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圆的标准方程(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25
《4.1.1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成都市第二十小学付江平设计思路说明: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对圆锥曲线的学习有着重耍的意义。
学生在初中对圆的平血几何性质己有了 i定的了解和研究,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用解析法研究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类比前面确定直线的方法得到圆心与半径大小确定后,圆就确定下来,再利用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剖析方程的基本元素,辅之以练习加以巩固,以变式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问题的设计中,由易到难,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以问题为纽带设计环节,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以探究活动为载体,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以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容量加大,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髙。
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重视教学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兴趣、增强了信心。
一、讲什么1.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在原点的标准方程、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思想方法:类比法;(3)能力素养: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
2.内容解析:解析儿何的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儿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
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 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另外,本节课的学习是通过由特殊到一般逐步展开的,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圆的一般方程》教案(公开课)
x2+y2+Dx+Ey+F=0和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的异同点是什么?
答案:相同点是都是二元二次方程,不同点是圆的一般方程有限制条件D2+E2-4F>0,且表示的轨迹为圆形,而二元二次方程的轨迹可以是圆、椭圆、双曲线或者无图形.因此,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是必须满足限制条件D2+E2-4F>0,且表示的轨迹为圆形.
四)求圆的一般方程的标准方程
1.通过配方求圆心和半径
将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化为标准方程(x-
a)2+(y-b)2=r2,可以得到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
r=√(a2+b2-F).
2.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条件导出圆的方程
以求圆心坐标为例,假设圆心坐标为(a,b),则圆的一般方程为(x-a)2+(y-b)2=r2,展开可得x2+y2-2ax-2by+(a2+b2-
r2)=0.由此,可以列出方程组:
x2+y2-2ax-2by+(a2+b2-r2)=0
x1^2+y1^2-2ax1-2by1+(a2+b2-r2)=0
x2^2+y2^2-2ax2-2by2+(a2+b2-r2)=0
解方程组得到a=(x1+x2)/2,b=(y1+y2)/2,r=√[(x1-
x2)2+(y1-y2)2]/2.
五)实际问题的应用
通过配方和待定系数法,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求解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圆与直线的交点等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圆的一般方程,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通过配方和待定系数法求解圆的一般方程的方法,以及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避免死记硬背.。
4.1.1《圆的标准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线,初中平面几何对圆的基本性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节之前又学习了建立直角坐标系求直线方程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的必要的基础。
再者,经过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一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了解,具备了初步的观察、类比、归纳、概括、表达能力。
通过五种直线方程的学习,对坐标系下建立方程进行了反复训练,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能力和方法上的准备。
教法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推导圆的标准方程,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圆标准方程特征的理解与掌握。
2.难点: (1)由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2)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实际生活中圆的模型,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圆的几何图形 “ 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日出东方,车行天下,这些都是圆的具体表现形式。
《4.1.1 圆的标准方程》教案
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重要的曲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知道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建立方程可以达到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标准方程正是这一知识运用的延续,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的基础。
对于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半径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反之,
会根据圆的标方程,求圆心和半径;
②会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③会用待定系数法和几何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
想,通过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
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内容分析:
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四、教具学具的选择:多媒体、圆规、直尺、课件.
五、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