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中医内科学)
- 格式:pptx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74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癃闭的病因有A.外邪侵袭B.饮食不节C.情志内伤D.瘀血内停E.体虚久病【答案】A B C D E2、中医治疗癌症常用的祛邪之法是A.理气除湿B.活血化瘀C.化痰散结D.疏风解表E.清热解毒【答案】A B C E3、虚劳证,面色菱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质淡,脉弱。
辨证应属A.脾气虚证B.脾阳虚证C.脾胃阴虚证D.肾阳虚证E.肾气虚证【答案】B4、肺痨的病因有哪些A.痨虫感染B.营养不良C.六淫致病D.七情内伤E.素体亏虚【答案】A B D E5、下列属于癫症的临床表现是A.神情抑郁B.表情淡漠C.语无伦次D.沉默呆钝E.静而少动【答案】A B C D E6、以下属于肥胖病因病机的是A.年老体弱B.饮食不节C.劳逸失调D.先天禀赋E.情志所伤【答案】A B C D E7、不寐的概念不包括A.整夜不能入睡B.易醒,醒后难再入睡C.入睡困难D.多梦E.时睡时醒【答案】D8、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思路的有A.审察病机B.同病异治C.异病同治D.因病选方E.审证求机【答案】A B C E9、虚劳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苔薄白,脉弱。
辨证应属A.肺阴虚证B.肺气虚证C.心气虚证D.脾气虚证E.肾气虚证【答案】B10、痴呆辨缓急,急者可见A.起病突然B.阶梯样加重C.多与禀赋.衰少.肾虚.血少有关D.多痼疾难治E.多可逐渐恢复【答案】A B E11、以下哪一项不是辨别风寒和风热两类感冒的主要依据A.恶寒发热的孰轻孰重B.舌苔黄与白C.脉浮与不浮D.渴与不渴E.咽喉肿痛与否【答案】C12、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阳痿的是A.消渴B.早泄C.惊恐D.肺痿E.郁证【答案】D13、腹痛的部位在于A.少腹B.小腹C.脘腹D.脐腹E.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答案】E14、黄疸消退后湿热留恋证的治法是A.调和肝脾,理气助运B.温中化湿,健脾和胃C.疏肝泄热,利胆退黄D.清热利湿E.清热通腑,利湿退黄【答案】D15、痫证的病位在A.脑B.心C.肝D.脾E.肾【答案】A16、下列各项中属于暑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昏如裹B.胸闷脘痞C.肌肉酸痛D.头身疼痛E.猝然昏倒【答案】E17、症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苔白脉弦,治法为A.理气化浊B.理气活血C.疏肝解郁D.行气消聚E.祛瘀活血【答案】C D18、中风病与口僻的鉴别要点是A.有无口眼歪斜B.有无言语不清C.有无口角流涎D.有无半身不遂E.有无脉弦滑数【答案】D19、患者肺胀病史20年,咳嗽,痰白泡沫状,少食乏力,自汗怕风,面色少华,腹胀,便溏,舌体胖大,齿痕,舌质淡,苔白,脉细或脉缓或弱。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癃闭”之名,首见于A.《内经》B.《伤寒杂病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E.《丹溪心法》【答案】A2、何书提出用诸泻心汤治疗痞满A.《伤寒论》B.《金匮要略》C.《兰室秘藏》D.《丹溪心法》E.《医林改错》【答案】A3、关节肿胀,痛有定处,僵硬,屈伸不利,肌肤紫暗或瘀斑等,辨为A.痰B.瘀C.湿D.寒E.热【答案】B4、患者张某,女,62岁。
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寐多,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应首选A.苓桂术甘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黄连温胆汤D.半夏厚朴汤E.半夏秫米汤【答案】B5、外湿证的临床表现是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D.胸脘痞闷,四肢沉重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答案】D6、患者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其最佳选方应为A.无比山药丸B.补中益气汤C.知柏地黄丸D.膏淋汤E.七味都气丸【答案】A7、提出积聚治疗“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的医家是A.朱丹溪B.李中梓C.丹波元坚D.王肯堂E.张景岳【答案】E8、患者,男,65岁。
咳嗽,痰少而黄,身热汗出,恶风,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其证型是A.燥热伤肺B.风热犯肺C.肝火犯肺D.痰热郁肺E.热邪壅肺【答案】B9、阳虚秘的代表方为A.四神丸B.理中丸C.济川煎D.暖肝煎E.金匮肾气丸【答案】C10、患者,男,65岁。
平素有咳喘宿疾。
近两年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头部出汗为主,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白少华,舌苔薄白,脉细弱。
其治法是A.调和营卫B.益气固表C.清热养阴生津D.补血养心E.补益肺肾【答案】B11、瘀血阻滞,气血壅遏而导致的内伤发热。
治疗宜选用A.通瘀煎B.血府逐瘀汤C.通窍活血汤D.调营饮E.桃红饮【答案】B12、下列各项中属于暑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昏如裹B.胸闷脘痞C.肌肉酸痛D.头身疼痛E.猝然昏倒【答案】E13、虚体感冒可见下列哪些证型A.气虚感冒B.阴虚感冒C.阳虚感冒D.风寒束表E.暑湿伤表【答案】A B C14、外湿证的临床表现是A.恶寒发热,无汗头痛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C.发热汗出,口渴乏力D.胸脘痞闷,四肢沉重E.干咳少痰,口渴饮水【答案】D15、肺痿虚热证的治疗主方是A.沙参麦冬汤B.百合固金汤C.麦门冬汤D.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E.月华丸【答案】D16、治疗便秘的基本法则是A.补中益气B.滋阴增液C.顺气导滞D.润肠通便E.温里散寒17、内伤发热属实证,其病机主要是A.气郁化火B.瘀血阻滞C.痰湿停聚D.营卫失和E.阳气亢盛【答案】A B C18、胃痞发生的病机关键是A.肝脾肾三脏失调,痰气瘀交结B.胃气阻滞,胃失和降C.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D.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E.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答案】D19、泄泻证候类型有A.湿热B.食滞C.寒湿E.脾胃虚弱【答案】A B C D E20、虚劳的辨证要点包括A.辨脏腑病位B.辨证候的标本主次C.辨有无兼夹病证D.辨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E.辨病势顺逆与轻重【答案】A B C D E21、内伤头痛与哪些脏腑有关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 C D22、积证气滞血阻证,如腹中冷痛,畏寒喜温,舌苔白,加A.肉桂B.吴茱萸C.黄芪D.当归E.党参【答案】A B D23、患者孙某,女,69岁。
