机制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李竹荣李宁等71.大山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韦克游等72.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钟健73.农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途径和保障机制研究--以浙江岱山县东沙镇泥峙社区为例——浙江省海洋学院随付国翁志军74.探析建设和谐农村社区与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性——河北工业大学苑帅民关二娜75.责任伦理视野下杭州社区环境治理研究——浙江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徐祖荣76.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人权保障问题研究——山东潍坊学院张继77.农村科技推广与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研究——广西农业科学院梁贤78.大学生下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和破解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河南商丘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蔡青李淑娟79.建设中西部农村建设物质救助与精神抚慰型社区的政策建议——山东济南大学黄兴年80.自组织管理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探析——安徽财经大学赵守飞楚德银等民政部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组织奖山东省民政厅附件3关于自选课题获奖成果奖金额度的说明为鼓励更多单位和个人关注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理论课题研究工作,综合考虑自选课题研究成果质量、获奖面等因素,对自选课题获奖成果按如下额度颁发奖金:一等奖10名,奖金各3000元,共30000元;二等奖14名,奖金各2000元,共28000元;三等奖22名,奖金各1000元,共22000元;优秀奖80名,奖金各200元,共16000元。
《现代流通助推新农村建设———山东莒南调查》第一篇:现代流通助推新农村建设———山东莒南调查现代流通助推新农村建设———山东莒南调查发布时间:xx年08月11日21:16《求是》期号:xx.12作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研究室山东有个莒南县。
那里的供销社把超市办进农村,大力发展综合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以供销社网络优势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路子。
把连锁超市办进农村社区莒南县供销社所属企业45处,员工6600人,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曾一度陷入困境。
xx年,县供销社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生产生活领域,更表现在流通领域。
由于商业成本大,外资和城市大型商业无意或者无力将触角延伸到村,而供销合作社的主要阵地在农村,以现代流通方式对现有组织体系加以改造,供销社就可以全面提升农村流通水平。
因此,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对供销社是发展,对农民就是服务。
根据这一认识,他们决定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实施经营网络“十百千”工程,即在县城办10家大型超市,在乡镇办100家直营店,在村级办1000家便民超市或农资连锁店。
xx年9月19日,第一家村级超市连锁店——淇岔河村开元超市开业,当天营业额就达4万多元。
首战告捷使连锁店迅速发生连锁反应,不到两年时间,县供销社就在全县主要村办起了990多家农资连锁店和日用品超市,成为莒南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十百千”工程实施过程中,莒南县供销社始终注意运用“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网络”,搞好资源整合。
一方面对天添乐、开元、华天等商贸流通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档次,强化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改造整合系统内资源,利用基层社场地,建设日用品和农资超市。
目前,全县18处基层社,每个基层社都至少建有一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多处专业经营加盟店、连锁店,还分别建起了营业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农资超市。
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策划方案、活动方案、心得体会、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planning plans, activity plans, personal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7篇调研报告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图表和数据来呈现研究结果,只有在对自己的调研事项做出分析后,我们写出的调研报告才是有意义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4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 实践与启示莒南县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266个行政村(社区),107万人口。
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对该县王家坊前村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动社员投资,解决生产资金不足的创新做法作出重要批示,王家坊前村勤俭办社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个样板与典范。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县随之凸显出来基层组织统一经营服务功能变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集体经济组织普遍薄弱,以及如何推动乡村振兴、走共同富裕道路等一系列新问题,亟待破解。
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运用股份合作等市场化手段,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分散的小块土地集中起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村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效叠加,赋予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该县在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经营模式,立足各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实际,坚持因村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创新合作社组织经营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直接经营模式。
