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急救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40
发生淹溺后的应急处置方案淹溺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故,特别是在夏季游泳、垂钓等户外活动中更容易发生。
当遭遇淹溺事故时,正确的应急处置方法能够帮助事故受害者获得更好的救治,甚至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发生淹溺后的应急处置方案,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1. 遭遇淹溺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当你发现有人遭遇淹溺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救助措施:•紧急报警:如果有人遭遇淹溺,应立即进行紧急报警。
这可以使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为受害者提供急救和抢救。
•将受害者转移至安全地点:如果淹溺事故发生在游泳池、浅海或静水中,拖曳受害者至安全的地方,如水边或泳池边,尽可能远离水源。
•展开急救措施:如果受害者失去呼吸或意识,应该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拨打急救电话:在紧急情况下,拨打急救电话,提供受害者的相关信息,如地点、情况和急救措施等。
•鼓励受害者呼吸:如果受害者仍然意识清醒,鼓励他们深呼吸,并帮助他们摆脱过度疲劳和惊恐。
2. 小心!常见的错误应急反应尽管拯救淹溺者看似很简单,但如果不正确地处理的话,可能会对救援和受害者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应急反应:•进入深水区:如果不会游泳或不熟悉水域情况,不要冲入深水区,以免进一步加重事故。
•使用电器救援:使用电器救援淹溺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电器会将电流引导到淹溺者身上,造成伤害或死亡。
•不在受害者呼吸时进行急救: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应该在受害者呼吸时进行急救。
•没有清理呼吸道:在采取呼吸和心肺复苏等措施之前,应该清除淹溺者的呼吸道,以使其呼吸畅通。
•搬动受害者:如果受害者受到严重的外伤或骨折,应该在进行急救措施之前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以免加重伤口。
3. 预防淹溺事故除了了解淹溺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之外,还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淹溺事故的发生。
下面列出了一些预防淹溺事故的措施:•不在未知或危险水域中游泳:在未知的水域或危险的水域中游泳可能会引起淹溺事故,应尽量避免此类行为。
溺水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溺水又称淹溺,常为失足落水或游泳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溺水致死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彼水、泥砂堵塞而造成急性室息缺氧而死。
此外,淹没于淡水者,肺内很快吸入大量水分,因而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细胞内钾离子大量进入血浆,引起高血钾症,导致心室纤颤而造成死亡;淹没于海水者,因高张海水进入肺毛细血营,使血液中大量水分进入肺内,而引起严重的肺水肿,病人多因缺氧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急救措施】(1)尽快将溺水者救到陆地或船上,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呕吐物等,以免杂物堵塞气道或坠入气管。
(2)检查溺水者有无意识和呼吸,如果既无意识又无呼吸的话,必须马上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使病人血液中的氧气增多,增加抢救成功的机会。
抢救现场如果有急救设备的,应立即作气管内插营,吸出水分,作加压人工呼吸,如溺水者心跳停止,除应对其进行心脏按摩外,还应静脉或心内注射强心剂。
(3)排出溺水者肺内和胃内的水。
方法是救护者一腿跪地,另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部下垂,同时用手按压其腹、背部,以利控水。
(4)针刺或用力按压人中、涌泉、十宣、内关等穴,以利激发或促进溺水者自主呼吸的恢复。
【护理方法】(1)注意溺水者的保温,如果在严寒的天气或长时间浸在水中,体温急骤下降,应给病人裹上棉被之类,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2)可用毛巾自溺水者四肢、躯干向前胸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
(3)病人神志清醒后,可给予病人少量的热茶、酒或姜糖水。
(4)溺水者经常可以并发肺部感染,对于没有呼吸停顿过的伤员,抢救者也不可粗心大意。
尤其是重症溺水者,抢救成功后也应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防吸入性肺炎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淹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立即呼救与报警在发现淹溺事故后,首先要立即高声呼喊,吸引周围人员的注意,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和报警电话110,报告事故发生的地点、人员数量和淹溺情况。
同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具备自行救援的条件。
二、迅速展开救援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场的救援器材或附近可用的工具,如救生圈、竹竿、绳索等,尝试将淹溺者拉向岸边或浅水区。
若无法直接施救,可投掷救生器材给淹溺者,为其争取宝贵的自救时间。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将淹溺者救上岸后,首先要检查其口腔和鼻腔内是否有异物或淤泥堵塞,若有则迅速清除。
同时,将淹溺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水流入呼吸道。
四、实施心肺复苏术对于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的淹溺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按照“C-A-B”的顺序进行:即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达或淹溺者恢复意识。