中医内科学(癃闭)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A4型题 4. B1型题1.癃闭的发生是由于何者气化失常所致A.肺B.脾C.肾D.三焦E.膀胱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癃闭2.导尿术最早的记载出现于A.《内经》B.《诸病源候论》C.《外台秘要》D.《千金要方》E.《证治汇补》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癃闭3.癃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本虚标实B.气血失调C.阴阳失调D.膀胱气化功能失调E.表里失调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癃闭4.首创用探吐法治疗小便不通的医家是A.孙思邈B.王焘C.张景岳D.朱丹溪E.李用粹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癃闭5.对气虚不化引起的癃闭治法做出很大贡献的医家是A.孙思邈B.张景岳C.王焘D.朱丹溪E.张仲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癃闭6.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应诊断为A.水肿B.淋证C.癃D.闭E.关格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癃闭7.“三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出自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丹溪心法》E.《景岳全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癃闭8.下列哪项不属于癃闭的实证A.肺热壅盛证B.肝郁气滞证C.膀胱湿热证D.肾阳衰惫证E.浊瘀阻塞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癃闭9.患者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宜选方为A.大承气汤B.沉香散C.八正散D.清肺饮E.石韦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癃闭10.患者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暗紫或有瘀点,脉涩,宜选方A.抵当汤B.代抵当丸C.桃仁承气汤D.小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癃闭11.患者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宜选方A.石韦散B.逍遥散C.柴胡疏肝散D.八正散E.沉香散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癃闭12.患者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气短而语气低微,舌淡,苔薄脉细,宜选方A.桂枝汤B.小建中汤C.济生肾气丸D.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E.温胆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癃闭袁某,女,32岁。
淋证、癃闭、关格淋证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要点一概述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闷”。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他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这种以肾虚为本,膀胱热为标的淋证病机分析,成为多数医家临床诊治淋证的主要依据。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凡是具有淋证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淋证的病因可归结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四个方面。
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一)淋证的病因1.外感湿热2.饮食不节3.情志失调4.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二)淋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淋证的成因虽有内、外因之分,但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其病位在膀胱与肾。
肾者主水,维持机体水液代谢。
膀胱者州都之官,有贮尿与排尿功能。
两者脏腑表里相关,经脉相互络属,共主水道,司决渎。
当湿热等邪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
由于湿热导致病理变化的不同,及累及脏腑器官之差异,临床上乃有六淋之分。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淋证的诊断要点1.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
但还需根据各种淋证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不同的淋证类型。
