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十个地数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4
十个十个地数(数学一年级)进涛小学谢春瑛一、背景分析《十个十个地数》选自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7页,是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教学内容。
通过100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包括数100以内实物或图形的个数,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认识个位、十位、百位,掌握百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数数就是基础,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使学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就是100,这里蕴含了“束”这一个数学概念。
在这里就是“十个一捆”,在位值上就是“逢十进一”。
如何容易地对较大的数目进行计数?十个一束的捆扎原则为较大数目的计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几十的基础上逐个添上一,就是几十几,从而认识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在计数过程中结合教具与学具分析数的组成,可以使学生认识数位,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意义,使他们知道,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以十作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会数100以内的数。
2、认识百位、十位、个位数位表及掌握它们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百”的含义。
二、过程描述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我走进了一(3)班的教室,今天教学的内容是《十个十个地数》。
这群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过100以内的数,所以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00;数数班级今天到校人数这一环节,让他们即复习了一个个地数数方法,同时初步感知100以内的数。
“小朋友们数的真棒!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以蓄养牲口为生。
这些小羊就是他们的所有财富,为了不丢失一只小羊,人们想了不少方法。
比如数一只小羊就在绳子上打个结,可是羊儿一多打结不方便;又有人想出在木棍上刻横,但一不小心会把手割破。
到了今天,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精确地计算出羊的只数。
下面就请小朋友用一个一个地数数方法,数一数这里有多少只小羊?”孩子们齐声跟着我用一个个地数数方法,数出一共有26只小羊。
十个十个地数(导学案)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们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数学内容,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读法、数字的大小比较等等。
然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们,如果我有10个糖果,你们觉得我可以怎么分给你们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思考“十个十个地数”这个问题。
自学(15分钟)1. 数数首先,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10个人、10个苹果、10本书”,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一下这三个物品有什么相同点。
引导学生们发现,这三个物品都是10个,然后教授学生们读出这三个物品的数量。
2. 十个十个地数接下来,老师可以将若干个不同数量的小球分成10个一组,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一下,询问每一组有几个小球,并且记录下来。
随着分组数量的增加,学生们会发现每组都是10个小球。
引导学生们思考,如果有20个小球怎么办,应该怎样分组。
3. 表示法接下来,老师可以教授学生们“十位数”的概念,让学生们学会用数字和圆点来表示10个一组的数量。
例如,10个可以表示为10,20个可以表示为2.,30个可以表示为3.,以此类推。
然后,老师可以举例让学生们试着来表示其他数量,例如15、35、60等等。
4. 运用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完成以下练习:1.用数字和圆点表示有50个苹果。
2.用数字和圆点表示有80个石子。
3.用数字和圆点表示有24支铅笔。
4.将65个豆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有几个?输出(10分钟)最后,让学生们交换练习的答案,并相互检查答案的正确性,然后随机抽几位同学来回答上述练习的答案。
可以发放一些小奖励来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字和圆点表示10个一组的数量,锻炼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通过实际的分组操作,学生们也更直观地理解了“十个十个地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提供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十个十个地数(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内容为“十个十个地数”,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学术语“十位数”、“个位数”以及它们在数字中的位置。
2.能够通过“十个十个地数”这种方法来认识两位数。
3.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与计算两位数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十位数”、“个位数”的理解和识别;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十个十个地数”这种方法认识两位数。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块黑板或白板,以及相应的白板笔或粉笔。
2.教师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十个小球模型或十个棋子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引进故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2. 引入概念在引入概念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数字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回答数字牌中“十位数”、“个位数”的位置和对应的数字。
教师还可以举例说明,比如“9个琼瑶梅,每个琼瑶梅有10粒果实,一共有90粒果实,用十个十个地数,不用一个一个地数,就能知道粒数。
”3. 认识两位数在认识两位数环节,教师可以将上述的数字牌变化,让学生能够从数字牌上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数字的大小。
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十个小球模型或十个棋子模型,让学生通过“十个十个地数”这种方法,来辅助认识两位数。
4. 练习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练习方式,比如数学游戏、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十个十个地数”为主线,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更加轻松地认识两位数。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通过引入概念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十个十个地数》说课稿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14—15今天我所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本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十个十个地数》教材分析:《十个十个地数》这一内容是在第一学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的延续,是要让学生学会以十为计数单位计数以及两位数的组成,本课教学内容不仅是为了后面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打好基础,也是认识更大数的基础。
概念学习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因此设计动手操作环节,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得深刻,同时能力得到培养。
在注重课内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拓展,这样也进一步地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学情分析:学生已在一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十几就是十和几》一课中初步认识了数位表中的十位和个位,会把20以内的数记录在数位表中、并知道十几的数的组成。
学生也已掌握了1个1个、2个2个、5个5个数的方法,当学生1个1个、2个2个或5个5个数不方便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十个十个地数,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根椐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以十作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100以内的数,并能正确的读与写。
2、知道个位、十位的含义,初步学习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并会在数位表中正确地填写。
3、通过学生对物体个数的估测,培养学生的数感。
4、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会十个十个地数100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上表示。
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十位的含义,初步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小棒(牙签)、橡皮筋下面我来说说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课前2分钟复习(20以数的组成相关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起所学知识,让新旧知识之间自然过渡。
十个十个地数-教案教学对象: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数的拆分和组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数的组成和十个十个地数的意义。
2. 数的拆分和组合能力。
教学难点:1. 数的拆分和组合。
2. 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
2. 学生讨论:我们是怎么数到10的?有没有什么规律?3. 教师总结:我们是通过对数字进行拆分和组合,来实现十个十个地数。
二、新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意义。