由合作社直接作为经营主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科学经营合作社及其社员土地、房屋等资产资源,村集体自主经营,确保收益实现最大化。
该县赫马岭村党支部领办代彬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以农机机械设备入股,将全村1100亩耕地种成“一块田”,合作社年纯收入22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15.6万元。
二是托管服务模式。
以省供销社直属企业鲁供丰禾公司为龙头,整合县、镇、村三级为农服务资源,提供“碎片化土地整理、股份合作、产供销对接”三大服务和“增益共享、特色保险、经营权抵押或担保贷款42办合作社与其签订三方托管协议,对碎片化土地进行整合托管,村集体通过增溢土地收益增收。
目前,已有55个村签订了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每村可年增收5万元。
山东省临沂市城中村拆迁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山东省临沂市城中村拆迁调查报告4月4日至20日,我们利用三天的时间,对山东省临沂市的村庄拆迁进行了检查。
相关信息报告如下:一、临沂市近年来城中村拆迁改造的基本情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濒临黄海,东接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接淄博、潍坊,南接江苏。
南北最大距离为22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为161公里,总面积为17184平方公里。
这座城市有超过200万的常住人口和近600万的移民人口。
它是山东省最大的城市。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战略指导和加快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指导精神下,20年来辖区内共搬迁改造了240个村,并扩建了河东区和南方区两个新区。
第二,检查整体印象(一)通过近两天的走访和检查,临沂市城市总体建设有所改善,环境优美。
特别是新建的两个区(河东区和南方区),街道宽阔,建筑现代化,配套设施齐全,充满了现代城市气息。
(2)总体而言,拆迁区域内的拆迁安置用房主要为小高层建筑(12层以上)和中小型公寓。
(3)在完成城中村改造和拆迁过程中,社会基本稳定,未发生重大事件。
但是,也存在一些隐患,包括贫困家庭、来访家庭和钉子户。
(4)临沂市的总体感觉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决心要重建临沂市的村庄。
各司局积极配合。
社区两个委员会在拆除村庄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拆除方法和手段。
通过讨论和查阅相关文件,得知临沂市的拆迁措施主要体现在一村一策上,社区正在根据各村和临沂市《房屋拆迁安置和征地补偿的实施办法》的实际情况制定各村的补偿办法。
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配合城市总体规划,以政府为主体强行拆迁。
第二种形式:在临沂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由办公室和村委会组织市场化拆迁。
其特点是减少了强制措施,但市场化程度更高,这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下面以第二种形式为例,说明临沂市拆迁补偿安置的过程。
(a)重新安置补偿计划。
1.拆迁规定:一是居民委员会根据改造进度分阶段规定拆迁范围和时间,并与拆迁户签订拆迁协议,由居民自行拆除房屋;第二,被拆迁户完成自己的搬迁并通过验收后,居委会将通知他们分配到新的建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研究1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1.1村民思想问题通过对菏泽市11个县区的调查,发现未建村庄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差问题,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意识形态问题。
受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一些村民认为,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平房里,院子大,空间大,面积大。
如果住到楼房里,居住面积减少,不方便生活。
而且农业机械和工具无处放置,鸡和羊无处饲养,玉米和棉花无地晾晒,不适于农村生活。
2)政策宣传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村民不了解新型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基层干部对政策解读不到位,未能科学指导村民,导致村民投诉或抵制。
3)补偿标准问题。
与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相比,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较低。
拆迁后,需要额外支付资金才能获得拆迁安置房,尤其老年人因收入低而感到压力很大。
4)收入保障问题。
一些村民认为,搬迁价格较高,还要支付物业费。
搬入楼房后,生活费用上涨,影响生活水平。
保障村民收入是顺利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
5)施工质量问题。
一些安置房不达标,不符合村民的期望[3]。
1.2生产生活保障问题1)产业问题。
产业发展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新型社区建成后,村民需要上楼居住,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生产方式的改变。
保证村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对产业园区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振兴是新型社区发展的新动力,是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的关键力量。
因此,必须同时规划设计新型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周边村民就业,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2)利益问题。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穷则思变,这是他们的共同愿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以实施和推进。
为什么困难?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利益问题。
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禁止损害村民利益,让利于民。
3)财政问题。
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是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