2.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
3.多见于已婚女性,每因疲劳、情志变化、不洁房事而诱发。
(二)类证鉴别1.淋证与癃闭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状,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
正如《医学心悟·小便不通》所说:“癃闭与淋证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点滴而难出。
肾系病证-癃闭一、A11、下列哪项不属于癃闭的实证A、肺热壅盛证B、肝郁气滞证C、膀胱湿热证D、肾阳衰惫证E、浊瘀阻塞证2、治疗癃闭浊瘀阻塞证,应首选A、桃红四物汤B、失笑散C、丹参饮D、代抵当丸E、血府逐瘀汤3、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应诊断为A、水肿B、淋证C、癃D、闭E、关格4、癃闭最基本的病机是A、肺热壅盛,不能通调水道B、肝气失于疏泄,膀胱气化不利C、膀胱气化失调D、脾肾气阳虚弱,膀胱气化无权E、浊瘀阻塞,水道不通5、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应诊断为A、水肿B、淋证C、癃D、闭E、关格二、A21、患者小便不畅,咽干咳嗽,烦渴欲饮,呼吸急促,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疗方剂宜首选A、八正散B、代抵当汤C、沉香散D、清肺饮E、补中益气汤2、患者情志抑郁,小便通而不畅,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治疗应首选A、补中益气汤B、代抵当丸C、八正散D、清肺饮E、沉香散3、患者男性,65岁,排尿不畅3年,加重1个月,小便点滴而出,小腹胀痛,腰膝酸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应诊为A、淋证B、关格C、少尿D、腰痛E、癃闭三、A3/A41、患者,女,60岁。
素体虚弱,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神疲乏力,气短而语声低微,舌淡,苔薄,脉细。
<1> 、其诊断是A、癃闭B、淋证C、腹痛D、关格E、水肿<2> 、其治法是A、清热利湿,排石通淋B、补脾利湿,通淋小便C、温补肾阳,化气行水D、温补脾土,利水通淋E、升清降浊,化气行水<3>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金匮肾气丸合春泽汤B、八正散合补中益气汤C、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D、代抵当丸合沉香散E、参苓白术散合济生肾气丸四、B1、A.沉香散B.代抵当丸C.知柏地黄丸D.八正散E.济生肾气丸<1> 、癃闭浊瘀阻塞者宜选用A B C D E<2> 、癃闭肝郁气滞证者宜选用A B C D E<3> 、癃闭湿热蕴结膀胱者宜选用A B C D E2、A.清肺饮加大黄、杏仁B.清肺饮加黄连、竹叶C.清肺饮加黄精、石斛D.清肺饮加紫苏、荆芥E.清肺饮加薄荷、桔梗<1> 、癃闭肺热壅盛证兼有头痛、鼻塞、脉浮宜选用A B C D E<2> 、癃闭肺阴不足者,宜选用A B C D E3、A.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B.清肺饮C.代抵当丸D.沉香散E.八正散<1> 、治疗癃闭之脾气不升证之首选方是A B C D E<2> 、治疗癃闭之浊瘀阻塞证之首选方是A B C D E。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五)肾系病证水肿(1)水肿的病机可归纳为什么?水肿的病机归纳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使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成。
(2)水肿与鼓胀的鉴别要点。
水肿以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甚则遍身浮肿为主,肿自下而上者多从足跗始,自上而下者,先见于眼睑、头面。
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致。
鼓胀以单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余处一般不肿。
为肝脾肾疏泄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交阻,水聚腹中所致。
(3)阳水、阴水的临床特征。
阳水由肺气失宣,三焦壅滞,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症状为颜面先肿,继及全身,腹胀,口渴,小便短涩,大便结,苔黄腻,脉滑或数。
阴水由脾阳不振,肾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临床表现为面浮足肿,或下肢先肿,胸闷食减,肢冷神疲,便溏尿少,身重腰酸,舌胖苔白,脉沉迟(1)李某,男,21岁,因全身浮肿1周入院。
1年前因全身浮肿在某省级医院住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中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服用强的松后尿蛋白转阴、病情缓解,但强的松仍维持10mg/d。
1周前因劳累过度、受凉后,又出现眼睑、下肢浮肿,伴发热、咽痛、尿少,当地医院予先锋Ⅵ静脉滴注,现已无发热、咽痛,但全身浮肿,身体肥胖,尿少尿黄,面部满布痤疮,口苦口干,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水肿(湿热内蕴)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蛇舌草茵陈车前子石苇白茅根薏苡仁茯苓丹参厚朴(2)麦某,男,65岁。
因双下肢浮肿半个月而就诊。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服用心痛定或波依定可控制。
半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全身困重,纳呆,经服用西药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效果不明显。
现在症:双下肢浮肿,朝轻暮重,腰酸膝软,全身乏力,纳呆口淡,尿少,舌淡,苔白润,脉沉细。
诊断:水肿(脾肾阳虚)治法:温阳利水方药:真武汤加减:附子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生姜陈皮泽兰益母草川牛膝淋证1.淋证的基本治则是?实则清利,虚则补益2.尿血与血淋如何鉴别?鉴别要点是有无尿痛,尿血多无疼痛之感,或仅有轻微胀痛或热痛,而血淋则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