五、辅助呼吸与保暖在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过程中,要保持淹溺者的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其呼吸情况。
同时,要注意为淹溺者保暖,避免其因体温过低而加重伤情。
可以使用衣物、毛毯等物品为淹溺者保暖,但要避免直接包裹其头部,以免影响呼吸。
六、外伤处理与止血若淹溺者在救援过程中受伤,应根据伤情进行初步处理。
对于轻微的擦伤或划伤,可使用清水清洗伤口并涂抹消毒药膏;对于出血的伤口,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进行包扎止血;对于骨折或疑似骨折的情况,应避免移动淹溺者的受伤部位,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七、安全转移与送医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协助他们进行淹溺者的安全转移和送医工作。
在转移过程中,要保持淹溺者的呼吸道通畅,并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密切关注淹溺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向救援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八、事后总结与报告淹溺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报告。
总结本次救援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以提高今后应对类似事故的能力。
溺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要点溺水是意外伤害的一种,常见于夏季,有关溺水身亡的新闻比比皆是。
溺水时呼吸系统被水淹没损伤有一个过程,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使人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所以掌握对溺水患者的急救方法,并且了解一些护理知识,尽可能地为挽救患者贡献自身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溺水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要点。
一、溺水的定义溺水又叫做淹溺,是指当人浸没在水中时,呼吸道被水中的杂质堵塞,从而阻碍换气功能、造成反射性喉头痉挛缺氧、窒息造成血液动力学和血液生化改变。
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死亡。
二、溺水的临床表现第一,程度比较轻的患者:面色发白,嘴唇青紫,精神状态恐慌,神志清晰,呼吸心跳存在。
第二,程度比较重的患者:面部呈现青紫色、肿胀,口腔和鼻腔充满淤泥、泡沫、藻草类等,皮肤黏膜苍白、发绀,眼结膜充血,四肢冰冷,腹部鼓起,昏迷、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三、溺水患者的急救通常对溺水患者进行急救,需要在现场开展,维修人员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利用绳索或者其他救生措施将溺水者救援上岸,然后开展救援。
第一,对于清醒的溺水者,需要立即帮助他们拨打急救电话,并且为他们做好保暖工作,等待专业的救援人员到达。
第二,对于昏迷的溺水者,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将患者救援上岸以后,迅速清除溺水患者口鼻中的杂质,戴假牙的患者需要将假牙取出,并且拉出舌头。
如果患者牙关紧闭,施救者可以捏住其两侧颊肌,然后再清理口中杂质。
如果有条件可以及时帮助患者吸痰,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
此外,需要迅速帮助患者松开衣领、胸罩和腰带,使他们保持呼吸畅通。
做完后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说明溺水者的情况。
第三,采用正确的方法为患者建立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持续到患者呼吸脉搏逐渐恢复或者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开放气道: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异物,然后将头复位,将手掌放在患者额头上,轻轻将头部向后倾斜,另一只手向前托起患者下巴,从而打开气道。
人工呼吸:将患者的鼻孔捏紧,用嘴巴完全包裹住患者的口唇,向里吹气,持续一秒钟后,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抬起。
淹溺急救处理流程
淹溺的急救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除杂物: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杂草、污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倒水:迅速将患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向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和内的水倒出。
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复苏时间。
3. 心肺复苏: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尽快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口对口呼吸吹气量要大,吹气后用双手按压胸廓,加大呼吸通气量和克服肺泡阻力。
有条件时应尽早气管插管,使用自动人工呼吸机进行间断正压呼吸或呼气末期正压呼吸,使塌陷的肺泡重新张开,改善供氧和气体交换环境。
4. 防治并发症: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脑水肿、肺水肿;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给予相应急救处理。
5. 对症治疗:吸氧;保温,低温者需给予复温治疗;在不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下,淡水溺水者用3%氯化钠注射液500ml脉滴注;海水溺水者用5%葡萄糖注射液ml静脉滴注。
6. 寻求专业医疗援助: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尽快安排溺水患者前往医院或就近的急诊室。
即使患者已经恢复了呼吸,仍然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以排除潜在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急救操作可能因情况而异,不要盲目操作。
平时应远离江河、湖泊,严禁私自下河游泳,以降低溺水的概率。