2. 学生尝试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拆分和组合。
3. 教师举例讲解:比如,我们可以把10拆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这样就可以实现十个十个地数。
4.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更多的拆分和组合方式。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数的组成和十个十个地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的拆分和组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但在作业布置方面,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实践活动:数的拆分与组合(1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数的拆分和组合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的拆分和组合。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拆分和组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2.1十个十个地数(教案)在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上,我打算教授“十个十个地数”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学会用十个十个地数的方式来快速准确地数数。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十个十个地数的方式。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十个十个地数的含义和方法,并通过例题让学生加深理解。
接着,我会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亲自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十个十个地数的含义和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十个十个地数的方式进行数数。
为了顺利进行教学,我会准备教具和学具,如计数器、小卡片等,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操作十个十个地数的方式。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和步骤,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十个十个地数的方式进行数数,并找出答案。
这些题目将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的引入: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方式,需要我精心设计实践情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十个十个地数的好处和优势。
二、十个十个地数的含义和方法的讲解:如何让学生理解十个十个地数的含义,掌握其数数的方法,是我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明白十个十个地数的具体操作步骤。
三、随堂练习的安排: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亲自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在练习题目的设计上,我会注重难易程度的把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十个十个地数-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01.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0,理解数字10的含义。
1.2 教学内容:数字10的写法:让学生掌握数字10的书写方法。
数字10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数字10表示的是十个一。
1.3 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数字10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0。
教师用实物,如十个小球,向学生展示数字10的含义。
学生通过数数活动,练习数到10。
第二章:数的组成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能够将数字10拆分成两个数的和。
2.2 教学内容: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可以由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
数字10的拆分:让学生学会将数字10拆分成两个数的和。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数字10拆分成两个数的和,如10=1+9,10=2+8,10=3+7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互相练习拆分数字10。
第三章:数的加减法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数字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3.2 教学内容:数的加法:让学生掌握数字10以内的加法运算。
数的减法:让学生掌握数字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加法运算。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减法运算。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数字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第四章:数的比较4.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字1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正确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4.2 教学内容: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掌握数字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符号的运用: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运用。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数字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进行符号运算。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数字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五章:数的顺序5.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字10以内的数的顺序,能够正确排列一系列数字。
十个十个地数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学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第7、8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学生对物体个数的估测,培养学生的数感。
2、经历数数,让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的过程。
3、对一些物品会进行十个十个地捆扎。
运用十的捆扎策略来数数。
4、认识十位和个位数位表及掌握它们的读写法。
能力目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
有用的。
同时感悟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激发学
生学习。
教学重点:十位和个位数位表的认识及读、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数策略。
教学关键:运用十的捆扎策略来数数。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平台中的配套课件
学生:小棒(或牙签),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师:(出示图片)在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以畜养牲口为生。
那时候几乎每个
人都有自己各自的任务,比如我放羊,你喂猪,他养牛┉而且都有一定的数量,并要确保计数正确。
人们为此想出了不少的好方法来进行计数。
(学生看书,同桌讨论古人是怎么做的)
-----用刻痕来表示数
2、(出示书上羊的图片)让学生估测羊的个数并同桌之间交流
师:那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怎么准确地计算出羊的个数?
生:一个一个地数
师:好的.可是怎样让别人一看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你数羊的方法及羊的个
数?(生讨论)
生:十个十个地数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十个十个地数》(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师出示表格
学生在书上进行圈画,并将圈画与单只个数写在表格中
交流反馈,引入写法
(师小结:十个一圈,圈数就是十的个数,写入“十位”栏内,单个的个数写入“个位”的栏内)
引入读法:
(1) 明确2和6各自表示的意思:2写在左边,表示2个十,6写在右边,表示6个
一。
先让学生尝试说,后全班学生齐说
(2)学习连贯的读法:2个十,6个一是二十六 (全班齐读,同桌互说)
2、师出示一堆小棒(23根)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用好方法计数(10根一捆)并完成下列填空
(2)个十和(3)个一是(23)
( 20 ) + ( 3 ) = (23)
交流反馈: 20是哪里来的?(2个十是20)
3是哪里来的?(3个一是3)
23呢?(20和3的和)
全班齐读
3、完成书上练习: 35 、 57 、 54 、100
指导:计数、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
交流反馈
( 100:渗透百位的认识)
三、拓展新知
1、第15页第4题
(1)师:看小朋友做得那么好那么快,小青蛙一个个都跳出来祝贺大家,来了多少呢?让我们先猜猜大概有几只?然后再用圈来数一数并完成旁边的表格。
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2)交流写法、读法和列式计算.(20+7=27)
2、第15页第5题第1小题
(1) 师:三八妇女节,你是否准备给妈妈送上一束花来表示你对妈妈养育你的感
激之情呢?小丁丁是这样做的,让我们看看他买了几朵?
(2)学生计数完成表格
(3)交流
(4)师:如果十朵装一袋的话,可以装几袋?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是20朵一袋
呢?50朵一袋呢?(小组讨论)
3、第15页第5题第2小题
(1)师:去年植树节种下的苹果树结满了果子,小巧他们已经把它们摘下,准备装
箱,而且有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一百个一箱,你们准备怎么办?
(2)交流讨论结果:70+2=72 (完成书上的表格)不能装一箱
(3)如果要装满一箱应该有些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学生讨论方法)
(4)交流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布置:
1、口算第5页
2、练习册第6、7页
3、金牌一课一练第11页
板书设计:
十个十个地数
写作:26
读作:二十六
2个十和6个一是26 20 + 6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